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间真绝色,才是永远的“爱情神话”

[复制链接]
查看2069 | 回复0 | 2022-3-31 16:58: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谨以此文,献给笔者最熟悉的某位上海滩上的老爷叔。
% R& H, l1 b6 q3 X1 @6 J文 | Anne8 ]6 d& c0 l5 w, c/ ^+ ?
《爱情神话》的票房不算顶好,但关于最近上映的这部沪语电影的话题热度,在上海滩却称得上是老高了,已经持续了几个礼拜的辰光。
3 T; W* @' S0 A' @5 U+ g$ \$ r& |9 K闲话交关多。方言蛮扎劲啦,老乌、老白到底撒宁啦,是上只角的elegant还是尴尬的一只脚仍旧悬浮的洋泾浜啦,各路旁友们指点江山,议论纷纷,口沫横飞。6 X1 q" f8 Z* o8 R1 m. ^. c& ^( V
当然,嘎三胡嘎到最后,主题是必须升华一下的。所以老乌念兹在兹了一辈子的索菲娅·罗兰,临近电影的结尾处,以一种芳华不败的维纳斯的姿态再次重点登场了:他给了她第一次,她给了他整个罗马。云雨未销恩怨未报余情未了,思恋半生缠绕。
/ |. F  X  e4 k; ^  J4 G! u; M: r4 D
5 k, F% A- f' K$ ^) P- \) e) `
- x/ x- X1 @# {4 A

# Q# V% ]6 t+ r索菲娅·罗兰在第一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左为吴贻弓)。据说,这位意大利国宝级女星当时还去逛了淮海路,在长春食品商店买萨其马、鸡仔饼、绿豆糕……# ~) e4 H( h8 B& h4 N
老乌的人设,是年轻时在法国留学期间去意大利旅游,结果邂逅一场艳遇的上海滩文艺老年。他小资得无可救药,偶尔十三;谈到自己的女神的时候,几许羞涩,几许痴汉,残存几许少年的梦幻。( X" n; z4 U" k# H) Q3 D$ E" i
为什么是法国?为什么是意大利?大概也因为,这两个国家,代表了关于浪漫之都、关于不设防的城市的太多想象。这种想象未必完全切合实际,却古典得足够迷魂夺魄;这种想象的终极,是老欧洲的秩序和体面、革命和激情,是带点儿本雅明味带点儿茨威格味带点儿司汤达味的去日印痕;这种想象呼啸着,盘旋着,悄悄融解着,一声叹息着。0 T) {! b6 ~6 x5 W- I9 x
我们先来看看司汤达(Stendhal,1783年1月23日—1842年3月23日)的《红与黑》。男主角于连是一个面色苍白、文弱俊俏的傲娇帅哥,备受夫人小姐的青睐,当家庭教师的时候与市长夫人暗通款曲,给侯爵当秘书的时候又被侯爵小姐看上了,堪称老吃老做。而在司汤达的另一本名著《巴马修道院》里,男主角法布里奇奥依然是一个白、瘦、幼的帅哥,依然周旋于众多佳丽之间,区别是故事的地点从法国挪到了意大利。& g7 f0 T" N+ s( l
两位帅哥男主有一个显著的共同点:都是拿破仑的狂热崇拜者。因为司汤达本人系拥有赫赫声威的拿破仑大军团的一员——他参加过马伦哥会战,参加过大军团远征,莫斯科的熊熊大火对一些浪漫派作家来说是英雄的传说,唯有被归为现实主义作家的司汤达,曾经目睹。' w& q2 S- u! U: V; N3 \& @
- Y$ |8 B6 G( W7 m9 R

2 L$ Z8 {, r; s4 F1 R6 d! e0 _1806年耶拿会战中缴获了普鲁士旗帜的法国龙骑兵。司汤达早年就是龙骑兵的一员
, W, J3 @* \* f其实,司汤达始终是双重激进的(政治上、文学上)。他热爱更真诚、更炙热的文字,因为他经历过剧烈、凶残的战争,体验过深沉、灼人的情感。因此,被贴上“现实主义作家”的标签,绝不意味着马里-亨利·贝尔(Marie-Henri Beyle,司汤达本名)先生不懂浪漫,万分冷厉。这个其貌不扬的法国人兼“键盘意大利人”虽然认为文学必须追求严肃、准确的风格,自称每次动笔之前先看两三页《民法》,然而真正了解他的读者心里厢煞煞清:故意隐忍的文字是伪装,冷峻的《民法》是抑制剂,老爷叔扑进扑出的感情,暗搓搓的小心思,哪能可能统统藏住。- @8 k& M/ D8 V3 D0 C! a9 P, p
英雄美人,情关难留。司汤达笔下妩媚天真、月貌花容的德·瑞那尔夫人(《红与黑》)、克莱莉娅(《巴马修道院》),等于烧得老乌神之胡之乃至乌龙得上了天的“爱情纵火犯”索菲娅·罗兰,也等于让其他上海滩老爷叔一见发媸的费雯·丽、英格丽·褒曼、伊丽莎白·泰勒们……讲到底,谁没年轻过?!谁还不是让女人伤心又为女人伤心的于连、法布里奇奥了?!那些记忆里的红颜绝色,才是的的刮刮、永永远远的传奇啊!(此处替上海滩老爷叔省略一万个啊加感叹号)
3 R4 a* N8 Z4 P% [% r世界上本没有神话,她们的秀色凝住亘古的光,于是,神话诞生了。
) }/ }$ w- x/ O) M, y; Y+ s) k4 h1 l2 I- Z/ c: K( R
2 B3 s  d; ^/ i8 r& G% [
﹋﹋﹋荡漾的分隔线﹋﹋﹋

4 G7 c% I/ T5 F5 ?
4 \. y8 U7 Y% k" x+ E  K
* @8 A( ?/ N3 [6 u2 Y玛琳·黛德丽(Marlene Dietrich,1901年12月27日—1992年5月6日):* j7 N( f; y& z: p2 F9 K: F# P
+ @4 M9 L, ]+ Y) _2 C2 y4 h0 ]9 D

/ F$ ?9 R& L0 L一个八卦:意大利法西斯独裁者墨索里尼的第四个儿子罗马诺·墨索里尼,娶了索菲娅·罗兰的妹妹;而另一个更“出名”的法西斯独裁者希特勒,最欣赏的女演员之一(或许可以把“之一”拿掉),即为冷艳无匹的黛德丽大人。( m8 X7 k, ?' r7 e
- Q* l4 W% ?& _/ M( I

, c& a6 ?! G& s7 I# X6 P- X* G在大银幕上,黛德丽气场极强。但巨星也追星:据不太靠谱的奥胖胖(奥逊·威尔斯,Orson Welles)回忆,某次派对,他将黛德丽介绍给葛丽泰·嘉宝(Greta Garbo/Greta Lovisa Gustafsson,1905年9月18日—1990年4月15日)。前者怀着尊敬的态度表示,“您是我见过的最美的女人,能够大驾光临,实在是莫大的荣幸”,说了一大堆,而后者的回答则是,“非常感谢。下一位呢”。语罢么得感情地决然转身,害前者差点崩溃。" f' B: X& I3 a
你又能怎么办?当然是选择原谅高高在上的“瑞典女王”了,谁叫她长着一张巧夺天工的脸呢。
3 N4 j2 i0 @$ \, A4 [0 }2 N
6 H5 X7 H1 D7 S' ~

% D, w: |, u: X; m" U4 s0 g. ^侧颜绝了:
. Z) g! b4 P! F# L& A/ Y# H. @# P1 w8 b- |! f+ j9 x
: p! ]; B2 D8 A2 l
上世纪30年代的好莱坞,黛德丽与嘉宝各领风骚,分庭抗礼。对比之下,另一双女星的龙争虎斗更加白热化——琼·克劳馥(Joan Crawford,1904年3月23日—1977年5月10日)及贝蒂·戴维斯(Bette Davis,1908年—1989年10月6日)。
& Y4 O; r$ C. W8 A
& `8 i8 H$ z1 y. D2 {

& i' J! Y/ F- e# m  L琼·克劳馥% A0 B# z3 s. A1 ^' \
( \& Y: q8 k0 P9 ~( H; }" v
+ ~$ `- i. G/ a% N2 ^" ~! a! e
贝蒂·戴维斯  D! {  F, K9 Z8 g) N
俩心机【哔】智斗三千回合的战争与和平,恕本文无法展开详述,没十万字休想完结。具体可参考美剧《宿敌:贝蒂和琼》(Feud: Bette and Joan)。5 G2 r( ^4 x( h  @1 d
顺带一提,《宿敌:贝蒂和琼》里,也内涵了奥莉薇·黛·哈佛兰(Olivia de Havilland,1916年7月1日—2020年7月25日)和妹妹琼·芳登(Joan Fontaine,1917年11月21日—2013年12月15日)的感天动地姐妹互撕情。
# z* q1 E9 n& u( l8 N% S奥莉薇·黛·哈佛兰,《乱世佳人》里的梅兰妮。
6 r+ A0 {' ?7 U6 g% L* l3 M. P- x( Y! E. b

& a9 u* a& K. h( d
; J. t6 o" f/ h

5 C* V) y$ P' r8 N! _3 G琼·芳登,主演过《蝴蝶梦》、《深闺疑云》、《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等。一旦她露出怯生生的神态,啧,招人疼。0 r8 [+ Q7 R6 A' s5 n
! {1 G% x! ?4 @6 s% p: B
6 x9 Y- F& c0 {. L. N/ J

+ D1 I  o3 m* \; w
# ?* T+ I8 b/ X8 E6 N( ~8 a
还有一双女星,也是老对手了,情场上的对手。霍华德·休斯(Howard Hughes,企业家、飞行员、电影制片人、导演、演员)造的孽。马丁·斯科塞斯执导的传记片《飞行家》,就没忘了凯瑟琳·赫本(Katharine Hepburn,1907年5月12日—2003年6月29日)、艾娃·加德纳(Ava Gardner,1922年12月24日—1990年1月25日)和休斯的风流韵事。1 O/ _. Y+ ~0 Q$ z/ [3 K

; `# H$ p0 m: K' N2 Z  t
) J- l2 L; M' R4 o* K9 J; v8 x
凯瑟琳·赫本共获得过4次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12次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提名
( W3 {2 T$ B$ r" A! l8 M& U5 [! p9 V* l7 n5 I
" w% q' N3 k2 V
艾娃·加德纳亦非吃素的8 C" d4 c  ]# K  ~! h
同样不是吃素的费雯·丽(Vivien Leigh,1913年11月5日—1967年7月8日),“有如此的美貌,不需要如此的演技;有如此的演技,不需要如此的美貌”。
* d2 w! Q- b% j" _- E  T* u) ?. @! ?& |* Z( ]2 Q

; M' G: P, T0 h) U( N拿破仑的老兵司汤达,在《巴马修道院》里描绘了滑铁卢战场上传来的隆隆炮声——滑铁卢战役太重要了,是以,关于它的一切,人们一遍又一遍不遗余力地反复提及。《魂断蓝桥》中可爱可怜得让观众心碎的玛拉,正是在“滑铁卢大桥”寻短见的。
3 j$ |' Y) K' A$ S' _) i! I( @0 i4 P% ?- @' O! |; T; h
; m6 v4 C( }& X/ @
比费雯·丽晚一年出生的海蒂·拉玛(Hedy Lamarr,1914年11月9日—2000年1月19日),除了当女演员,还是发明家——她的发明被广泛运用到军队计算机芯片中后,启发科学家进一步将该技术运用到手机、无线电话和互联网协议的研发上,故被尊称为“CDMA之母”。
0 H8 v9 u  @$ h5 b
6 A% x0 ?  y' E; s  t# {
: B3 P  |7 {5 i1 p
和海蒂·拉玛(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一样是好莱坞“外国人”的英格丽·褒曼(Ingrid Bergman,1915年8月29日—1982年8月29日),出生于瑞典的斯德哥尔摩,说起来可是嘉宝的同乡。' s2 \7 u. V4 K% ?9 z* B2 T4 C

4 z/ W% ?& O/ G) k) V/ F4 |
# m6 }1 X1 E9 o2 w7 q
拿了三个奥斯卡奖、四个金球奖,女王级人物1 a8 K7 m8 Z+ p1 |8 k

' y/ z- w8 p' v! s. u7 F7 Q4 v

4 X8 u1 \) y( ~' Q- ~2 r在卡萨布兰卡的酒馆,在地球上任何一个角落的酒馆,她的脸都是通行证1 r3 w0 |. ^% H8 f. P4 b
《卡萨布兰卡》男主亨弗莱·鲍嘉现实生活中的妻子,名劳伦·白考尔(Lauren Bacall,1924年9月16日—2014年8月12日),也很靓,而且飒:# s+ u) y% h' ^' Q* x6 S

% z/ J& Z* Q( R1 v' Q
3 M, ?* y/ v2 x* h1 ]+ ^8 m
此姝尤其适合出演黑色电影里的蛇蝎女——明知她毒,不悔上瘾。, f4 N5 g8 S1 x. H
既然都谈到黑色电影了,魅得动魄惊心的丽塔·海华丝(Rita Hayworth,1918年10月17日—1987年5月14日)岂容缺位?
! L! M# S/ l$ k
* T8 u& S2 Z5 f+ m8 G! j

* |- w4 B; S3 S, Y- g一双美腿长得望不到尽头(她是“爱之神”,是欲望的载体,是《肖申克的救赎》里的隐形女主). l5 e. B: ~: o5 b: `
维罗妮卡·莱克(Veronica Lake,1919年11月14日—1973年7月7日)的形象,也特别合“黑色丽人”这款。《洛城机密》里的金·贝辛格,显然是在向她致敬。0 h3 j9 V- ]+ y; M  Z( ?  v9 s
5 p4 F1 {7 t; N9 X
6 p7 H2 O% O  x2 s
而玛丽莲·梦露(Marilyn Monroe,1926年6月1日—1962年8月5日)走了另外的路子。乍看金发尤物,细品,性感里夹杂着呼之欲出的少女般的娇憨。
. E/ o1 T/ T& i: B$ E+ L4 Y( Y; L+ z& t, v& N

/ q& \; @4 @) i7 q* B  g) s& x, o$ R8 x. b" @$ w9 q  Y! m
& X. X$ V: Q# R, Z/ b
她并不是无脑花瓶- {; S- R  D: G8 x; p* e
不过,拼“纯洁少女感”,奥黛丽·赫本(Audrey Hepburn,1929年5月4日—1993年1月20日)稳稳的赢家。: D' e' n: M9 P

; n2 J& _4 O4 `' j% B
4 ~. x4 _9 w9 A# Y+ c
她的确像个公主。而有人成了真·王妃——格蕾丝·凯利(Grace Kelly,1929年11月12日—1982年9月14日),希胖胖(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Alfred Hitchcock)最喜爱的女演员之一。
' X5 M3 q% R. I: h; A- M  X
( g4 E. x4 o: Q
5 n+ s/ X2 z; _! U! b* R

; j# ^% @; P! m
- U+ Y7 w: Z& O8 P
赫本、凯利后台照/ a" [+ z" k+ y8 I! I: D
王妃之后,更有女王——我们的“埃及艳后”伊丽莎白·泰勒(Elizabeth Taylor,1932年2月27日—2011年3月23日),我们的“玉婆”。
% B8 D$ l% ?% k0 }# x4 a% E3 |3 M9 d$ H( T; E( r. Q) {. C( h
4 \- }; l0 D0 i! O9 z7 L3 G
这双美轮美奂的明眸,可以夺走你的呼吸。嗜好钻石珠宝的她貌似一共结了8次婚,大卫·林奇(David Lynch,著名导演)在著作《梦室》里称,泰勒55岁的时候,他在奥斯卡颁奖礼上遇到了她,玩笑道:“真希望我能获奖,因为你把奖颁给奥利弗·斯通时,他吻了你。”泰勒接了翎子:“到这来。”她坐着,林奇遂“弯下腰去,看见了那紫罗兰色的眼睛,冲着她的嘴唇吻了下去”。他感觉,“难以置信,太美妙了”。8 s& m, {# H* X" n
诚然。难以置信。以上一众“爱情神话”,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f" V) u  c, W& R4 Y% `' O0 b
  _: D2 Y+ d- \' }4 B
3 b- e2 [+ ?/ Y% j

* `5 _( n0 H% t
- E# c3 @4 k# K( ]* \0 L; j  ]" C3 P+ Z

' G4 j: l. a4 a  F( n
( ~& \- I9 k. s- r7 |· 良医 | 首次猪心脏移植给人,异种器官移植时代到来了吗?
9 A' ^! s2 N& ]  P; q% a· 好戏 | 42岁高圆圆的中年爱情,好看吗?! c- V! }1 P6 p. B" d1 ^# k
· 豆瓣9.2,“外国宁”拍的全上海话对白纪录片$ O7 i& k3 Y. E, g. D2 [
2 O  D  L5 Z! D+ h0 J  B
: u! x! H& {7 B/ U6 K  P4 R' P
新民周刊所有平台稿件, 未经正式授权一律不得转载、出版、改编,或进行与新民周刊版权相关的其他行为,违者必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4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保密

新手上路

金钱
14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