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
) V* l% ~5 E! j& x Q, x: u' T中午那群兄弟们集体回来办手续,找我签字,围城内的和城外的一起去吃了个饭,一派欢声笑语。- G) C8 P7 L+ b& Y8 Y7 H
饭局间聊下来,无非一个话题:敢问路在何方。
2 U! d, }- K, d9 Y; Y9 K7 _有两个得力干将,一个去了央企的商业项目运营,做后台,薪水缩水三分之二,另一个刚拿了民企物业的offer,做拓展。
1 O% T% ?7 {: |' [" l! M$ g0 [还有一位,底子还算殷实,准备直接做二房东,搞长租公寓试试。
8 ?+ J: q' g# d. Z- F9 l全都继续挤在地产相关行业里,但全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存量资产运营。
- T/ E& T7 K5 A1 h当然,席间,我们的共识是,把手里房产出清,把身上的负债平了。0 Q8 J: h# V, Y# k9 E
没有财务自由,那就割肉,做债务自由,现金流自由。无论路在何方,未来都是一场看不到终点的耐力赛,轻装上阵最重要。% J' q' `$ T* N0 } j
<hr/>以下为原答案
9 O" S+ Y9 C2 i T0 ?' ^. {7 M暂时没被裁掉的一员作答。
/ m# O" a- n" X6 J: e4 ]. r符合所有标签:35岁,高管下沉,一人多兼,以及,降薪。
1 k. j; D8 R- \( P3 j亲手把自己一手打造的团队一个一个裁掉,想尽办法保下来几个骨干,但也只能转岗,也不知道对他们来说是好是坏。/ Y. ]- q2 z% {
毕竟,早走早转型,未必不能抢一些先机。 E, n( B( y8 B% ~
至于留下来的,不能说就是精英,只能说对老板还有用处。至于什么时候成为下一批?前方看不到一点光。
# o" N. N) c$ i* M" W% r' F人生有时候可怕的不是35岁失业,而是没有未来。9 {5 S B3 a, ] c+ L. s
留下来的便是这个没有预期没有未来的状态,努力工作,却前程不再。
; c$ [+ t: J% K- D4 M人活着,总还是要有奔头的,无论是老婆孩子热炕头,还是仗剑载酒踏江湖,有个奔头,才活得鲜活。
5 x) w8 H+ B6 G这一个月我反复在想,35岁以后,职业生涯留给自己的,到底是什么?) \: o+ O$ S! A- `
是行业垮塌后一无是处的技能经验吗?5 h W$ _, L) H+ j$ J( p
当然不是。
4 S/ Z3 j1 z8 ]9 Q: j3 T1 r% D想想职业生涯的前半生,有什么资源,人脉资源也好,能力资源也好,看看有什么是跟房地产无关的,整合整合,还没有失业,就是绝佳的缓冲期,把资源变成与新赛道接轨的粘合剂,杀进新领域,至少还有人脉,还有智力,还有成熟的思维体系,而经验,这种2、3年后边际收益递减的玩意儿,很难吗?4 X( o! d: w& X: V2 z, {0 A
想通了,也就不难了,也就有奔头了。
# {- |& K- f1 H, Y: |; S别妥协,想想自己的资源,重新捋一条路,也许荆棘坎坷,但走通了,也能成为康庄大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