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熬人,真特么熬人。
9 G) }3 k) r1 I; G# h" _) M' P R: S$ R! X$ l2 e
刚进国企的时候就总听人说,国企特别熬人,当时不大明白,好多年下来,深切地体会到了“熬人”的含义。$ l* ]4 a+ u, `$ x3 R! W
“熬”首先是一个摸索适应的过程。这个过程少则一两年,多则十年二十年都有可能。8 y2 {0 Y% ~( S ~' T0 R
在国企,如果没有背景,才华和个性的张扬不但不能实现职场的进阶,还往往遭到打压,只有适应环境、搞明白规则的人才能生存发展。所以什么都要“熬”:熬环境、熬规矩、熬套路、熬资历、熬人缘,只有真正熬出来了,才能和体制成为一体,找到如鱼得水的感觉,相看两不厌,什么样的风浪也掀不倒你;否则就老像一锅夹生饭,谁看谁都不舒服。# e- ~* E- T' _, z
“熬”还是一种精神上的对抗。在国企工作,你必须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乏味的工作、震天响的口号、参加不完的文山会海、冗长的决策、工作分配的不合理、各种势力的明争暗斗,以及常年不涨的工资,看不到的发展机会,还有各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这些国企无处不在的弊病,会无时无刻地折磨人的精神。虽然就工作量而言并不会使肉体劳累,但这些弊病却使精神疲惫不堪。你必须接受这些,接受自己工作的无意义,适应这种一眼看到头儿的日子,保持基本的心理健康,成为一颗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否则,就算在国企很多年的人,也常常感到难以忍受,而产生离开的念头。
2 R6 S& I& M% G& E+ e在“熬”的路上,虽然可以得到职场前辈部分的指点,但大多数情况下都得靠自己摸索和领悟;也有不少人一直熬不出来,最后不是被体制驱逐,就是自己逃离。# \$ L3 N. ` ]5 T
2. 水够深。, A1 O& f g* f% F5 }4 i
' A# A* q2 X' @第一个是企业背景深。/ f3 P6 z3 z& n0 Z; j7 u# X
" y' i% k$ I# _大型国企集团与政府,此集团与彼集团,同一集团之内母子公司以及各个子公司之间,再到同一公司内,此领导与彼领导之间,关系之复杂,真可谓盘根错节。
3 c1 m/ r& \+ A6 D5 ~1 u常有政府官员来国企任职,又或国企一把手进入政府机关后备干部队列,以及不同国企集团以及同一集团内部不同公司之间干部频繁调动,由此造成大型国企集团背景之复杂程度超乎想象。- f: i. r# K+ }7 }9 ^6 z" ~
第二个是人际关系复杂。
; S. a) j0 V: m, G* ?
9 W s* E0 d* p3 B& I如上所述,国企之背景复杂,对企业内部人际关系造成两个直接影响。第一是不少企业内部存在不同势力派别,明争暗斗;第二是关系户横行。无论是司机班的老王,还是看复印机的大姐,无论看着多么不起眼,背后都说不准藏着某尊神仙,没人惹得起。4 w8 P" z( ]9 e4 k5 C P! S6 D% P8 N( V
第三个是办起事来潜规则横行。+ F l I# P1 @( l
& a" { q# y, x7 s) P ^4 y这里的潜规则,指的是不为明文所规定、但为办事各方所默认的规则。国企做事,最难的是协调;一件看似简单的事儿,如果仅仅按照表面的流程去办,不去考虑其中的利害所在,往往不能够办成;表面的规矩不重要,人与事背后的门道最重要,要充分考虑各方的利益所在和顾虑,才好把事情办成。
) ]* H( b% g; |8 F) m% m" S9 n, ]以上,真可谓一入侯门深似海,没在大国企待过,真想象不到里面的复杂性。; T5 h- J% Y+ C I v( X
3. 够稳定。9 w# u! F7 u: F1 }5 C- @
7 W+ S6 t+ [1 C0 g
“熬”的另一面就是稳定。国企确实够稳定,起码比私企稳定。 |4 J5 c! o# T/ N- n
想做点儿事真难,但是公司要开个人一样难;法定的补偿不必说了,还要有过硬的理由,简单一句能力不行是开不了人的,而且还怕人闹。! M+ [4 v4 |6 y; f7 I0 T0 N2 H+ L# q+ x
一切都是源于体制的特殊性,毕竟工资是企业发的,出了不好的影响是要领导个人兜着着,为开个人让领导担风险,不值当。
. [6 L/ W. X* o' n8 K2 d这就导致,企业与员工之间形成一种特别拧巴的关系:就是一个人拼命做事,很难不能得到对等的回报;相反假如不干活自动躺平,企业也很难把这人怎么样。: ]; C7 M" A2 b% x y8 `" d" ` ~
所以放眼看去国企里面咸鱼横生,这就是原因所在。2 j0 x+ |3 a8 f% P9 g" ^- u
4. 做人永远比能力重要。- K6 [" ]0 _6 P
; @* m$ f" @2 R2 `: N: |9 b
在国企一个人就算能力差点儿,其实也不会有什么致命的影响,最重要的是做人。只要做人过硬,不但饭碗端的稳,即使犯错误,企业也会给机会。我们党的选人标准说的很清楚:“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么!
4 v P! _/ V6 o5 l i9 u+ V; _ Z& I; |国企讲做人,有几个方面的要求。4 z# m6 |# ?2 v, r
一是政治和立场上经得住考验。对企业忠诚,在大是大非面前能经受住考验,深得组织信任。
. F; j8 C! I Y; S. Q1 s( V' z% ]二是识大体,顾大局。工作中能受委屈,不认死理、不斤斤计较、不惹是非,能给领导扛雷,给公司背锅。
) M) m+ Y7 w0 W) J* a; T5 C: m三是人缘好,群众基础强。国企提拔人、处理人都考虑群众舆论。群众基础好提拔就容易,议论的声音大就要慎用;处理人的时候也是如此,要考虑群众影响。
0 d# H% l! \0 i# s# }3 X5. 没人担责。
G# {0 }! W" d/ R" `
" h2 q$ g( ~: w, e) ]永远没人担责,这是制度造成的,因为成绩是集体的,责任是个人的,两者并不对等。, w9 Z, {, v+ _9 H# w3 g5 \
所以无论怎么强调担当,真到拍板的时候,还是没人愿意担当。所以总是一个会开上大半天,该拍板的时候,东扯西扯,议而不决;出了问题再东推西推,只要算不到自己头上,绝不主动伸手。. \ r+ H# C4 v
好多事情就这么拖死的,搞的想做事的都没心气了。
9 A* N! y- s2 \. Y, X! j6. 忙死的忙死,闲死的闲死。4 L( }# [: I! H, B8 e" _
I' }* C/ ]4 A8 u* p, G国企里存在严重的劳动分配不公,基本上是30%的人干活再养70%的闲人。大凡干活的,以新来的、年轻求上进的和老实听话的为主;其余关系户、能力差以及躺平混日子的,带薪炒股票、玩游戏以及传闲话。- N; m: z! d; N: i/ t: f+ ]9 S9 z4 @
7. 说真话容易挨卷,喊口号永远吃香。& S: n( y, s8 n/ N/ l
- h0 X1 j+ Q- E) Z/ g E; R' ^
国企能说真话的地方很少,除了一些特殊场合,比如组织向你了解某个人或者一些情况。尤其要注意的是,喊口号的时候是断不能说真话的。
1 a! E& K! n' f+ u' Y% ~# b喊口号是制造繁荣的精神假象的最好办法,所以国企很热衷于喊口号,而且是上级喊了一个,下面就往更大了喊,平级之间比着喊。4 H* Q/ @9 z8 M7 ~) s3 R/ o' Q2 j
比方说集团大领导说A公司要力争年底完成一个亿,A公司领导就喊我们要自我加压,要干出两个亿,不辜负大领导期望,然后B公司就说我们要完成3个亿,这种时候大领导就特别满意这种态度。+ ]) `. o- F; F; m# P- R$ O
所以国企特别喜欢搞什么百日会战、誓师大会、全员动员会之类,大家都喊得面红耳赤、激动万分,可自嗨完了还是该咋干咋干。4 m m0 B; j0 W& v( e
这种时候是绝不能对口号提出质疑的,因为会让领导下不来台。其实领导也经常对口号心里没底,也知道是在吹牛逼。不过这不重要,大家比着吹,先哄上面高兴就好了。真到牛逼被吹爆的那天,再一起找辙遮掩过去,也不会有人追究。# a ?# t7 Y! D) ]
8. 高人多。
, D' P; U8 w6 L# {* A5 K2 z( \1 z' K7 X8 P E/ k. m; P
我在很多回答里都说过,国企里有各种各样的高人,做人水平高的、能力强的、有才华而低调的、能办事的,各路高人叹为观止。
: h: u. r0 p2 v8 ]& ~跟这些高人相处很有的学,从另一方面看,这么多如此优秀的人都处在平凡的岗位上,也就没什么不平衡的了。
# @" f; T4 m, f' Y& N8 D3 z# L7 g% d! S. `9. 笔头硬很重要。
" s% [4 a4 ?0 P: H* y- D5 h6 K% U/ [$ C- y3 Q5 I7 \8 a
要问我国企里面工作有什么核心技能,我觉得笔头硬肯定是一个。) H& E& h" @1 Z- n; ^: L
会干不如会说,会说不如会写。领导到下面了解情况,都要听下面汇报,准备汇报材料就是个技术活儿。干得再漂亮,也不如汇报材料写的漂亮。一个公司百十号人,吭哧吭哧干一年,最后还不是落到一篇年终总结上。所以,无论在哪个单位,都需要能写的人。
" q, G v$ ^6 B) y8 b* B# y10. 无力感。
- m) \* p1 m1 d. b0 m- C: t% X, b5 q0 [
在国企工作,经常有一种溺水似的无力感,大到企业的走向,小到具体工作怎么开展,你作为其中一个渺小的个体,是没有办法去影响的。很多时候会因此感到痛苦,明知那样做是错的,明知那样做事没有意义的,但还是没办法,因为你完全没有话语权。% y: B C& E* E# a
如果企业发展比较顺的时候还好,不过是做了些无效工作带来的挫败感;但企业走下坡路的时候这种无力感就特别明显,就像身在一艘船上,看着船往下沉却无能为力。
0 U& e! N' w* u# P最痛苦的,莫过于看到企业已经快完了,这帮人还是该咋样咋样,一个个嘴上说的好听,其实心里没几个真正把公司放心上,真有种大清国要亡了的感觉。
4 X# j5 T8 O* ^11. 规矩大。; Y4 D2 J: r5 ~, h
( M) G, v8 V6 g6 N3 F( f" A国企的规矩说实话是真多,怎么说话怎么办事都有规矩,有一种无处不在的秩序感。4 W _, i: D7 \
就拿开个会来说,大到怎么发言怎么讲话,小到座位怎么坐会议纪要怎么写,都有规矩。# a% c! C! Z- v8 q5 D
这些规矩常常使人感到压抑,有些是明文规定的,但大多数都是约定俗成、为大家所默认并且遵守,不遵守就不会为国企所容。而弄明白这些规则,是需要时间去观察揣摩,并且有人指点的。% h; v" L5 |# L3 V' g* e- L
12. 是非多。
6 }+ t& G( ]6 {/ q% v
8 `! E3 P% C2 I1 J1 S$ A* `话说国企里面的是非可是真不少,当然也不是所有公司都是,但大多数国企是不少的,因为关系复杂,加上闲人多。
8 W( x5 ~. E- W4 _对于不明就里的人,普普通通一句话一个举动没多想,就能招来意想不到的是非,搞的很累也很灰心。对于这些是非,加些小心固然重要,但说实话有时候也顾不过来,所以做事凭公心最好,做事情问心无愧。只要不掺杂个人私心,再加上时间一长别人的了解深了,是非慢慢就会消除。
) U# }! ^8 i, A5 V5 T& @如果即使这样还有是非,那也没有办法,只好去他娘的,爱咋咋地吧。( X' u. y) K( v: B" @" N7 k
13. 没秘密。$ P8 e: T ]3 `! M# C; L! ]
6 d0 b" e9 U3 G% e* k
国企没任何秘密可言,大到高层人事变动,小到某男和某女关系不正常,哪位领导开会被拍了桌子,哪位同事年终奖领的多,谁的干爹是某局局长,谁的前妻还在澳大利亚冲浪,各路消息无所不包;从办公室里的闲聊,到手机里的微信,到食堂里的饭桌,再到走廊角落烟民的聚会,无不是情报的集散和发酵场所。
6 P5 {* m* L4 L无论何时,消息灵通人士总是最受欢迎的。他们是办公室社交的中心、涓流汇聚的大海、缺乏安全感的领导和吃瓜的群众一起拉拢的对象。共同沉醉于小道消息的狂欢,大概是人民群众对压抑的环境做出的最大反抗吧。
% }% o+ s, |* x$ L% W14. 诱惑大。3 M o' \3 ?# d9 V8 ^
+ R& ]% z' ]" h( \+ N r国企内拥有一定权力的人都会面临或大或小的各种诱惑,这包括真正掌握实权的人,以及虽然没有名义权力,但因为在国企时间长、地位比较稳固,具有建议权、临时裁断权以及对拥有实权的人具备影响力的人,这类人拥有的权力被称为“隐权力”。3 g0 A& k0 u+ v T' K& k1 |
因为国企权力集中,所以诱惑很容易主动找上拥有权力的人,如果再夹杂上关系背景的影响,很多时候是很难抗拒的。虽说反腐力度逐年加大,但说实话一则诱惑太大,二来权力的获得过程很不容易,不捞一把不甘心,三来监管又做不到无死角,心存侥幸。所以一旦拥有了权力,面对诱惑能独善其身不多。
; m2 f- e& X- [$ M' h* j8 o话说这些年来眼见身边倒在金钱美女上的干部可真不少, “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这些人在没出事儿之前,也都是满口的廉洁信仰,一出事儿就成为反腐斗争的典型,但还是腐败分子还是前仆后继、无法杜绝,其中是有深层次原因的。
: L* c& r |" Z5 p" o9 O总体上来讲国企利用权力捞钱办事儿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能独善其身的只有两种情况:一是没机会,二是没被处理。有操守的也不能就说没有,但确实不多。认同我这个观点的,不妨点个赞。 r- x, d! T. U& A7 o
# u4 }5 _0 D- B4 J$ p, W. K
15、不要把自己搭上。
# Z& @7 s8 ~% d/ V8 [( ~' N% ]6 V: h9 Z5 a. Q
努力工作是对的,讲奉献也是对的,但记住不能把自己搭上。你不管不顾嘎嘣一蹬腿撂了,你上有老下有小单位不会替你养。顶多单位发笔抚恤金追悼会去个人,逢年过节工会过去慰问一下送个温暖,过两年也就没人提了,扔下的是年轻轻的媳妇嗷嗷待哺的孩子,白发人送了黑发人。' D ~6 ~' o* I, `
更何况你待的地方要是北洋水师,多一两个邓世昌也没卵用。8 A6 h2 Q7 h" k- M) F* F
0 T$ a* F- y5 s, n
) `# F/ l7 n/ @0 W0 {- n
) T& ~) K' x0 U9 @<hr/>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为我点赞的,我在网络的这一边也为你送上满满的祝福~9 a: o4 W* ^# k4 K- ^8 M
介绍一下自己 欢迎关注 @剑哥的职场江湖 职场答主,曾求学海外,闲来喜读书。职场二十年行走,曾谋职于十余家企业、带过多个团队;擅长职场辣评、权谋分析,体制内外、大情小事,均有锦囊妙计应对。. w2 G3 {. ^9 F# B8 n5 B' ?
一些之前的回答:
8 f0 P o$ y1 ^$ f& R; i, A/ B& T& _$ L* X
体制内你总结出的最有用的经验是什么?784 赞同 · 69 评论回答1396 赞同 · 109 评论回答国企有什么不成文的规定?1322 赞同 · 63 评论回答1525 赞同 · 73 评论回答1565 赞同 · 74 评论回答1620 赞同 · 75 评论回答1683 赞同 · 80 评论回答1760 赞同 · 88 评论回答1795 赞同 · 88 评论回答1813 赞同 · 90 评论回答1823 赞同 · 90 评论回答1831 赞同 · 90 评论回答2731 赞同 · 129 评论回答「国企」这两年为什么变得更受欢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