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跟领导汇报工作?

[复制链接]
查看2669 | 回复0 | 2022-3-10 07:29: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技术贴。
% F- q: \% @3 n3 e: c9 S<hr/>有的人,业务理论基础是扎实的,但是做不来汇报。  x4 k" E1 e7 {" W* @
语无伦次、词不达意,显得能力低下。0 i" a! u' z3 I6 h) u2 r" V' J
吃亏了。
1 t/ c7 H6 N: H% A; k所以汇报这事儿值得讲一讲。! U, g0 ?7 L# S* a5 |3 ?: v- A" J
<hr/>首先,汇报这个事里面有一些辩证关系。1 m2 I1 X, S* R& q1 \
一,
: v; s5 `$ p& f说太简单不行,说太详细也不行。0 `2 v+ s0 q0 `. S0 R7 u2 H
有些事情,你作为经办人,是非常熟悉的,熟得你认为这就是理所当然的。7 ]6 T3 \$ z7 c% X; Z( s
可领导却不一样,领导管事的范围一定比你大,但管事的深度肯定没你深。7 g! V+ F6 m& m. p) e7 |& H* s
所以,当你省略某些细节的时候,你认为没啥——这不是必然的么,不需要讲了。
) |; D  Y. d1 h2 v但领导其实没听懂。
# |4 o+ @' [! h  @8 `8 r4 l9 c一开始没听懂,后面就更听不懂了,渐渐得愈发云里雾里。8 m( U- V: u3 ], K2 v% n
领导听得云里雾里,他会觉得是自己理解力不够吗?7 E0 w% o% Q# K! O3 g4 p1 d
当然不是,就是你小子逻辑不行,讲东西不清不楚,害我没听懂。, I. y# j, {' t. S2 m
所以,让领导听懂很重要。而不是想当然的认为“我已经讲清楚了,他听不懂我有什么办法”。/ z: U6 S" O0 r% K' K
这里面有两个点(我只能粗略讲讲)
3 b& U( v. n* O& Z7 f) P一是逻辑。就是你的故事得有前因后果、前世今生。$ t% }0 }6 a$ h" j$ p( S
因果确实得是因果,前因确实能推导后果。  J* b' D) [: j$ {; n7 c4 W
有了逻辑,别人只要顺着你的思路走就行了,会非常容易理解你。
# L) ]: w+ r* ?8 |二是细节。有些细节能省,有些则不能。& l: h% ]. |5 N3 w& b8 M
你可以试着把某些故事和朋友讲讲,看看在缺失细节的情况下他还能不能听懂。
/ f/ h: ^+ n& Z) M5 Q! n如果听不懂,说明此类细节不能省。时间长了就能摸索出感觉,不会再想当然。
, x4 ]( f5 D7 B2 y5 t% I- U8 W' r8 v以上主要讲了为什么不能说太简单,接下去说说为什么太详细也不行。# k8 z. O+ n7 x; D: `9 y2 t. X5 g# O
这是非常显而易见的。
# F8 H. _7 T- l" S" w* U. }因为问题一展开,就没边儿了。, k- `% f% [6 [) G1 N- I+ a6 J
老钻在细节里,就聚焦不了主线。+ J8 t+ T2 `% \
一开始领导还会听你讲一会儿。接着就会脸一沉:“今天不展开,你讲重点”。& P* t& `/ F3 a- d  d
这时候一般人更是把握不住重点了。
! m( K# W7 k$ Y7 Y1 `; s4 l, r( B& N6 |所以得始终围绕突出重点来讲,必要的细节讲一点就要懂得及时收回来。
* {- S- b8 V& F) O9 h$ }这就是点到为止,适可而止。
' r1 K- u! {( R' g  K+ }那么怎么把握重点呢?可以反复问自己几个问题,进行语义接龙。比如:1 h5 C9 w5 D" s9 L
这件事的关键点在于。。。
2 c. B* |* H$ V  r; g* F这件事的核心主要是。。。" p# }4 Y2 t) M6 H3 q. X7 Q
这个问题的最大矛盾其实是。。。
4 j3 G3 S6 k% \4 J: [这件事根本上说就是。。。
9 ]7 i* H  H0 y6 n, T2 s( W/ b说穿了讲白了,其实是。。。
" T+ j9 D( R9 A/ {——试着在上述句子后面接龙,看看自己究竟能说些什么。/ T& a; u8 ]% i
通过不断地逼问自己,找出问题的核心,来不断接近真正的内核。# Z$ B7 Z0 u; \) }, N- u6 S& I. U  O
善于把握重点,是汇报的必要技能。
' c4 K( X9 g! x# c/ }- n3 Q+ @6 c) }而且你会发现,上述几个说法很有煽动力,很能够吸引人的注意。(我就经常用)& r% @! `1 M8 X
当然,一开始就说了,难点在于既要围绕着重点汇报,又不能省略关键细节导致领导听不懂。) ^' K" `& x0 o
所以,这两件事得组合在一起,综合运用。& t* y/ `- l; [/ ?
<hr/>二,
& ~5 f& j0 g/ R6 i/ L" r( Q你得说领导想听的,又得说他不知道的。
2 [% f1 l$ z" N9 H这并不矛盾,那么领导想听什么呢?
+ u) H0 ^3 r) }& e: b2 e9 \8 V
想听你说虽然也有难点,但这件事没有大问题了,可以完成。9 t3 s8 b( K) y2 I4 f6 C9 @" W
( w7 C# n; K7 ~
想听你说就算实质上完不成,你也会运用某种方法让它在面上看上去像完成了一样。
* `2 I$ z4 z; Z: @: ]  A# l+ v$ h/ m/ z8 r: D, M- v: E0 P7 p
想听你说这件事虽然完不成了,但你另辟蹊径做了另一件事,那件事一做,效果很好可以覆盖。那么这件事不做的问题也迎刃而解了。
这些就是领导想听的。
* M+ U+ s+ L5 F2 \第一个层次,是迎合。迎合领导想要完成的心,也算是使劲儿的邀功。(这也就是很多人报喜不报忧的原因)1 {/ K# E7 D9 u: H/ [( m
第二个层次,是表态和担当。告诉领导就算客观上不行我也会想尽办法把它搞定,我是忠实的、力挺你的人。(为了您我愿意吹个牛)" O/ L$ D" e+ V9 e+ t: S
第三个层次,是智慧和巧劲。四两拨千斤,当大家都在苦恼的时候,你翻手为云给化解了。6 C# P5 R) N# X3 S7 v5 m
达到第三个层次,也就完美实现了“说领导想听的,又说了他不知道”的目标。
0 ~, P4 ~( F0 H. N& w$ j当然不容易,但效果是最好的。9 J  \% M3 e  T% u: L/ |) x- P* H
人呢,都是这样的。你老汇报他不爱听的,他想你这人怎么老跟我对着干。
6 y& G- m& X. {; c你只有说他想听到的,他才感到舒服。. ^) t! o- N: U# i2 C0 z
如果还能够听到你的努力、你的智慧、你的忠诚、你的担当,听得放心、听得舒心、听得暖心、听得动心,那么汇报的效果就更好了。
% }/ R+ F) y% A) @9 n8 q% e. b9 O<hr/>好,让我们再回到原始逻辑上来。
% \4 Q; \" E) \, o  k/ \) @  d假设,你们单位有100项大大小小的业务,领导为啥要听你的汇报呢?
* N6 j: `* ]8 P! \& ?& L必然是这件事引起了他的关注、牵动了他的神经。
) B6 A6 e# [2 x0 ^0 K) x- ]8 k, U虽然不能说不信任你,但隐约总对这件事的进度、成效、问题有所忧虑,感觉似乎远离了自己的认知、脱离了自己的掌握。7 s1 |  r8 |0 e* o# [
所以,才要挤出时间来专门听你汇报。
- J; n9 u9 N# f/ R; i) R这时候,你直接把问题暴露出来,告诉领导,您猜对了,这里面就是捅娄子了、大有问题。。。4 p- e3 f) |  A4 m$ ^4 y$ Y
你想想会是什么效果?
3 g' I6 @5 I  a: J$ v( j6 d9 x! E所以,不是我要报喜不报忧。而是客观上你不能这么干。5 E; T& z- c4 v% k" E
如果真有问题,也要在出现苗头的时候就专事专议,可别等领导要听汇报的时候当场扔个炸弹。$ W9 X/ {5 S: ~3 O: D
你让领导现场如何表态、如何决策?- O" N9 i# U. f
所以,大汇报基本上以报喜为主,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B. W4 E* X% p! h0 x% j
<hr/>三,
  H! b# Q* Q! T, s2 T$ c0 _数字添彩。
& `& y! M/ A9 L0 U. |  i汇报里夹杂关键数字,效果是极佳的。
& I9 |9 E3 o+ s  d6 J4 y, Y- f这个数据,最好是领导平时并不十分了解的,还可以附加一定的比较。
! V& t- h7 Z, D; j* @$ n, I什么意思呢?4 k0 {1 x5 ~2 ]$ b
现在的行政体制,为了强调自己的专业高效务实,总喜欢整点数字给自己脸上贴金。
" p* \3 F# m7 h, |! ^所以你突然报一组数字出来,领导便会产生以下的感觉。
; i) I. x5 E, N+ C5 ]
3 q3 p4 D( D* ]- B2 y1 j& r 如何跟领导汇报工作?-1.jpg
( \8 r/ J5 u# A6 m2 {" d* ~6 U实际上,他根本来不及反应这些数字的意义,但不明觉厉。觉得你很精干、有点儿意思。' q; v" p: p0 |8 D; }* Y0 I* ]) s
这时候,你如果能再做点数据对比。比如,这个量能在全省能排到前三;这个比去年要上升20%;这个数字说明平均每人能增收500元前。
9 G+ ^8 w3 p1 S, ~* _% h那就够了,你这个汇报忽然就精彩了起来。
; f* v2 b" Z  {) o<hr/>四,
8 a( {8 f, _7 s" m+ a( y( F自信和斩钉截铁。
3 q# A+ W# B6 Y* `/ O汇报的一大要义,是铁一样的自信。
0 }5 W, F) F9 L" d你汇报的时候,领导可能会对某些问题有所疑问,并问你:“这个东西是a还是b啊?”
7 z! T3 A6 N* z领导的问题很刁钻,你一时语塞,于是回答,这个。。。我也说不上来,我们回头核实一下向您汇报。6 R' F* B/ M% n6 @1 O: G
——犯了兵家之大计啊。! j$ {' q& K' b5 k
记住,这个时候,无论真的假的,对的错的,斩钉截铁一点:领导,这个是a,没有问题。4 t2 X9 a! e" r% m0 q: L+ a
我解释一下理由。6 A3 s; g2 W" p
首先,领导的这种发问,或许是疑心,或许是关心,或许也就是单纯一问。
  v/ y& Z) \' i: ^- k但是你回答我不知道我再查查,就非常蹩脚了。
6 d; b2 N! d8 j! I) N7 G4 V1 k- g谁有空和你再细细讨论这些问题啊,机会就这一次,不知道就算了。
# ]9 X; Z7 J# `' v这就像在美丽的画卷上烫了一个洞,你说得等回头再补补,晚了~' ]( B  M, ~9 o
结果是领导感觉很差,觉得你的水平还是不行。
. f$ R0 W+ p9 y. C其次,领导既然发问,说明他并不是很了解。
# ~( O# ^; ~+ j# i2 l那么对不起,不要谦虚,这个桌面上最懂的人就是你了。
" v, g+ d5 B) c9 I) u' I所以,你瞎说一个也没人知道。, X9 |+ F! `: K/ P6 x8 u; }- ^' @2 f( }
但越是瞎说,越得显得斩钉截铁,不能让人有所怀疑。
* j$ Y  F$ J! s5 b& i" {你如果说得犹犹豫豫,领导也会起怀疑,你小子是不是瞎说糊弄我啊。
( u4 T' i7 [1 X: R$ I9 U这时候,领导追问一句,你确定吗?有没有调研过?
$ b  q3 m+ i; U% i4 [9 U& o' v7 d这时候,如果你再硬着头皮说我调研过,是这样的。
7 B0 ?$ R" K! i1 C3 x$ L/ [8 Q( G就有点欺骗的嫌疑了。万一到时候被发现不对,领导会想,你千保证万保证说是对的,结果放屁啊,以后还怎么信任你。7 o) U6 H. p* v/ q4 y
所以看到了吧,所谓自信的逻辑就是在第一答就要堵上领导的嘴,越快把这个问题搪塞过去越好,千万不可进入重复保证的环节。- r8 L. }: b8 I. K. X0 W7 M
这样,即使将来再发现不对,你的责任也是最小的。7 H% H( \1 R" ]3 _1 j
一旦犹豫,被领导追问,后面保证的风险就大了。同时,再反水说不知道也很丢脸了。
% x. C. Q/ B8 R0 c3 m, `2 V0 Q<hr/>五,( O4 q: E% M& V9 P& U  x
发挥长处,抓住细节猛攻。
4 V3 e& n3 C& S8 C领导听完汇报一定会和你交流几句,探讨某些问题。! i, v; @6 I' |
这时候应该如何把握,聊点啥?
) _9 K) j- @! C+ V9 i1 s( m其实我们可以这样试想,领导是强于宏观的、见多识广的,对大问题大方向多多少少是有些考虑的。9 r& Z, i4 E0 Y' Y$ D
而你偏于一隅,容易从个人利益、部门利益、单项利益出发,永远矮人一头。3 U  V$ T/ L/ r& ^+ E8 s
如果讲宏观,很多讨论不一定说得到点上。
, r! v) `! U1 d6 o2 ^8 ?所以,在领导的节奏里你永远出不了彩,还容易出错。# S& Z' E. `3 ^3 c6 P2 p' K" i( t
但不说又不行。, [! A6 S* F4 T! o
这时,你就得发挥自己的长处了,什么呢?就是对细节的了解,知道案例,懂得基层,掌握操作。! d  c7 g$ B; i" E0 H/ M5 n& b
这些东西生动鲜活,领导不了解,听了一定会大受震撼。
/ k% e3 i- l7 s# `2 t
% S" }1 I3 l+ S! A# `% \6 I5 f
' U. R1 S1 r) C% r+ x这里,需要有一些小小的引导。. r3 w6 W' U7 \$ @4 j2 J0 {* r
比如,领导讨论,这个事情的管理未来应该怎么做?- b8 s) U9 Q& w+ W: D
你说,沙书记,这个在京州光明区就有很好的实践,他们专门开设懒政干部培训班,敢于把懒政干部集中起来教育5 [9 U2 O& Y; V( M: A7 K: ~7 p& Y$ `
对不知悔改的坚决调岗,动真碰硬,把区长孙连城都调去市少年宫了。
0 n& y% z. @, A  {, n/ ~' W沙:还有这种做法?确实很新颖,很有担当。
6 D  s5 F7 _' g1 i# t你说,是的,他们在会上还明确要求,不想干的领导干部可以提出调岗或辞职,市委组织部统筹安排。腾笼换鸟,让最新鲜的血液流起来。
  I6 c* {- [1 [5 _* h沙:这么有魄力的做法很少见呐,倒是要看看成效,可以的话全省推广。8 k" p% ?" w$ ]- G
看到没有,细节、故事、案例,离奇、劲爆、有趣,是你吸引领导、把汇报导入自己节奏的最好方法。
/ E: S! P5 V4 K+ T2 s谈宏观,既大又空还容易错;讲细节故事、以点带面,一讲就有意思,领导爱听,你还能流畅地讲,要的就是这种上下其乐融融,相互欣赏的和谐场面。* W: ^! q9 Z) b) H6 K  `
<hr/>所以,别人常说,汇报是表现自己、凸现自己的机会。6 L1 p+ p; ], e% ^7 M
尤其是像大领导汇报的机会,可是不多的。! b1 Y5 _# H  `* k8 \7 j* m# a1 n
所以,多准备一些案例,多固化一些数据,多熟悉一点细节操作。# s: F, O& w+ H) C# o) n  W! J9 z
你看厅长去跟省长汇报也是如此,对哪个点领导会发问,哪个点会扩展,都会做提前的分析预判。+ t$ z, u: ]; S$ k5 a8 `
最后,在省长面前搞得自己业务很熟、思路很清楚、对基层很了解、很精干很有担当的样子。
2 d# `* i' E) t* }, G. w1 l你说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2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02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