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职场飞速晋升?真希望我25岁前看过这本书

[复制链接]
查看5667 | 回复0 | 2022-4-20 05:37: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i& z8 ~  V: f8 t+ c

& U' Y) i, t5 l' a+ l, b

- H/ ]: ^5 }; K# E5 S* k; J' S" _* D

- \9 z5 Y! O4 r, p, s# K' g6 }
/ ~; u" ]6 a  J, j9 N% z: `
“怎么跟领导提加薪?”
& M$ J1 ~+ U/ [* A

1 b" }" {  i4 ~, ~6 V; s& d9 E( w“如何应对‘挑事’的同事?”6 X6 }5 s# J6 @+ C
“如何突破职场的瓶颈期?”
+ L, K( c2 e% S升职加薪,作为打工人的终极目标,除了靠努力工作,其实还有很多诀窍。' S3 |6 C. L/ v( t0 \, X5 Q4 c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就是一本30万人验证过的职场干货:, D5 H: ^: a( l4 k4 _+ s+ [
/ q! a, B' F/ \: u3 C

0 |. D+ e3 A2 C+ p5 v! U6 p  H+ j) |+ }; s, y1 O$ X) J
本书作者崔璀(cuǐ),用6年时间从实习生做到公司CEO,再到今天的公司创始人。9 O1 X* r( ]9 d( j. o. `$ @
她将一路“打怪升级”的经验,沉淀为101条职场晋升答案。
# @5 J! O8 y- v' w0 Y' `
无论是刚毕业的大学生,还是工作十年的团队主管,都能从书中找到“恍然大悟”的职场心法。
' i6 M' w. _5 e- \7 J* y9 m我们从101条答案中精心挑选了3篇,一起来学习!8 V' |- T8 O4 j+ `9 @, w+ j& ]
01如何快速产出工作结果:借力也是能力
2 n  ~) G* i. M2 r: W- P; s" B- ^有一天,临要直播我才想起,直播大纲还没敲定,负责的同事支支吾吾地说:“我对内容还不熟悉,进度有点慢了。”4 O- ~6 j, m' m+ `0 g( K
看了一眼大纲,何止是不熟悉,基本等于什么也没写。
1 \% d/ I1 D, ^) Z# G0 Y. q% B我一着急,大发一顿火,他的主管拉拉我:“他刚来,也算是尽力了。”7 R) l! K/ Y( c; S
我问主管:“为了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他找过你帮忙吗?”
- [! R% T  E: |2 W0 _1 f主管摇摇头:“但他很认真,自己闷头加班了好几天。”6 o! N/ t  W' m7 J
这话更是火上浇油:“这就叫作没有尽力!”- s4 Z6 |) T/ h' u
后来我们几个人临时赶工,好不容易才把直播顺利做完。! a# g8 z% a9 T1 m
我把主管和那个男生都留了下来,讲了一个故事:
- a# O8 W' _& [" T. y
一个小男孩在院子里搬一块大石头,他爸爸鼓励他:“只要你全力以赴,你一定能搬起来。”. F# ^0 u1 U' A
可因为石头实在太重,孩子搬不起来,于是就说:“我已经尽力了。”
8 Z2 D; e) |6 y+ i8 X' z然后他爸说:“你没有尽全力,因为,你都还没找我帮忙呢。”
3 Y8 m& u$ S* C
男生欲言又止:“但是找别人帮忙……”我知道他想说什么,因为我也是从那个时候过来的。( X* G6 c' s: j/ {) M
记得刚入职场时,有次要出一篇行业分析稿,我被分配到的是关于体育行业的。
- l% l2 h; t. t+ ^% C# w我一看,这我哪里懂啊……时间又紧,于是我找了体育行业一个关系特别好的记者,帮我完成了这部分。
. h5 v3 F  l8 u3 q$ M! D+ ~稿子评审会时,好几个同事交不出来,因为大家都在认认真真查资料,线索太多,还需要好好梳理。
. p/ P* h/ j8 v9 M我当时心里慌急了,那种感觉就像是,在一堆好学生之间,只有我不务正业,投机取巧。: o0 o7 E! r1 X3 N# I$ i& x
让我大跌眼镜的是,老板看了我的稿子,非常高兴:“又快又好!”
& H0 V- k; v" O$ n# Y& E7 X! g同事们不屑地说:“原来假手于人也行啊。”* v  Q4 \- I2 T1 w
我脸红得抬不起头来。
" F$ s1 c( J/ `# Y2 q  q老板看了他们一眼,说了一句话:“借力,也是一种能力。”1 d- j0 N& ~2 ~- {) T- P
+ }. A* D8 s. ]0 a' q

3 K- X# Z6 k/ f! [+ W
+ x8 g1 F  }! K9 L我们很多职场人,就像那个搬石头的小男孩,特别努力地解决问题,努力地扛起责任,唯独不会“努力地去借力”。% g) r9 Y4 ~; ?: Q. D) b, z
原因之一,是想不到原来还可以借力,或者是从心底就不认同借力这种方法,觉得找人帮忙显得自己无能——但真要说无能,是你一个人忙活了半天,事还没做好。( C% A* K  W: {% O- X& G
借力可以靠“说”,借力也可以靠“做”。
! [; T* g5 j4 B/ q$ M我们有个运营同事,做线下活动人手不够,干不动了才找别人说:“我这边做个活动,想找你帮忙借两个人。”( s& W# {8 ~/ f# {& Z
然后别人各种为难,他也觉得委屈,后来我让他换了个方法。  G- v7 ?2 Z5 l# e2 G
我让他跟要借力的人说:“我这边有个活动,可以帮你们多涨2000个粉丝,只要你们出两个人就好了。”) c% C0 t2 |: ]: Q1 t
把“我找你帮忙”,变成了“我来帮你的忙”,真正的借力,不是求助,是互助;不是剥削,是告诉对方,我来给你送福利了。: ]2 {3 [7 m# L0 n
不管是说还是做,其实都是思维的升级,把“点状思维”切换到“系统思维”。
- t3 F) a4 V4 ]% V' J从只盯着自己一亩三分地的“点状思维”,到多维度解决问题的“系统思维”。* E5 `( `1 j/ D, F4 D
所有行为改变的背后,都是一次思维的跃迁。
4 X$ @+ g; [9 o: ^) A  O5 _: N下一次,当你手忙脚乱,觉得不管自己怎么努力都做不完时,请一定想起这句话:3 Q  c: X# t( Y" v
& i9 `& y( _5 p6 z
职场中,借力也是一种能力,在某些时候,它甚至比“执行力”更重要。
( J* `  C( o" o$ X% G0 O5 u0 A; J02别人不听我说话怎么办:先解决情绪,再解决问题
- V' n" x- `, D( |" p/ U1 J; q路过会议室,听到两个同事的争执:“为什么这么简单的道理要我讲那么多遍?这不是常识吗?你有没有动脑子啊?”8 I" D7 l5 m6 I! G& O
另一个同事:“你能不能别再讲道理了,我已经很难过了。”
% C% v0 ~6 F. Z+ X3 m7 f“那你能不能不要这么玻璃心,说两句就难过。”5 d5 U( B" Q7 I& k
听着像是夫妻吵架是不是?你别笑,这种争执在职场其实并不少见,而且根本不会有结论,因为他们是在两种维度上对话。. G% `9 o- w: k! v( s, V
一种维度叫“逻辑”,这个维度里的人,对事不对人,凡事以道理为先。这时候,你跟他说不要讲“道理”,就等于否认了他的所有努力,因为“讲道理”是他认为他能做的最大努力。* f# |& t6 |2 g( [
另一个维度叫“感受”,在这个维度中,人们先对人再对事,思路会被情绪打乱。这时候,你越跟他讲道理,他就越混乱,因为他只有先处理情绪,才能冷静下来思考“问题”。
0 f  v- r9 L* n1 v4 ~* l  o这个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就是感受和道理之间的距离。
2 C* M1 [% @0 h" D1 m4 {也许擅长逻辑的你看不上情绪丰富的他,也许敏感于人情的他觉得冷漠无情的你就是根木头。4 W+ f. P3 `3 S
但现在你们是一个团队,团队必须互相信任、彼此欣赏,才能交出后背,一起战斗。
( _4 N8 o: [: z' K他虽然冷漠无情、情商低,但是总能捋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透过现象看本质;
: l! b2 @) @- I' v+ M8 e( w她虽然总是被外在环境、被别人的情绪影响,但能洞察“人”的心思,理解老板的难处,知道客户到底想要什么,天生就会“读心术”,特别擅长跟人打交道。
. e; u5 x# p5 U% `. A很多人可能觉得,我只要做好我的专业就可以了。: n' [* M, U' K2 Y3 |* M
其实远远不够。( r8 q$ r6 _) @" A, {$ V) @
专业面对的是有限领域,它假设存在一种相对客观的标准,当一个人的能力越靠近标准时,我们说他越专业。  i0 A, E. r+ q+ P$ m2 N& x
除了专业,职场的顶尖高手,都还有另一个特质,叫作智慧。: j6 s' K# M4 T3 h
智慧是面对开放世界的一种理解和应变能力,它面对的对象是“人”,人是最不确定的,不存在什么固定的标准。, C! b, R1 A+ Y, q% ^6 [
智慧并非一个名词,它是一个连续的、绵延的过程,它没有终点,也没有哪一个时点可被称为正确答案。1 r( ~: L7 J7 t% Z+ s1 e
比起专业,智慧需要我们用更长的时间去修炼,也许是一生。
1 ]4 l5 V- M+ \( Z1 h0 s03怎么和老板谈加薪:把老板从买家变成合作伙伴
" @. P1 T& E  g: v* N很多人总不敢提加薪,是因为觉得这是“零和博弈”,是“忽悠”老板把他口袋的钱挪到你口袋。
* e; c) P, x4 b& K+ y0 J. |
但其实不是,提加薪是说服老板“投资你”,去创造更多价值。
( f& s1 l3 `' Z具体怎么谈?
/ q" L3 a7 \5 S% |: z首先,带着你认为可以加薪的“证据”,比如已经超额完成业绩,比如未来半年想要多做几个项目等等。证据要具体,要有实际产出,不能打苦情牌,说什么“我工作好辛苦”。
) q/ a+ d1 G1 V8 S2 y, j2 c其次,时刻记住,你不是去要钱的,你是去匹配自己和公司的需求:要做到什么程度,要满足哪些业绩条件,要满足公司什么需求,才能满足你的加薪?
) x  d1 C' N: Z; ?& X( \4 `$ C/ w你看,这个过程,可不是增加成本,这是增收。
3 A# o. G' V8 H谈薪资=合作,合作=双方一起努力,满足各自和对方的心愿。
$ g. H  \1 K6 W, o: b如果提了加薪,被拒绝,是不是就证明老板不觉得我有价值,那不是很难堪?% \! v; y5 ^* P) V
不,那只是说明彼此之间的需求没对上。
+ ~+ y; @2 `7 {. D7 ^
你接着谈:“那老板,你看,我的期待是能涨薪30%,你觉得我做到什么程度,可以达成涨薪?”
2 w+ g2 D( v, ~一句话,把老板从对立面拉成了自己涨薪小分队的一员。人的思维,一经新理念扩展,就不可能回到原点。  v/ u1 T( l: f+ h/ w
记住这个理念:老板不是你的“买家”,老板从来都是你的“合作伙伴”。& B* [6 o4 o# X8 A' t* k
职场没有白走的路,但确实存在很多的弯路,不是每一个坑我们都必须亲自踩一下。
  O. X7 ~$ d# P( U
我觉得,《职场晋升101》就是一本完美的职场避坑指南。7 C# d; d& o6 G  A  C- q/ q9 o, Q
9 W. \  O, ~/ S( m  k' G3 E3 ]
3 a8 t" z) ]1 k, Y- `
- u9 u: D  {" t! A
作者崔璀(cuǐ),个人管理实战专家,女性成长平台Momself创始人,给全网800万粉丝讲职场提升课。/ b: D5 T5 A- ^* S  u
她从十多年的工作经历出发,把职场的苦恼用场景化的方式呈现,又将自己在职场的经验打磨成101个招式,铸成这本《职场晋升101》
) M$ L6 g. n8 Z% B从职场人各种长期痛点和“季节性提问”入手,教你如何从思维到行为,从心术到话术上一步步做成事。8 @# B1 r' Z' z, b+ S2 `
我读完后,就被书里说的招式狠狠折服了,真希望自己早点读过这本书。
* y9 o, U. }8 U' [8 q$ I, [$ ~无论你是刚毕业的大学生,还是工作十年的团队主管,都能从书中找到“恍然大悟”的职场心法。
3 G6 A6 ^6 m' Z1 a& h* J$ t; ?学会本书一小半,骑着火箭往上窜!
5 _  o3 r8 C; T

7 L; d* i/ R  g" O  o" t7 \" }- A* H# P, ^. [$ Y# ~/ O. _

9 l, U6 u. _6 m$ j4 Q" U& F

& \1 `% E9 ?! R

- j+ y. U9 V% B1 H/ [
[size=1em] 留言互动

! y* n- _( _" k3 S9 {- C" d' K1 Z7 ?) [

# V- g( |8 k) C* d. y5 e
& [: S% Y& j# ?- Q) s
你还有什么职场小建议可以与大家分享?
) d0 b+ D* D6 x# m( p3 K" s6 A  B
欢迎在留言区留言交流我们将在精彩留言中随机抽取 7 读者获得赠书《职场晋升101》
' F$ L7 Y5 l& P$ j8 C/ E4 q
9 [4 f' N( c5 n3 F
— THE END —% @  J+ C$ r7 S, K6 _, c2 b4 f% h
: T$ Z% {5 g1 D, G: O5 S7 f

4 D8 r8 D! f) C+ w* w) W0 v+ ]1 _- ]+ a0 V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0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0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