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记者 姚晓丹7 z* Q6 F" V, p9 ^
2 P& |2 M5 ]5 s0 V9 ` j% D. M也许你还记得,无孔不入的学科类课外培训班广告,逐年攀高的学区房价格,下课后热闹喧嚣的“海淀黄庄”,孩子们越来越重的书包、越来越多的补习、越来越少的课余时间……4 `1 ]; m; \* }' T
6 e8 h# E+ w( e也许你还记得,幼儿园收费的参差不齐,一座难求……" h4 b4 E" Q, T8 ]/ I. h3 Y
% `( ^2 l7 M/ W/ X
这些曾经被抱怨过、吐槽过的教育问题,都已在悄然转变。
. a5 I( V# \3 W2 k& q4 Y3 E
v9 q1 s/ w# p' L* \今天,当教育秩序平稳推进的时候,很多长期存在的“短板”正在被一个个有针对性的计划补齐:义务教育“薄改”计划、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特殊教育提升计划、高中普及攻坚计划……
+ i, U' m3 ^1 S/ V$ _2 O% B9 }: I
! d! J6 j, M) s# r' {( [补齐短板需要久久为功,教育领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也将在一定时期内存在。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学前教育普及率问题、乡村学校办学质量问题、各地散发疫情时“停课不停学”的信息平台建设问题、“双减”后课堂“提质增效”问题等,都是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
# ] }4 v) ~$ r4 d
" X: _" \8 O) Z. j7 k3 d9 P- S接下来,教育还将有哪些蜕变?记者采访了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及有关人士。
! G6 \, J$ F6 m5 E# ~2 R( s) m" f. M4 ? ?# L3 o' S: C# h
0 P9 E8 W+ [( b$ w2 u, i5 v& o
$ n& [: g6 H" W7 u+ g浙江省杭州建德市航头中心小学伞趣社团的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绘画。宁文武摄/光明图片/ K9 B# v9 L5 P0 C' M
; e6 J2 h( l4 ~1 X1 e0 W
1.变化最大的,是“双减”后的校园% Z$ D" V% X \ M5 i) m+ C
( L$ D5 `; K" i; A“双减”后,学生们在校园的时间变长了,放学后可以走进丰富多彩的课后托管班。北京市西城区学生家长刘盈给两个女儿分别报了“文学剧社”和“创意手工”,除此之外,还增加了一个小时的作业辅导课,周一到周五,孩子下午五点半放学,完成作业再回家,让她轻松不少。0 u7 _' _& u. o7 S
8 C0 m6 J+ v, i9 Y
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的山西长治,推行“5+2+1”课后服务模式,即课后服务除每周5天、每天原则上不少于2小时外,还可以在双休日中选一天进行。同时推行“菜单式双选”制度,中小学校列出课后服务“菜单”,由学生自主选教师、选内容。据了解,长治市开展课后服务的义务教育学校609所,学校覆盖率达到100%。“这样一方面更好地让教育回归校园主阵地,另一方面,课堂的‘提质增效’也让家长学生放心。”长治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长治87所学校组成“项目化学习”联合体,开展教师“大教研”活动30余次,举办“长治教育大讲堂”8期,组建名师工作室25个,开展各类教师专项培训130余场次,学生学习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率明显提高。
: x9 q) a1 ]( \6 f& v- R, K( V% t# t
四川成都出台了《中小学高质量课堂教学指导意见》,成都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坚持以学定教、以教促学,优化教学方式,推动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坚持“按需施训”,开展课堂教学大比武,加强教学视导,改进课堂评价,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让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
; p& g: d5 K" w# g1 L- r
}! Y; E/ b% g& o! }除了学校学习质量提升,作为“指挥棒”的考试评价方式,也影响着家长的选择。2021年,上海市完成中考改革后首次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完成初中外语听说测试、理化实验操作考试,并修订出台《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让一些担心减负后孩子在高中会不会“跟不上”的家长放心了。
1 M; J1 A8 f$ `) H p2 D3 e7 |/ b5 _4 L1 W6 x# @: z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深化改革,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得到强化,基础教育生态明显改善,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有效缓解,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更加浓厚。”
/ ]9 C* ], w4 i1 G W$ d0 L# r2 Z9 t; l* T( t
5 W8 _2 R4 F3 ?8 ^7 s% R% c, H2 d; N
/ F7 b0 |2 \- B: x1 ^4 ?安徽省合肥市习友小学学生参加劳动教育科目的测评,测评内容是独立收拾书包。新华社发# v4 R4 p, u0 ]
3 q9 G @& z: |! R
2.“家长们的关注,时刻都挂在我们心上”0 c* x' O/ r+ H
3 A/ G/ X# e' Z1 o但在教育发展过程中,我们依然可以听到一些家长的烦恼。( t8 K( _- S' f) L" k
/ l6 n- y' A4 a$ _6 x+ F2 D一些地方,普惠园特别是公办园数量太少,不能满足家长需求;刚刚过去的寒假,课外补习现象并没有完全销声匿迹;一些薄弱校和优质校之间仍有较大差距,家长们依然有“择校”的想法……- y s6 w7 w* m1 N, i
" f- K' J2 o7 w! p$ Z在“十四五”这五年,教育的发力点在哪里?家长们的难题能被解决吗?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家长们的关注,时刻都挂在我们心上”。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与党中央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差距,还面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从学段上看,学前教育普及水平在基础教育各学段中是最低的,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从区域上看,乡镇寄宿制学校和乡村小规模学校办学条件亟待改善,乡村学校办学质量亟须提升;从结构上看,部分地方公民办比例还不够协调,民办义务教育占比仍偏高,既增加了人民群众经济负担,也不利于坚持教育公益属性;从变革上看,信息化水平还不够高,还存在优质数字教学资源不够丰富、应用场景不够广泛、师生信息素养有待提高等问题。”
0 s1 }$ q( \2 V% M2 }/ j+ y) t8 q3 b; _
这些发展中的问题要如何解决?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表示,教育行政部门要坚持从政治上看教育、从民生上抓教育、从规律上办教育,胸怀“国之大者”,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有效实施基础教育发展提升重大项目计划,用事关未来的计划办好最代表未来的基础教育,让教育效能助力每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机会。
( X0 g3 {6 a& a5 T" \7 Y( Q& i- W: z% p( I& k0 M; V/ t/ n
3.“十四五”这五年,补短板、提质量' Q. \1 V' {3 H/ g2 j, E" J
. J9 l; F5 t# J& `
“十四五”这五年,教育将面临哪些改变?教育部有关负责人用六个字给出答案:补短板、提质量。
8 I* @; w, b5 `) X
4 d7 o; [8 ~8 n( @2021年底,全国各省(区、市)全面通过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国家督导评估认定,这是一个新的里程碑。实现基本均衡后,义务教育向哪里走?下一个发展目标是什么?' S& w5 f. H0 }
2 X. |% i* C: e& ^% v! }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这标志着我国义务教育踏上了优质均衡发展的新征程。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要在进一步改善农村学校教学生活文化条件、有序扩大城镇学位供给的基础上,聚焦缩小县域内城乡办学质量差距,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有序推进骨干教师交流轮岗,切实做到师资均衡配置;要完善集团化办学和学区化管理运行机制,强化优质带动,加快提升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办学水平;要实施基础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深化信息技术应用改革,有效保障师生利用线上教育资源教与学成为新常态。, s( l3 X0 i) A: `' H2 E
8 x' x# t9 F* M
该负责人表示,从“有学上”到“上好学”,这一步要迈稳。“十三五”期间,学前教育毛入园率提高了10.2个百分点,普惠水平提高了17.5个百分点。但还要充分认识到,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基础还比较薄弱,有的地方还没有建立起公办园科学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对普惠性民办园补助还不到位,有的虽然收费不高,但运行比较困难,质量难以保障。“‘十四五’期间要着力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健全成本分担机制,加大教师补充力度,有效保障教师待遇,推动学前教育持续健康发展。”4 ?* Z7 v; _- {% [, B" j* r2 k5 O
% t9 ^) y- a* U2 w
普通高中阶段教育在“十三五”期间实现基本普及,毛入学率达到91.2%,2021年进一步达到了91.4%。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认为,县域普通高中作为县域基础教育的龙头,对带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肩负着为国家培养输送优秀人才的重要使命。县中不能弱,必须越办越好。7 ? |6 Z c) c& c Y
4 \7 r" \5 h4 x+ G+ j5 z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特殊教育的需求也要被看到,随着特殊教育的发展和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普及水平的提高,“十四五”期间特殊教育要在拓展学段服务、深化融合教育上下功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