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探访】& N Q; k0 v) ]4 B* K6 {- r8 Q
& K9 }, [2 J5 N6 N
光明日报记者李丹阳安胜蓝王美莹光明网记者王媛
! N$ Z9 Z) q4 B0 k/ ?
k3 X4 y1 J/ l7 x上午,借助无障碍导板摇动轮椅搭乘公交车,来到北京四季青医院接受治疗,在志愿者一对一的帮助下顺利挂号、就诊、化验、取药;下午,预约一辆后备厢装有电动升降平台的网约车前往某书店,在全程无障碍的设计下自助选书、购书;随后,拨打电话预约,在工作人员协助下乘地铁返回家中……
$ P+ v! e8 S5 E- ?# X( G) M' {! w4 ?- z2 `& @0 M k
这是北京市民孙先生度过的普通一天,但作为肢体残疾人士,他深知自己享有的出行和生活体验并不普通。与过去时常“碰壁”的经历相比,如今残疾人拥有了更多便利,能够更加平等而有尊严地融入社会生活,这得益于城市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快速发展,以及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日益完善。
9 D& _9 Q) Z! d
i/ V0 y; ?1 O24小时,365天,8500多万名残疾人,无数个生活场景。时间与空间连缀成一支充满想象的歌曲,让每个生命如音符般自由跃动。冰雪消融,北京冬残奥会奏响的拼搏进行曲已圆满收尾;春风吹拂,广大残疾人共同演绎的逐梦交响曲正渐入高潮。! J# s; h$ Z: p1 H6 m
8 D8 C1 J% L* v/ E$ P; I) m' }5 j) l( W1 F& P
" h7 I9 n# |8 a2 y) p$ q; k4 Z' B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儿童福利院,教职工在陪伴儿童们玩耍。新华社发
+ W% ~$ N" w4 h$ h0 |! G6 ?
( ?' a" H) j7 |: ]# ^& l/ B: r# _' W8 r7 N$ w
1 I) h) @2 G$ c# p在广西南宁市邕宁区那楼镇中山村“阳光助残扶贫基地”,饲养员在喂养青头鸭。新华社发
2 Y. b) z p) _& a. G
2 y! P6 D# F+ J, V( G3 c
8 f& e) r6 w A! D+ J" ~6 {) [
8 u, S6 Q9 h* f9 @; _- ^残障人士在河北张家口崇礼区“残疾人温馨家园”查验文创产品质量。新华社发5 @; R8 a. U n9 I4 e- g
6 j! F E& Q/ k# J5 [9 q# V! [
1.“家园”相伴,希望如晨光破晓/ G$ S; P) u* ^
* { P' D" H: n9 z) L, ^* N% I周一清晨,35岁的赵觅晶早早来到北京市海淀区东升镇温馨家园,准备参加讨论分享课。主讲人是她熟悉的谈老师——北京市海淀区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副主席、海淀区东升镇残联专职工作者谈苏。谈老师和大家聊起了北京冬残奥会,同学们都有一肚子话要讲,争着发言,兴致勃勃。& T' [' |$ z, g* |3 a
. h* N; ?( d( t, q
在温馨家园里,赵觅晶觉得自己和一名普通学生没什么不同,虽然她和同学们都患有精神残疾。; z5 U+ f" m" L6 C @, ^
2 S U1 b u( P, t6 S8 \$ W% a4 w2008年以来,北京市残疾人事业进入了发展黄金期,建成了400多个残疾人温馨家园,为各类残疾人提供职业康复、日间照料、法律维权、帮扶性就业等多种服务。海淀区东升镇温馨家园就是这样一个“有爱家园”,除了为辖区内有需要的残疾人提供服务外,这里还为常驻“学员”提供丰富的课程和活动,帮助他们掌握实用技能,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k" Y9 ]2 h: a
$ s" L0 o$ S, @+ U; n' U“2021年,我们组织了40多场特色活动,技能类的有非遗掐丝课、茶艺课,文体类的比如冰壶运动体验,健康类的如护耳义诊、抗疫心理咨询,还有多场联谊、座谈活动。”谈苏介绍,全年约有15500人次参加相关课程与活动,许多残疾人在这里重拾生的希望。" Y; g) ? X* P5 l
7 M9 V/ l) k$ k' o) ~' A0 r赵觅晶便是老学员之一。“从2013年初次来这儿后,我只要没事就会天天来。这里已经成了我的第二个家。”她说,九年多来,温馨家园见证了自己生活的变化,也见证了自己心态的改变。
9 J& s/ ]" {! q' F( I A
( x g8 A$ x" @2 p“过去晶晶十分内向,参加了温馨家园课程后,渐渐会主动收拾家务、做饭,还能辅导孩子写作业,变化真是太大了。”看到女儿越来越自立、乐观,赵觅晶母亲眼含泪光。1 `5 ]' S+ W% K! B
- @$ V* h+ z* h" j2015年至2021年,中国残疾人社区文体活动参与率由6.8%提升至23.9%。“希望继续办好残疾人身边的‘家园’,鼓励他们勇敢走出家门,满足兴趣爱好,增加社会交往,不断丰富自己的生活。”谈苏说。 j* }4 Q! _- D2 i8 @, x- O! f" I. R
: \$ l6 d8 d% W
2.传递梦想,自强的种子向阳而生
; C' r! }. R4 z0 H) f: s* u6 X. l k) r5 T
春阳熙暖,首钢园区人头攒动。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这天上午,镜头定格下了不平凡的一刻——因车祸高位截瘫的90后湖南女孩杨淑亭,借助外骨骼机器人“站”了起来,以独立行走的方式,完成了自己这一棒北京冬残奥会火炬传递。( V1 G5 I% Q, [7 O2 F
1 W* p* Z/ i5 |1 `8 ?“站起来的感觉真好。”杨淑亭告诉现场观众。了解她的人知道,这个要强的湘妹子从不曾“躺平”。/ ]$ D, o3 Y2 ^: u2 B
% t: H! D" G& R0 Y* ^. \
变故发生在2011年。车祸过后,家里为给杨淑亭治病欠下20多万元债务,生活跌落低谷。但她没有消沉,而是自强创业,靠经营工艺品淘宝店还清债务,赚到了“第一桶金”。随后,在各方支持下,她创办了花卉种植专业合作社、七七科技公司等企业,不仅带领着身边的残疾人就业,还带动了家乡数百家贫困户脱贫。" L+ n3 p% G' A' a
1 I/ R4 q+ s) E8 G
在位于湖南省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白毛坪镇的万红花卉生产车间里,一位残疾工人坐在加工机械前,将未完成的仿真花瓣一片片摆在固定位置上,几秒钟后,机械便自动将花瓣串成了一朵花。
% k6 R5 z; z' ~% n0 o# d' q% z3 ? g- g. V3 n1 D
从原来出门在外找工作难,到现在家门口就业、每年有3万多元收入,这位工人表示,靠着杨淑亭提供的工作机会,自己用劳动改变了一家人的生活。
# W. X" G. V2 z* J# U" ~7 E2 D' t5 {6 Z8 g: O2 O( U
“就像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的那样,残疾人完全有志向、有能力为人类社会作出重大贡献。”杨淑亭希望,自己能像传递火炬一样传递希望,努力为残疾人们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M. m9 T. m/ } o" {! a! s0 N% e) q0 ?: b. C
杨淑亭的故事,是我国残疾人的生动缩影。“十三五”时期,5.75万名残疾学生被普通高等院校录取,近1万名残疾学生被高等特殊教育学院录取;城乡持证残疾人就业规模每年均超过800万人,2020年已达862万人;每年平均有40万名残疾人参加政府补贴职业培训……
) ^, h1 G6 Q% y% J+ {5 S5 l
6 \/ |' |: r/ A$ Y/ m5 r从校园到职场,从就业到创业,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带着坚强意志和无限潜能面对生活,拥抱更加开阔的人生。
5 _: @ z& A l/ Q" i7 y
& \* h! Q/ V# Q7 Q3.共享芬芳,文艺润泽精神世界! Q: U0 K# A, B( R- p6 o
- C2 T; L5 ^# X, v0 f
午后,阳光正好,诗意正浓。71岁的王瑞竹跟着手机里的语音读屏,最后演练了一遍诗歌诵读,便熟练地登录在线会议软件,等待着中国盲文图书馆每周举行的线上朗诵沙龙。3 v. @) D6 ]& Y, n; l
4 t3 ] q2 S1 e1 _- {% |
王瑞竹曾是一名空降兵,自从患了严重眼病导致双目失明后,他迟迟无法适应,一度失去自信。在亲友介绍下,他尝试加入中国盲文图书馆,参加阅读、朗诵、演唱等活动,还通过培训学习了定向行走、电脑和各类专用辅助器具的使用。渐渐地,他在这里找到了一片天,心头的阴霾也被驱散了。
. ^6 K4 p3 h1 ~+ Q4 ]) G1 {
( E/ o( a% Y8 {" ]一段情绪激昂的朗诵,让王瑞竹赢得了志愿者和其他视障人士的喝彩,这令他很有成就感。“朗诵不但能增加文化知识,还能陶冶性情。我在北京和全国的朗诵大赛中都获过奖,朗诵让我找到了新的生活目标。”王瑞竹说。2 V# `+ M: K8 h7 i+ ^# X
+ D6 W' F6 p4 U
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毕郭镇黑都坡村的一方书桌前,59岁的盲人按摩师邢金华沐浴着日光,打开手中的网络听书机,音乐随即萦绕耳畔。这款名为“阳光听书郎”的网络听书机由中国盲文出版社研发,由烟台市政府免费发放给邢金华,每天陪伴他长达五六个小时。“它专为盲人设计,只用五个按钮就可以找到有声书、音乐、评书和电影,我还常用它听新闻呢。”邢金华很喜欢这个“伙伴”。
9 |) \0 S, f6 X3 k% ^0 j7 J! ^
近年来,中国残联等持续推进“盲人数字阅读推广工程”,向400多家公共图书馆配发20万台智能读书机,让邢金华这样的读者受益。" x& G* ^+ o) C4 o6 z7 M& c' C
+ `( v3 }# ]6 J/ s; a9 Q除了听书,邢金华还保持着读纸质盲文书的习惯。他在中国盲文图书馆借书已有五年,每次借6到10本,包括推拿针灸类专业书和其他生活类、科普类读物。有了中国盲文图书馆和中国邮政专为视障读者定制的“盲人读物专递包”,邢金华能够靠双手摸索,开合包裹拉链取放书籍,便捷地更换地址卡片,寄书给远在千里之外的图书馆。
9 A$ }! Q7 u& \8 `4 J1 l |+ g% n# g: k7 N. Y
“小小快递包,装着沉甸甸的关怀。”邢金华说,在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温暖关怀中,许许多多和他一样的残疾人朋友,正共享着文艺的养分。+ o2 z0 z/ M7 Z* |6 D6 O2 w
+ v2 M( |% i6 F5 s& M
4.康复自立,自信融入社会生活
6 V: ]& ~( \8 o8 `, \8 }) Q m
2 }$ x t" a0 Q! B5 q5 h1 K晚十点,中国康复医学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脊柱脊髓外科医疗组长、主任医师王方永突然接到医院电话。% V0 I% p/ ?* n
( j' q4 i; w' j
“患者血氧持续下降,情况危急,需要立即处理!”电话里,值班医生向他报告。王方永立即穿衣出门,赶往医院。这是一位高位截瘫的患者,因长时间躺卧,呼吸道产生大量痰液,发生了呼吸系统阻塞,如果处理不及时,将有生命危险。% ? A8 {; s5 G' Y F1 s* |
. M: ]# b0 n% K; N“吸痰,插管。”一到医院,王方永便果断下达处置意见。看到血氧监测仪数值逐渐升高、趋于平稳,患者缺氧症状缓解,他才放下心来。
7 y9 |0 t6 W9 j5 e: S" G# g4 j3 `" ~% g9 q. Q
脊柱损伤的截瘫病人常会出现各种并发症,静脉血栓、泌尿系统感染……夜间抢救,每个星期都会发生。从事脊柱外科康复医学20多年,王方永已无数次经历过这样的紧急时刻,帮助患者度过一道道险关。
; l! C% L2 e; E* c" P, ^. m1 G
& `4 p, L1 A {% K5 N王方永的患者都是脊柱受到严重损伤的人,他们中有的可以基本恢复,有的再也不能回到过去。接受自己成为残疾人的事实,这是很多患者无法面对的难关,王方永一直是那个真心帮助他们的人。1 b! Z* a- w" B4 I9 ^6 j+ y4 o! Y
5 P& U C4 c u) D, h
几年前,一位年轻小伙在煤矿作业时被落石砸伤,脊柱骨折,王方永和团队尽全力救治,但严重的伤势依然造成了截瘫。小伙子从此无法站立,只能靠轮椅代步。
- ]( z5 D+ k0 R7 `) A
3 F% F+ H- ^3 }# x+ h看到康复希望渺茫,小伙情绪失控了,一次次与家人和医护人员发生争执。. r) y O- ~8 y3 f+ z: ?( u, `2 U
+ X5 c/ l7 x) V: x2 X% A' K3 h
为了让小伙重拾信念,王方永一次次和他谈心。他问小伙:人有两种活法,浑浑噩噩地活和好好活,你选哪一种?小伙子沉默了。过了好几天,他告诉王方永:“我想明白了,与其这样,还不如积极治疗,好好活着。”/ \6 t9 c' ~3 n4 v8 O
; ` w7 A+ w% b: `* P7 a* ]
在运动治疗过程中,王方永发现这位小伙篮球天赋过人,便推荐他参加轮椅篮球运动员选拔。如今,小伙已经成为轮椅篮球国家队的一员,代表中国征战残奥赛场。 r% Z1 m6 h% ?9 p
+ s: a5 r7 b; ^1 x3 e- a“康复治疗很漫长,或许要持续一辈子。但人生还有很多可能,坐在轮椅上,也可以做很多事情,对社会同样有用。”王方永总是这样开导患者,帮助他们尽可能实现生活自理,回归家庭、融入社会。
- D6 I1 B; ]6 u1 F8 O- @/ B5 F9 F$ b9 M: J, [
从医20来年,多次出国留学交流,王方永见证了中国残疾人康复事业日新月异的变化。“中国康复医学起步虽晚,但在国家的重视和全社会关注下发展迅速,与国外的差距越来越小。”他介绍,许多高精尖的“黑科技”被应用到康复医学中,比如康复机器人、外骨骼机器人等,为残疾人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了极大帮助。7 Q2 g# B5 c9 ^1 [+ T. ]% y" o& }
- W5 u0 X, v: {# ]更令人欣慰的变化来自国家政策。现在,越来越多的康复医疗项目纳入医保,为残疾人患者减轻了经济负担。王方永介绍,当前我国康复医学人才培养不断加强,科研不断深入,康复大学也正在全力建设之中。他相信,中国康复事业的发展将为广大残疾人带来更多福祉。
! |% q) X. E* s1 l4 x* ^' \ b; J" v8 |
《光明日报》( 2022年03月21日07版)3 G9 [7 _+ X9 k# f
" }9 f3 [. n7 @: ^& I8 P6 I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