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跟澳大利亚相比,真的只是二流发达国家吗?

[复制链接]
查看6326 | 回复0 | 2022-1-19 12: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看成了澳洲和美国比真的是二流国家吗……还准备点进来替澳洲辩护一下 然而(微笑脸)。
5 f/ ?! j- R( ^  ^/ h% z7 [这文章像是移民中介写的… 而且描述感觉像是挺多年前写的,澳洲矿业还发达经济最好的时候,现在澳元早贬值了。
! T* K- e% N$ S1 e* m2 o在美国华人的中坚力量早已经是8、90年代出来读书工作的大陆高材生,有一技之长,大部分是中产阶级,纳税主力军,有一定社会地位。近10年来去美国读高中 本科的也越来越多,基本上家里有资金 成绩也不错的首选会是去美国读书。美国的科研创新能力世界第一,这点很难否认吧。许多最新的技术,产业,商业模式都是从美国推广到全世界的,还要怎样才算最发达。
2 G. P: C8 }9 k) U其实我是从美国搬来澳洲的,作为一个平凡百姓,生活上我更喜欢澳洲一点。但也仅仅是因为气候好,吃得好,咖啡好喝,再加上福利好(虽然还没享受到)。在美国的收入联邦税州税等等杂七杂八扣完后也就剩一半多一点,有啥福利啊 啥都没有。其他方面没觉得这两个国家有什么差别,毕竟同源都是安格鲁撒克逊的后代。美加澳这几个新大陆国家其实挺相似的,和欧洲相比有一种相似的土感……( g( T' [4 n$ j& d# A( H* p: h- L
我这样的没远大抱负的普通人挺适合在澳洲生活,能生活得很舒服,比在美国轻松,家庭的医疗和教育开支会少一些,毕竟没有保险的话也还有medicare兜着,而将来有了孩子, 也不用像美国家庭那样攒出几十万学费备着,澳洲大学都是公立,学费低且有政府贷款,很省心。
7 F& v* f- L6 r然而对于有理想 想改变世界的人 想做学术的人,那肯定是美国的土壤更好。很多想折腾的澳洲人也去了美国。硅谷每年就从澳洲招不少人过去。
七毛七毛七 | 2022-1-19 17:5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成了澳洲和美国比真的是二流国家吗……还准备点进来替澳洲辩护一下 然而(微笑脸)。! ~4 d" M  H9 m- z
这文章像是移民中介写的… 而且描述感觉像是挺多年前写的,澳洲矿业还发达经济最好的时候,现在澳元早贬值了。6 \* d8 k1 c  F
在美国华人的中坚力量早已经是8、90年代出来读书工作的大陆高材生,有一技之长,大部分是中产阶级,纳税主力军,有一定社会地位。近10年来去美国读高中 本科的也越来越多,基本上家里有资金 成绩也不错的首选会是去美国读书。美国的科研创新能力世界第一,这点很难否认吧。许多最新的技术,产业,商业模式都是从美国推广到全世界的,还要怎样才算最发达。3 r! k0 G) i% T, K! S
其实我是从美国搬来澳洲的,作为一个平凡百姓,生活上我更喜欢澳洲一点。但也仅仅是因为气候好,吃得好,咖啡好喝,再加上福利好(虽然还没享受到)。在美国的收入联邦税州税等等杂七杂八扣完后也就剩一半多一点,有啥福利啊 啥都没有。其他方面没觉得这两个国家有什么差别,毕竟同源都是安格鲁撒克逊的后代。美加澳这几个新大陆国家其实挺相似的,和欧洲相比有一种相似的土感……( I2 b9 m) c' i8 `, \" ^3 t
我这样的没远大抱负的普通人挺适合在澳洲生活,能生活得很舒服,比在美国轻松,家庭的医疗和教育开支会少一些,毕竟没有保险的话也还有medicare兜着,而将来有了孩子, 也不用像美国家庭那样攒出几十万学费备着,澳洲大学都是公立,学费低且有政府贷款,很省心。
$ J# M- b: `( H- s' G然而对于有理想 想改变世界的人 想做学术的人,那肯定是美国的土壤更好。很多想折腾的澳洲人也去了美国。硅谷每年就从澳洲招不少人过去。
清夜小酌倒 | 2022-1-20 01:29:0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问题Quora上有的问。How is living in Australia different from liv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 J( d) ~8 f% Z  t6 e# O真正的美国人或者澳大利亚人会来回答呢。) s1 B. J% R. x( T! Z
在这里问,你只会得到站在华人角度看其它国家的答案。
Hope2373 | 2022-1-20 10: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想辩解澳洲与美国相比不至于惨到沦为二流,却发现是问美国与澳洲相比。
一声叹息呜呜诓 | 2022-1-20 15:28:54 | 显示全部楼层
疫情更新
* r1 c- S4 ?4 j) ~—————* g" y1 h& I$ q
疫情爆发已经一年了,今天来聊一下疫情发生之后的事情吧。* ^0 }! I0 C7 P) W9 h' r! ]8 B: j9 F% y. s3 B
疫情刚爆发的时候,美国是第一批对中国禁航的的国家之一,非常的傲慢不友好。澳洲却宣布对全部在澳的染疫中国人进行免费治疗,算是比较的友好和人道主义的。0 I6 ?$ Q$ O3 w
后来澳洲陆陆续续有一些本土病例,但是依然对美国亦步亦趋,不做更多的限制与行动。然而在墨尔本第二波疫情的冲击下,维州州政府大彻大悟。伴随着强硬的宵禁与四级封锁,在所有人付出巨大的努力与牺牲之后,终于成功控制住了疫情。( Z! Q8 X" ^4 D
反观美国-世界最强国,一开始的傲慢自大直接导致了第一波的冲击,后来的纽约州,加州等好不容易在付出巨大努力后有了一点点的成效,结果依然被无能的领导者再次拖下水。2 h1 a! K/ D3 ]+ {
相对于美国来说,澳洲的确只能算是一个边隅小国。但是对百姓而言,小国却要比大国更有温度一些。
" V& x; U- p% A" W/ L6 Z( t1 o美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国家,我不敢妄下结论去总结。这个国家里面同时拥有第一世界,第二世界和第三世界的的人。对美国的上层人来说,美国是天堂,他们可以为所欲为。对美国的中层人来说,美国只是一个正常的国家,只要努力拼命,依然可以温饱无忧,但是永远不会有机会爬到上层。对于底层人来说,美国是地狱,无处不在的毒品,黑帮,腐败时时刻刻都在挤压着最后的生存空间,永无翻身之日。$ H1 r8 I( R6 W' p1 N. L
澳洲是一个相对简单的国家,很少有真正的第一世界或者第三世界的人,绝大多数的人都徘徊在第二世界里。不管是开着面包车的水管工,还是坐在写字楼里的小白领,大家都没有多少本质的区别,至少不像美国那样有着巨大的,不可跨越的鸿沟。
, w  O( X) x0 p) [" G- S对于老百姓而言,一个国家的强大与否都是虚的,只有冰箱里的食物和账户里的钱是真的。
3 j/ r6 i" v; w5 J* b6 y2 d* A祝大家新年快乐 !6 m8 s( L" w3 ]/ b

4 o  n2 R* l: A3 n7 {- }————————————
  j; Z! z& Q  Q我来说几句公道话吧。7 O" s2 m# A4 a/ |
我在波士顿生活了三年,在墨尔本生活了四年。
. Q/ v3 `1 l: S3 b. T去过美国的二十多个州,十多个国家公园,也去过澳洲的所有州的首府城市。
; U/ u% ]( g# U3 y, g总的来说,澳洲更平和一点,美国发达的大城市更热闹一点。 美国两极分化比澳洲要严重很多,其他的社会问题(诸如控枪,种族歧视,恐怖袭击等)也比澳洲严重很多。美国人更热衷于体育,澳洲人更热衷于户外。澳洲人做起死来,简直就像开挂。, \" E, Y0 G( T( e) \
来美国的华人,可能更多的是想要一展抱负,功成名就。来澳洲的华人,可能更多的是想要享受当下生活。美国人觉得澳洲好山好水好平静,好适合退休以后去生活。澳洲人觉得美国好先进好发达,好适合年轻人去发展。
7 l8 q% ]6 P" O* t纽约,洛杉矶,迈阿密这些城市人口比较多,夜生活也非常的丰富,远超悉尼墨尔本。但是不得不说,这几个城市的治安和环境真的很差,比中国一线城市差远了。乱七八糟的法拉盛,虽然什么都有,感觉还不如国内的小县城。澳洲大城市虽然环境和治安相对较好,但是晚上十点以后没有夜生活,能把人活活逼死。同时能感觉到澳洲的警察低调温和但是比较无能,连几个小破孩都管不了。
  a- \; X3 q) y2 K) P3 m: H8 J6 [人口组成部分,感觉澳洲的北方华人偏多,美国的的南方华人(福建,广东)居多。这一点没有任何的地域歧视,也没有任何的精确数据依据,单单是从个人感觉来说。还有澳洲的Chinese food 更地道一些,虽然以前也经常去法拉盛(也在LA呆过几个月),但是凭心而论,无论是数量上和还是质量上,悉尼墨尔本这边的的好吃的真的超过纽约波士顿。. ?, `0 L% {& F# B7 @' `, Z4 s
其他人种,我的直觉是澳洲的黑人比例远远小于美国,澳洲很少有墨西哥人,澳洲和美国都有很多很多华人,印度人。在美国,开出租车的大多是老墨,但是在澳洲(只说悉尼墨尔本),开出租车,Uber,滴滴的绝大多数都是印度人和巴基斯坦人。有意思的是,墨尔本是除了希腊本土以外希腊人最多的城市。9 F. r; U: ?" u0 e! s. x
作为相似的移民国家,种族歧视的问题在这两个国家都是的的确确存在的,但是你会发现,越发达的城市和地区,这种现象越少。我不敢说大城市的白人们内心会真的觉得众生平等,但是基础的学校教育以及工作氛围会把他逼的至少表现起来对所有人都很尊重。
3 v7 b; Y; V3 K澳洲的工业不发达,甚至没有自己的车企(不要和我说霍顿,你自己去查资料,看看霍顿究竟是谁家的)。但是澳洲的农牧业的是比美国厉害一些。简单举个例子,美国买车便宜,澳洲奶粉质量好。; H! R1 B# e) n; z( T
生活消费,不太好比。总之我感觉波士顿和墨尔本的消费差不多。在美国,饭店小费基本是必须给(一般是10%~20%),在澳洲,小费绝大多数情况不给。 墨尔本的房价和波士顿的房价旗鼓相当吧。我比较的都是好一点儿的地方,比如波士顿旁边的Newton和墨尔本旁边的Toorak(都贵的一批 )。好一点的区域,稍微看上眼的house,没有2M一般都下不来。人工方面,美国很贵,澳洲更贵吧。美国便宜的无证黑工很多,澳洲相对较少,但是也有。
; ]+ E( }3 y8 j( W+ p玩的方面,美国有的,澳洲基本都有。包括跳伞,开飞机,射击之类的。唯一的区别就是澳洲不允许玩半自动和全自动步枪, 只有单发步枪以及手枪和气枪。而且,澳洲对大麻的管控更加严格,虽然也有人抽,但是总体来说还是比美国少很多。8 u7 y. ?1 Q+ M- F! D. c
公共交通,也都是烂的掉渣,被我大天朝实力碾压。无论在美国还是在澳洲,没车就像是没腿,哪儿都去不了。不过不一样的一点在于,美国的电动车已经很多很多了,澳洲的电动车比例还是很小。城际出行基本只有飞机这一个选项,两个国家的火车都是那种绿皮慢车,本地人坐火车大多是为了欣赏风景或者玩,而不是真的为了出行。
* W1 S$ _' s( L/ o7 ]要说时尚的话,我觉得都土的掉渣。比起英国和法国来,美国和澳洲都是乡巴佬,谁也别瞧不起谁。美国的快销品牌很多,但是你敢说这是时尚嘛?澳洲嘛!几乎连快销品牌也没有。美国的outlets买衣服会便宜很多,但是你们知道吗?outlet里的衣服和正品柜里的衣服完全不一样,质量也不是很靠谱。但总体来说,澳洲的迭代还是比美国慢。! x2 C  x; G/ j/ D  T" m# I
移民方面,整体来说,都有难度但都不太难(相比较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来说来说)。澳洲和加拿大一样,主要依靠打分制。美国的话,渠道更多一点。而且两个国家互认程度还是比较高的。比如说,你可以拿美国驾照直接换澳洲的full license。澳洲人在美国工作也是比较都欢迎的。但是我能明显感觉到,澳洲和加拿大的关系要比和美国的关系更好,可能这两个国家都属于英联邦国家吧。我没有在加拿大定长时间居过,希望了解的朋友多说一说。中餐馆打工大概是所有移民和留学生都会经历的一个阶段吧。有的人快速路过,找到别的道路;有的人一生困这里了,干个几十年,从洗盘子赶到小老板,但依然和周围世界没有交集。
8 j3 \, W" J+ x9 F2 q0 ^经济方面,能明显的感觉到澳洲的就业形势并不太好,死水一潭,没有一丝丝生机,再遇上一届脑残政府,大力糟践中澳关系更是雪上加霜。尤其今年以来,能够明显的感觉到澳洲经济在下行。美国呢,也好不到哪里去,打贸易战嘴皮赢了,钱包输了,物价不停的涨,老百姓雪上加霜。美国和澳洲人都不攒钱,遇到疫情这种波浪,很多家庭变得异常脆弱。4 ?, `+ n( h" T2 V$ |
论选举制度什么的,其实也都是伪民主。不管是美国还是澳洲,虽然两个党派你都很不喜欢,但是你最后投的都是那个你稍微不那么讨厌的党。社会保障方面,澳洲稍微好那么一些吧,毕竟养老型国家。政治方面,澳洲只会跟着美国一面倒,因为这条线路他走了近百年,而且一直都很成功。很多澳洲人觉得,澳洲现在的发达,其实很大程度上是依附美国的功劳。所以你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澳洲就是损害经济也不会和美国闹掰。% L# t. @3 i9 E! W* c
职业方面,不得不说美国的初级工作机会要比澳洲多很多。澳洲的起步薪资基本会比美国高,但是高级岗位的薪资又会比美国低很多。澳洲的税收高,贫富差距小。美国大概是饿的饿死,饱的饱死,澳洲就是不会让你饿着也不会让你吃撑。而且两个国家对没有身份的人都不太友好,尤其是美国,很多工作机会都直接表明不接受非公民或者非永居的申请。经常听到美国公司的华人员工跳楼,但目前还没有听说过澳洲公司的华人员工跳楼(逝者安息)。 听过很多故事,对华人员工压榨最狠的还是华人老板。很多中餐厅老板就连服务员每小时几块钱的工资都要克扣,简直是丧心病狂。" N, i6 K6 g; N' |
在大型公司里,无论是在土澳还是在美帝,大多数华人在公司里都会遇到若隐若现的 Bamboo Ceiling。毕竟是在别人的国家里,遇到的职业阻力肯定要比国内大。华人大多数只能屈居于技术岗,真的可悲!
% k7 k+ w& P* C- z医保可能是澳洲唯一拿得出手的东西,澳洲号称全民医保,据说要比美国好多少多少。其实吧,我觉的都不是很好。因为不管怎么样,大多数人最后还是要买私人医疗保险。啥?你不买?可以啊,小病就是止痛药,大病手术使劲等(等个半年,一年也是常有的事)。对穷人而言,澳洲还会为你安排免费的手术和治疗,美国可就没有这么好了。
& k: ^6 f/ D( `! N5 f论教育水品的,你们有能力去上美国藤校再说吧。我特别不理解,为什么美国留学生会歧视澳洲留学生。自认为澳洲八大相当于美国 15-30的水品。你们没有必要来纠结这个排名,我就这么随口一说,表示澳洲大学虽然不是顶尖,但也不差。如果你非要说澳洲大学水的话,那我可以说美国除了藤校,其他所有大学也很水。 毕竟美国和澳洲的高校都已经把教育商业化了,考试有人代考,论文有人代写,高分低能花钱买文凭的人太多了。现在的归国留学生越来越多,质量自然也就鱼目混珠了。很反感一些天天出来吹捧自己学校多么多么厉害,你上的学校牛逼和你牛逼隔着十万八千里,真正厉害的人都在埋头做大事赚大钱。就是这些自己没能力,但天天吹嘘学校牛逼的混子,把留学生的名声都搞的臭了。5 s% U1 {7 Z  A, i
说一下疫情吧,结果肯定是中国好于澳洲,澳洲好于美国。中国在短时间内就完全控制住了疫情,澳洲现在可以说基本控制住了,美国应该是完全失控了。但是一码归一码,美国和澳洲的疫情虽然控制得不好,但是基于早就建设好的强大的医疗系统,都没有爆发大规模长时间的医疗资源挤兑。那种“疫情让美国或者澳洲衰败”的言论可以歇一歇了,疫情虽然带来了冲击,但是还远不至于动摇西方世界的根本。
5 T! F2 t' {' w8 A5 w& e; B, C别老看一个环境能带给你什么,多去想想你能不能在现有的环境里做到上层,这本来就是一个非常蛋疼的问题。
8 L! V  }- D5 o1 X7 \最后吐槽几句吧,接触过的很多在外华人都很小心眼,表面笑嘻嘻,心里mmp。打死都不和别人分享自己的资源和信息,甚至在同一个公司里都勾心斗角,各怀鬼胎。我真的觉得很失望,在外的华人人数虽多,但也是一盘散沙。真心希望,所有华人可以团结起来,共同打破这个天花板。多学学印度人,多你有能力的时候,多招募几个华人,当你被提拔的时候,多提拔提拔自己手下的华人。" P9 H0 l6 ?, v; }! s7 D; ^
祝大家学业进步,早日获邀,工作顺利,生活舒心。
胡焜耀 | 2022-1-20 18:33:46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我就在澳洲工作生活,但是,这篇文章属实。。。。1 l7 G4 r! B5 K# y. \
第一,华人全世界到处跑,哪里的华人都分“三六九等”,有赚大钱的老板,高知,有中产的码农,医生,护士,也有苦哈哈的打工仔,南澳按摩店基本被华人垄断,南澳最大的两家按摩连锁店(10家all around, 11家chi)里面全是华人打工仔打工妹。 city里面开着小电驴送外卖的外卖小哥,基本也都是华人为主,何来澳洲华人大多都是自费留学,技术移民的中产阶级一说,没必要刻意拔高澳洲华人圈子。事实上,澳洲的学费比美国的还低一些,比如澳洲的大学一般是3w澳刀一年,而美国的基本都要三四万美金一年,而且美国本科也没有奖学金一说,美国文化输出厉害,全球影响力也强,是更多的高级中产的留学移民第一目的地。
$ n" D% T, w# A& e1 _. [. n! O* ^第二,欧美发达国家现在都讲究政治正确,反歧视,就算你是按摩店给人洗脚的,送外卖的,只要你辛勤付出劳力赚钱的,都是值得尊重的,不偷不抢,就因为给人洗脚,就看不起他?什么叫“华人社会地位很低很低”,我的评论区也有人骂我,是我做护士,伺候人,地位低,我只能笑而不语。 只能说,国内的社达环境更容易滋生这种居高临下的。5 [; a  {+ d# q* B, {1 f
第三,澳洲和美国相比,澳洲更多的是社会福利好,对穷人更关注,比如澳洲的medicare,也就是全民医保政策,保证了底层老百姓也可以享受免费公立医疗,而美国的很多老百姓,医保和工作绑定,没有好工作,就没有好医保,虽然说美国穷人也可以耍赖不付账单,但是会丧失信用,移步 美国家庭为什么容易破产? 。
5 A, d3 q& z# `3 C第四, 澳洲的相对收入比美国低,澳洲没有大型IT企业,也没有大型药企,更没有大型航空航天企业,码农和科研人员没有发挥的余地,澳洲总体来说,工资比美国低,澳洲的高知收入不如美国的高知,澳洲的Dr收入也不如美国的Dr,哪怕医术相同,澳洲特殊的税率保证了普通人之间收入拉的平,社会更平均,但是你有能力,能赚大钱的,还是建议去美国发展。澳洲国籍可以申请美国E3签证,相当于小绿卡,可以无限制的在美国工作生活,然后排队等绿卡就行。' d0 a" W$ O4 V+ T' M
第五,澳洲的社会治安比美国相对好,枪支管控更严格,当然,澳洲也有很多流浪汉,毒品问题也很泛滥,但是总体还算可控。 3 `, E2 [4 |/ H, b
第六,澳洲的总体科研能力,教育水平,肯定还是不如美国的,毕竟美帝掌握高科技嘛,所以才有Terry Tao远赴美国做学术的说法,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澳洲的教育科研水平,绝对是够用的。1 T# H' X# ?1 u2 }/ u
第六,澳洲的生活成本,总体上还是要大于美国的,物价各方面来说,还是会贵一点,同样是一个护士,澳洲护士一个月赚(指到手)7000澳刀,美国护士一个月能赚10000美金,但是汽油的价格,澳洲现在是1.6澳洲一升,美国湾区是5美金一加仑,差不多1.3美金一升。而且澳洲没有小费文化,底层劳动人民,特别是服务员,外卖员,收入确实不如美国。+ e: `$ I2 B  u. [  z! D( g8 O
第七,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绝大部分人,都没有选择美国或者澳洲移民的能力,大实话别喷。
似的坷拉就玖 | 2022-1-21 03:06:4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多数澳洲人都不认为他们生活在发达国家
9 p' a, l# k7 _- y, Y" j
" c4 O- m4 d* h3 T- V  Y! f; z5 ^8 ~( t% w9 Z- ]9 q2 @

1 _& i' T5 ^7 U; a, @% h4 l直到他们去过美国
潇湘孤雁范 | 2022-1-21 06:4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一段……当前版
0 l* D- _& {9 E- |7 M9 N/ s; `2 r4 a! t" `
6 \. s& A- m$ t1 y- @: `) m
+ x9 C9 ~; g) O( K! D3 \跟着老公离开中国来澳洲差不多一年多啦,不知道该说什么。/ a/ T8 u* Y+ {$ Z
刚来的时候还不情愿,觉得是去不了美国的人才会来澳洲。到了才发现就是这么回事。澳洲一共就只有30多个公立大学,私立院校也很多,今年也倒了不少,水平也是参差不齐,平均水平差强人意。世界上最好的大学都在美国,虽然澳洲有不少大学排名不差,但是依旧比不上。我也不知道怎么比较,只能猜。相比美国有3000多大学,水平良莠不齐,不知道为何澳洲数量差那么多,但是情况也没有提升多少。澳洲这里很少给外国人奖学金,留学生基本自费,所以很操蛋。现在学硕士的更多了。澳洲华人留学生家境普遍比北美强不少,我也不知道怎么比较,只能猜。参见那些世界排名。澳洲大学排名越来越高,总数世界第三,人均的话世界第一,我也不知道怎么比较,只能猜。& i# e2 U- ]7 p" P- S$ R% W
" I! Q, |- U- t# x
澳洲华人的整体塑造感觉高出美国一大截,我也不知道怎么比较,只能感觉。据说1980年之前澳大利亚是不开放亚洲人移民的,澳洲的种族歧视恶名也是那时候叫响世界的。198年后开放移民,这也造成了澳洲的亚洲人和美国成分不同,澳洲这里基本以第一代技术移民为主,不少雇主担保移民,以及一些商业移民,再加上就是留学生。澳洲的华人留学生基本上家里都还可以,有不少人也是花光了积蓄出国,因为是自费生,生活水平比苦哈哈的要考奖学金生活的强太多了,无论是身体条件精神面貌还是生活状态其实也没什么特色。澳洲留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人数以北、上、广、深、江苏、四川、福建为多,在这吃不到什么够味的澳洲菜,diss fish and chips。美国华人移民里,很多是偷渡客和偷渡客的亲属出身。所以搞得美国华人社会地位很低很低,甚至很多老黑劳模都觉得中国人不交税光吃福利,是社会蛀虫。澳洲其实这么多年来也有很多黑民,官方数据每年五六千华人滞留澳洲。澳洲不管留学生还是移民目前来自国内各类城市,互相关系差强人意,多数人都不需要为钱操心,即使没办法移民,回国靠家里也会有份好工作,所以口碑不太好。美国留学生,尤其是拿奖学金的那部分相比之子啊很多就一定要自己拼命了,所以有足够的社会历练和经验积累。看来还是那句话,无论平穷贵贱,努力就会有回报。也有一些借钱出来澳洲留学的,一周打工三天估计收入200澳币,挂一科的一学期的钱都搭进去了。学费挣不回来,现在房租都快挣不到了。
; M, [9 u4 i* t& E( t, {" j/ S/ r6 z% v* y
澳洲华人大多数是技术移民出身,都被移民政策虐过。移民越来越多,澳洲就业情况也并不是非常明朗,十个会计移民最后估计就一个做了会计。不少IT移民吐槽赚的还没国内多,工程师找不到工作。5 U% v" K9 w/ |' O7 p/ j
% D* i- p, ^1 v8 Y( ^8 n! X+ {0 a/ P
我现在学会计,学费MD涨到4万多澳币了。生活费再怎么省,在悉尼这种城市一年2万澳币也是省不下来的。汽油费停车费贵的批爆,房租更夸张,悉尼这里留学生花费比其他地方高很多,就因为房租。就算客厅隔间现在都要200澳币/wk。房价涨的狠,但是没办法随便买了,没有身份的人必须全额,shit!悉尼房价稳居澳洲第一,除了贵我没有其他形容词了。汇率又涨了,每次交学费的时候就涨。老公刚起步,姐还在边上学边打工,反正现在学会计移民要雅思8888,我也移不了,破罐子破摔。澳洲近来社会发展一般,矿业残废之后不少当地的工程师都失业,以前房产行业蓬勃发展,今年各种政策限制,房产中介都倒了好多。澳洲失业率大概5.6%,福利在削减,移民政策在收紧,好像没有想象中的好,和美国比?我也不知道怎么比较,只能猜。
捉马甲将军枚 | 2022-1-21 08: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姑且不论这文章别的地方靠不靠谱,美国的master都是拿奖学金读的,这点我就不服了,学校可是一分钱没给我,连最低奖学金一年三千都没有。就希望这文章是对的,那我至少读博士不需要自己家里拿钱了(摊手)
小志org | 2022-1-21 15: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你,澳大利亚。. D1 }8 T8 |+ z& g5 I6 P9 B
感谢你,让我在踏出家门的那一刻依然感到自己是安全的。2 a" s; o4 Z2 Q) a" l6 D) ]
感谢你,让我在邮局里排队寄包裹回美国的时候,不必担心一些被激怒的疯子会举着枪进来扫射。$ a9 _: G' M' m) B9 U4 D3 |- J- ~' Y
感谢你,让我不会担心女儿会在学校里成为一场血腥大屠杀的受害者,或者丈夫会在外用餐时被人在餐馆里枪杀,或者我的那些同性恋朋友们会在酒吧里倒在一个疯子突突冒烟的机枪下面。
! E5 n1 X9 Y6 H& S8 f) T. e感谢你,尊重和保护了大众的利益而不是个人的自私。
& Y- h( W# y, [; c) L" }; \8 [感谢你,认识到枪支不是玩具,不应该被用于娱乐目的,不应该与灌输权力和灌输尊敬划上等号。
4 P8 j: ]1 `/ \1 E6 Y, ~感谢你,没有鼓励它演变为阳刚之气的一种延伸形式。
% s( ^" b$ t8 J8 T" {2 N8 C感谢你,没有活在一个虚假的现实里,一条想象的钢索上。那里的人们自以为是超级英雄牛仔,自以为上帝赐予了他们拥有枪支的权力。
. j0 _' _9 c* G2 }9 K! D) x5 x' n感谢你,在法律无法保护其应当保护的人民利益时及时对它加以修改。$ @9 U  Y8 g3 D; B
感谢你,把对人民的保护放置在对教条的保护之上。
: Q: T% w0 k/ i( K感谢你,没有被宪法的条条框框所石化。- g; N4 M* m- \0 M
感谢你,拒绝认可那些拥有枪支的借口。
3 Q1 y0 a0 z' g% S: c" Q6 C感谢你,认同周末带枪去射击场玩的想法是一种自私的放纵,却不是不可剥夺的权力。( T3 S+ @/ V% y$ J- K
感谢你,关心人类同胞多于关心那些枪支本身。9 @9 v  B3 D2 o- x7 U
感谢你,展现了足够的智慧,明白更多枪支不会让人们变得更加安全的道理。
5 [8 b; J% ~9 \, X4 s( T感谢你,没有对因为把价值362亿澳元武器卖给其他国家,武装自己的敌人而产生的民众恐惧作出妥协。
! y. D) @" R0 W/ X4 H; w7 u感谢你,做到一些我自己国家无法做到的事情:使人民感到安全。
( a8 N0 j4 R1 U0 O
" {8 i9 i4 R+ f5 Q8 r我意识到,枪支暴力事件在澳洲仍然存在,但其程度远低于美国。8 J" I2 s" B) w; Y* `6 }
当我和丈夫第一次搬家来到澳大利亚时,我们曾经在墨尔本的Fitzroy住了三年。( a5 C8 K+ R: I" [# Y  e
有朋友对那里的治安表示担忧,我们通常会一笑应之。
: g/ Z6 G5 J) s. }- {6 W+ y% Y+ F在拥有枪支文化的国度里,和平从未真正存在过。那种警戒状态会随时出现并迅速升级。: t. a; J3 y# m8 `' j6 U* @* y
在人员密集场所,购物中心,电影院,校园,体育场馆,在这些我们原本应当感到安全的地方,枪支暴力带来的那种恐惧感是永远挥之不去的。; ^! x9 e1 `' V. J" C' \
你无法洞悉生活在一个枪支社会中的恐惧程度到底会有多深-直到你再也不居住在那样的社会里。9 U/ {7 q  G/ I2 C! K
住在澳洲,让我的害怕感觉变淡,对周围人的怀疑也变少。因为,当周围每个人都可以持枪时,任何人都有可能冲上来对你开一枪。
, y0 ], D7 E: k0 v$ \1 X/ d( E* @美国的枪支法律滋生出了人民之间一种不健康的彼此怀疑和反目成仇情绪。) E0 @4 y8 c2 I$ B% V# v' v
“我会先开枪打你”的心态和友情与团结是格格不入的。
) Y8 E/ c' E4 K8 F8 z4 k, A但是,担惊害怕之外,枪支还赋予了一种权力和控制的错觉,而它其实是给社会造成最大伤害的根源。+ K4 U, M5 {3 r! n; B- c( g6 L
人们害怕的,不是下一次的恐怖主义随机袭击,而是彼此,而是身边的任何其他人。
+ i2 t8 _3 Q& e' A$ \# |因此,为了自保,他们会怎么做?买枪自卫。+ c/ t0 ?  l: E) e
然而,当我们回过头去看看美国这30年里发生的62起重大枪击事件,却发现没有一起枪击事件是被持枪自卫的普通百姓所平息的。, [, ~9 u: R% z" n& K
所以,我选择了在一个安全的国家里,从一个安全的距离去看待这一切。" Z" r0 t. J" Z& a- W9 k9 Z+ i
对于我在上面所表现出来的感激之情,我也同时有罪恶感。我是美国人。我对于祖国的很多东西感到骄傲。但对于这一点,这些数不清的原本可以避免的暴力事件,我感到非常,非常的惭愧。
) W. @: a5 A0 C- Z2 C, ~" c6 L当桑迪·胡克小学枪击案发生时,我坐在阳光明媚的客厅里看到这则新闻。身旁,快一岁的女儿在圣诞树四周爬着。这里正处夏季,澳大利亚的最佳季节。微风带着和煦,而太阳则在后院的泳池里折射出粼粼波光。# m$ M# \& L- O" Z
但电视屏幕里正上演着我能够想象到的最恐怖画面。那么多死去的孩子,树底下那么多的装尸袋,那么多冰冷的小床,那么多永远不会到来的生日聚会,毕业典礼,结婚典礼,以及那么多从此支离破碎的家庭。
6 t. u; I- R3 I( ]2 o( `/ X+ p( n3 w我的身体能够感受到同样的痛苦,一如他们就是我的孩子,他们就是我的家人。. N2 M  c6 g1 S5 h
我无法想象这样可怕的东西发生在我的孩子身上,一颗人为射出的子弹穿透她的娇小身躯,夺走她无限美好的未来,也夺走我的挚爱。
) q2 w( ~1 x7 }. F我坐在那里,看着那些父母痛哭尖叫。我看着她们流泪。我看着家人朋友在互相劝慰。
7 p" x# A/ t7 y+ x我很生气,我也很伤心。
7 _' U9 }9 h; G) b" |& e/ d- g+ ^我抱起女儿,用力抱紧她,在她胖嘟嘟的脸颊上亲吻下去。( i% I- Y8 @5 D9 N
我感到了欣慰。' `" M  p) p: Y- W
我欣慰自己住在这里,一个真正为停止枪支暴力做了许多的国家里。( y+ f! l, _/ T' U4 _# ]; S
感谢你,澳大利亚。
" V$ n" y/ Y& J
3 o$ p" Z+ s' n- h/ A/ K/ b. j7 _
Thank you, Australia. Thank you for making me feel safe when I walk out my front door.0 S7 Z" ^# |! Z1 C
Thank you for not making me wonder if some enraged lunatic is going to shoot up the post office
( D% N) |6 V+ Z8 m0 r% S# {8 gThank you for not making me worry that my daughter will be slaughtered in a bloody shooting-spree at school, or that my husband might be shot in a restaurant while he has lunch, or that my gay and lesbian friends will be mowed down by a madman with a machine gun at a nightclub.: y; d: c. I8 s
Thank you for honouring and protecting the good of the whole and not the selfishness of the individual
! C$ z4 C; R! P8 j9 p# XAbout 700,000 guns were handed in to Australia's buyback nearly 20 years ago. Photo: Dean SewellThank you, Australia, for recognising that guns are not toys. That they shouldn't be used for entertainment purposes and that they don't imbue a person with power, nor do they command respect.
1 V+ L) I8 M; [$ iThank you for not celebrating them as extensions of masculinity.
, c  y6 z! c4 _1 \, C. G* W1 ?# |Thank you for not living in a false reality, on an imagined frontier, where everyday people think they're super-hero cowboys and that God guaranteed them a gun.1 O0 S5 s0 @( \7 [
BREAKING NEWS ALERTGet the latest news and updates emailed straight to your inbox.
' c: P% a0 M6 ?3 O5 }  S' S6 bBy submitting your email you are agreeing to Fairfax Media's terms and conditions and privacy policy .4 F" H' ^  N9 p
Thank you, Australia, for changing a law when the law wasn't protecting the people it was meant to serve.
8 s6 R/ d' ]( Z8 ]$ k. rThank you for putting the protection of your people above the protection of a doctrine.
. M% g3 j- S4 w4 TThank you for not being fossilised by your constitution.
* T6 n4 }: N' JThank you, Australia, for not accepting the excuses for owning a gun.% @7 _4 t! V6 \: y
Thank you for understanding that wanting to have a gun to play with at the shooting range on the weekend is a selfish indulgence, not an inalienable right.
5 J+ l. q$ z6 RThank you for caring about your fellow man more than your gun.7 A& i8 ?" r  c3 x& e
Thank you for being intelligent enough to know that more guns don't make people safer.
. ?( M' b& o% _  p; `) F8 NThank you for not capitalising on your citizens' fear while you arm their enemies and make $36.2 billion selling weapons to other countries.4 E% c6 N) s, i* J6 R
Thank you, Australia, for doing the job my country can't: making its people safe.
  K1 v' {  K- vI realise that there are still occurrences of gun violence in Australia, but nothing like there is in America.0 F( h7 Y3 M2 C' Z
When we first moved to Australia, my husband and I lived in Fitzroy for three years. Friends questioned our safety there. We usually laughed in response.
# ~1 p+ v1 l+ U4 L8 z2 GIn a gun culture, there never really is peace. There is a constant, heightened state of alert. In crowded places, the shopping centre, the cinema, school campuses, sporting events, in places where we should feel safe, there is the nagging fear of gun violence always present.% l% X& d" d* N: m3 K  E; s
You don't realise the weight of the fear of living in a gunned-up society until you don't live there anymore.
4 J- l5 i3 a0 v! QLiving here, I am less afraid, less suspicious of my fellow man as well. When everyone has a gun, anyone can be the one who's going to shoot you.9 ~) m0 k1 t7 O8 x4 i
America's gun laws foster an unhealthy suspicion of its citizens and turn people against each other. An "I'll shoot you first" mentality is not one of camaraderie and unity.& t; Y" j% T6 v% E5 F, C
But, fed by fear, it's the false sense of power and control that a gun provides that does the most damage to a society.
+ T* [. f# ~1 {4 A  k9 N# JInstead of being frightened of the next random act of terrorism, people are afraid of each other." a$ v+ ~% I( v) |" O
So what do they do to control that fear? They buy a gun to defend themselves. Yet not one of the 62 mass shootings in the United States over the last 30 years has been stopped by an armed civilian.% Y% {: _+ l; ~& W8 q
So I watch all of this from a safe distance, in a safe country, and I feel almost guilty for my gratitude. I'm an American. I'm proud of my country for so many things, but for this, for these countless acts of preventable violence, I am terribly, terribly ashamed.
, R1 S) Q+ V& w3 NWhen the Sandy Hook Elementary school shooting happened, I watched from my sunny living room while my almost one-year-old daughter crawled around the Christmas tree. It was summer here, Australia at its best. A warm breeze, sun glinting off the pool in the backyard.+ w$ J2 c1 L8 `) l6 J
But on the television screen was the worst horror I could ever imagine. So many dead children. So many unopened packages beneath so many trees. So many cold little beds. So many birthday parties that would never come, graduations, weddings, families that would never be and so many families that would never be the same. My body ached for them as though those children and those families were my own.0 V5 o: ^8 z2 o) B% g' j6 U
I could never imagine something so horrible happening to my child, a man-made bullet tearing through her tiny body, stealing her future from her and that love from my life. I sat there and watched the parents scream. I watched the tears. I watched the friends and family try to console. I was angry. I was sad.
& [3 a% o3 e  I& r8 b* K! o8 dAnd when I picked up my daughter and squeezed her and held her to me and kissed her baby-fat cheeks, I was grateful. I was grateful to live here in a country that does more than say gun violence should be stopped. It's done something about it. Thank you, Australia.' d/ ?+ v' P3 U! h) K
Aubrey Perry is a Melbourne-based writer and artist who is originally from the United Stat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0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0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