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节猝死员工同事朋友圈称「死者上级领导内网公然撒谎称死者还在抢救」,真实情况到底如何?

[复制链接]
查看8735 | 回复0 | 2022-4-28 02: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真实情况是已经死了啊,去看下家属的聊天记录,估计网上被公关了。! i4 m) C: X5 P) o
本人之前Top1大厂待过,因为经常加班熬夜,血压偏高,并且血管器质性病变,这些都是不可逆的。也是在一段时间加班后开始健身,终于有一天爆发,引发了主动脉夹层,在工位上病发的,幸亏同事送救及时,假如是回到住处爆发,估计现在就不会在这里打字了。然后我是经历ICU4日游,9个小时的大手术,一个多月卧床,3个月休养才捡回来这条命。所以,作为过来人有几点我想奉劝大家:6 Y4 Q# x* \5 H0 o* X& b
第一,不要拼身体换钱,这是底线,我也明白这个社会的压力,但是身体没了真的就啥都没了,很多人都觉得这事轮不到自己头上,但是我在发病前真的还是壮如牛的,现在很多都是心梗猝死,说白了心脏和血管在平时过劳和压力面前都已经非常脆弱了,随时能崩,猝死也没有任何征兆,去了就直接去了。3 `4 E4 Z5 Q7 `' X8 y: }1 i; O
第二,不要透支自己的财务,量力而行,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买房我觉得你应该在你能至少支付70%首付的情况下去买房。现在这个社会趋势你也看到了,根本就没有稳定工作一说,一旦你背上了30年的贷款,如果贷款很多的话,你的压力会非常大,你不敢失业,只敢去抢高薪工作,高薪工作钱是没那么好赚的,最后只能不断地去压榨自己。其实退一步想你也有很多选择空间的,生活并非那么单一。比如上海买不起,你可以去苏州买啊。很多人可能还是面子和攀比,人面对决策还是要理性思考的,感性决策只能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负担。
% U$ Y5 c8 H; N) z9 A' ]第三,从自身出发,理性思考你到底要什么?这社会的媒体都是有目的的,为了经济发展(官方)或者割韭菜(资本),会充斥着大量的鼓励消费、鼓励贷款的内容。其实你看了《乌合之众》这本书就能明白,在群体意识里面个人是没有智商的。从上面的角度来看下面,人家仅仅是把人划分成一个一个圈层,要治理只需要把握群体特征罢了。这社会不是你想象的那个样子,你看的角度可能就根本不对,所以不要去随大流,比如消费主义、提前消费、贷款消费、欲望膨胀、追名逐利等等。一定要理性思考,要具备个体的独立思考能力,而不是追随大流。思考自己到底应该怎么生活、需要什么。如果人人都能理性思考,那么应该能抵御住乌合之众的群氓意识吧。
+ X. x4 u1 l/ j$ }7 O6 E' N
1 T0 v  l8 w, [$ Y" n; }6 E+ M7 |ps:鉴于能唤醒更多人自保意识,以及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工作习惯,本人将本人的这个经历整理成文,以供参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8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08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