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双减政策下的“被裁员”的人之一,双减政策后暴露出来的乱象以及背后的秘密。
1 I( m* N% j3 {' }# F' M6 e5 N乱象一:大面积人员失业,面临着找不到工作的尴尬处境。 W0 I' n9 J+ G3 q, L& A
这里的人员失业大部分指的就是校外培训机构的老师失业,你像运营、设计、技术这方面的人才换个行业照样风生水起。但是,教培机构在宣传自己的师资力量的时候往往都是说自己的师资力量都是名牌大学毕业生、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怎么到了现在都成了一个个冷门专业,事业编公务员没有岗位,没有其他技能的普通本科生,甚至还有专科生。1 [* s% M: |. B M, T, e
所以这里第一个乱象就是,大多数的教培机构的老师的教师资格证都是不规范的,甚至说有的老师就是没有教师资格证,都是靠机构自己强行包装,告诉老师如何应对家长的盘问制造出来的话术,目的就是给自己形象背书,让家长去掏钱买课。
. g4 h, i" [7 l乱象二:资金链轻易断裂,大量家长退费无门- a: Q$ e5 H3 y$ |3 ^
大多数的教育培训机构都是在超前赶路,就是把家长交的学费大部分拿去扩充新校区,试图扩大自己的校区范围,来笼络更多的资金,再去扩张。
: y: G( s: Y' q说明这个行业的利润很高,才会产生如此强大的逐利现象。一旦监管了资金,家长们缴纳的钱不能用来扩张校区之后,就发生了连锁反应。
; }8 ]' M3 p5 v1 N& i& K所以说,资本为了钱是什么都干得出来的,至于你的娃学习的好坏是没人管的。" {& ]- ~% K" }5 \# M- i
乱象三:试图无视双减,节假日周末继续补课
- U. V+ X; F$ `; m8 i机构负责人会给老师们洗脑,告诉老师们【家长们都是有补习需求的,只要需求在,我们的市场就还在】。这不就是胡扯淡呢,家长们之所以有补习需求就是因为大量的学生报名的校外培训机构,导致了分数线的提升,才产生的无效内卷。你问问哪个家长真的真心实意愿意把钱交给培训机构?& N# G$ o/ q; q3 x
这也是说明了这个行业内的利润奇高,哪怕中央出台了文件,也要顶风作案捞一笔。
; o8 h. _+ z5 v& v我是芃于晏学长,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