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这么一个有爱的大家庭,多来劲儿呐!”

[复制链接]
查看4379 | 回复0 | 2022-2-16 10:30: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要把老有所为同老有所养结合起来,研究完善政策措施,鼓励老年人继续发光发热,充分发挥年纪较轻的老年人作用,推动志愿者在社区治理中有更多作为。
2 g  z: U+ L2 z5 Y9 Q: t* Q! ]/ G1 u% N# F
——习近平
3 T6 x/ c/ U$ N( ?0 J1 J4 \; \& j6 t5 V! m7 A- R
“生活在这么一个有爱的大家庭,多来劲儿呐!”-1.jpg
0 v& r1 t, @% x- v  L! X

! `# F$ ^/ C1 C  r) C: Y( [4 G2021年8月23日至24日,习近平在河北省承德市考察。图为24日下午,习近平在承德市高新区滨河社区考察时,同社区居民亲切交流。新华社记者李学仁 摄! M; d7 C1 S4 l. Y* c. m* Y

# z  h! \! I: b9 M1 k春节前夕,在河北省承德市高新区滨河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前的小广场格外热闹喜庆。1 A1 k" i" [, M5 A( q; V

9 y, r0 J& b7 P/ r“去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来我们社区考察,就是在这个小广场上,与群众进行了亲切交流。总书记特别关心老人们的晚年生活,让大家心里暖烘烘的!”滨河社区负责人于岚领着记者穿过小广场,走进居家养老服务中心。7 f1 q/ H! `0 A/ s5 e
6 y# i9 \" G: J  I- [+ u9 H9 V. m
屋内正欢腾着。老年大学活动室里,伴随一曲《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身着金丝红裙的大妈们尽情起舞。“总书记考察后的半年里,社区又有了好多变化。叔们姨们个顶个有活力,比年轻人一点都不差!”于岚说。
/ q" }3 K9 W7 [+ `1 M, ]0 `5 U6 O: \3 q& w+ U) |0 i4 q
“哪哪都方便,太没挑儿了”
: {4 N+ b, q& Y# R! s% T8 l
2 D  X1 _0 r! H8 X一股浓郁的饭香从走廊一头飘来。: o/ [) S! Q- G  s

* m! l, K8 E  {" \“老年食堂开饭啦!”于岚指了指一层南边的一间屋子。“去年9月新开的,可受老人们欢迎了!”
/ ]$ X( Y! {8 O2 I- {% p) W2 b
  ^$ F9 b8 b4 z# N, E) G老年食堂内,6张四人餐桌收拾得干净整洁,几位大爷大妈正在用餐,不少老人拎着饭盒,慢悠悠地往里走。一侧桌台上,刚出锅的菜肴冒着热气,红烧鱼块、青椒炒蛋、白烧萝卜……八道荤素搭配的菜,加上米饭和面食,丰盛诱人。/ k6 d9 m# `8 X' v9 S& H- {
5 m3 b, Z8 U" w* Y/ I
68岁的张若诚大爷,边打菜边和记者聊:“家里90多岁的老母亲等着呢,给她端回去。食堂的饭菜好吃、花样多。”3 h( c  w* d: }6 u
  g" W/ l: r  l' p
食堂墙上,每日更新的菜单详细标注了早、午、晚三餐的餐品及价格,每餐还贴心地配了低糖、低脂两款不同的套餐。# w! D. D! @1 A* F2 h" w+ V

* D: E# q) ^- o+ T“总书记来考察时指出,满足老年人多方面需求,让老年人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责任。我们摸底后发现,滨河社区60岁以上老人有1439位,许多老人的子女不在身边,‘吃’是最普遍的‘刚需’。”于岚说。
2 H& N( n; }8 ~9 T: R- p$ D9 Q3 e6 U7 g2 t7 ?
去年9月初,滨河社区联合高新区,用3天时间,改造完成了一座老年食堂。食堂采用政府补贴、第三方运营的模式。60岁以上老人早晚饭5元、午饭10元,80岁以上用餐半价,90岁以上免费吃。
6 b# a1 r( _5 O/ c0 h* \" M
7 J& x. @. Z; H. z; Z6 Z“试吃头几天,我就赶来了。”85岁的郝桂凤家里就她和老伴两人,过去要自己买菜做饭,耗时费力。“现在,我每天早上、中午来食堂吃两顿,省钱省力还营养,哪哪都方便,太没挑儿了!”她说。( m8 x# l( {  d8 n
5 V* P5 I& k+ A
吃的要顺心,住的也要安心。去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曾到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察看适老化改造等项目。如今,陈列在适老化改造展示间的各类设备,出现在很多老年人家中。滨河社区已有60多户家庭完成适老化改造。
, ]7 H1 o6 p: ~2 R1 `3 q
* N. Y7 b) S# c8 g记者找到刘保川大爷家时,他正借助行走辅助器进行康复训练。刘大爷62岁,患有糖尿病、脑血栓,行动不便。5 y: W3 ^& U- c1 t' Y& [
9 r0 i+ t  _6 o% C% f5 a$ d
“社区帮我安装了马桶助力架,送来了助浴椅和行走辅助器。走路不那么费劲了,坐着洗澡也稳当得多。”刘大爷告诉记者,家里还有一个“保镖”呢!8 Q* K8 f0 Z6 M4 {1 O' g

+ ~1 {! e6 R1 E! a" I! |去年下半年,社区为20多户有患病老人和独居老人的家庭配发了监控摄像头,能自动锁定并跟踪拍摄目标,还能用手机进行实时对讲。7 M' X$ X, l/ L" E0 h
1 A' Q* J, Y# N0 `; \
正聊着,摄像头“说话”了:“老头子,在家还好不?”原来是外出办事的老伴记挂刘大爷了。
, H2 W% B; x9 N# k7 }9 `% S$ O
( E6 s$ I* Z1 D' Y6 M6 M' s) d“现在我也成了一名‘红马甲’”/ |( p( ]/ k% |' m% U

0 h3 N6 K. \: R8 \$ M“小岳,我的眼睛好多了!多亏你前两天专门陪我去医院做检查。”小广场上,出门遛弯的张郁馥一眼认出身着志愿者红马甲的一位女士。3 A: \  [. T2 w, o" c9 j  i
% B: ]  L8 d$ i
“张姨,客气啥!再有需要帮忙的,您随时叫我!”那位“红马甲”亲热地应道。- i: l! x: ~  t' Z

  w* Y9 l0 A* t! g0 m4 Y" F张郁馥口中的“小岳”,是64岁的岳淑荣,滨河社区老年学雷锋志愿服务队的老年志愿者,社区里出了名的“热心肠”。平日,她常到87岁的独居老人张郁馥家打扫卫生、拉拉家常。前阵子,听说张郁馥患了眼疾,岳淑荣马上提出陪着去医院,“那几天,承德飘大雪,地上积雪很深,咋能让张姨一人坐公交车去?”% l# q9 ~4 M! W" h
; t' E/ A- _- b0 `) T- L9 r. [
这样的“麻烦事”,岳淑荣习以为常。“儿女在外,我们都是‘空巢老人’。趁着身体还算硬朗,为更年长的老人们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心里很舒坦!”
6 L9 d' _, N! v! U/ f- J  w# K, Y
8 X. l8 D/ z  w+ x- I6 A3年前,社区成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时,岳淑荣和一群身体好、精神健旺的“活力老人”聚到一起,组建了志愿服务队。! B2 H; @  p3 Z3 ?# I! Q: \; j

! L( y" y) b, O习近平总书记来考察时,见到了5位老年志愿者代表,岳淑荣是其中之一。. T2 i' m% M3 I% H2 d( d

, o! @0 T- p0 J# [, t8 G6 h“我们对总书记说,做志愿者就是想老有所为,多发挥点余热。”岳淑荣回忆,“总书记说我们讲得很好,在探索做好老有所养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个怎么老有所为的问题。”+ p* K0 x7 n: p* A! o2 p8 l6 L" {

) N* @8 h6 s# v$ Z  q4 E1 L7 o“亲耳听到总书记的肯定,我们开心得快要蹦起来了!”同样见到习近平总书记的老年志愿者胡希英对记者说,“我们心气更高了,事事都愿走在前头!”
3 a" Z6 F6 R- i  {1 Y9 @
) k/ F- F4 m! _2 m& o就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后的第二天,3位年过六旬的大妈找到社区工作人员,申请加入志愿服务队。不到半年间,服务队扩充到58人,各人根据特长,分布在慰问组、文艺组、家政服务组等12个小组,每天2名志愿者轮流值班。- x3 E9 F7 U+ j' V3 B2 z
1 I% T) J% h. Q) S4 f
“过去,总在社区院里看到‘红马甲’们忙这忙那,瞧着特有正能量。现在我也成了一名‘红马甲’,感觉天天有使不完的劲,孩子说我笑得也多了。”60岁的吴亚红去年9月刚成为志愿者,就将家里3口大缸捐给新开的老年食堂,“给老姐妹们腌酸菜用!”8 i" C! W: A# h! ?
1 ~0 Q4 Q: J' _( E
“总书记说,研究完善政策措施,鼓励老年人继续发光发热,充分发挥年纪较轻的老年人作用,推动志愿者在社区治理中有更多作为。”于岚介绍,社区试行的“时间银行”机制正在不断完善,银发志愿者们已经“储蓄”了近7000小时的服务时间,“今天他们服务别人,往后也有人为他们服务。爱,正在我们社区源源不断地循环。”
4 [/ @' h, V+ [" ~
' m4 \: g2 M0 |8 H0 E% Y8 B/ O) T5 L3 Y“音乐一响,我身上啥病都没了”
' A& @: y  n; e0 ^5 Z7 k% B6 v% |# C$ ^9 {+ c& H9 U; X
“杨老师,您再帮我们抠抠细节。”老年大学活动室内,59岁的赵凤云和几位大妈围在老师杨丽娜身边,手上比划着舞蹈动作。% x* E0 T, i9 k2 p4 h* E$ @6 i
, O+ _2 ?! |5 y$ W
今年,滨河社区与隔壁梨花社区联合举办首届社区网络春晚,两个社区的老人当主角。大合唱、旗袍秀、诗朗诵、民乐演奏……节目单精彩纷呈,赵凤云和老姐妹们连报了3个节目,展示她们在社区老年大学学习的“丰硕成果”。
% L; r& d( |; [! e" a; j7 K' w8 m1 Q* N- K7 Z  j
“周一、周四练舞蹈,周三、周四上声乐课,多充实啊!”赵凤云退休近10年,前些年忙着带小外孙,孩子进幼儿园后,她闲得发慌。“年轻时就好唱歌跳舞,可惜没空学。现在老年大学课程丰富,还免费,我不得赶紧抓住好机会?”赵凤云笑道。2 E$ s+ K, c2 i7 s/ T+ Y+ `

( ~; {5 V3 k. E& Q7 ~从2018年起,滨河社区开办了“公益教、免费学”的社区老年大学,在“身怀绝技”的老人和“渴望学习”的老人之间架起桥梁,让双方彼此需要、相互成就。4 c# M6 k6 \5 {5 S3 ?

+ `% z% X' @5 k6 Y* m" c舞蹈班老师杨丽娜曾是国家二级编导。她的特长,被入户走访的社区干部细心捕捉到,记录在信息平台上。“能教老姐妹们,我特乐意,又重新找回了活力。我老伴说,音乐一响,我身上啥病都没了!”说起这事,67岁的杨丽娜眉开眼笑。  o  m6 ^7 i) |5 {" ]. u

) h9 h9 \8 W5 l6 U0 p/ s/ [  m, @* }走在滨河社区,记者处处感觉到家一般的温馨:老人们称呼于岚这些社区干部“闺女、小子”,于岚和同事对老人们则“叔”“姨”“姥姥”地叫得亲。人与人之间,没有陌生,只有笑声。' P* h  V5 H1 T  J

% G( b* ?$ u6 p* X# i: v$ k. Z“都说当志愿者很辛苦,我看快乐更多。”胡希英说,前不久她提着两袋沉重的包裹往家走,一个陌生小伙主动上前帮了她。小伙没留名,只留下一句:“您是社区志愿者吧?我认得您。今天我也志愿一把!”
6 V% W( p' R. Y0 v  y" E8 R. C6 T( Z( F9 F/ L! ?6 ]* A: Z
“生活在这么一个有爱的大家庭,多来劲儿呐!”胡希英说,要不是社区为老年人提供各种平台,自己也不会过得这么有滋有味。她还特意创作了一首诗,挥洒她的憧憬——
( w) @6 \/ I1 t* q) o4 v9 K  s' z, ?! z- m5 B' B' q+ g
“八十不老,六十还小,我们是一群快乐的小伙伴……天天满眼都是阳光灿烂,让我们再活上30年!”(记者 严瑜 史自强)3 E, {5 b" {6 ~) f8 V- w

# D$ C1 @5 K/ J2 W0 Q7 P5 y《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2年02月08日 第 01 版)
" L, M( K8 r! ~0 [: j
. ?6 {. ~2 s. t0 e. b9 k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77

56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保密

新手上路

金钱
56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