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的道路上,离不开11条黄金教育法则

[复制链接]
查看2608 | 回复3 | 2022-2-2 17:41: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很大程度上来说,父母的好坏,决定了原生家庭的质量。每个人都希望自己一出生就能遇到一对好父母,但往往事与愿违。很多家长也希望自己能成为孩子眼中的“好父母”,但往往力不从心。
' ~$ @7 g  {3 [5 B; n* D1 {  C; u" G# u! r  R4 a
那么,怎样的父母才算是好父母呢?或者说,好父母都有些什么标准呢?' G. ?) y, H# H- g' A: K# z$ h
# P! o. K+ \; v
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 K: G5 {: H+ @0 B* H- q, f  g
. g: g5 p& Y8 h& _; \
你叫孩子别睡懒觉,你睡懒觉吗?你让孩子健身,你健身吗?你让孩子别说脏话,你说脏话吗?你教育孩子对人要有礼貌,你对人有礼貌吗?你让孩子别沉迷游戏,你沉迷麻将吗?……如果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是否定的,那么你肯定不是一个好家长。* g0 I- W9 \% O* p$ X9 G3 ?0 W
4 y" c/ u( m7 o% G: @
孩子的品格和习惯都源于父母。最好的家庭教育,不是说给孩子听,而是做给孩子看。+ S$ F9 r4 u* D! |) y

$ ~5 ^- W& H* t, Q4 X1 }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  b9 c  K7 r8 J2 N) H
* w9 ]( n" I' `, S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是父母的复制品。孩子的精神世界应该得到尊重。你是画家,则不必强迫儿子也成为徐悲鸿;你是歌唱家,也不必非要女儿成为李谷一不可。
- A! a) h3 i8 h+ U9 F3 p3 {( A  W5 X9 n) t) ?- Q- ?  |+ e
企图迫使孩子成为第二个自己的家长是愚昧的;因为自己“小时候家里穷,什么艺体特长都没学会”便强迫孩子圆自己的“梦”,这样的父母更是愚蠢的。
- W8 W3 E0 o" l8 |& Y; R
% v) x# H, K9 R4 a0 X9 f真诚给孩子认错道歉7 g+ K; {! s  f- K& t% q

! f7 S4 Y1 Q: o; c. O  C没有人不犯错误,做父母的也不例外。关键是,犯了错误后怎么办?知道自己错了之后你的态度,就是最好的家庭教育,因为孩子正看着你呢!; p0 G6 O' W$ t1 j% L
2 w# t7 @7 `! g/ }" p
如果你百般掩饰,找借口为自己辩解,你就在教育孩子文过饰非;如果你恼羞成怒,斥责指出你错误的孩子,你就是在教育孩子强词夺理。3 ]/ H9 Y6 ~( l; r

0 D4 Y3 ^0 g( p; I% S唯一正确的态度是:“孩子,爸爸(妈妈)的确错了,请原谅!”5 q" [9 `% ]7 |8 r) x

7 t, ]4 Q. M' z) |不把大人的争执播进孩子的心灵+ Y* M' U) y9 K: i8 O
, g4 Y# ?0 d7 L5 l0 T1 d
夫妻之间的亲密感情不应仅仅被看成是两个人之间的爱,其实这种爱同时也是一种无声而有效的家庭情感教育。- Y& n. E1 S0 h3 T

. g. O, C% G7 ~当然,夫妻之间难免也会闹别扭甚至发生冲突,问题是双方都不要去争抢孩子的感情世界,逼着孩子“选边站队”,更不应该给孩子灌输仇恨。
, m6 g% e* S8 `0 b+ O! K" [- p: n$ c
我看见有些夫妻离婚了,可依然以朋友身份保持着友谊,这是一种非常可贵的爱的教育。; y$ q# k  W: v- \2 A

" V' V! f. }3 c7 g关心孩子的身体胜过其学习成绩
) ]& N( y7 Y% z- Y: ^6 o0 {
2 S4 q4 p% _) q; i孩子的睡眠时间比学习时间重要,孩子多吃一个鸡蛋比多做一道习题重要。+ d0 {; b5 }" P5 x
+ n, x2 S$ F8 @
孩子成绩优,身体棒,当然最好不过,但有时候不可得兼,非要你二选一,你选什么?难道你放弃孩子的健康,而选择分数?孩子不顾一切考了个第一名,可身体搞差了,这个“第一名”拿来何用?
( o& S% o" M# H4 T9 T4 y& |4 d! d/ U1 V# L
我常说:“幸福比优秀更重要!”而幸福的载体只能是健康的身体。
+ R- i6 V  d: k6 J& w2 d2 ?0 }# K
! N) J& `! P9 D4 {6 Y4 L/ Q  w允许孩子不出类拔萃
. _% }( ^$ D3 z7 O  u9 F: L9 t2 o8 p1 a) U  t
同事的孩子上了清华,便担心自己的孩子是否能够上北大。  \  S, R4 l4 E4 o2 n$ u0 _( w2 L
0 T3 e# L6 |1 }$ N6 r* G; l3 |0 n
因为攀比,便有了忧虑、纠结、焦灼,而这一切便转化为对孩子的苛求;更要命的是,这种情绪会不知不觉传染给孩子,于是孩子也忧虑、纠结、焦灼起来,便失去了天真无邪的快乐。
1 u" O6 c' V. s0 ^0 v7 o
: j+ Y( |, y2 u$ O; s任何时代,杰出人物总是寥若晨星,为什么不允许孩子做一个普通而幸福的人呢?
2 w$ B9 j) {; G. _0 W0 M3 z2 D0 ~, T7 S- v. k  m  F
接纳孩子的不完美* }7 D. [$ o! u
; j9 V! A9 z& N8 X' p
如果孩子考差了,你会对孩子说“祝贺你,因为你检测出了自己学习上的问题”吗?如果孩子考好了,你会说“孩子,爸爸妈妈允许你下次考试失败”吗?2 h9 y$ L2 m! O6 ^! T8 Q/ E) t
/ ~# q! c. t  d, f! Q# r) r5 K, Y6 \
我们对孩子的要求,过于完美,近乎于圣人,孩子因此很累。问题是,任何孩子都不可能完美,不完美才是常态。5 V" F! j. T) Q* S7 u3 @
2 {! {! S$ {; B( M  d3 |
如果你非要让孩子完美,请你用对孩子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你能够完美吗?
# a2 S* r/ D/ k
& x8 k. U" \& J8 |* ]/ [* h1 w尊重孩子的隐私
* ^; K4 q- I) T7 c# {9 S2 d0 L4 t! p0 G3 q7 u
父母对孩子许多心灵侵犯,往往都是打着“我是为你好”的旗号,比如未经允许看孩子的日记,翻孩子的书包,偷听孩子的电话,查看孩子的微信聊天……' j# ?# _8 |3 e) ~+ p4 a/ ~+ u
2 l) C& l  v% Q' q
其实孩子未必真有什么不得了的“秘密”,只不过是渐渐长大的他们想独享一份心灵自由罢了。如果父母发自内心地尊重孩子,孩子也许会把你当作朋友而主动向你敞开心扉。$ S5 [& F* r0 h1 q, K/ [

, k9 T0 W) E6 k( T/ F6 Y5 p有读书的习惯+ g$ c; }- q* f

5 E) {5 Q) w& ^" g$ L8 k4 K  u( I你家里有书房吗?你有手不释卷的习惯吗?你经常和孩子谈论谋一本书吗?你在孩子面前是不是一个有学问的人?……如果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是肯定的,那么你孩子想不热爱阅读都难。( E5 Y) `# z' x& G
7 g3 E. q8 D: m6 S3 c- F1 Y
孩子的书卷气,只能由家庭的书香气熏陶。而家庭是否充满书香气,取决于父母是热爱阅读。这里的热爱,不是一时,而是一世;不是偶尔,而是终生。. H! F3 \/ h3 Y+ Y- e

. M& @6 y/ l7 m) b* n0 c  k8 P和孩子有至少一项共同爱好% p# G3 J# e6 i4 [; g6 v2 M2 Q

0 n6 n- F) ~- J. s# ?' B2 V教育就是陪伴,就是倾听,就是不知不觉走进心灵。多一项和孩子的共同爱好,就多了一条通往孩子心灵的道路。' U8 V- l( D+ @; H
: l* r6 _4 p3 F. j3 |; |. v
相反,如果你从不和孩子共读一本书,从不和孩子一起上网,从不和孩子一起踢球,从不和孩子同追一部电视剧,从不和孩子一起做一件彼此都感到有趣的事……对不起,你就失去了和孩子沟通的有效渠道。当然,也失去了为人父为人母的乐趣。/ P  _# N7 p5 Q; Y) v+ l# |. M- |
! b; b) F0 K5 m% [: y7 [
和孩子一道成长
4 @. L7 i3 u* l" P3 h. ?' W! ~8 E
; x1 X) Y! e  U) L( e) T2 b3 l我们的心智比孩子成熟,但我们的心灵不如孩子纯洁;孩子们比成人更富想象力和“初生牛犊”的勇气,但他们往往幼稚而脆弱。双方都需要成长,彼此都可以为师。; z' |7 e# L" P$ T: S9 i

3 e% ^+ v' a9 e- [最好的父母并非没有缺点,但他们一直都在学习,包括向孩子学习。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父母和孩子心灵的互相感染、互相影响、互相欣赏……最后达到亲子的共同成长。+ m  K* \- J) T1 T, [, |* O
; E7 ]% Z  P$ R* z
好父母的标准肯定不只上述11条,但至少包括了这些。这些标准的任务不是给孩子传授知识,而是培养他们成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人。
1 U8 c+ Z- h# ^: B
3 @" S& K$ a/ m) P0 P当然,很多父母也想培养自己孩子的人品,也想和孩子共同成长。但是要么没时间、没精力,要么认为缺乏客观的物质条件。; L. F3 R+ m' r7 e+ a

5 B$ @' L: ^: N) ]7 s其实,没时间和没钱只是借口,做不了好父母很多时候是因为很多父母仍然不会做父母。
9 u/ B0 W5 H0 ], r, L( ]; U% w
4 ?. D" U+ _' C% S来源: 中国教师报
落羽_有_千殇 | 2022-2-3 01: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好的父母并非没有缺点,但他们一直都在学习,包括向孩子学习。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父母和孩子心灵的互相感染、互相影响、互相欣赏……最后达到亲子的共同成长。
额外去我 | 2022-2-3 07:52:04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啊辉凌云蜕 | 2022-2-3 19:28:39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10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保密

新手上路

金钱
21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