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0 U8 S4 `$ O) B6 F% h, I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了解了什么是兴趣,兴趣的作用,以及兴趣的来源。今天我们谈谈兴趣的分类,以及如何培养兴趣。
7 l4 o9 y8 P* }" u- R# O
L( `" U& E5 p, G
" q- k3 q+ {" {# [1 z/ H(一)兴趣都有哪些不同的类型?8 P' Q9 a+ v7 ^+ J3 _$ } @7 Z2 d- M
; s8 P1 ]6 y$ Q( x5 v我们可以从强度和指向两个维度对兴趣进行分类。
' ?1 D8 G* z8 K: b3 l1 T1、从强度上,兴趣分成三个层级
% U! x. ]0 ~; w% d# x从强度上来讲,由低到高,分成三个层级,分别是爱好、职业兴趣、志趣。
6 t: ]# E2 p4 g6 ]1 u! ], ^$ K3 q/ n/ j
* J( ? T* q9 x
4 Y T) Q- R) [: J5 ?4 a3 c4 g* V# E) y
; k. `! E. k8 v- Q; N% }5 ^3 m, D: Y
①爱好:只是一种纯粹的喜欢,不管结果如何,都乐意去做,重点是享受这个过程。比如,你喜欢钓鱼,只要一有时间,就会约上几个钓友,跑到郊外的河边,坐上几个小时。即使最后没有钓上几条鱼来,也依然心情愉悦,乐此不疲。这就是一种爱好。" I3 A! U* |' E Z, P
②职业兴趣:在兴趣的引导下,主动学习,研究、揣摩、练习,形成职业能力。$ R1 M# R7 M* q5 p2 `: |) b
还是以钓鱼为例,如果你不仅仅将其当做爱好,而是对钓鱼有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学习如何才能引鱼上钩,研究鱼的习性,练习垂钓的技术,观看专业的书籍,把钓鱼当做一个职业,教别人钓鱼的技术和心态。
! J+ c& H" E. |* W$ J这样的兴趣强度就比爱好高了一个层级,兴趣有了从业能力的加持,就称之为职业兴趣。 z8 i; t( a9 j& x
③志趣:不仅仅是一种表层的兴趣,也不仅仅是有能力的积累,还有深层价值的驱动。
, {& h+ a5 n& r& ~+ U比如,袁隆平对水稻的研究,不仅仅是源于喜欢,更深层是致力于解决中国十几亿人口的温饱问题。“寿司之神”小野二郎,用一生的时间,专注于寿司的制作,细致入微,追求极致,背后的价值是希望顾客吃上最好吃的寿司美食。
$ z2 \% R! v, s兴趣,有了能力和内在价值力量的加持,就成为了我们一生矢志不渝,又乐在其中的志趣。
% y9 ^0 ~5 y( j# `6 H _/ @* ^* e% C8 W7 }* E' Y) v" D7 R" X
0 H, U3 B: i/ V! h6 ^
2、从指向上,概略分成四个维度
! T4 ?- G5 K9 [7 k四个维度,分别是:事物处理——心智思考、与人接触——与物接触。前两个和后两个,分别是两两相对的一组。
1 e1 I& |: R& I A _7 |- r7 d( y4 @% [; a8 r. F8 v
$ T- ?$ A0 n* m* G1 G2 D7 B, j1 o" e9 M; M$ n1 P' |
( T% D( F- z/ {( }7 f$ R5 w
" A0 v' R1 m0 W5 M, l5 \3 o
. V: m/ P% O' j9 l事务处理:喜欢做具体的事务,有明确的绩效指标或者统一的标准。比如,有的人喜欢财务,精细地处理各种数据,准确无误地打理公司的钱财。
, c% W/ r! J+ q' ]7 I心智思考:喜欢从事抽象的思维活动,特点是概括,抽象、难以量化,有多元标准和创意。比如,有的人喜欢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追寻人生的真理。
2 J8 t( E! Y6 k% V! V" u4 i/ ~% g+ u与人接触:工作中喜欢和人打交道,需要在沟通交流中完成任务。比如,有的人喜欢做心理咨询,因为工作中能够和人进行深度的链接。
- T- a+ i6 K+ k, `7 N与物接触:工作中喜欢和物打交道,不太喜欢与人沟通交流。比如,有些人喜欢操作机械,玩弄各种工具得心应手,但是一到社交场合,就显得非常的拘谨,不自在。
+ h& u: R" M7 z, i9 [( _
0 h% Q' y7 w4 u# X" Q Z( R9 h& X, Y) z4 P7 l; g9 L
3、从指向上,精细划分六种类型
; O* ~2 A' S+ A' I美国心理学家霍兰德教授,根据大量的观察研究,提出了兴趣的六种类型,帮助我们更加精确地看到自己的兴趣指向。
: Y1 R" x/ V7 ^* d
+ o v6 T- n! d. K
* J; b+ M7 X$ L" P7 U+ S* KR(Realistic)实际型——动手能力强,喜欢使用工具或机器从事操作性工作。比如,驾驶车辆,体育运动。& P) A: t. t1 h% {' H
I(Investigative)研究型——求知欲强,喜欢独立思考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比如,喜欢天文、物理、化学。5 a& n- c: P4 W8 J; v0 m/ d0 G* i8 N
A(Artistic)艺术型——有创造力,喜欢表达,讨厌约束,崇尚自由。比如,喜欢画画,音乐,小说。3 Y4 ]1 W C z
S(Social)社会型——对人热情,喜欢人际沟通,喜欢帮助、教育和服务别人。比如,喜欢教学,护理病人等。
, l, W) k9 ~( Y4 K5 ~E(Enterprising)企业型——喜欢影响说服别人,带领人完成计划,实现目标。比如,喜欢参与政治,管理企业等。
3 N0 z3 ~( ]7 D0 d8 EC(Conventional)传统型——喜欢有规则地做事,注重细节,乐于服从和配合。比如,喜欢整理物品,做事精细筹划等。
; M m: g0 b0 J& i/ G: H- m
M0 C4 N3 l+ o: a8 z6 \3 o! F
5 F7 Y! r9 ]! X(二)兴趣与职业世界大地图
z9 c6 v. R+ I: K$ [5 a4 z Z* ]& Z+ X. |% \
如果我们知道了自己的兴趣指向,那么怎么才能知道外部有哪些符合自己兴趣的职业呢?7 }4 `9 g- L% [6 x; N
在这里,我们统整了兴趣的四个维度和六种类型,结合外部职业的环境、要求等特点,在一张图上,可以大致看到对应的职业类型。, E. Q3 u! x2 c! v7 W6 ^
这样在找工作的时候,就不会在一开始就跑偏了。
1 }7 q/ o4 Q( V: }
! K8 I# x6 w2 \( B- K V; k2 {0 X$ Y; Z
5 w% s5 y: N: S6 ?# \/ E8 w- t/ n: b4 ^; L5 M
% U8 m1 P# x; q( |' u(三)如何培养出兴趣?! _) k n' x7 Q( N! }$ I4 Y7 J
+ h; ?3 ~$ ~: U& K# T当我们理解了兴趣的强度三层级后,就可以从这三个方面着手,培养出兴趣来。
' w& C5 o( P3 k) I5 o0 t4 B7 O①培养爱好。让自己先沉浸在足够多的感官刺激中,形成基本的认知,并产生想要尝试的冲动。比如,经常带着孩子去看画展,买一些绘画的图书给她,孩子就会慢慢想要拿起画笔尝试。如果孩子画出来,不管如何,家长都是在鼓励和表扬,孩子的兴趣就会浓厚起来,形成自己的爱好。成年人想要养成一个兴趣,同样如此。
! \1 X3 y, F9 P# I②形成能力。在自己爱好做这件事的热情还没有消退时,寻找更多的资源,掌握更多的知识,不断地练习,在感兴趣的方向上,形成能力。通过展现,得到认可,如此一来,就会形成正向循环。能力会更强,兴趣会更浓。
; A, j. H! @6 s- z) i③兑换价值。在感兴趣的方向上,培养出能力之后,就要找到兑换价值的方式。比如画画,可以将自己绘画的能力,应用工作中,创造价值;也可以举办画展,向更多的人展现艺术的魅力。当兴趣和内心的价值深度链接时,它就会成为你终身努力的志向,演变为你的人生志趣。
# ^" z: \6 k# ~8 w, n
. i, ?! h0 t8 ?. c b8 \1 N, f8 [# b3 i1 a: j+ ]' V6 r
(四)如何用生涯理论引导兴趣的匹配和不匹配
/ n! f/ B, |8 x9 w3 l' N3 m. A/ V# l, o8 n7 J- V
匹配论——在感兴趣的领域中,找到自己擅长的,尽量达成兴趣和职业的匹配。8 K3 ^7 X7 @4 D4 Q
生涯发展理论——如果当下的工作无法满足自己全部的兴趣,那么可以尝试在其他角色上满足,或者是放在下一个人生阶段去满足。
8 J0 |, T! d% Q i6 g1 n( ~# {适应论——兴趣和工作不匹配时,要么提高能力,将来转换到感兴趣的领域去;要么降低期待,把兴趣当作业余爱好,玩玩就行了。
0 N3 r4 @- D6 [1 }. f" X) wCIP理论——在进行职业选择的时候,做自己喜欢的,还是做自己擅长的,要基于现实的需要。
' m# B) x4 o' m% d3 ~8 mSCCT理论——有没有兴趣,需要去尝试才知道。
/ a2 {1 G7 Z6 A! c0 N% R; g后现代主义——不管有没有兴趣,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如何才能达成?
) j* a* g# f/ y5 Y9 k8 U8 A
" g9 Z5 q; s, \5 D4 \2 h) w: Z5 T0 \2 M6 z% {2 t7 @' x' ^
(五)关于兴趣的认识梳理/ |! u* K6 a6 w4 |9 n7 @1 y
* {# P3 \8 ^4 X* d6 m7 D1、兴趣是可以培养的。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不断地探索、尝试、认可、学习、强化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出来的。不要说自己好像没有什么兴趣,只要我们开始尝试,兴趣就会慢慢建立起来。2 G7 f2 Z& ~4 t/ ^2 |' j! e9 ?
2、你也许不是真的没兴趣。有些事情,是你体验过,了解过之后,得出自己不感兴趣的结论,这是真的没有兴趣。有些事情,是你没有体验、没有了解,因为不知道,所以“没兴趣”,这是假的没有兴趣。区分真假,关键是要去尝试和体验。- [* A/ `1 v+ D% I
3、兴趣可以加速职业发展。有兴趣,就会激发内在动力,积极主动地做好自己的工作,想方设法地克服困难,无疑会加速职业的发展。最重要的是,别人看你很辛苦,你却感受到的是快乐。
, R/ e# Y+ |6 K4、不要错把爱好当职业。爱好,是在愉悦自己,无关乎能力;职业,购买的是能力,无关乎爱好。只有在自己的爱好上,锻造出能够被市场认可的能力,才能把爱好转变为职业,创造出价值。不要拿自己个人的爱好,去拼别人吃饭的本事。
# W8 }8 X+ k; i' M& ?" E- `: @# Y% _$ `( a: s8 ^$ Z( u
2 I# b2 a' H1 N; V( G- A张泉灵,曾在北大的一次演讲中,说过这样一段话:
: h7 v0 U7 e! e, R! s: @, j* M5 h+ V3 g+ H9 T5 }/ a! j' O
许多同学跟我交流时,说过这样的话,“其实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能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能把自己喜欢的事情变成终身事业呢?你是幸运的”。我通常是这样反驳的:8 b& S# b- U0 s- u3 K% b5 a
“如果你考大学的时候,选的专业不是你喜欢的,而是你父母喜欢的;2 a4 M, j. T' Q* N6 `
你的选修课不是你喜欢的,而是为了拿证多、学分好得的;: M( ~+ x, a# H! k+ T
你求职的时候,不是挑选你喜欢的,而是待遇好的。
6 Z' \* A% K! }% D! K请问,你选择时,从未拿喜欢当回事,你从来没有在乎过你喜欢的,凭什么你会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并成为终身的事业呢?”
$ A1 N! {9 i9 C
6 ]7 U, \9 Q7 n1 ^8 y, O0 a7 r- E z
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关注我们自己喜欢的事情,并且投入时间精力培养能力,这样才能把爱好做成事业,活出我们想要的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