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有心的教育温暖学生心灵

[复制链接]
查看886 | 回复0 | 2022-4-20 13: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既要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就笔者所在县中来看,绝大多数学生是朝气蓬勃的,走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阳光大道上。但不可否认的是,近年来,有少数学生沉迷于虚拟世界、迷失在游戏世界,对学习、生活、劳动较冷淡,对养育自己的父母、帮助自己的同学、教育自己的老师较冷漠,或陶醉于自我中心,对周边漠不关心。
. Y8 z; X3 K2 @; L- R$ u; Z. B' _3 w" B$ p9 Y
我们当然不能让一个学生掉队,面对表现“冷”现象的学生,教育者应该如何温暖他们,如何化解他们的“冷”现象,让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深入教育的实际行动中?) R7 {& v0 t- {

* z: T# N1 D' b0 B9 N0 F学生心理冷漠化现象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与家庭教育缺失、学校教育不到位以及社会教育不完善有关,当然也有学生自身原因。
  _, s) K' g! s! K( Q7 z: E+ a! R+ r9 I# z" j) l6 s- x: w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县域高中,留守学生、单亲家庭学生较多,有的学生缺少父母有效的教育和及时的引导,也缺少情感沟通,家庭环境失衡和家庭教育失位造成孩子对什么事都不上心,也无所谓。
$ f1 N) X  Y$ b/ _* d/ b0 T4 S! J! q. i: s$ ]+ F! G# H
学生的后天成长与学校环境有着重要关系,高中时期是学习压力较大的一个阶段,有的老师把学习摆在至高无上的位置而忽视德育,对正处在生理和心理成熟关键期的中学生未能发挥正确的疏导作用,也会导致中学生“冷”现象的出现。( a. k' l  A6 K8 R3 ?6 ?2 @

, F  d+ W8 V" G! l当然,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处于青春期,性格变得敏感,自尊心较强,对外界的人际关系较为排斥。很多学生来自独生子女家庭,对集体生活没有思想准备,容易造成不爱沟通、自我设限的局面。
* H" m* p: W1 }. M$ J$ r3 [2 S2 _- d" u; R. G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我们应坚持在立德树人的基础上,培养好每一名学生,健全学生人格,让学生更好成长。为解决当前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E; \3 E* P6 q/ \* l. P

" h+ P- d% {% h4 C' I通过心理辅导进行系统干预。根据调查,高中生“冷”现象主要表现在学习、人际关系上和自我认知上。为了帮助他们完善自我成长,学校应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介入机制,包括个案心理疏导和团体心理辅导,如沙盘游戏、心理剧等。通过一系列心理干预方式,来帮助具有“冷”现象的学生更好地适应高中生活,引导具有“冷”现象的学生了解沟通技巧,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f7 W  B! T9 C; q- ^% A" Y  X  z
* R  k$ p* G3 U( K/ K4 i
通过主题班会改善学生认知。围绕自信、友爱、协作、感恩、奉献等主题,发挥主题班会集中教育优势,通过教师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发动班干部、班级活跃分子,通过开展座谈活动、情感互动等活动,让全体学生融入到班集体氛围中。在活动之外,可采取“一对一”“多对一”帮扶方式。充分发挥班集体教育的优势,调动班上具有“冷”现象的学生的积极性,用班级热情进行教育化解。
: y+ c# }5 ?9 l: m. @% Q/ N6 i' G$ k+ {& r) E1 o' \2 Z2 M/ P
通过社会实践进行体验教育。学生的心理冷漠化倾向,是一种不良倾向,同学关系淡化、集体力量薄弱是阻碍学生全面发展的“病菌”。为更好化解“冷”现象,一方面要对学生进行团结、友爱、互助的集体主义教育,如进行寝室评比、班级间竞赛、优秀班级评比等活动,让学生为集体承担责任,为集体付出劳动,以此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责任心与集体荣誉感。另一方面,要积极带领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态。如开展去敬老院献爱心、去烈士公园扫墓、慰问烈士家属、在路口维持交通秩序等活动,让学生在帮助他人的同时增强同学情谊、感受生活中被人需要的满足感,体会到自己的价值,培养学生在团队中的协作能力和对社会的担当精神。) j* Z% @% O5 O5 y% K) s# o

2 r+ I2 P" {' h' X. c5 U0 h通过三方合作进行协同教育。学校是联通家庭和社会的枢纽,在家庭学校社区协同育人的过程中,应更多地发挥学校的引导作用,加强与家长的合作。比如每学期一次的家长会、家长微信交流群、家访、家长学校等,这样既能指导家长进行家庭教育,也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进行有效的学校教育。与社会的合作方面,可以尝试成立家校教育互动委员会、创立社区心理咨询室、开展社区家庭教育讲座和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等。对学生进行个别心理辅导或者团体辅导,以改善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
# Y1 F* n! M, |0 l" r& Q
% E# p, K1 i& Z( u3 v6 F总之,要解决这一问题,需由学校、家长和社会担起责任,确保农村高中生能在一个良好的三方协同努力的教育环境下健康成长,形成健康的人格、拥有良好的自我认同感和自信心。
  s$ F- \5 a" ]1 A& K" n2 U  Q6 R
(作者系湖南省临澧县第一中学校长)+ D/ q2 c( [2 ~$ p8 ^$ ^
# p) D- P: F! L
《中国教育报》2022年04月19日第2版 1 L! v3 {2 Z5 ~7 {

2 H! Q& a  z& X作者:朱政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10

金钱

0

收听

1

听众
性别
保密

新手上路

金钱
21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