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下排名靠前的回答,有说动力平顺的、有说操控好的、有说有驾驶乐趣的。
( ^* R; V& J& l8 b不过好像还没人说电动车底盘平顺性(舒适性)好。
5 }. l, e( E4 j+ m$ E那我就从底盘调校的角度说明一下:为什么电动车平顺性好?% |) E( o+ g2 {% ]
1、原因一:电动车簧上 簧下质量比大
3 G; Z$ a. K; h: ]" J$ O改装界有句老话:簧下一公斤,簧上十公斤;
# k( T1 w1 E) [ S: c虽然很多改装发烧友把这句话奉为真理,但是真正能说清楚原因的人寥寥无几。
7 e" h* K" j/ K, X& I这里分享一个B站UP主的评测视频,通过整车簧下质量减轻19kg(单轮接近5kg,对于普通车迷已经算得上很极致的的轻量化了),详细说明了:+ U8 M: \! ^2 u& {2 E
簧下质量对加速、制动、赛道圈速几乎没什么影响……$ [* |- J4 M. c+ Q
看完之后,可能会重塑很多改装发烧友的世界观,但事实就是这样。7 n$ g. x( [7 ?8 k6 v) S8 `( P9 R' P
难道减轻簧下质量真的没有任何影响吗?
: \" t$ O' v- |* f6 B3 ?! x) |有位哲人说过:不谈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簧下质量轻不是没有影响,而是要看减重的比例。, q# ^5 N$ z2 s) ?8 S/ f
, q& R# F" W- A
# k5 A' M% ~: P7 e. G; s3 b) k可以看出,即使簧下质量做到很极致的轻量化,也只不过相当于整车的1.2%,这个比例确实很难在主观上产生可感知的差异。
$ D7 E7 ~8 H- M H5 S: _% f既然簧下质量减重没有用,那反过来增加簧上质量有什么影响呢?2 E L) E/ L/ u& G! h0 l
先说结论:更大的簧上簧下质量比会提升车辆过坎舒适性。: U) t& X5 r0 m7 E
原因很简单:过坎时,同样的簧下质量激励,簧上质量越重越不容易被激励产生振动。% l# a/ R" R' K. G7 }
电动车刚好符合上述情况,举例说明见下:
+ y! h& g4 O( {6 R3 v {下面以某自主品牌紧凑型SUV为例(简称X车型),因为该车型刚好即有汽油版又有纯电版,同样悬架结构且车轮轮胎尺寸一致的情况下,看一下二者的差异。/ I/ G! D; h5 J; `2 i9 q' d# V% m
刚才说了,X车型的汽油版和纯电版车型悬架形式、车轮轮胎尺寸、制动系统几乎没有差异,所以可以认为簧下质量几乎没有差异,那么前后轴荷的差异基本都是簧上质量的差异,具体数据见下:. C' f9 i% P, `; [2 [' O7 f0 R0 ~3 f
X车型汽油版 | X车型纯电版 | 差异值(差异比例) | 整备质量(kg) | 1550 | 1815 | 265(17%) | 配置 | 1.5T+双离合 | 150kw电动机 | / | 空载前后轴荷(kg) | 前:9004 e, U3 b# U* N0 j; N! \
后:650 | 前:990
0 E% j# }1 e! ~/ q ]5 ]% p后820 | 前:90(10%)7 Q5 @* X% K8 u% p( d2 D B
后:170(26%) | 前后桥簧下质量(kg) | 前:1204 Z% _" `1 U9 B6 ^
后:100 | 前:120! P, O6 Y+ q. o
后:100 | / | 簧上 簧下质量比 | 前:6.5
$ P+ i% X) [& C# v# [% V4 ?后:6.5 | 前:7.252 }( w% O2 a2 L3 A; _
后:8.2 | 前:11.5%
& ~4 S/ V5 j. R+ W7 b& P7 [后:26.2% |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纯电车型相比汽油车型前后轴分别重了10%和26%,相应的簧上簧下质量比的增幅则会更大,分别是11.5%和26.2%。
* }/ I, c5 S0 e* z, F( ^% I b$ f 由此可以看出,电动车由于整备质量重,造成了簧上簧下质量比显著增大,这个差异足以造成车辆过坎时平顺性的差异,通俗地讲,就是: c) u1 a. [; X, c! @
面对同样的路面颠簸,同级别的电动车的舒适性优于汽油车。(由于车重带来的操稳性能变化)) u( h" Z/ Y5 T# f( H' J
2、原因二:动力总成质量差异大3 h E% c5 e0 q* A- L2 y
众所周知,为了隔绝动力总成的振动,不管是汽油机还是电机,都是与车身通过悬置(俗称机脚)弹性连接的。
/ \7 J; R& R' Q4 Z' \1 w5 L: Q- `; e- I1 ~0 I( u- ]) d- q7 `
& j! v/ Y; F0 g l5 \
0 e4 U9 H# j; y
图中这个是发动机悬置(机脚): o( W- Y# S8 N" F# z7 m1 [
/ M+ \! r* Q9 p7 ]" ^
由于动力总成与车身的弹性连接,在车辆驶过减速带的一瞬间,动力总成的质量并未和车身一起运动,所以不能算作是簧上质量。" [+ v: b% R8 c% l6 n& I6 _ @: m# N
那么汽油车和电动车的差异又来了。. i4 f7 G, P- W
还是以上述X车型为例:
+ X$ V3 x3 o( vX车型汽油版 | X车型纯电版 | 动力总成 | 1.5T+双离合 | 100kw电机 | 重量(kg) | 220 | 110 | 空载前后轴荷(kg) | 前:900
9 A5 z0 q' h+ y后:650 | 前:990
8 j) N* ?3 s' Y; H3 _' B后:820 | 由上表可知,二者由悬置悬着的质量差异有110kg。9 y' d/ M0 ~ i5 e
本来汽油版就比纯电版轻,再加上过坎瞬间动力总成并不参与车身运动,所以两个车型的簧上质量差异会更大。
$ O1 [: K3 g6 |/ R 另一方面,传统动力总成由于质量大,过减速带等大冲击时,由于冲击能量不易被悬置吸收,更容易产生余振,驾驶员容易感受到前舱的抖动。
4 ?: P' K' ~9 d7 O, t; }2 Q9 @( @/ n+ U* G 上述两点,导致电动车在过坎时的平顺性优势进一步拉大。(这一条其实根本上就是原因一,只是并不直观,所以单独拿出来说一说)9 b. ]3 m: T4 `7 N8 b3 G
总结:
# P2 a+ c4 J+ e6 x/ p1、纯电车型由于车重更大,过烂路时会有更好的舒适性表现;7 x6 p; S" z0 O6 l9 t+ [$ W
2、纯电车型由于动力总成质量轻,会进一步提升车辆过大冲击时的平顺性;% u& `1 d N" H- a! s# ^9 [/ u; R
特此说明:此回答仅做一般性探讨,不排除有个别纯电车型舒适性表现差,毕竟影响平顺性的因素不只“簧上簧下质量比”这一个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