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简爱”中女主长相平平能获得罗切斯特的爱情,而“飘”中郝思嘉却靠外貌和个性赢得白瑞德的爱情呢?

[复制链接]
查看9674 | 回复0 | 2022-1-17 11:48: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看完简爱的第一反应就是不相信,心想绝对掺杂了作者个人情绪,于是去搜了作者生平,好家伙,果然。
4 x0 t& M: D2 Z% L7 p2021.12.28补充说明:我想大多数人是没有懂我的意思,作者本人是在做家教的时候爱上了有妇之夫,也就是书中的罗切斯特原型,原型对她并无意思,而且原配夫人发现之后就斩断了他们的联系。
2 u% A+ w/ \  ^1 V+ ^' V- Q再看看书中怎么写罗切斯特的,瘸了瞎了,最终和简爱在一起了。难道不足以说明这是作者个人情绪的表现?书中原配夫人是个疯子,被火烧死,还不够说明作者对原配夫人有多恨?: x$ m! L7 s. Z* h- h) A
人应该是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不是在这里片面的抓着我的一个观点来抬杠。3 A9 F" I: s8 g+ W
现实里作者没有和罗切斯特原型在一起,也没有一大笔钱,所以她在书中给了简爱一个相对较好的结局,懂我意思吗?2 i% l# \) h& \! r! O9 C' D3 n( ]
2021.12.30更新:我们不能用我们现代的眼光来思考一本书的内容,而是应该结合时代背景以及作者生平去考虑作者创作的动机。6 o# x1 U+ X6 ?, B) v
简爱和斯嘉丽都生活在默认女人应该作为男人附属品的时代,尤其是简爱,当时的英国人极其重视嫁妆,女性婚后根本没有人权,越多嫁妆越受欢迎。哪来的那么巧,流浪后收容她的刚好是她的远方表兄妹?(经评论指出错误,后半部分已删去。)家庭教师在当时等于仆人,地位低下,按她书里那个态度早就被开除了。再说说现实里的三姐妹,从小贫寒,缺少营养,不可能有一个很好的容貌,勃朗蒂本人36岁才嫁出去,还跟父亲决裂了,感觉也不是什么好人家。
+ e3 @5 C. \1 i, z- z4 r0 v, J你说她们热爱文学吧,去学法语,法语没学好,勃朗蒂还对罗切斯特的原型产生了非分之想。
$ r7 B. K; C7 g4 B书里的简爱法语好,文学素养高,是个勇于反抗个人内在修养大于外在容貌的小个子女生,突然获得了叔叔遗产后,还是要嫁给又老又瞎的罗切斯特,这不是很奇怪吗?
( T  [" J7 T3 c/ K6 f五千英镑是什么概念呢?5 m4 r0 m& n3 t+ g* p  ^) A
佳人蓓尔的原型,这位黑白混血的小姐较勃朗蒂出生早半个多世纪,叔祖父是当时英国法律界的二号人物,她当时一年的零用钱是30磅10先令,对于上流社会的淑女来说已经是很够用的了。叔祖父去世后给她留下了每年100磅的年金和500磅的遗产。
+ g9 D! J% j4 w6 ^3 V  f9 M算上通货膨胀,即使是在五十年后,五千英镑也是一笔平民难以想象的巨额财产,文中没有交代叔叔的职业,按理来说叔叔那么富有,多少会带动周围亲戚,这笔巨额财产本身就是一个无法解释的bug,令人难以信服。* N0 v& R& h3 D0 P" r' J
反正我看到这段的时候我就觉得很不真实。(经评论指出错误,已删去。)( S" o4 s* y( L+ w% B
; j, O% x/ a. S% {7 o; q
为什么“简爱”中女主长相平平能获得罗切斯特的爱情,而“飘”中郝思嘉却靠外貌和个性赢得白瑞德的爱情呢?-1.jpg * f5 l4 S, m% X8 a
斯嘉丽到了后期已经经济独立了,白瑞德的爱情对她来说是锦上添花,他比她有钱,她可以过豪华的生活,但也是可有可无,即使白瑞德不跟她结婚,她也可以自己养活自己。  O  H& _  @; [. n
& `# m2 a4 g# {# S
为什么“简爱”中女主长相平平能获得罗切斯特的爱情,而“飘”中郝思嘉却靠外貌和个性赢得白瑞德的爱情呢?-2.jpg
" P' K0 B& _  T9 V1 G) e一个从小备受欺凌,营养不好估计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容貌平平个子矮小的女人,给了书中的自己一个好的结局;% _# J2 l, L6 v5 M$ p; A, `$ d
一个喜欢和南盟老兵玩耍的任性的贵族大小姐,将自己的个人经历与时代故事结合写出了一部旷世奇作。" [7 T+ _# b4 S% Q/ _4 s
现实里有很多“简爱”,但却不一定能遇到罗切斯特,上了年纪的有钱男人精明的很,漂亮的女孩子又一大把,谁能保证人家一定能看上你呢?# @  D( d6 V. r1 T7 Q
中国有一个可以和斯嘉丽做对比的没落旧贵族—完颜立童记& o! x8 i. L/ y( F; r& O

3 S6 z/ {! H% V6 L+ z 为什么“简爱”中女主长相平平能获得罗切斯特的爱情,而“飘”中郝思嘉却靠外貌和个性赢得白瑞德的爱情呢?-3.jpg
0 d( b0 P3 x- B) W: _5 f" E9 }同样都是美丽的没落贵族小姐,斯嘉丽去护理病人,给梅兰妮接生,光脚干农活,生啃带土的红薯,杀北贼,开厂做生意,独自驾马车出行,与厌恶的北方人谈生意9 g& B9 n  f% S4 T3 L, }
完颜立童记呢,一味的守着昔日的旧东西,等着溥仪来娶她,最后一个人孤零零的在养老院吃饺子噎死了。
" h! ?4 e( j$ y5 G3 ~- K7 o斯嘉丽如果是王敏彤这个心态,估计早就凉凉了,杀北贼?怕是看到臭气熏天的伤病员就捂着鼻子跑了吧。; e( `1 J# o/ I1 c; c8 t; [
所以我说啊,读者们能不能不要把重点放在女性的外貌上,一个女性空有美貌,而没有守护美貌的能力,是很危险的,会遇到很多垂涎美貌但却不想付出的老男人,跟这种人玩是玩不过的,只有提升自己,美貌才会升值,成为附属品而不是唯一选项。3 B& m' p" S5 k4 N: W

% U8 W( D* [- v( Q0 C6 b 为什么“简爱”中女主长相平平能获得罗切斯特的爱情,而“飘”中郝思嘉却靠外貌和个性赢得白瑞德的爱情呢?-4.jpg
离线堪 | 2022-1-17 13:32:1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完简爱的第一反应就是不相信,心想绝对掺杂了作者个人情绪,于是去搜了作者生平,好家伙,果然。
) B. }& Z7 H* k  W3 l5 l2021.12.28补充说明:我想大多数人是没有懂我的意思,作者本人是在做家教的时候爱上了有妇之夫,也就是书中的罗切斯特原型,原型对她并无意思,而且原配夫人发现之后就斩断了他们的联系。* P8 p' X- }9 |  i
再看看书中怎么写罗切斯特的,瘸了瞎了,最终和简爱在一起了。难道不足以说明这是作者个人情绪的表现?书中原配夫人是个疯子,被火烧死,还不够说明作者对原配夫人有多恨?/ G& }' A% i9 O' b; y) X/ s
人应该是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不是在这里片面的抓着我的一个观点来抬杠。
6 D* y4 {4 ^8 N4 f/ e% v2 Y4 N现实里作者没有和罗切斯特原型在一起,也没有一大笔钱,所以她在书中给了简爱一个相对较好的结局,懂我意思吗?8 ~! J' B# |/ T, m* G8 H8 q
2021.12.30更新:我们不能用我们现代的眼光来思考一本书的内容,而是应该结合时代背景以及作者生平去考虑作者创作的动机。1 r: B" B' W5 E# D
简爱和斯嘉丽都生活在默认女人应该作为男人附属品的时代,尤其是简爱,当时的英国人极其重视嫁妆,女性婚后根本没有人权,越多嫁妆越受欢迎。哪来的那么巧,流浪后收容她的刚好是她的远方表兄妹?(经评论指出错误,后半部分已删去。)家庭教师在当时等于仆人,地位低下,按她书里那个态度早就被开除了。再说说现实里的三姐妹,从小贫寒,缺少营养,不可能有一个很好的容貌,勃朗蒂本人36岁才嫁出去,还跟父亲决裂了,感觉也不是什么好人家。! `$ N7 i* ]3 \+ @$ i4 i. G2 r6 @
你说她们热爱文学吧,去学法语,法语没学好,勃朗蒂还对罗切斯特的原型产生了非分之想。
: M% Q2 ~  o% Q$ }. }7 G书里的简爱法语好,文学素养高,是个勇于反抗个人内在修养大于外在容貌的小个子女生,突然获得了叔叔遗产后,还是要嫁给又老又瞎的罗切斯特,这不是很奇怪吗?. l7 w5 \- K. ^5 W. _5 p3 W
五千英镑是什么概念呢?
( X( ^  R; z. T. N: m  ~佳人蓓尔的原型,这位黑白混血的小姐较勃朗蒂出生早半个多世纪,叔祖父是当时英国法律界的二号人物,她当时一年的零用钱是30磅10先令,对于上流社会的淑女来说已经是很够用的了。叔祖父去世后给她留下了每年100磅的年金和500磅的遗产。7 y6 l& v' X9 M# }  `! b9 |
算上通货膨胀,即使是在五十年后,五千英镑也是一笔平民难以想象的巨额财产,文中没有交代叔叔的职业,按理来说叔叔那么富有,多少会带动周围亲戚,这笔巨额财产本身就是一个无法解释的bug,令人难以信服。! _% A5 }1 Q5 t6 ]1 F2 J$ d/ S, n
反正我看到这段的时候我就觉得很不真实。(经评论指出错误,已删去。)& c# o: C: H% d% k5 A. |' x

) D9 o7 |# ]* |8 P( b 为什么“简爱”中女主长相平平能获得罗切斯特的爱情,而“飘”中郝思嘉却靠外貌和个性赢得白瑞德的爱情呢?-1.jpg
6 ~' `  B) N( p0 ^/ E# R斯嘉丽到了后期已经经济独立了,白瑞德的爱情对她来说是锦上添花,他比她有钱,她可以过豪华的生活,但也是可有可无,即使白瑞德不跟她结婚,她也可以自己养活自己。
; A  u1 G7 {' w/ m( k( ^2 O0 m6 o' i8 ~/ j4 m# E6 d; }
为什么“简爱”中女主长相平平能获得罗切斯特的爱情,而“飘”中郝思嘉却靠外貌和个性赢得白瑞德的爱情呢?-2.jpg 0 [7 p4 h# n% D% g
一个从小备受欺凌,营养不好估计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容貌平平个子矮小的女人,给了书中的自己一个好的结局;) _9 [" a6 U, _# _$ Z6 O6 {( e* i) T
一个喜欢和南盟老兵玩耍的任性的贵族大小姐,将自己的个人经历与时代故事结合写出了一部旷世奇作。
, O0 N! H& K/ Q5 A, k现实里有很多“简爱”,但却不一定能遇到罗切斯特,上了年纪的有钱男人精明的很,漂亮的女孩子又一大把,谁能保证人家一定能看上你呢?
/ ]5 C3 i, u2 |1 P6 }" ~3 G1 B; \中国有一个可以和斯嘉丽做对比的没落旧贵族—完颜立童记% P2 B5 }' }5 l0 A0 f

, Z; P; l! v) R; B 为什么“简爱”中女主长相平平能获得罗切斯特的爱情,而“飘”中郝思嘉却靠外貌和个性赢得白瑞德的爱情呢?-3.jpg ! c; a% y$ L' V9 h. m- g) _
同样都是美丽的没落贵族小姐,斯嘉丽去护理病人,给梅兰妮接生,光脚干农活,生啃带土的红薯,杀北贼,开厂做生意,独自驾马车出行,与厌恶的北方人谈生意- a5 z3 {7 o5 @' v
完颜立童记呢,一味的守着昔日的旧东西,等着溥仪来娶她,最后一个人孤零零的在养老院吃饺子噎死了。8 j$ T/ ?. k3 A
斯嘉丽如果是王敏彤这个心态,估计早就凉凉了,杀北贼?怕是看到臭气熏天的伤病员就捂着鼻子跑了吧。7 Z/ h2 r- U. o
所以我说啊,读者们能不能不要把重点放在女性的外貌上,一个女性空有美貌,而没有守护美貌的能力,是很危险的,会遇到很多垂涎美貌但却不想付出的老男人,跟这种人玩是玩不过的,只有提升自己,美貌才会升值,成为附属品而不是唯一选项。+ B3 z: U/ H" T/ U8 E

+ t- h' ~( |) o 为什么“简爱”中女主长相平平能获得罗切斯特的爱情,而“飘”中郝思嘉却靠外貌和个性赢得白瑞德的爱情呢?-4.jpg
开心648 | 2022-1-17 18:47:31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可能是因为简爱作者只有恋爱的理论,没有操作实践(她单相思那个牧师的事情应该算不上经验)。
/ o/ Y8 o( ~, o/ m小时候看简爱,感觉好看的,舅母和她儿子的下场那么惨,女主和罗切斯特先生的相遇相知,从迷雾薄冰里的一见失足,再到火炉边的互相倾慕。对上高傲美丽的情敌,女主受尽屈辱,还好男主眼里只有她。男主虽然年纪大,可是有钱又有阅历,巴黎的词频不要太高了。虽然婚后多了一个继女,可是没有血缘关系又听话,还能送去寄宿学校。这种能给单身女青年带来一个金龟婿的无血缘的乖巧继女,请给我们来一打好嘛!婚礼被人打乱,女主悲苦地远走他乡,遇上了两个表姐妹,还有一个帅到没有缺点的表哥。表哥表妹都受困于金钱,偏偏女主就这么巧继承了遗产,大方地帮了表姐妹,还拒绝了巨帅表哥的求婚,妥妥的人生赢家啊。然后这个时候,她就突然感知到罗切斯特先生的召唤了,回去之后发现以前仰望的人,瞎眼断腿,也没以前那么有钱了。可是她爱他啊!于是皆大欢喜地结婚了,婚后他的眼睛自然渐渐就好了,她抱着他们的孩子,多美好的一副圣母抱子图啊。& C9 W$ F$ P7 |# n. I$ f5 j4 a( I
这么一圈爽文下来,小学生初中生当然觉得好好看啊。我当时还觉得她妹妹的呼啸山庄完全没简爱好看。
: T1 D$ @- {( a! J1 [等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再看简爱,就觉得这什么玩意啊,完全一个惊悚片好不好。罗切斯特先生完全是个渣男中的战斗机啊。为了妻子的嫁妆娶了人家,婚后又说女的歇斯底里有家族精神病,干脆把她当幽灵一样关在了城堡里。就算他妻子真神经病,罗切斯特先生也跑不了贪财,寡恩,残忍这三个字。更何况,神经病完全没法自证不是神经病啊,谁知道是不是他逼出来的。然后,他幸运熬死父兄,坐拥金山之后就开始养情人生私生女。他跟简爱说,这个继女是他的情人栽他头上的,不是他的。他养了那么久情人的,这孩子是不是他的,还能说清楚嘛。就算真不是,他也是个被性工作者当作冤大头的主,私生活混乱也是跑不了了。再接着他竟然要重婚!而他法律意义上的妻子还在楼顶上关着!换你你害怕不?
( y4 T& t: l" b( A! j4 e* p至于飘,少年时期读它,和现在去读,之间的差距感没有那么大。斯嘉丽的成长挺合理,白瑞德的坏,都坏在吸引女性方面。至于其他的,家国大义,宠爱妻儿,完全是个好男人。而且一出场,就说他不愿意娶一个女的,跟家里决裂了,这种敢爱敢恨的,比起罗切斯特先生来,不知道好多少哦。虽然,他后来也包了个性工作者。感觉作者对婚姻和爱情的经历,至少要比勃朗特姐妹强一些。
Capa | 2022-1-17 22:50:37 | 显示全部楼层
他们的需求和环境都不一样哎。) W+ c4 e; i2 o
当时的南方,要求女孩子做一个漂亮的小傻瓜,不能表现出任何精明和聪明,不能表现出任何个性,说话要柔声细语,表现要柔弱无助,最好是很容易晕倒,要求规规矩矩,参加宴会都不能多吃一口小蛋糕,要求只会望着男人说“哇,你好厉害啊”,“噢,这太难了,要是换了我,我可做不到”;白瑞德身边的名门淑女就都是这样。这会儿出现一个生动鲜活、美貌泼辣的小辣椒,和男人表白失败敢摔花瓶敢破口大骂,个性极强又很倔强,新鲜不新鲜?好奇不好奇?6 D  H2 U* t' Q
罗切斯特先生,见过各种各样花容月貌的少女,有过不少情人,从他讲的故事可见,这些情人当然是不怎么看重自己的尊严的,——只看重钱。简爱有尊严,也有热烈的真心。这些都是他第一次见到的。罗切斯特见过的女人,大多轻佻美貌,纸醉金迷,眼里只瞧见身份和金钱,嘴里说的都是虚情假意,浑身上下充斥着虚荣的气息。再加上罗切斯特在家里不是受宠的孩子,而是会被拿去联姻的孩子,他没有被真正爱过。这会儿来了个女孩,贫穷但又有超乎寻常的自尊,亦从不准备从他身上谋求金钱,完全不虚荣,还有着贵族中很罕见的善心,更重要的是可以看出她冷静的外表下有一颗相当炽热的真心在热烈地爱着他,稀奇不稀奇?她简直和你的需求丝丝入扣。
罗切斯特先生并非是个不看颜值的男人,在简·爱之前,他结交的四个女人都是很漂亮的
5 h% ?/ ^% G4 j0 w4 d罗切斯特的西班牙妻子伯莎·梅森不管是怎样的疯女人,但是罗切斯特亲口盖章过伯莎在发疯前绝对是个美人儿——“西班牙城的梅森小姐有倾城之貌,这倒不假。她是个美人儿,布兰奇·英格拉姆的派头儿,身材高大、皮肤黝黑,雍容华贵。”——她那个圈子里的男人都为伯莎倾倒,也很羡慕罗切斯特。甚至连罗切斯特自己都认为自己爱上了伯莎——“我被弄得眼花缭乱,神魂颠倒,我被感官刺激地尤其兴奋。”那个布兰奇·英格拉姆都被简·爱视为绝代佳人的美丽,伯莎竟然能和她相提并论,可见很美了。
: m# E7 t/ H. w0 d& B罗切斯特的情妇,法国女歌剧演员塞丽纳·瓦伦是也是风月场中的一枝花。在她之后,罗切斯特又结交了意大利人嘉辛塔和德国人克莱拉,他对这两个女人的评价是“美貌绝伦”。一连四个女人都是美女,我们完全可以得出结论,罗切斯特确实和普通男人一样偏好高颜值的女人。
$ h3 ?1 u& G8 T' a% e但是在经历过一切感情沉浮过后,他终于得出一条重要的人生经验:“她们的美貌对我又有什么意义呢?”罗切斯特本身就不是什么美男子,脾气又暴躁,如果不是口袋里有钱,他对女人的吸引力是非常有限的。而这一点他非常地清楚,所以他后来不像个少年似的那样容易被女性有目的的献殷勤冲昏头脑。罗切斯特在遇到简·爱的时候约莫四十多岁,在那个人均寿命也不过三四十岁的时代(勃朗特姐妹的时代英国人真的很短寿)对他来说已经是万念俱灰了。美女对他已经不再有吸引力,当然不是说丑女就有吸引力了,而是他已经进入“晚年”,这个人生光景的人都会变得精神疲惫,更注重对方心灵和性格能否给自己以宁静的港湾。偏巧简·爱就是这样一个能给他最后港湾的女人,至于简的外表并不重要。难道简是个美女罗切斯特就不会爱她么?罗切斯特所爱的就是简的头脑和心灵,以及和自己的默契。
2 x) N9 ~% o  G5 K9 @* c1 V5 A) K+ S. ^3 s
为什么“简爱”中女主长相平平能获得罗切斯特的爱情,而“飘”中郝思嘉却靠外貌和个性赢得白瑞德的爱情呢?-1.jpg ' J8 r+ N6 a4 a; `& e2 {
至于遇到斯佳丽·奥哈拉的瑞特·巴特勒则是年富力强的三十五岁,显而易见《飘》的美国那时候人均寿命远远高于《简·爱》的时代。瑞特仍处在血脉偾张的猎艳年纪中,自然容易被绝代佳人斯佳丽吸引。瑞特见过的美女很多,他相中了这个最美的同时也是最聪明最歹毒最合自己口味的斯佳丽。瑞特明白自己要的是什么样的女人,罗切斯特也在挫折过后明白了什么样的女人适合自己。瑞特比罗切斯特年轻,但是他在迈向自己定义的“暮年”后,对斯佳丽的美貌就不那么执着了,更追求起心灵的港湾来。人生际遇的变化,年龄的变化会影响人的心态,不同时间段的人喜欢什么样的异性自然也就十分不同了。# I7 C- Z- s$ U: y

$ w) _& }. @5 c* X5 H# o 为什么“简爱”中女主长相平平能获得罗切斯特的爱情,而“飘”中郝思嘉却靠外貌和个性赢得白瑞德的爱情呢?-2.jpg " v: ?. T0 Y/ U9 E! C) V3 ]
<hr/>相关链接: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1 j- `/ W3 h- y
雲绯:《飘》原著电影评析文档总览雲绯:《简·爱》勃朗特姐妹作品评析总览雲绯:《世界历史·文学名著》绘本·插画·连环画·文档总览雲绯:【文学名著评析】文档总览中短篇小说集
; e0 h+ ~+ ^& P1 f! I) W雲绯【文学名著评析】
4 ?2 r$ z& k' C1 I9 r文学影视公众号:芳绯文学(fangfeiwenxue)( j6 u4 y) x" [+ D1 j
<a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mcn-link-card" data-mcn-id="1438858619600781312">
暗魂冥魄魄n | 2022-1-18 06:58: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看法是两位男主在邂逅女主时,各自对婚恋对象的需要不同。
/ A* _' O& \" @8 t- Y罗彻斯特在遇到简爱之前已经结过婚了,发妻在他口中是个有钱放浪、不守妇道且患有精神疾病的虐待狂,娶了她之后几乎没过过一天安生日子,后来遇到的追求者也无一例外都是些虚荣自负的上流社会的大小姐,个个有钱有势娇纵任性,虽然生得美貌,可肚子里全是主意,一点都不好驾驭,如何能比得上穷苦人家出身、娘家无依无靠、全凭自己打拼且社会阅历尚浅、对他尊崇爱戴的小女生简爱呢?简爱虽然矮小、相貌平平,但跟他所经历过的那些女人相比,她就像一张白纸,单纯,朴实,没那么多花花肠子,好掌控,好哄,对于彼时不差钱又上了些年纪的罗彻斯特先生来说,简爱就是更让他有安全感,也更能抚平他的疲惫、满足他对婚姻生活的需求,那他为什么不爱她呢?谁让她出现得恰逢其时呢?
: `; u9 `$ [: T" u$ h白瑞德在遇到郝思嘉之前虽也流连花丛,但始终是个单身浪子,加上有钱又长得帅,那基本是他动动手指头,那些女人就会扑上来对他百依百顺,久而久之白瑞德对这种呼之则来的女人早已审美疲劳了,长得再美也是睡可以,爱却绝对没门。而他乍见既有容貌身材又个性桀骜不驯,且心有所属对他不屑一顾的思嘉,当然会惊为天人啊,谁让他过去从未见过这样的女人呢?尤其他追了她那么多年都没能打动伊人芳心,始终输给一个在他看来处处不如他的小白脸,这就导致一贯自信心爆棚的白船长更加不服不忿了,她越是不要他,他就越要征服她、得到她不可,她越是不爱他,他就越是爱她,谁让她出现得恰逢其时呢?
; O; |/ k* B) z5 e所以说到底,简爱和思嘉能得到两本书男主的青睐,决定因素其实并不全在她俩的颜值,更多是胜在了“时机刚刚好”上。试想倘若简爱先于伯莎遇上罗彻斯特,彼时年轻气盛、心高气傲、没被婚姻生活和有钱老婆毒打过的罗彻斯特还会稀罕相貌平平又没钱没势的她吗?或者让思嘉在瑞德被不幸的婚姻和精神出轨的漂亮老婆折磨多年之后再出现在他面前,瑞德还会被她的叛逆性感和任性自我吸引?只怕会PTSD发作、躲都来不及吧?那还何来这两段爱情传奇呢?
/ Q- E+ o, f/ X) e或者说,我个人甚至觉得,思嘉极有可能就是《简爱》中年轻时代的伯莎,叛逆不羁,美貌高傲,因为家境优渥而习惯了凡事说上句,从不对丈夫小鸟依人三从四德,最后闹到夫妻反目分道扬镳;反过来《飘》里的瑞德在离开思嘉之后如果还想结婚,极有可能他会选一个简爱这样的虽无容貌却单纯厚道的贤妻良母型女子(貌似《飘》的续集里就是这么安排的?),和她生儿育女,平淡地走完余生——是不是像极了这两位女主在各自原著中的爱情线走向?而从这个角度看,简爱和思嘉倘若不是出现得恰逢其时,她俩会是什么结局,是不是也有那么点细思极恐的味道了?
/ `8 h* Z9 C, ^+ t; s9 u  H不管你恐不恐,反正我是恐了~
番茄与西红柿油 | 2022-1-18 16: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对(文学、艺术)作品有一个理解,只要它是被创作出来的,对于创作者来说,它通常可以满足人的两种自恋情结:
/ V9 n4 |5 s  b3 l7 y呈现和阐述表达自我(创伤、痛苦、喜悦……),然后能够“被看到”的自恋满足;, I& Y* j6 v0 {
超越自己现有的生活,如同一场梦境,在曲径通幽的象征化中满足自己。) `' e" M* E7 l. j1 H! v
对于阅读者来说:% @& T! [3 z6 b. w/ \9 x
可以通过观看作品来觉察到自己自身的好奇,爱、恐惧、创伤或是困境……7 ~' o- Z# L. Y. \! D" b, I7 Q
能够通过观看作品,拥有超越自己现有的环境,带着理想化中的希望生活下去。+ p3 j& y8 h" t0 k. b/ ^/ e" P
而随着心智和阅历(注意,不一定是年龄)的成长,人的认知会有变化。
% f- t1 L& W% ^& I6 H$ c! n6 D《飘》和《简.爱》两部小说都是差不多小学五年级到六年级之间时看的。
% q/ S1 i8 B" m) g" Q先阅读的是《简.爱》,电脑都还没有普及的时代的十岁少女,没什么见识,小时候爱死简.爱了!/ U/ c5 J- S, D3 O6 t
当然,其中有小女孩对旧欧洲的风情想象,修道院、城堡、壁炉……而且简.爱的成长经历很容易打动某一类型的小女孩:压抑、内向,强烈的自尊心;
6 e7 u' ?; `) _7 b: `4 l3 O$ ^  E不谈长得漂亮不漂亮吧,而是不可能去打扮自己,根本不能正视自己的容貌,只能力齐整端正,喜爱阅读爱学习会画画……" l/ b: r8 b6 |' V* b+ T
勃朗特用细致的,带有几分鄙薄口吻的描写了巴黎小姑娘阿黛尔,“前妻”疯女人、“情妇”们的美貌、虚荣心,尤其强调了她们的肤浅与头脑浅薄,以此来衬托“我”(简.爱)的朴素、高尚的灵魂。1 |4 z  G/ ?+ O" z1 n8 r
一般情况下少年时期的阅读,可以满足两种心态:
3 R# v. D! P! y) u8 C要么是在书中寻找一个理想化的,可以暂时回避现实的世界;  a7 {: H/ U2 K0 Y3 S( A  t1 l
要么是在书中字里行间的描写中慢慢寻找着自己。  ~1 {7 Z" X$ b; ?9 s& d; k
简爱中有段著名金句:2 p  D! O% Q/ h  g
你以为我贫穷、相貌平平就没有感情吗?我向你起誓……我们的精神是平等的。2 b" w3 [* F* k1 l2 o
我小时候读的简直感动死(因为那个时候觉得自己挺匮乏),直呼简.爱就是我本我……
: `( E4 n9 N4 a" M读完《简爱》紧接着读的《飘》,记忆里翻译非常接地气,人物的名字都被翻译成:
9 ^/ C/ u( M8 N, s! S8 W郝思嘉、韩梅兰、卫希里……的那个版本。5 D$ Z( |3 k  K& z5 t* g
小时候的我非常不喜欢思嘉,可不得不被这个人物深深的吸引。那个时候在《飘》里我更喜欢梅兰,我觉得她简直是简小姐的一个翻版:温柔、严肃有点羞涩、朴素、尤其是还热爱阅读。
* s' S. R+ R$ q% W' v+ K毕竟,我小时候的家庭和学校教育非常严苛,灌输的都是:
4 m) N6 C1 F1 q7 X3 L8 n! j! O% E1 D; B5 A不把心放在学习上,爱打扮、喜欢跟男生说话就是坏女孩。
+ {$ p3 M4 I4 j6 O, a) L8 c" _《飘》小说的第一句就来了个凡尔赛:郝思嘉长得并不漂亮,可极有魅力……
& \; \: g9 g2 X当然,多年以后,我才明白这个“漂亮”与“魅力”的区别。
& l- L2 h9 @9 M3 |, \一直到我上大学之前,我都戴着黑框眼镜,无论春夏秋冬,衬衣都扣到脖子,如果穿裙子必到长到脚踝,无论跟谁说起话来一本正经。还总是捧着厚厚的一本书,真的较真的跟人争论狄更斯和契科夫谁更值得阅读…… ; m" _. e( l/ ^2 \0 C
可是,在没有手机的年代,我们小学毕业时流行在一个精美的本子上写下想对其他同学说的话。读过《飘》的闺蜜们都不约而同的在我的本子上写下:像郝思嘉一样热情的你……;你像郝思嘉般的炙热……
. O" a/ q+ L; c我一肚子委屈,气得直呼纳尼?我觉得我明明就是努力立志要成为简.爱、梅兰一样的伟大圣人般女性好吗……小说里思嘉思维浅薄又虚荣,我一点都不是好吧!
$ e  _. u9 v; E4 h  L% o; a) D那一年,武汉曾经封城的时刻,恐慌紧紧把人攥住,有段时间食物就是几个白萝卜……而我的感受却是:“感谢上天让我在封城前回到了这里,让我与家园用在”。
+ ~' n- y. x  S& q2 P8 O在网上找口罩,我开车穿过区域去医院送物资……我从未这样真正懂的过“家园”这个概念,我从未知道过“守护住家园,保护爱的人们”这几个字,是这样一种拼尽一切的,燃烧的内心。那一刻,我突然回忆起小时候阅读的《飘》,毕业手册上的留言。
, z- o, h2 n- E, M& b' O7 j原来,我们感受到的那种“思嘉的热情”,也许就是每位女性都有的内在情感,深藏于我们心里的爱与勇敢。
% t" S- e1 a3 q8 w" Y- @梅兰和思嘉其实就是同一位女性的一体两面,女性能够拥有的黄金品质:爱、独立、勇气、坚韧。作者本人,可能在小说里把真实的她自己分成了数个角色:梅兰、思嘉……1 q: M& M" r+ Z4 O8 k8 I
这位作者是真正热爱并肯定女性的。
4 u( b% I0 V+ B: i1 t8 i思嘉从一位懵懂少女长成妇女,在战火中,她不曾丢下分娩后的梅兰,不顾一切的带她回家,尽管她一直嫉妒并视她为情敌;她杀掉企图偷盗的敌军,梅兰帮她打掩护;她以一己之力照顾一家老小;光着脚种地、摘棉花,找食物;用窗帘布做衣服……5 a: ?$ @% g2 {& R. D2 C  ]5 P. q
梅兰对她一直是温柔的信任和守护,以及小说里对一个被翻译成名字叫作“贝尔”的失足妇女,作者通过思嘉的视角“觉得自己做的也并不比她高尚”,通过梅兰“不管别人怎么想,反正我是对你尊重并要看作朋友”的她的态度,梅兰并不是简小姐,她远超越了自己的阶级和周围人的认知。0 S) P' v! |# Y7 n" E
可以看出作者是没有任何评判,对任何女性都是中立慈悲的态度……2 H7 W! e5 h: h# v$ p
生活给思嘉的回报,都是她自己用双手和执着的精神努力得来的。而且,更重要的是,她也处处“犯错”,作者没有所谓的”洗白“,她自己承担因为自己的所作所为,生活给她的欢乐与痛苦。: Z/ X+ g$ a  s/ q" b. i  A. ^
某个程度上,我觉得这是一部真正的女权,所谓的大女主小说。而不是白莲花或者强行开挂。: h, Y7 p' g& g) Q! `
而《简.爱》,却是有点点玛丽苏的。罗切斯特先生,与其说是恋父情结,不如说是一种恋母情结,他给简爱又当爹又当妈,像一个理想中的,可以满足被爱、被欣赏,被包容的母亲,又给予社会性认同和自我价值的父亲。
$ O: g( k, a2 X, U% C/ `, X( S/ C被囚禁的那位充满魅力,让男人又爱又恨的精神病前妻,我想,假如来个关公战秦琼,让简.爱遇到郝思嘉,也许,郝思嘉会成为勃朗特笔下那位被囚禁的前妻:一位充满活力、勇敢的表达自己的欲望、与命运反抗的女性……这也许作者勃兰特本人自我压抑的某一部分,因此,她让她发了疯,她把她锁进了阁楼里。2 A% @: C" }' F+ N6 w
《简.爱》的结局看起来花好月圆,简.爱获得了舅舅的遗产,有了钱;罗切斯特先生损失了一些财富,身体变得赢弱。$ s- i! ?% B2 h
看起来是一出悲剧,但其实却是表达了某种微妙迂回婉转的深切欲望,让简爱能够获得内心满足的喜剧:一个男人无伤大雅的残疾,眼睛无法看见,然后在女主精心的照料下能够恢复一半的视觉。这个过程里,女性获得了掌控感,因此两个人能够变得更平等,也就是所谓的安全感。也许,对女作者来说,如此的长厢厮守更加笃定。(大家可以参见电影《苦月亮》)
3 }. L+ v, o5 t9 [; r罗切斯特为什么爱简.爱?因为勃朗特创造了简.爱,又通过简.爱的视角创造了罗切斯特先生:一个可以象征权威、也象征某种社会身份的男性。然后巧妙的通过他(作者理想中的男性)的视角来肯定自己(作为女性)的存在,也通过这位男性给作者心中“虚荣浅薄”的女性以惩戒:发疯(前妻)、被抛弃(情妇们)被规训(小阿黛尔)。
- K( K0 a# x! {; ]6 j我理解为,那是勃朗特的内心呐喊与渴求,期待她被人真正的看到,期待被她内心认同的群体的承认。
( o7 h8 b- @2 ~; H; R0 }作者确实有超越当时她所在的环境局限性的地方。可是现在看来,勃朗特依然是压抑的。
: G5 d  f( w5 L' o" X3 K% t而在小说《飘》中,梅兰去世,男主白瑞德离开,那时思嘉是29岁。(35岁以后,某些女性可以同时兼有思嘉和梅兰的两种特征了,请相信我)
5 E! \: d6 A7 m6 e% ?; G某个程度上,这相对很真实,一个男性爱另一个女性,在他眼中,她不会被夸张成不是人间烟火的仙女,也不是被贬为恶毒荡妇,她就是同时拥有魅力和缺陷的:
3 b$ a6 ^1 u- W长在自己审美点上的漂亮、生命力、彼此一致的虚荣与各自真实的缺点,瑞德说:“我和你一样,咱俩都不是马,把笼头包得再华丽,伪装得再像,我们也是两匹骡子”。
/ L/ N3 d. N9 r6 m但是真实的恋爱有包容也有各种缺陷与底线,吸引容易相处艰难……所以,在《飘》的结尾,瑞德离开思嘉。' q0 c1 L3 e7 l9 _9 L6 \7 A( W
可见,《简·爱》的作者并没有真与男性谈过恋爱,她活在被爱的理想中;而《飘》的作者,是真真正正的恋过、爱过,而且也在伤害中懂得了如何真正去欣赏另一个人,爱这个世界。8 l6 P1 \. R" l+ \7 ?
但思嘉痛哭之后,她说:明天又会是新的一天。' h7 I) ]  t6 n+ U
我觉得阅读有点像创造一座花园,撒下种子,不知道它们什么时候发芽,什么时候长成参天大树……只是突然有一天回首,惊叹自己有座森林,花繁叶茂,春色如许。也是一个逐渐发现自我的过程,也许就像米开朗基罗所说,我从来没有雕塑过任何东西,我只是把形象从大理石里释放出来。
2 Q% w; c/ t. \. h$ i  I  r而阅读经典的意义就在于此吧,把真正的自我慢慢找到,雕琢出来。$ @' Z; o  [9 c! h; u# T$ O
关于福楼拜《包法利夫人》的感受:
! m2 J: z# ]& S% d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3538920/answer/2298080212
kuaile1106 | 2022-1-18 22: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人和英国人,至少在二战前根本是两个世界的人,他们的文学作品也完全是两种。7 _( N! x. ~& M' n
罗简,是英式爱情,郝白,是美式爱情。7 }  R' L/ ?4 N  ]
美式爱情很简单,男的要帅,要活络,有钱没钱,没关系,有教养没教养,没关系。女的都是傻白甜,从漂到泰坦尼克都一样。美式爱情就是要干柴烈火,奋不顾身。背景要乱,越乱越干柴烈火。因为美国是二战以后才发迹的。美国文化是突发式的,没有历史的,他们的文学也是那种最直接的情绪爆发。
8 A$ V8 T$ W+ |, s+ T. M" _& E英式爱情不是那样的,英式爱情讲究冲破隔阂,这和中国的文学路线比较像。这种可以是罗密欧朱丽叶那种门第,也可以是傲慢与偏见那种阶级的差异,在简爱里,同时是身份和门第。这种隔阂,是不可以用其他的东西冲淡的,比如我虽然是奴隶,但是我艳冠不列颠,这样隔阂就不是隔阂了,可以被冲淡了,就没有戏剧张力了。尤其是这些女性作家的作品,男主通常都是庄园主,也就是现在的霸道总裁类,英式霸道总裁,一般都美女见惯了,开始着重内心。而美式的爱情作品的男主,大多是军官,游商,都是人帅口才好,这样子的人,也不会去体会内心,当然是脸美奶大放得开最好。1 Z/ y- e( |5 F  I
应该说,美国文学才是异类,英法俄中,大致上相同,除了民族性的部分。他们著名的爱情故事大多是由隔阂造成的开端,而多以悲剧结尾。就算是简爱和罗切斯特,除了天降横财,几乎都差不多算低保户了。
' k4 F  f, \6 F7 G* V而美国文学不一样,美国文学鼎盛的时候,正是这个年轻的民族最为朝气的时候,一切都欣欣向荣,一切都蓬勃发展,而且还没有二战以后那种完全资本主义化的冗余,美国文学的恋爱都是俊男美女,干柴烈火。霍桑的红字,也是美女加情人的组合,经典电影改编自同名小说的廊桥遗梦,也是美女加情人。美国文学里的爱情就这么简单直接,看一眼就干柴烈火,那么问题来了,不是美女和个性,哪能看一样就干柴烈火呢,像简那种高贵的品质,连面试都没那么有把握测试出来,何况男女见面。。。
朱_木木 | 2022-1-19 07:25:5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说,是人写的,不是纪实新闻报道,不要当真了!!!
4 q' A& E+ q# \现实无一不是暴露人性的本质!
7 D1 Q' {2 x; ?9 h6 e5 A爱情也一样,逃不脱人性的本质,不要因为女作者天马行空的想像,就误以为是现实真实的上演……
快男挺好看的茸 | 2022-1-19 11:24:2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我心目中罗切斯特是个“渣男”,于是这个问题便变成了简爱为什么会爱上他?+ z5 v, }' v) T9 ]5 g
简爱虽然长得相貌平平,但是她身上的气质,比如反抗的精神,独立的个性,自尊自爱的品质,修道院的熏陶,等等足以让一个男子对她产生兴趣,而罗切斯特隐秘妻子的存在、漠不关心自己的女儿、事故后身体的伤残等等地方没有一点是简爱配不上的。
: v$ h! p  ?4 D! a7 |关于白瑞德为什么喜欢斯佳丽,不管是对于贵族出身的白瑞德来说,还是后来发财的白瑞德来说他身边从来不缺长的好看的女子,但是他独独对斯佳丽动了心,因此斯佳丽并不是靠外貌赢得了白瑞德的爱情,因为比她容貌好的人在白瑞德身边大有人在,斯佳丽之所以让白瑞德动心小说里曾经描写过,白瑞德说“斯佳丽很像自己”。
: u1 T1 D& q' ~5 e; b  s) N所以可以说白瑞德喜欢的是年轻时候的自己,喜欢的是斯佳丽身上那种张扬个性、明媚的性格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3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13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