y6 |" n5 s0 p7 g, b
5 L2 }0 p- @" W4 X; K9 O劳动创造价值,劳动价值多少,主要由人们付出劳动的大小、多少决定。
" w b7 `7 y. W' [( S$ M
5 j+ F! S" E! M, p职场人的工作状态从来都标准不一,有人在工作时间内能够完成任务按时回家,有人需要在工作时间外加班才能勉强满足绩效考核。
" _0 g+ A& G. z6 C3 U; c$ A4 T& Z' y( m( L. ~- }6 G
“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中国领先的人力资源服务商前程无忧对当下职场人加班状况进行了调查和访谈,于近日发布《职场人加班现状调查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旨在了解当下职场人加班的“内卷”程度。8 g1 M/ F9 q9 n, q7 y5 }8 ^; N% b
8 e* J* \6 M8 m$ d, [$ l《报告》主要调查结论:3 u1 @* r5 P3 L" w2 e) W
1 s& p; W/ T6 K2 [5 i6 K# U- 91.6%的职场人或多或少需要加班,近六成职场人平均每天加班超过一小时;
# \! m$ R; X: m; w$ a
3 Y6 K2 E! E% \4 w- 84.7%的职场人在下班后,仍会关注工作相关信息,“隐形加班”成困扰;! z8 y9 D# }& N
! `9 z# M: I$ b0 _. f
- 40.5%的职场人加班后得不到任何形式的补偿(加班费、调休);, D- [! U K1 l M
2 M1 X9 R% T3 r# V- d3 ?! e/ D. x
- 31.2%的职场人认为加班影响到自身的身体健康;9 `$ @9 i; ^9 G+ I
* y* `+ n( j+ _1 d, {" C2 T" h
- “工作量过大,不加班无法完成”、“发生突发紧急事件”成职场人加班主因;0 G& z1 J0 g$ H
1 R: Z9 l" I5 @1 {0 M
- 16.1%的职场人所在企业已出台禁止加班规定;( P2 W/ D( n+ |9 v6 Z. Z
' J; M; u0 w& Q% B5 ?; \/ t! y6 p
九成职场人需要加班,“隐形加班”成困扰
% z5 h+ f" l5 V/ ^, b/ c2 W4 _# o: f2 g6 F W' S' x& A
《报告》显示,加班已成当下不可回避的职场常态。
, q" s0 F/ R0 h# n$ N& j
) X% d; B5 p8 z62.9%的受访职场人表示需要偶尔加班(1-2天/周),28.7%的表示需要经常加班(3-5天/周),仅有8.4%的完全不需要加班。& Q' U. X0 K* A& B3 B$ ?+ K
, |) ]# r% m, [" C. `《劳动法》规定,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 q* P* P! z+ ^" L9 F! s! ~6 ^7 e) j# y: {
《报告》显示,近六成受访职场人平均每天加班超过一小时。) _6 [/ `7 G/ z9 T3 |
% }; o& e5 D9 K: r# h% R( _6 Y; G' g( e
其中,35.1%的平均每日加班时长在1-2小时,13.6%的平均每日加班时长在2-3小时。另有7.2%的平均每日加班时长已超过3小时,: p* J5 y- j/ u T+ m
r: p. q. ?- u! c _9 z, I仅以一周五天工作日来划算,已远超上述《劳动法》相关规定。
7 s, ]3 _$ c( _ H
* Y4 H/ t" f: ]6 l% u4 j交叉行业与平均加班时长可以发现,计算机/互联网/通信/电子行业最为“内卷”,两成从业者平均每日加班时长超过3小时,远高于其他行业均值。
- L& `) j+ E/ J; G
% ?, \: F* h' ~. E; C+ ?专业服务/教育/培训和会计/金融/银行/保险从业者在日均加班时长超过1小时的人群分布上也明显“领先”。
* x: v" d8 ?. u/ ^5 r9 v) M- M8 a! Y. O# s
《报告》同时显示,近六成受访职场人表示自身处于“灵活机动加班”机制中,他们工作时间与私人时间并不分明,在表面看起来并有没有高强度加班的模式下,被“隐形加班”吞没。2 u4 K" g0 t. X" N, H2 O
' S Y. o- C/ E" w被信息流“绑架”的职场人不占少数,当被问到是否会在下班后秒回工作相关的信息,只有15.3%的人明确表示拒绝,认为下班后是自己的私人时间。8 M0 Y: ~5 ?9 G- M: `) u) _5 I
; V; n2 f% C! _84.7%的人在下班后,仍会关注工作相关信息。这一现象在因疫情反复而远程办公的职场人群中更甚。9 t' X% a! R2 D, R7 ~; q
3 R: l3 {4 n1 n四成职场人没有加班补偿,生活成本压力为加班动力源
# U8 A+ w" o: p, T! ?
* d& H6 W* J4 `《报告》显示,有40.5%的职场人加班,被公司视而不见,他们得不到任何形式的补偿(加班费、调休)。
' H, H9 O9 O, j) z: F& L0 F/ u. C2 G0 z: |, x
32.4%的受访职场人认为加班没有给自己的职业发展带来变化,甚至有31.2%的人认为加班影响了自己的身体健康,仅有11.1%的受访职场人表示通过勤奋加班获得了升职加薪。- o+ K5 A# p, x' B. ^* |
/ o2 |! ]; H6 t- K& j更有14.0%的人认为公司现有的加班安排及补偿非常不合理,此类人群比例是认为公司现有的加班安排及补偿非常合理人员的两倍。9 D3 j$ [# ^( Q& W& e
: b( c1 e) s6 ~6 E2 E2 o
值得注意的是,在加班无法给多数职场人带来直接收益的前提下,仅有19.2%的人认为加班不正常,超过八成的受访职场人对加班现象并没有持直接的否定态度,
0 K) y' h: L# s* [, G3 N* {0 [- W5 C& C, D4 S3 [5 y
其中,33%的人认为,只要加班时间和补偿合理,加班是一种正常现象。$ o/ x+ k4 |+ Y2 u& I
! U& o% m$ q! `! \《报告》同时显示,职场人加班的原因诸多,“工作量过大,不加班无法完成”(33.3%)、“发生突发紧急事件”(31.2%)为两大类主因。. J5 }( N% q+ U) n
N% I/ F. R! B9 I! x ?另外,“职场内卷,迫于压力加班”(15.1%)也是一大重要因素,该现象计算机/互联网/通信/电子(32.1%)和会计/金融/银行/保险(20.2%)行业中尤为突出。
! ?! D8 r+ L5 J8 L6 L; q/ I. a$ V4 {$ z, x/ ]
即使面对无补偿加班或不合理加班,大多数受访职场人仍愿意接受加班的常态化。2 S k( u2 |# U+ T5 k9 ~& P) U
( k" U( ^. D+ { d究其原因,维持生活保障的成本压力(60.5%)、生活改善型的储蓄压力(30.7%)、房贷、车贷的还款压力(24.1%)、下一代教育的支出压力(10.6%)均需要可持续性的工作经济收入来中和。" N+ C2 d4 }2 Z0 J
- y x( I4 \ d. u/ Z( K. `: X
“反内卷”开启,16.1%的企业已出台禁止加班规定
5 n S* t) _& l# R3 N- @9 v- S
$ C7 P: {( }6 U1 S今年3月15日,北京人社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工时和休息休假权益维护工作的通知》,《通知》称,将用2个月的时间,在北京市组织开展集中排查整治超时加班问题。
5 a6 N- A, r: z) c3 {4 \7 Q7 b) e( O
自2021年6月开始,快手、字节跳动、美团等多家互联网公司相继宣布取消“大小周”制度。, P) Q6 v7 ] X5 a* @
5 b3 x7 p" K/ K& c5 n" k& ]8 a
后续也有“1065”(即早上10点上班,晚上6点下班,一周工作五天)、“1075”(工作时间为上午10点至下午7点,一周五天)工作制陆续开始在腾讯、字节跳动等互联网大厂的业务部门推行。: K0 I; O% B1 ~$ [
. z# Y7 N3 Y3 L4 h1 A
一时间,反内卷、WLB(Work/ Life Balance)成为职场热议的话题。
$ |& x" s1 ?) T- Q& t* ?( b ?8 I! L4 ]# |: }
随着越来越多雇主重视员工队伍的健康发展,《报告》显示,16.1%的受访职场人所在企业已经出台禁止加班规定,这一占比相较过去两年有一定的提升。
6 }* I* Z+ ~; K- \% m/ g9 k! d Y$ s! h/ V
如果真的能按时下班,40.0%的人选择在下班的时间看剧/看书/听歌,35.5%的人选择学习充电,更进步一提升自己的技能,31.9%的人需要居家做家务/照顾老小,28.9%的人选择健身运动。) n! q* g( {. z
. H" t$ Z. E6 k
仅有有3.4%的人仍坚持不懈地选择在家自主加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