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界面】
. l" l# B( E9 E& W) K _3 N L y5 _. p$ \
市场销售火 涨价何时休- J. q T( K( I% S# p2 g
- I+ y% D' v3 t; ]——探寻新能源汽车市场走势
, x9 i* D' x% s$ |4 O' m3 j; {' h; f) t! g, D3 V
光明日报记者 刘坤
6 M% g+ @, P6 m6 F/ o
X, R# L* m- D' H7 N. L" c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颇为“闹心”。受全球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影响,不少车企纷纷涨价,动辄几千甚至几万元;有的受疫情影响,整车生产已暂停;而交付时间往往也长达几个月,让消费者直呼“捉急”。. U. n/ g4 P4 e; k0 l" [
6 N( W! b; j6 }+ P5 [从最新数据来看,市场依然火热:今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9.3万辆和125.7万辆,同比均增长1.4倍;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3.6万辆和100.7万辆,同比均增长1.3倍。$ X" C! k: N8 R( X, @1 l
) p5 ?% Z+ E' R( N: \) n5 T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鼓励地方开展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怎样看待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形势?“风口”上的新能源汽车缘何让人“爱恨交加”?充电、里程等焦虑何时休?
0 j) o5 `# Y5 B9 Y, o/ G9 v
! g: w) R# d$ A1 Z: L/ h一季度新能源汽车热销7 U5 O! \1 \, D& {- Y; w$ O
$ C; K* V" ^& D! D' q* t成本上升带来价格普涨( y9 `6 Y2 e, f; y+ V! }
0 Q% B0 y' o0 y, Z
“今年的一个‘小目标’就是拥有一台属于自己的爱车。”家住北京大兴的王源介绍,他最近逛了很多家商场、4S店,反复向销售人员咨询,并从价格、性能等方面进行对比,最终看中了一款国产新能源汽车。; ^/ c4 j& N$ ~- r
1 O( j$ } k5 [$ P& d目前,王源仍在纠结要不要“出手”。“上个月刚涨了1万多块钱,让人有点吃不消。另外,销售员说交付周期预计3个月,但我听一个在年前提车的朋友说,有可能会延期交付,当时他足足等了半年多。”王源说。
d/ N; W) c( \% h J' s$ H) f! m
, s* ?( {9 q9 Y7 n* T像王源一样,近期不少想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都有类似的担忧。. F. M: d7 E3 m- w
' c4 L5 t" @8 c7 C8 O
从市场来看,无论是特斯拉等国外车企,还是比亚迪、小鹏等国内汽车品牌,其部分或全系车型已涨价。就在4月10日,蔚来汽车宣布,2022年5月10日起,蔚来将对旗下产品价格进行适当调整,部分车型起售价上调10000元。# [$ L, z7 ?9 q; z
" _$ R Z, @2 U# O; y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总工程师、副秘书长叶盛基在接受光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发展,大幅提升了锂电池产品需求。受多方因素影响,碳酸锂等关键材料呈现不同程度的供应不足和价格猛涨态势。目前,原材料价格上涨直接导致电池物料综合成本上涨超过40%,整个产业链条无力消纳上涨的成本,车企被迫纷纷上调新能源汽车销售价格,直接影响消费者购买信心。
# N" |; Y( d% D* X8 M. |! \0 }4 a: M4 }* f9 C
“价格波动或将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少则三五个月,长则更久。”叶盛基认为,要加强大宗原材料市场宏观调控力度,适度加快国内锂、镍等资源开发进度,支持国内企业积极开拓国外原材料供应渠道;重点打击联手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行为,保障动力电池原材料、关键材料供应及价格稳定运行。# c! Y+ g4 x6 Q) w# Q0 p
4 o" ]* A3 s+ _2 v/ d
目前,相关部门已在积极解决新能源汽车产业面临的现实难题。/ F: K- T0 }% z$ i1 x
; q0 u4 ?5 R* w# Y
今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先后组织召开锂行业运行座谈会、动力电池上游材料涨价问题座谈会,要求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要加强供需对接,协力形成长期、稳定的战略协作关系,共同引导锂盐价格理性回归,加大力度保障市场供应,更好支撑我国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 X# b9 Q8 U0 i, e, u6 T
( J2 [: M1 c$ P7 {' W4 B
" a9 }- G. N* {7 `
& A& @/ l" q3 {新华社发! {1 \# @ t2 L' Y: j; H
* e" k, w" R1 p/ P5 h8 |+ G- O. h& I, P# K# V# i) Q
$ n. T) S1 m4 r. V5 J) O" }浙江金华一家汽车公司的总装车间内,员工在有序进行汽车报交下线。新华社发
8 `1 H; s. x, J+ K$ V% H/ B9 Q1 e n$ V% U7 ~% o
* L# v0 m, M3 h: K7 F; p
7 X. X* E$ h0 C# @* Q6 w9 W
河南宝丰龙兴湖公园内,市民使用充电桩为新能源车充电。新华社发
8 h+ c8 n+ r% i+ A2 u
1 e' U, q6 b+ N+ U
8 t# s" D$ y6 T9 h2 E) Q1 m9 }
( [" y. ^1 J2 j6 K4 ]9 r7 g广西柳州一家汽车企业,工人在新能源汽车生产线上忙碌。新华社发0 v/ j8 J6 c& k! K3 f$ m6 g5 o% {
8 V$ y: }3 @0 s& i9 e6 r/ [/ v1 Q4 r
0 _/ T9 P8 f0 C7 S4 Y* ]% D( v: w* P/ p
在2021中国(天津)国际汽车展览会上,参观者体验新能源汽车。新华社发5 _) n& t, m0 E( h- e9 {
5 M3 @3 @3 f4 t6 b ]) d
充电慢、找桩难等问题未解. v/ u# a7 D& A2 U
/ q" P# F7 N( u
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 P$ J& J: g0 H: Q
) U! c: d9 a; Z5 _* ~" v6 Z- v
“说实话,在市区开电车还是挺划算的,充电比加油便宜,但跑长途的时候,充电就成了让人头疼的问题了。”新能源汽车车主韩勇说,两年前,他买了一台新能源汽车,标称续航里程为440多公里,实际续航360多公里,充一次电要1个小时左右。很多高速公路服务区只有4个充电桩,有的充电桩接口还不兼容,每到节假日经常会遇到充电排队的情况,有时一等就是几个小时。- j5 d$ R* U6 K4 ^
8 ~; g# ~- s7 |' T; r. p
近年来,我国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在充电技术、设施规模、标准体系、产业生态等方面均取得了成效。据统计,截至2021年年底,我国累计建成充电站7.5万座,充电桩261.7万个,换电站1298座。
$ Q6 \! `3 N; e% q+ z/ P
& T; m8 ]* x3 x6 }( w然而,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仍有许多突出问题不容忽视。比如,公共充电设施发展不均衡,城市公共充电场站冷热不均;充电平台数量多,多平台启停及多渠道支付尚未全面覆盖,充电路径规划、站桩导航功能不完善,用户找桩难、找桩慢,充电的便捷性仍需提升;部分充电桩运维不及时,缺乏充电保障预案,节假日高速公路充电排队长问题日益凸显;监管体系尚不健全,安全管理责任、管理机制亟待完善。& G) M$ X( D7 d, S6 k7 O- y
5 y7 p" x/ y$ [6 a( M“与充电相比,换电模式资金投入更大。”叶盛基说,目前,我国正在北京、南京、武汉、三亚、重庆、长春、合肥、济南等城市开展换电模式应用试点示范,逐步摸索总结经验。能量的补充方式应该是多元的,方能更好满足不同场景的需要。未来,要结合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实际,进行合理布局。2 Q: ^0 }+ q# s
, E, Z# P$ ~) U3 ~4 A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郭守刚表示,今年将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开展好新能源汽车下乡、换电模式试点工作,在质量安全、低温适用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希望各地出台更多停车、充电等环节的优惠政策,优化汽车限购措施,为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创造良好环境。7 `5 M- G2 ]- u2 c# ^" q8 ?+ d
+ \: G$ M3 e6 L
今年销量有望突破500万辆
, F4 Q8 c/ D* _$ @
4 P- U. m; e- P: i/ M全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 v7 o( j, N. S7 e& K! T& ~- Q3 W/ c5 X' C! k+ t* _. G
日前,有新能源汽车企业负责人称,近期受多地疫情影响,很多合作伙伴供不了货,一些零部件断供,只能暂停生产。
- K8 u3 V+ G% Q9 r4 k3 x) U1 X: r3 w+ c9 M( x+ ~- B1 c
实际上,这并非个案。生产一辆汽车,需要上万个零部件,需要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密切配合。一旦产业链供应链上出现“堵点”“断点”问题,整车生产企业往往也会“独木难支”。
; D4 T* \( [ j; Q Z1 h7 Q
( b* c! W9 [: U" V: J/ S4 j0 m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已进入加速发展新阶段,但也面临国际竞争压力增大、产业链供应链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9 o3 k! j5 {2 p) K; k" J1 g$ V- B7 Q. C% e# o: E! C9 r
“整体看,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仍然向好,前景非常广阔。”叶盛基介绍,据行业预测,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突破500万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他表示,推进新能源汽车市场化发展是产业持续积累的过程,特别是产业链供应链要逐步培育,平衡、协调发展,科学推进。
! w$ ^8 ^+ n$ e+ l0 y ?8 o: ]: U
) a" D. r; D) n7 X4 r5 O- o比如,针对当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原材料及关键材料价格暴涨问题,叶盛基认为,应在政府部门支持下,加强产业链供应链企业沟通,倡导行业之间、企业之间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与协作关系。同时,开展行业自律,消除产业上下游信息壁垒,通过定期和不定期向行业公布相关信息,为上游原材料、关键材料企业提前布局、协调匹配产能提供信息支撑。: V8 C7 @. v& n9 D
8 \; O* E1 {5 X: m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今后将完善支持政策体系,加强对产业发展新阶段面临问题的系统研究,修订完善“双积分”管理办法,组织编制汽车产业绿色低碳发展路线图。加快融合创新发展,加快新体系电池、车规级芯片、车用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攻关和产业化,推进“车路网云图”一体化发展。* Q, a4 K$ X" V, h* A S+ w
+ M& \6 h" K/ G- Y3 t5 k
“要加大推广应用力度,继续做好汽车芯片保供,燃料电池汽车示范等工作,启动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城市试点。”辛国斌说,要提升质量安全水平,健全标准法规体系,稳妥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准入试点。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进一步加强统筹布局,遏制盲目投资、重复建设。
# S" [3 x- i, {9 x% P
- g2 ^8 b9 {! P. u# c9 |《光明日报》( 2022年04月14日15版)
! {! v6 w/ c: S5 R9 m5 k4 D* ?+ C7 o0 q; v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