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2 T) I) k2 k3 @. J* q" E
求职有风险,创业需谨慎。6 z* n) _3 S2 n2 Y
近期,一则“万门大学倒闭、创始人疑似跑路”的资讯,一夜间冲上了热搜,让许多网友为之感慨万千。
5 J; R+ x [8 Z, o; z. ?& f3 _7 j9 A遥想2006年,“天才少年”童哲从厦门双十中学,以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福建省第一的成绩保送至北京大学物理系,但是在6年后,童哲却放弃了苏黎世理工联邦学院的读博机会,毅然回国创办了万门教育。& L& K2 U4 r+ t+ w6 Y' J. `
两年时间,童哲就拉起了一个20多人的全职团队,包括从央视辞职的化妆师,从高薪外企辞职的策划……平均年龄只有23岁,却在这个急功近利的现实社会,憧憬和践行着“免费的教育”。
- j# \" O. l; ~9 v原来,不过是个美丽的泡沫。8 q- m, ]2 `, V5 D: D, [
$ {+ d8 f5 P8 L; v n
4 l8 c) B) F! V6 Q01
% x5 ]& r' d7 W( c W; p8 `9 o- g8 V
对此,“北大高材生”童哲分析道:
# {1 c% K: v/ H! C9 c5 Q+ J v8 N- Z, G' g+ g
第一,任何成本很高,但是边际成本为零的事物,都是可以被免费化的;
) O' o; I; Q; B第二,他想做更适合中国学生的资源,比如中小学课程或四六级资源;) Z& X7 z' Q" O* a
第三,教育免费化是前提,但是免费却劣质,这样的教育是没有意义的;, q) f* Q9 _& E9 B. E) U
第四,他想做的就是完全免费,只要点开网站就能立刻学习,没有任何的阻碍。0 g9 t& ` x _- R" ~
所以一开始,万门教育就在其他平台的资金支持下,步履蹒跚地录制、发布和分享着尽可能优质的网络课程,以求实现三方共赢:
7 H, j$ s$ ]9 C用户免费观看课程,万门精心制作课程,平台大力推广课程。
0 L# L4 Q! i% ]4 g; M8 ^: `
6 i$ i$ M- @, |, B1 J& \
; E. ]$ D# d" a/ T' M& v; h其实简而言之,就是靠流量、点击和赞赏来赚钱。
3 m \. M' M3 C而万门大学的特别之处在于,其业务融合了知识付费和教育培训,还杂糅了“毒鸡汤”和成功学的实践理论,更可怕的是,还捎带了诸如连锁理发店式的VIP充值返现服务。* |/ W1 q7 k4 ^4 Z& Z" O2 G
结果3月22日,万门教育被爆“关门跑路”,APP无法登陆,VIP用户群全部解散,甚至公司大门紧锁,员工工资拖欠,连“天才创始人”童哲或许都已经飞到了日本。( D& z" G' N6 o" U" k ]1 I6 w# \
可以确定的是:由童哲持股44.6%的万门教育,涉及多起合同纠纷及著作权纠纷。1 {4 g8 j3 g! o' i0 h8 D
n7 n: @5 i$ }2 g7 G6 [$ ~4 ?6 B6 R
02
4 v* z m1 s: u/ A3 b
8 l' a! ~3 p) k" E% D1 o显而易见,即便在我们普通人眼里,童哲创办的万门教育,都很难说是一次成功的创业。1 D" H' B9 f3 ] S& F
主要是理念不清晰。
1 |+ U z+ Y+ J3 N4 B' k0 s打着免费教育的旗号,却逃不开收费服务的无奈。以理想为名,却没有与之相称的收入来源做后盾。这可以说,是大多数创业公司的通病。3 Y, h* Z) \! P; _" }
很多年轻人都觉得,我有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绝妙创意,妄图靠这个“金手指”对自己的人生点石成金,必须成功也一定成功。, Y6 V2 G; m3 \, z1 n% ]
但现实和理想的差别就是:2 m2 @' Z6 v' m- B; {
不管你给用户、行业和社会画了一张多么美好的“大饼”,如果你连续两个月发不起手下员工的工资,你的公司会破产、员工会辞职,用户会告退。
& S F) b2 a" N: o8 Y6 f% l6 \* y( b+ w
那么你一直以来秉持着的远大理想,又该如何安放呢?
! r: G6 p3 R- ?- C3 u. {8 c$ ~- M' A/ K L, t1 |: _% N) C
* o6 ?6 a4 y' C' l但是我们看万门教育,核心业务就是所谓的“免费优质课程”:
- a6 d; E" X2 P( o* E有趣,高质量的中小学课程,四六级以及小语种课程,覆盖IT与互联网、考证升学、职业成长、经济金融、本科学习等,以直播+录制课程的呈现形式,满足不同用户的学习需求,为学习者带来持续而美好的改变。
* q* o$ ~4 K1 w5 @" @可是,万门教育的这种操作,像极了搜集资料、消化内容,然后自行录制的“自媒体模式”,其部分课程出现著作权纠纷,真的不奇怪。
: ^. R. g" }( N" ?8 N1 |, h$ @7 Z$ n因此万门大学的盈利模式很可能是:% t+ }' o: u4 E7 Y. B( S& Z5 k b4 {
开放一部分内容作为免费课程,或是设置一个新会员“免费试听时长”,只有你成为终身VIP,才能无限制观看全部课程。- s7 V1 o! o |: r8 J, R1 u
0 }( P% }: R+ z0 ^. [/ M' X
% I( U& e1 _0 Y
037 m. _& s. T# O' E: u
2 u0 L9 x; y& Z* c4 T! P8 b所以归根结底,万门大学、万门教育,或者说万门好课,充其量只是一个有免费课程可以试听的视频录制团队和付费知识网站。, x( G# J( `; m. B- w! h
其主营收入应该来自于各平台流量收益,视频挂载广告,和会员买断服务。* t! M5 R* i" k
按照以往经验来说,只要万门教育能够坚持做中小学课程,那么至少可以从千万充满了教育焦虑的家长钱袋中,拿到超过50%的收益。
5 E6 ]) A" Q& x# {7 M! V只可惜随着“双减政策”落地,教培行业的风口轰然倒塌,一度在资本浪潮中腾云驾雾的万门教育,最终还是:( S2 E+ x- H7 o9 Z5 P5 O% ~+ u0 i0 I
从表面光鲜的弄潮儿,变成了时代的一粒沙。8 g1 s( f" ~3 W
9 d0 T, ~. }( u3 g9 H
* I8 D! B& S$ e( y; T0 B: U其实我们从“北大校长”童哲与其创办的万门教育,可以对近些年遍布各地的教培机构,有一些更为深刻的认识。
& \' F/ q* Q" G1 L. q0 o7 \# Y
7 b2 F6 B2 X# E$ w# A$ c免费教育、清北名师、优质资源,是这些教培机构的噱头;7 a3 }/ {0 w; w3 F Z8 L+ y
盲目扩张、疯狂敛财、抢夺资源,是这些教培机构的实质。4 J0 N2 i* E8 d6 M/ X0 j, o
原来教培行业,不过是个美丽的泡沫。+ Z1 S# G2 {. o9 g
北大童哲、万门大学,走好不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