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
1 z; R* F1 m# i# f7 X$ W2 A8 B1 k1 N" c# A& |+ w
% e+ O8 O Q+ Q& l; R) z& n4 l* f5 {" d4 Y# y
图①:智能电动车品牌阿维塔首款量产车型在进行极寒测试。 ( {. a L# Y9 s
9 T4 B7 G1 E* B: I8 ?$ x3 X. [资料图片 ; {- [$ a4 C% s8 h# G
' P) x5 p& I5 l# t/ {; u2 Q$ V9 V图②:广汽丰田第一工厂,员工进行车辆下线检测。 ' f# H* s6 d: z5 U# G; C
% c" d |& f8 W, Z资料图片 5 o% L7 x( `' p9 u
/ I" S: x, T3 R
在重庆,两大新品牌、四款全新新能源车型、多项创新科技,让2022长安汽车全球伙伴大会吸引了世界顶尖供应商。
0 V8 n8 K8 J" _0 m" u6 X3 r7 `8 U9 g" X/ b( t
在挪威奥斯陆,175台红旗E—HS9日前正式交付客户,岚图汽车奥斯陆展示空间正紧张施工。 % H: y' k* y* l
0 t- ]5 \0 h z @2 M5 t; F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要加大研发力度,认真研究市场,用好用活政策,开发适应各种需求的产品,使之成为一个强劲的增长点。
4 w0 a5 [( M7 Z8 o9 f5 L9 b, E# o2 y4 M7 E% z/ e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汽车产业抓住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转型机遇,强化顶层设计,着力推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培育新增长点,一批核心技术相继取得突破,新能源汽车连续7年产销全球第一,去年汽车出口突破200万辆,汽车强国建设再上新台阶。
4 ?6 l& ~* C: j) A' K1 K: @3 H, H& ~* |! C. _
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成长 - H9 v0 w& W/ |5 m
( f: h8 m q+ B$ U$ S8 S# f连续7年销量居全球第一,去年专利数占全球比重达七成 2 L9 i. q6 a( K' {
6 Q! X |* ~* l上汽智能电驱变速箱团队负责人王健至今清晰记得,8年前,他和他的团队对搭载第一代插电强混变速箱的荣威e950,进行硬件和电控软件优化升级的情景。 # C" F8 X( D+ S1 g6 r
2 {5 p& l; v6 K0 f, O* Q- T. d/ T如今,上汽智能电驱变速箱团队已扩充至120人,掌握了电机、逆变器、电机控制软件等全部关键技术。王健介绍,预计明年三季度,换挡更快、动力更强、油耗更低的第三代插电强混变速箱将批量装车。 Y9 ]# u" V( v. X6 u x
9 w( `6 u, k) T
在距离上海约3300公里的黑龙江漠河,4月11日,凌晨5点半的气温低至零下14摄氏度,长安汽车三高试验团队领队周金龙和其他6人已经摸黑起床,开始了低温条件下模拟用户使用场景的最后一组测试。
, S6 a. D, B( l1 R! l1 q8 s: j
. d8 p: \& u7 _( x$ k9 q( q“今年的极寒测试比往年长了一个多月,主要是重点测试的长安全新纯电轿跑C385额外增加了测试项目。”周金龙介绍,在零下30摄氏度的环境中,新车搭载的全球首发新一代“超集”电驱和高频脉冲加热技术,仅仅用5分钟,就可以将电池加热20摄氏度,低温快充时间和加速能力分别提升10%和50%。 : C0 ]. N# {* i9 p7 M1 L& ~( g
# v0 ^( Y8 `# K7 g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和中国车企加快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说。
( x- X% L& Y+ Q& `1 Z' e
/ m4 O' R6 X9 X: | S$ R) M2014年,汽车行业正在争论传统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上汽集团总工程师祖似杰认为,“新能源汽车是汽车业发展的战略方向。加大研发力度,认真研究市场,用好用活政策,开发适应各种需求的产品,使之成为一个强劲的增长点,这些举措描绘了迈向汽车强国的路线图。”
- y# Y( u! u" D. V3 l" t- B6 _' t8 @# N5 c
这1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加强顶层设计,提升创新能力,抢抓全球汽车产业在能源革命、信息革命驱动下深刻变革的新机遇,促进推广和应用,加强安全监管,实现了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的飞跃。 7 y$ f3 R- t# L P5 C
! S4 q' X+ d! v+ }8 b( f
——关键核心技术取得新进展。动力电池技术世界领先,纯电动乘用车平均续驶里程提高到400公里以上。新体系半固态电池单体能量密度达360瓦时每千克,燃料电池系统使用寿命超1万小时。2021年,中国企业获得新能源汽车相关专利超3万件,占全球比重达到70%。
( z8 v; i7 V* p6 b2 y
6 H, p7 W) j1 ?. o——市场规模实现新突破。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352.1万辆,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其中私人消费占比接近80%,实现了由政策驱动向政策、市场双驱动的转变。今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均增长1.4倍, 累计推广超千万辆,市场渗透率提升至19.3%。
6 e) s9 J# x& a3 f
% _% q. I9 e2 ^——综合效益见到新成效。截至2021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整车累计消费约1.6万亿元,带动上下游产业链产值约4.8万亿元,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过1亿吨,为工业和交通领域减排做出了积极贡献。 6 g" b' C! t+ t6 n
0 w8 G( Q) p! e5 K! o
这10年,跨国车企持续加大在华资金投入,加速引进新产品、新技术、新标准,大力推动供应链和研发本地化,在持续分享中国车市增长红利的同时,也有力促进了市场竞争。引进特斯拉的“鲇鱼效应”、逐步取消外资股比限制,倒逼中国品牌车企深入挖掘本土消费者需求,抓住智能网联、新能源车型快速发展的市场机遇,不断加快新产品投放速度,共同推动了产业高质量发展。 5 g6 K4 H& I1 W' s8 e3 L; B& b
- X0 F' Z3 F+ [2 r
核心技术实现突破 - g5 a( F. R J% s3 U
: O+ q' j$ E/ f: C
动力总成研发实力与国际接轨,智能网联软件开发引领国际潮流 g; _ y8 D' K
V- p! B; d/ r5 W4月12日,在宁波杭州湾吉利动力研究院五电机动力总成噪声震动试验室里,资深总工程师邓晓龙和他的团队,正在对即将上市的油电混动新车进行精细化调校。
d# G+ a/ U) V1 O; h; {/ b4 h3 N9 U* L1 r
“为了在量产前彻底优化混动系统的驾乘体验,仅仅在噪声和震动领域,我们就进行了超过148项关键优化。”邓晓龙说。
; W9 }! _; I( r2 A+ \$ c/ S: O2 [9 [+ o: s; s$ D
吉利汽车集团高级副总裁、动力总成研究院院长王瑞平介绍,去年10月吉利发布的雷神智擎Hi·X混动系统,采用独创的3挡双电机机电耦合混动变速器、热效率43.32%的发动机,能实现整体混动系统40%节油率以及全动力域云端升级,在动力、油耗、智能方面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3 R8 z2 D8 ]4 b
& c. F4 }2 N4 }5 V1 W7 ~“搭载这一系统的吉利星越L混合动力版已经上市,按计划,今年将推出9款油电混动和超级电混产品,未来搭载车型将有20余款。”王瑞平表示,开发下一代混动系统也已提上议事日程,届时发动机热效率将提升至45%,系统效率更优。
- V; H3 a1 n% P% q% H% A9 `4 e: E4 R# ~
在机电耦合变速器领域,实现核心技术突破的,还有上汽、比亚迪、长安、长城、奇瑞、东风等中国车企。
% a9 Y+ ^6 V2 G6 u! t9 |
- L. g+ g7 j) D: m. O“10年前开发混动变速器时,产品构型被国外专利‘卡脖子’,理论依据、数据积累严重不足,更找不到一家现成的国内供应商。”王健感慨,得益于数千次的试验和数据分析,联合起一批国内供应商,终于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1 w+ a' Y. z# }& ], `
: M( j% T; Z. r* Z推动我国汽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的自主研发,实现技术自立自强,做强做大民族品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汽车动力总成、平台架构、智能网联软件等领域取得突破,产业核心技术自主可控迈上新台阶。 7 Y6 v3 d* l6 ]: [4 U9 m' j& `
$ t) S' U4 n/ G# K( E
——发动机、变速箱动力总成研发制造实力与国际接轨。 7 G8 @8 |6 a6 x
1 Z% `1 ~* J. P P: X$ A吉利自主研发的7DCT湿式双离合变速器批量交付欧洲豪华车企,年出口量超10万台;与另一欧洲豪华车品牌联合开发的混合动力发动机,也在加紧推进中。长安蓝鲸NE系列发动机热效率达40%,自研DCT变速器累计装车超百万台。奇瑞鲲鹏系列第四代发动机,热效率达到38%—43%……这10年,我国汽车动力总成核心技术初步赶上了国际先进水平。
+ E- i/ ^% W+ y8 W# H) f
& ^6 t1 a- g+ Y8 M——整车平台与模块化架构开发取得新进展。
3 Y, Z# ^) h7 K3 T' c9 \ f
0 e' y9 k- T% B上汽纯电专属“弈”架构和油电混合Sigma架构,吉利CMA超级母体与浩瀚纯电架构,长城柠檬模块化平台,长安方舟架构,奇瑞火星架构……近年来,中国品牌车企相继完成从“平台化”向“模块化”的进化。“从底盘都要模仿,到进入架构造车新时代,是这10年中国汽车产业的巨大进步。”王瑞平说,架构造车不仅帮助车企提高零部件通用率、降低研发成本,更大大提升了中国品牌车企的新车上市速度。 4 D! M- V+ w- `8 Q# V, i
! N$ N$ i7 n& ~* Z% u+ X
——智能网联软件开发及应用引领国际潮流。 8 U# `" U8 h8 W6 e
. Z. R7 _' t) y* ?8 V3 U. ]* v
车用固态激光雷达、4D毫米波雷达、高算力自动驾驶平台及芯片、智能座舱等一系列技术取得重要突破,搭载组合辅助驾驶系统的乘用车新车渗透率提高到20%左右。在自动驾驶前沿技术领域,我国主导的LTE—V2X通信标准实现国际引领,截至目前,全国已开放智能网联测试道路里程超过5000公里,安全测试里程超过1000万公里。
7 F* C8 K: o- y! |8 _6 x2 ~
3 a( }5 H% Y: d: o6 y中国品牌做大做强 ( w+ @, _: x7 U; j: i1 o
) b9 b2 I+ G+ t% M" _* E5 h! i0 j品牌满意度持续提升,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5 `4 g0 Q4 V8 |& g# } j* A$ A ]8 A Y
“8年前,正是荣威、MG两个品牌实现战略转型的重要节点,也是打造两个品牌设计理念和设计语言的关键时期。”上汽集团创新研究开发总院副总设计师兼全球设计执行总监邵景峰回忆。 7 v( `6 g+ I+ q0 g+ H
' z T8 q6 F/ Z* r; Y团队凭借不服输的劲头,以设计增强品牌竞争力,打造了荣威RX5、第二代MG6两款爆款车型,上汽实现了红点、iF等全球三大顶级设计奖项大满贯。
8 p! i0 a" j8 h0 q, {' |. E: N" r) p( i. a
目前,荣威RX5帮助上汽乘用车实现了从年销售17万辆到80万辆的突破;第二代MG6则成为中国单一品牌海外销量冠军。 ' m) f; J0 @# E) F$ S, t- C# B* U' {
0 n0 }: [) c2 G6 Z3 k如今,依托设计总部基地与海外工作室的项目协同,以及将虚拟现实技术引入造型评审流程,上汽设计总部基地多名设计师埋头工作,几款新能源汽车的造型设计工作顺畅推进。 , \4 }; e/ M" o) X0 E5 W, d
' v' l1 P! `- M. M- B: l
跻身国际一流水准的中国原创汽车设计,智能座舱、智能辅助驾驶等智能网联应用,智能制造带来的产品品质提升,以及高端化、国际化等品牌尝试,共同助推中国汽车品牌做大做强。
( f6 F/ U3 \9 P) l; ]1 v% [1 C* C8 C, h+ i! y
——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
6 k# U- Q. D: T9 ^0 i0 m( y2 a6 ]: q0 m- i/ [* K
统计显示,2021年中国品牌乘用车全年销售954.3万辆,同比增长23.1%,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4.4%,比上年提升6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中国品牌乘用车销售254.7万辆,同比增长21%,市场份额达到45.9%,比上年同期上升4.6个百分点。 5 F2 p. D: r( d/ R, H
) x9 }% \% ^ Z——乘用车品质进步明显。 $ I5 N4 A8 n& i' u* |" c
' R3 A) k( F# P8 o" f7 u
吉利汽车长兴“未来工厂”、一汽红旗长春智慧工厂、极氪杭州湾智慧工厂、奇瑞芜湖“未来工厂”……近年来,一批世界级汽车智能工厂拔地而起,工业互联网助推中国品牌乘用车产品品质持续提升。中国质量协会“2021年度中国汽车用户满意度测评”报告显示,中国品牌满意度持续提升,产品质量已经达到甚至超越同级别合资品牌。 + F" p: w+ n- I+ e2 w1 K
* }/ j7 s% y! E; d( g# b——品牌销量取得新成绩。
, c3 l8 O" B k
' Y9 W. y+ R" o: O# H2021年,一汽红旗年销量突破30万辆,4年增长63倍;领克全年销量超22万辆,平均加权成交价格达到16.5万元;长安高端品牌UNI系列年销量超12万辆;比亚迪汉成为首款年销量破10万辆的中国品牌中大型轿车……一张张亮眼的成绩单,展示出中国乘用车品牌高端化取得的不俗业绩。 4 e: U5 J9 f5 T) y) J3 v
0 O* G. J6 G8 I) B) \- P
——汽车年出口首次突破200万辆。
. F! G' L8 N" G: b! U/ P' S2 _
0 X1 p% f3 p; p8 N- z: { Z: E( v# ~奇瑞集团出口26.9万辆,同比增长136.3%;上汽集团海外销量达69.7万辆,与2012年相比增长626%……2021年,我国汽车出口201.5万辆,同比增长1.0倍。 6 u' z% c, }. I0 G
/ r* q4 M" K0 o- s“中国汽车年出口首次突破200万辆,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说,汽车强国建设取得的新成就,得益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抓住电动化、智能网联化变革的重大机遇,在技术、产品、市场、管理等领域大力创新,也得益于对外开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 & n( {! \$ u3 i2 S
( ]$ O8 ^; j" R! F" k这10年,取消专用车、新能源汽车的外资股比限制,取消商用车外资股比限制,取消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中国市场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8 S0 H9 [0 \+ e Z% Y, C. f h- P2 T7 C/ P1 ^
这10年,中国车企加快走出去步伐,收购、重组、股权投资、联合开发、进入发达国家市场……与国际汽车产业界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 9 _8 S# V$ _: ~: w Y
# C8 C; q5 w+ u P t+ D展望“十四五”,我国汽车产业加快补短板、强基础、锻长板,不断提高产业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汽车强国建设步伐必将越迈越坚实。 7 F- ^* [8 L+ s# [4 Z0 f
+ y3 Q+ F1 t8 _( m- K. {% I
版式设计:张芳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