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 s3 b1 @7 U3 j/ T. G7 d& b+ V1 r9 d: |9 m; m' h
) D- R: A6 M* R2 {" E( R& ?
6 i9 f( u" g% l毕梦琪在谢菲尔德大学图书馆查资料。9 L3 g( A) t `- M7 F& Z
( y, {/ C$ C5 L) a% @* D: N记得我刚到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那天晚上,雾气蒙蒙,下着小雨。那时,正值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外头冷冷清清,大部分商店和餐馆关着门,超市里弥漫着消毒水的味道。当时最真切的感受是,不知前方等待我的是什么样的生活。, c2 z$ `' s2 |- w2 `
) Z0 `5 T# L7 E1 M1 H# A8 h& @/ c新学期开始后,受疫情影响,我大部分时间待在宿舍上网课,看录播的教学视频,阅读电子文献,在各个在线课堂和会议中切换屏幕,小组讨论也是在线进行。我的专业是数字媒体与社会,因为疫情,大部分线下调研的研究课被换成社会学课程。刚开始学习时,充满大量理论的社会学课程让我焦头烂额,加上对环境不适应,孤独感袭来,情绪曾一度跌入低谷。
$ ~; V- \* \) a& }& L9 h5 J
7 Q# }% [: `: o那段时间,我收到了来自导师的邮件,记得信里写道:“梦琪同学,你是一个爱笑和努力的女孩,希望你能一直坚持下去,期待在疫情消散的春日与你见面。”父母和朋友也关心着我,在缺少交流和互动的网课期间,这些温暖的关怀驱散了我的负面情绪。
( c6 R, J4 k, n; ?) p' R4 \% ~& X
0 \& Z7 e$ B9 e# c8 D* E: S我努力跟上大家的学习进度,也在课下拍摄留学生活日志,记录美好瞬间。我逐渐适应了当地变化多端的天气,有时候会待在晚霞映照的图书馆学习,有时候会拖着推车到超市采购,囤够每周的食物。我渐渐喜欢上了研究菜谱,浏览做菜视频也成了生活常态,从做饭小白开始进阶。有时我会趁着拿快递,和宿舍接待处的爱尔兰爷爷聊聊中国文化,他有个中文名——李明,我觉得很有趣。1 n" H$ _! `9 g: b- r
O# `0 K' _) \
周末时,我会到周边的小公园里四处转转,湖边找吃食的水鸭、惬意休闲的老人、身上洒满落日余晖的游客,一幅幅画面定格在我的脑海中。
$ x: ~* I7 r# O v$ o4 B0 P6 D( A0 d
去年暑假,我一路奔波回到国内。父母说我变了很多,不仅胆子变大了,还能沉下心来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是啊,总要到外面闯闯,才能战胜自己的胆怯。
7 C/ w! n6 R/ V4 P8 a
( n! r' Q& @$ m3 ?9 W! G现在,我又回到了英国。新的学年开始,校门口的早餐车前人来人往,一切都充满活力。6 D7 Z7 i; S: p/ v
6 z z, j6 _) Z/ D8 R; t3 j9 e% D# N回头看最初的留学经历,我担心过会不会孤独、会不会有困难,但在细水长流的每一天里,我都在不断成长、磨练心志。
$ N7 B. e8 J/ O$ ~# h& Q! z) \$ e8 e. j. d6 v
(寄自英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