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也需做好教育管理“加法”(人民时评)

[复制链接]
查看7231 | 回复0 | 2022-3-15 03:37: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人民日报
6 P" z2 M; Z! N, ^: ~3 l/ |4 j" {& [( l7 Z
“‘双减’减去的是不必要的、机械的、重复的学业负担”“更好促进‘双减’政策产生实效”……今年全国两会上,“双减”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 v2 O6 h! a# G. l9 q; K, R9 d8 {. I& [' j# w
“双减”政策是保障教育公平的重大举措,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正确途径。从严审批机构、规范培训服务行为,提高课后服务质量、拓展课后服务渠道,健全作业管理机制、提高作业设计质量,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自去年7月中央“双减”文件发布以来,一系列旨在让“双减”落实落细的举措全面推进。截至目前,校外培训机构已大幅压减,培训市场野蛮生长现象受到遏制;校内普遍实现课后服务“5+2”全覆盖,教师更加注重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优化作业科学布置,致力于在校内满足学生多样化、高质量的教育需求。 $ z. v0 L, L0 r+ ?
& \/ c9 z5 ?4 M  i  T9 p! v
新学期,新气象。持续推动“双减”落地,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还需学校内外同步推进,社会、学校、家庭形成合力,进一步做好“加法”。 # V% g  B: b- f, O8 W) M/ J8 j
) }7 U7 g6 l- |, o( R. R
首先,应继续大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优质教育资源广泛覆盖,缩小城乡、区域特别是同一区域校际差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校内享受到公平、优质的教育资源,是“双减”稳步推进的重要基础。通过深入推进校长、教师轮岗交流,对优质师资进行高效率调配;积极推进集团化办学、学区化治理和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尽可能扩大优质学校的辐射范围;做强做优免费线上学习服务,提供高质量的线上学习资源。惟其如此,才能为“双减”筑牢基础,发挥政策更大效应。
+ g1 _: Y7 k( @% E( W! k% l' W, R" X  e  r/ g, I' i
做好“加法”,还需大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真正做到向“45分钟”要效率、要效果。比如,提升教师的授课质量和水平,打通学科界限、将多学科知识融合,在尊重学生个性基础上分层布置作业,等等。推动实现课堂教学与作业布置的科学化、智慧化与个性化,才能让学生在校园内“吃得饱”“吃得好”。
$ [4 W- x# N* g% ]6 Q* _- G2 q5 Y# K1 ^/ w
持续推进“双减”,还要从根本上改变当前部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考试次数过多、考试形式单一、考试质量不高和“唯分数”倾向等问题,降低考试压力,改进考试办法,真正实现以评价促成长。同时,需要进一步完善选拔评价方式,深化招生改革,优化考试“指挥棒”,畅通和拓宽人才成长的通道。应以评价之“尺”,引导社会从对分数、排名和升学的关注,转为对学生身心健康、兴趣特长、意志品质与实际获得的关注。 # S3 x% l, F3 P; G8 s" H

9 b& w. q: ~# G- M+ e3 T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着眼未来,多措并举、久久为功、协同推进,方能推动“双减”更上层楼。各级教育部门加快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广大学校和老师快速提升本领,有关职能部门完善相关举措……真正将学生不必要的负担减下来,从深层次推动教育观念、教育体系、育人方式、教育评价等多方面的深刻变革,我们就能构建起学校、社会、家庭各归其位、协同育人的教育新生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2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保密

新手上路

金钱
202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