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F: r6 { W- j! D4 F; g( B- @4 U. n. t2 i0 `' T1 l5 j4 s
* E6 b2 t$ f) Y" u3 c& t- Q
$ x$ p- m' X5 a. a( P* i' j
莫比乌斯环只存在一个面,却永恒无限的循环!
# B8 F8 s% |, U' ]+ u$ ^& QSetp01、延迟地年报
2 G, l' G; g8 h3 J4月1日愚人节!- U- x0 k* ?/ M3 d& G1 D4 _/ c
在港上市的33家房企,在这一天陆续宣布“因为疫情原因… …,暂停交易”。 {# k) X/ D4 v) c8 L. Q
33家房企,说停牌就停牌了!7 o* Z* ^9 i& u9 Q6 m; X- M
: F* ~9 K& M0 Y$ Z, h/ h
" i! z) I+ e3 U5 C8 k- z/ h: g2 `4 U房企们集体停牌的状况密集之广、规模之大,达到历史之最。
+ B2 B# f* O* ]. j( _4 x- T; e! x8 B: `) I
# x1 T; D. f8 K e0 H9 y! G
33家房企中有12家是内地房地产行业,占近停牌总数的三分之一、% j% B P3 ~# ~6 r
如世茂集团、佳兆业集团、中国奥园、奥园健康、花样年控股、彩生活、融创中国、阳光100中国、当代置业等陷入信用危机的房地产企业。
; e0 _ @" B, I- z* y8 \% p 这些房企由于年报的延迟,都已暂停交易!如果不停止交易,其股票将大跌。
: s1 t! H; {: z) v, @3 S
% [/ q" [2 t! @& v4 H/ ^3 T, ]! i6 O
Step02.真相% k' `) J9 {% q1 A
这些房企宣布的理由,非常默契和一致,都是因为疫情。. I7 e/ w. d% v7 O5 k* I
我认为经营环境和资金状况的恶化,让审计机构无法提供让这些房企满意的审批报告,才最接近客观事实。
$ ]+ M! q1 c/ F" C% y- ?. f0 d h
8 q" e& S A' ?+ m! B1 c N' `# g
Step03、甲方与乙方; |# |! w) l6 a4 y8 ? \
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几乎包揽了内地头部房企的客户资源。现在,这些审计机构争相请辞中止合作。
" V/ g* q5 ^' f1 I% N
+ j' w9 `6 [6 s6 J r0 o! ~
; K5 o' T; [( Y4 w# z全球知名的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直接就“撂挑子”了。: P7 R- i3 e9 h! f9 O i5 e6 a
. {! H/ s5 L+ d- q- L
# K+ `& [- i4 M9 z$ p, K" N1 i
普华永道刚开始,是坚决不肯在合作房企年报上签字。到后来,干脆辞去合生创展、融信、宝龙地产的审计工作。甚至与合作27年的世茂直接”分手了“。
0 _% u5 z# m2 ?) Z& u在这场“分手”戏码中,审计机构含情脉脉的说“活多钱少,散了吧”
* R, c, I! d; C, i$ C. j" ?- h
* B" U# r( X5 a, D- a5 ~
9 O. [: ]# \& a0 \! V5 W可是大家心里都清楚,面对房地产企业经营恶化以及财务作假的状况,越来越多的审计机构宁愿放弃一年几千万的银子,也不愿污了衣角继续个房企服务!2 J* Q Q* {: {9 M4 L
毕竟,二十年前的安然审计造假,让五大审计机构变成了四大审计机构,前车之鉴历历在目!
. h2 ]# V: R# o" Z+ N没人愿意用自己的未来,来填房企的坑!
! b) j, Y" h3 {0 r, N
. M I% f, x0 a" c4 f/ I7 q* x. l
3 {! A1 E1 b/ N' GSetp04、四大天王的难6 w+ \4 T- V5 T
融资也是这次33家停牌企业之一。& V) ^% @7 @ g1 F
房地产行业的四大天王,自从恒大带头暴雷之后,万科和碧桂园战战兢兢的发布了年报。唯有融创用一纸声明,宣告年度业绩延期,同时,4月1日9时起在香港联交所暂停买卖。9 K3 D. n. J6 ^2 a9 u! \/ Z5 x
, S+ k- B% M$ M
* K. ]7 d* L/ O5 N; v D融创多次传出负面,甚至”融创会是下一个恒大吗?”的舆论一浪高过一浪。1 A. a! g' N, q* Q0 |+ v
在这些声音中,融创债务展期,股价下跌。% I' _/ p5 m" x. i* w
截至最新收盘,股价报4.94港元/股,总市值269亿港元。
. Z u7 c; ~( R1 Q; y: R! a& k0 {2 p7 a( k: }2 \' h( F% [0 C
2 [$ q- a' G) m; t6 v4 Q+ J. X$ b# |4 Q- v1 E- D4 B
4 \% w* c H) v* {, Y( I9 IStep05、雪上加霜
9 W; S" ^9 a0 M# Q审计机构的“分手”,不仅会让房企股票下跌,还会造成房企信用评级的“下行压力”。
9 J# @( o* p2 s* u; A现在的房企ICU里打氧气,生死一线。4 O8 I( B# [& }% n& P9 F" ^
' ?7 e6 E/ D' v/ p9 l" l: l( N& p6 m: Y5 a) t1 r, _) ~
根据彭博汇编数据,内地地产商在2022年4月份面临着逾110亿美元的债券和信托兑付压力。& c0 }+ |- p1 C. K5 z
现在的房企,险象环生四面楚歌:
/ ~* m5 V! k `7 X/ K——2021年度财报延期,信用评级将毫无意外地出现“下行”,新增境外债务几无可能。
6 n& K$ o* ~* M# e——内地房企利润下降,几近腰斩6 y6 G+ z+ a8 \6 \6 f. z
——市场行情低迷,现金流严重不足2 l/ H; Q! M8 T
房企走入债务胡同,既无法增新还旧,又没有现金流,更没钱还债!4 n. [8 B1 P. @" `, x
7 N4 [5 I' P" Y* w- O5 l/ F! c3 n
^% L: f. Z% D尽管1月至今,放水叠加救市,动作可谓频繁,力度可谓罕见。
; c4 @7 V( F) Z: O& p( j6 t3 R之前的救市手段于现在,边际效益递减,很难起到逆转的作用。这也是救市数月之后,房地产市场并无大涨,销售降幅逐月加大的主要原因。
: }% P- t) f p% u
% X. q5 S; k/ Z- u6 ~! b: J/ b
$ w, V, L6 A; V& m# [7 b中指数据披露的2022年1-3月TOP100房企的单月销售额同比下降幅度不断扩大,3月份已经接近腰斩,下降48.7%,比1月份的跌幅翻了番。一季度累计销售额同比下降47.2%,也接近腰斩。
, Z, ^& V7 o* `8 j% ?根据克而瑞地产研究院最新数据,3月份百强房企销售操盘金额同比降低52.7%。
" y% H! B. e. U* k 居民对房价的预期,也已降到谷底。
! ^, C5 S( K+ ^% \9 t" S% j- J1 _; n5 @6 N% D
, R2 B+ M( A! s% _/ Y& R; l2022年1季度人民银行进行的住户调查报告中:9 n7 c5 v g$ V6 O. E
稳中下降预期的居民:占到71.1%;
% f; [& ]4 V) k8 o$ J+ E: F* Y% D预期上涨的居民,仅有16.3%;
/ q* D& I! ]0 \) u看不准态度的居民,占12.6%。- w; d# p) ]3 ~! O6 F3 O, \( a' U
也就是说,居民的情绪和预期并没有随着救市而彻底改变!房企这样的市场环境下,财务数据势必进一步恶化!+ x C9 L: u( H( V; J
5 G6 [0 c- ~1 Q7 f; F
! |/ a, ^2 @# ]房地产高速发展20年.走到今天“身体”已经沉疴旧疾一堆。面对这样的状况,势必要用猛药去疴、要用奇药祛毒,才能激浊扬清。7 l, Z. N* b' Z9 \4 ~+ P! E
1 Z; j0 `$ i, g4 G: \2 T
. j, ]0 F* ~8 U& K
看了一下3月份的数据,很不理想。在这种情况下,未来避免整个行业硬着陆,我认为会有新的政策,以往没见过的救市政策出台!大概包括如下两个维度:0 w: ~' C' L" L: J
市场层面:放水增新还旧、刺激销售,力度只有更大没有最大。2 M4 S! O, w8 [! h, Y
房企层面:重整开发商负债,通过收购并购等手段,让房企着陆。! ]2 _6 t ?) n% t* N6 z+ a/ T$ g: r
一条鱼病,是自身问题。一池鱼都病了,就是水出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