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狐为各位知友带来更多消息:
3 ]4 ?, r3 L8 I/ F7 J. W( V6 P9 Z9 G; Q- }# x0 S
【江苏:取消少数民族考生中考加分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
1 o7 `2 C- q! I0 x& ?4 O) n% n+ s3 O; s- n- x3 H
9 M& h8 y- N" W% `$ \* T5 [- F a4月21日,江苏省教育厅发布2022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通知,要求各地科学编制招生计划,合理划定片区,严格规范招生范围、录取行为。同时明确从2022年开始,取消少数民族考生中考加分政策。' I# q: j, \5 M* u; q, N
( [; F$ Z' a3 H0 O江苏:取消少数民族考生中考加分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
6 Q. Y: P; ]4 Z日前,江苏省教育厅印发《关于做好2022年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招生通知》),引起广泛关注。省教育厅相关部门负责人就《招生通知》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回答,其中取消少数民族考生中考加分政策引发关注。
" G/ t% ~' {# M3 c- @" i通知强调落实优抚对象、高层次人才子女等入学政策。对烈士子女、符合条件的现役军人子女、公安英模、因公牺牲伤残警察子女等优抚对象,要依规落实教育优待政策。对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子女、优秀归国留学人员子女等的入学问题,要明确具体办法,协调办理入学手续。优抚对象、高层次人才子女由有关部门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经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批准后,根据学校学位情况进行统筹安排。优抚对象、高层次人才子女名单(国家规定不宜公开的除外)应在一定范围内公示。从2022年开始,取消少数民族考生中考加分政策。' F& ?8 k9 O$ e
7 {' \$ `6 c- J% z+ J2 h
6 _& [- ]. v. y6 L! k% j2 r- E
+ k: H' F/ J) m- L3 O0 M/ x
( p! Z: Y- d+ B2 G
- w, z b- U- H! S+ |来源于江苏教育发布
" m2 P* T" S9 g
/ l6 L, x! K' k4 V9 `1 ?网友:建议全国推广 加分政策应该偏向于教育资源贫乏的地区" W t% x6 P( u7 E3 o y" J
3 b/ r6 I1 A* ^5 ^) A- a
+ |/ k3 ~$ I" W6 K2 _
0 ]4 S3 ]1 \& ~6 ?* F7 S; E
高考改革已先行!江苏省已于2021年取消少数民族高考加分 多地调整
. p! s j" e& ?1 U7 j2021年2月4日,江苏省宣布自2021年取消少数民族高考加分;3月29日,有少数民族人口全国第四多的贵州省宣布,未来5年内逐步取消民族自治地方外大部分地区的少数民族高考加分。仍有加分的地区最终加分分值也将削减至5分。而且考生本人要经户籍、学籍、实际连续就读经历“三统一”的严格审核。
: l: G' i) Y* X; v4 d6 U2 L: U观察者网梳理发现,自国家在2014年公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以来,已有多个省份陆续调整少数民族加分项目。2020年,黑龙江、辽宁、安徽、福建4个省份相继宣布将逐步取消少数民族加分项目。: S) ?+ {+ d8 j% u
总的来看,各地政策调整有两大趋势:! R, m3 t' w2 w8 f' g
一、严格落实享受加分的考生3年完整户籍、3学年完整学籍以及连续3学年实际就读经历的“三统一”,打击各类“变更少数民族身份”、“高考移民”等“搭便车”行为;7 r9 A/ X( B" k/ L+ c, ^9 c& C
二、对加分适用范围进行精确到县、乡甚至村级的调整,确保能够让加分真正作用于存在较大教育差距的民族地区。
# c& f; [% G# ?; q, d# U少数民族高考加分的初衷是落实国家民族政策及对教育水平相对落后区域给予适当补偿,促进教育公平、社会公平。但对于在教育水平相对发达区域就读的学生,他们在享受良好教育的同时,又获得较高的加分。甚至还有学生为了高考加分而变更民族。这都不符合教育公平原则,不符合当前国家对普通高考加分政策的新要求。0 D. G5 d/ U$ V* o1 t" t) J' Z& F6 A
正如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谈松华所说:“少锦上添花、多雪中送炭”。
. c4 ]. ~7 ?' o4 c/ y8 u& n5 \+ V' }# K7 H( a. e9 H( H) N: p9 X( u
新闻多看点
; R! i$ q2 d+ p# p) x教育部:自2022年起,取消两项地方性加分项目
3 Q. Z4 ^% W& v按照教育部、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公安部、国务院台办等五部门关于深化高考加分改革工作的有关规定。# [/ F/ f6 P: o' {5 c
自2022年起,取消两项地方性加分项目:
% V: ~+ ?# E$ H1、侨眷、港澳同胞及其眷属(即全国性加分项目“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含台湾户籍考生)”以外的“侨眷和港澳同胞及其眷属”))。, @ t& Q, M4 A S, B! |. A
2、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考生。2020、2021年符合两项地方性加分项目条件的高考考生仍具有加分资格,加分分值为5分,仅适用于我省省属高校招生。3 l* g' {' d2 u* A4 _
保留四项全国性加分项目,加分项目、分值如下:1.烈士子女加20分。2.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战区(原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加20分。3.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加10分。4.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含台湾户籍考生)加10分。对于这一决定,不少网友给予了好评,认为应该全国推行。一项政策必然有其时效性,需根据当时的环境决定。上个世纪的政策并不一定适用于这个世纪,发生改变是必然的。0 x8 i; N& m+ y& v: o0 q! p: k
最初的少数民族加分政策,少数民族加分政策始于1950年。1950年,教育主管部门规定,高校招生对于“参加工作3年以上的革命干部和革命军人、兄弟民族学生以及华侨学生,考试成绩虽差,得从宽录取”。1956年,高等教育部学生管理司进一步规定了优先录取的分数控制幅度,要求“在与一般考生成绩相同或相近(指总分少20分左右)时,就应该优先录取”。; _5 x2 G* O9 c8 x* _7 s4 M5 D' t
(资料来源于江苏省教育厅、教育部、观察者网)
3 ^! L9 \. r3 p+ ?/ A来源:搜狐《狐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