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就近入学减少孩子们的路途奔波,保证孩子们的安全
2 i7 T5 T8 B1 o0 M' o) S7 x1 s' g) D4 P1 j% O3 z3 ?% j! a# c
中小学生正处在长身体的黄金时期,如果因为就读学校过远,导致每天来回奔波,处于学习、等车、坐车的循环中,这样不利于孩子们的身体健康成长。这其中还存在很多的安全隐患。
# m8 Z+ k% P5 H) k7 b: t: G$ l" n
) U9 o% q9 M1 }! _* ~+ y2、就近入学促进了家校携手教育的有效性
; n% Q/ V+ R$ H
9 E# I5 l* ~ |, \$ k$ A就近入学让家庭和学校有更多契机进行沟通与衔接。最有效的教育是家校携手,在当今倡导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仅靠学校教育或家庭教育都是偏食的教育。在合作中,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各显特色,相辅相成,其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孩子更好地成长。家校合作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教育水平的提高以及学校教育环境的优化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e* ~7 S. y7 ], ]! S
% `% s* G2 k3 l9 \3 Q
3、就近入学避免了“新型留守儿童”的出现
$ s) k+ d, g" M2 l. ~) o$ ^5 F; ~( U; e& y- b6 t/ C* c
古有为了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孟母三迁”的感人故事,而我认为,现在由于“择校热”等原因,出现了“孟子三迁”的现象。有的家长深受“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影响,为了让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都上“名校”,不管这名校的距离,是不是一个县、区、市,甚至是不是一个省。一些家长由于工作等原因,只能在本地生活,就让孩子住校或者让孩子的爷爷奶奶等老人去照顾孩子,造成了孩子与父母聚少离多的现象。这与亟待解决的留守儿童问题又有多大的区别呢?+ y/ S$ K' K' U, M
; o' G; g) K3 Z" B
这类“孟子”或者“游子”家里经济条件可能相对较好,但这绝不能代替亲情的陪伴和交流。近十几年来,关于对留守儿童的研究很多,普遍认为他们可能出现心理人格问题、道德品行问题、学习问题、性格缺陷、心理障碍、行为偏差等不良现象的几率相对较大,长大后不能很好地融入社会。$ K) r$ q: V8 X
; J4 {3 E6 \2 p* p- a! O
4、就近入学可以避免优质生源扎堆引起的角色定位负效应
0 g5 l+ H) z9 K6 x% q' ]3 N; N+ d9 {) w5 v6 l$ w8 e* i# }% Z
我从事一线教育工作多年,发现一种现象:无论带什么样的班,即使高中最好的班,学生百里挑一,有些学生学着学着就默默地掉队了,掉在比自己录取分数低一两个层次的学生后面去了。当然,这其中有很多原因,但不排除这些掉队学生个体的心理原因,我把这叫作班级角色定位效应(仅凭自己的教育教学总结积累而命名,不一定准确)。
, K0 S' b+ p5 G3 I: r2 u# E1 ~
g3 E( [2 R) Q, y, a$ f一个班级就像一个浓缩的小社会,每个学生在班级中都会充当不同的角色。在班级不同的活动中会呈现不同的角色,比如按性格交往可分为:闷葫芦式内敛型、和事佬式和谐型等。在学生学习方面,班级中呈现出的角色定位可分为:领头羊式自律自信型、随大流式得学且学型、自暴自弃式拖沓反感型。也可以笼统地叫“优、良、差”三等。如果对自己角色定位正确,就会积极自信地学习与生活,那么,他的学习会越来越主动,成绩会越来越优异,做班级其他事务也相应地自律、自信和上进,这可以叫作班级角色定位的正效应;反之,如因学习成绩、压力或人缘交往等导致角色定位失准,会出现消极的学习态度,产生消极学习的后果,这可以叫作班级角色定位的负效应。这些角色不是老师或他人为其设定的,而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自己自然而然地归类站队。班级角色定位是很难避免的,老师能做的仅是及时发现负效应的学生,因人施策,去改变他们。, [ C" V# f p' q; J- ~3 Y; u
9 h9 a# Y* u% u从这个层面说,如果不就近入学,一味择名校,孩子的心智发展没有跟上,一但教育沟通稍有闪失,不但没有享受到名校的资源,反而有可能埋没本是优质的生源。
1 I( g! s9 t$ |6 W6 Q; Y0 m* U
% K3 e2 u4 ^5 B; i5、就近入学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从而实现全面发展' q* _! w' p! `& W- I8 f
3 O( Q+ C' L5 n& ?' d. [

: t) g2 E: d# U" R/ x在没有实行就近入学前,家长都想方设法让孩子读名校。除了个别人拼爹、拼钱,大多是拼学习的起跑线,早教班、奥赛班、神童班应运而生。这些培训都是超前或公式化的教育,其效果只能在极少数学生中体现,而大多数状态是家长疲惫,孩子受罪。
' r" p; k1 A/ r$ m. I4 d
5 K g: M, u5 e' D: H中国人工智能第一人、全国政协委员、中南大学教授蔡自兴呼吁家长和学校理性看待早慧少年教育,“在早慧少年的人才培养和智力开发上,也应遵循智力发展规律,过度的超前教育只会培养出不‘完整’的人,步履揠苗助长的后尘。”所以,压榨孩子的长远潜力,束缚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孩子就会成为《我要的是葫芦》中葫芦藤上的葫芦。6 Q$ E3 o5 F: z; B
# t- T. l4 O3 l3 u# ~& \
而实行就近入学政策后,家长不再像以前那样焦躁不安,能让孩子静下心来,循序渐进、有规律地学习,有时间去学习非文化课,积极参与锻炼与社会实践,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 p2 a5 e; R9 E; B& W2 p/ a' A" W7 o; `4 z) E# L- k! _7 C4 {
就近入学政策的好处不仅是我谈的这些,还有许多诸如为家庭减负、维护社会公平公正等社会层面的好处。. Q! w1 Q5 G L r# @7 U2 W
6 W0 L r! p7 f' O
当然,就近入学政策也存在一些需要健全和完善的地方,推进义务教育就近入学不是一近了之,而是扎实落实各级责任,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千方百计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寻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治本之策,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公平优质教育,让老百姓心安理得地就近入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