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成为首个取消「认房又认贷」的大城市,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释放了什么信号?

[复制链接]
查看8687 | 回复0 | 2022-3-1 17:36: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就是加杠杆。
- t. ^7 U4 c! s5 f/ ~0 Z* G说白了就是通过不断拉动居民负债的方式消化掉房地产库存的同时推升杠杠。
3 k1 \6 D( Q# t" y8 @我觉得这点也是蛮惨的。
. f3 e2 `+ f% l8 s" f7 J( E去杠杆周期内没有去选择降居民杠杠降低居民负担而是选择降低企业政府杠杠,然后在加杠杆周期内一个劲往居民身上加杠杆。
/ m/ v9 k7 f; O$ v0 Q或许这也映证了居民杠杠是“最优资产”的逻辑吧,毕竟金融机构可以违约、房地产会暴雷、地方会赖账,只有居民杠杠最稳定。
, y; O3 ?5 W( W举债发展不是没有代价的,谁享受了资金,谁就要对应承担代价。
' B/ ?3 m+ M6 ^1 Z- D% d这里的代价就是居民。( v. G0 Y2 C1 z, s& ~" v
释放的信号也很明确了:
+ H9 p& p: o8 c, c有时候我觉得有些言论是很可笑的,都说现在生育率稳不住了,但是现在的发展趋向却不是踩刹车而有点像踩油门的即视感。
; [  _9 _. p! u) ^$ [+ l8 L6 ^涨价去的不仅是库存,还有人口。
# g2 L+ o7 D# x# t7 I( U7 t/ d9 g在存地失人还是存人失地这两个选项上进行选择的时候,结论似乎是很明确的。
- r" [. c* G/ H6 M公众在意的人口,似乎还真不如混凝土来得实在。
1 H0 u" t4 S- E9 o! \( Z很悲哀,也很现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11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11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