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这个行业,其实很神奇;而国内造车三大厂都选飞书,背后引申出来的管理学意味很强。- q% c4 q; b& {5 L
我以前学管理思想史的时候就觉得,怎么很多都是从汽车行业里面诞生出来的。# F( W9 f+ k. I( T
从改变整个制造行业模式的福特流水线生产,到现在企业经常看到的来自于通用汽车的事业部组织架构,再到后面带来了适时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等分支理论的丰田精益管理,可以说都是从汽车行业开始孕育,然后渗透到其他行业,从而改变商业化组织模式的。
" x: ~. A" V$ u8 U) Y0 N, u; j# J8 q* m# w% m" G# B
: a% P& F* l; Y6 k
1 I) L: ]3 H) I5 V5 A, Q+ `就连现在很多企业都用的ERP系统,里面的扛把子SAP公司,都是德国汽车工业培育出来的。4 U9 o$ v, Z/ B2 o( F: w
可以说这些里程碑式的管理方法理论和实践,都是由汽车行业领跑的。
5 i6 _& ^) N3 _/ s2 F什么样的行业需要不断地孵化新理论新方式呢?
$ }7 \! Y5 a4 q" R我最开始的直观感受,那必然是迭代速度超快,又是在红海里面搏杀的快消品品牌;要么就是投资很大、流程很长、需要精细化管理的机械制造或者化工行业。( G+ Z: }* N" n! ^6 z( H) X: F6 ^
% k6 k( z `, X: _( d/ O+ X" P( Q. _& c$ c( l8 T! W
: p# G0 c1 {& O* Y1 Q) p9 s* ~
- u E6 |* a: g# }) j( r0 k很有意思的是,汽车,刚好具备了这两种特性。9 T1 a- e( v0 |7 F- E3 ^
汽车既具有消费品属性,又具有制造业属性。
% A; t3 I: I, J4 B7 p1 o Z3 W消费品属性很容易理解,贵了点,但最终买单的依然是消费者,算是ToC领域。- Q& O6 U- b: O) s
而从制造业的角度来看,尽管汽车行业都已经百年历史,但是依然被认为是制造业的标杆,甚至是一个国家工业实力的重要指标,因为汽车是大规模生产的民用商品里面单价最高、产业链最长、带动效应最强的产业。4 q0 X; {$ Q6 z) e
汽车企业有自我革新的动力,毕竟任何革新带来的效率提高、成本下降、市场优势,对应的都是大体量的经济收益。
2 A! s! Y/ ?4 p+ `$ i B而一旦完成革新,横向就可以延展到食品饮料、零售这类传统消费领域;纵向又可以通过汽车制造的上游传递到化工、建材、机械制造。% j% G5 r5 b0 `6 M$ A
我记得很清楚,那时候老师讲这个地方的时候说了一嘴,汽车行业就是贡献管理思想迭代和理论进步的西点军校。" \) J6 s" w8 @, s
很长一段时间,咱们都知道,国内企业基本就是照搬外国风格,言必称麦肯锡波士顿,对标不是IBM就是微软苹果,在企业管理领域基本是处在模仿、借鉴的状态。) C, u, _) @3 f# a& b
毕竟那时候咱们国内大厂也不多,观察学习是最好的选择。% w" q( U r& V+ i
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咱们中国如今长时间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广袤的内部市场,已经让中国企业有体量,也有必要从「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变成了探索属于自己的管理体系。
[' k* Z6 y: v; W! O$ x) R& d这种管理体系最开始的探索,往往都带有草莽特色,毕竟是处在一个蓬勃发展的大市场里面,接着东风大家都在自由飞翔,跑马圈地就能撑起一片天地。0 g' ]5 z# W G ]3 L2 B9 f
所以豪放派的有宋江山头派模式,刘备感恩型企业文化,唐僧画饼式疗法;婉约派的有王熙凤行政果断型,有诸葛亮事必躬亲型。. z9 q) _; o, O$ [9 Y3 i0 t S8 h1 H' o
' c# F6 F1 C" ^9 u# i , Q9 C% e0 _/ C1 S$ F
但是这样的特点,依然是用一个理论一个观念,来应对纷繁复杂的企业和变化莫测的市场。
, [7 B$ t G0 `' \5 w. V# y* _有些企业家喜欢讲制度、谈构架、聊模式,但是这些依然不精细化,尤其是对于技术含量越来越高,每个员工被赋能的能量越来越大的时候,不论是欧美引入派还是国内探索派都遇到了瓶颈。
( A4 S& x% S( b4 C7 d: m0 I所以这种「生产关系」和「管理力」的脱节,就让中国企业开始从精细化的角度探索适合中国员工、中国企业、中国行业的管理风格。
$ e5 Y P' V' ?9 l; B! C我觉得这,就是造车新势力三大巨头不约而同选择飞书的底层动机。
9 `* K& \$ Q. p4 A' |- {- A<hr/>说到底,飞书是一个工具,但是当三家相互之间有竞争的企业都转向飞书的时候,那说明飞书有自己独特的特性。
" y5 ^ I7 }$ _+ }- p0 W3 N+ k首先就是飞书展现出来了一种全行业通用特性。' R N* K; B* T
如果说飞书是在一些商业逻辑比较简单,体量不大的行业里面被参与的企业广泛应用,我觉得这都不能成为新闻,毕竟这样的技术门槛不高。0 [1 `- s7 b+ T7 n2 `
但是汽车行业很复杂,强调的就是一个部门之间的协同和信息共通,这样对办公软件的要求就很高,又不能臃肿,又要功能强大。
/ D: M4 N3 z( u) W3 \我自己知道有些做企业软件的,都把汽车这样的行业当大客户,或者说冤大头,就因为他们对定制化要求很高,动不动一个项目就上千万。. F* ^2 E& A% ~( X3 _2 x5 v
但是飞书很有意思的是就是,并没有推出那么复杂的行业解决方案,在飞书官网上看到的行业解决方案一点都不定制,一点都不复杂,但是让很多行业都以飞书为底座打造出来了全新工作流程。
2 w+ \7 b% x$ D8 M) L+ B/ @# z这种「普世性」看上去很简单,但是能在汽车行业都能用好,其实反而是一种大道至简的拿捏,也是从软件企业定制逻辑到互联网广域覆盖逻辑的转变。
L. V- `* W) Z @0 s
% S3 M6 z6 Q; B9 J. o. F1 G/ r: I% E1 c. I3 T+ t4 N; o
6 \0 l7 Y Q( x' m
$ O3 g2 e: K9 t$ A0 M2 ]4 y那第二点,就是飞书对企业构架的赋能了。2 s1 L/ _1 ~$ J" _4 C- x0 ]* e$ J. B
我研究生学的内容,是知识管理,这个当时非常非常非常偏门的领域。0 Q: |) \0 W4 K6 s
但是现在很多企业都开始认识到了,构建学习型组织,进行精英团队管理,拉通共创型团队构架,不论是做创意型行业还是生产型行业,都非常的重要。! `* r5 a. Y' A# F7 ]( O" h
毕竟激发员工的潜能,给员工解绑,再给员工赋能,是带来企业活性的最好模式。
* `( d+ D. k4 j) `' D很多部门内部协作,跨部门配合,多部门共享,以前都需要复杂的管理理论来支持,落地到现实就是各种开会各种撕,而现在利用飞书这种工具的赋能,就能很好地进行团队配合,不论是远程会议还是文件共享、任务管理,都能在不给员工加压的情况下顺利完成。& h1 n; F. T4 M" I( T/ R
而当管理者需要进行管理升级的时候,有顺手的工具也更容易推进。
" ~! x R, u* L6 c汽车行业对任务设定、目标细化、项目管理都看得很重,那国外已经有比较成熟的一套体系叫做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来进行目标流程管理。
; P3 [' S3 }7 f7 `6 L' c7 I9 h4 Q9 j J# I3 @: h
3 N( S; @4 K/ s
0 C( A" k1 E, k( U0 d9 P! S3 W/ q& v9 h+ {! Y7 D

, K2 `' S3 @# ^8 o: H
- v" F! p* Q% W: P要单纯地推广这个理念,很难,但是在飞书上直接就已经看OKR拆解好了,用起来就很容易。: P4 X" m/ G+ c. J- y
第三点,其实我觉得是最重要的,就是飞书的设计是从员工的角度切入的。
3 C$ `% q! x' k# V7 B先给大家说一个小小的商业常识,这些办公软件,在销售的时候,是卖给员工的,还是卖给老板的?
" x+ D a8 m" {, b$ F! p3 M$ l4 h5 E( `咱们都心知肚明,老板才是这些工具软件的「客户」,而咱们这些打工仔的体验只是「展示环节」而已。* s7 ?+ p$ m, w, ] S4 c
所以咱们才会看到,很多软件强调的,都是管理者部分的体验,比如层级管理做得特别精致,比如流程监控设计占了70%的UI力量,甚至花了大量的精力把人脸识别打卡机融进系统中。
* U; W) ]' h' H) N( s& G9 R这些都是从设计、到开发、到落地,都站在老板角度上看问题的,毕竟最后谁掏钱大家门清。& E# `6 L9 G% M% f1 X
但是飞书算是非常难得的在员工和管理者之间取得了平衡。6 X2 n1 Z# Y$ K T' U1 C" Q" b5 f- s
我自己工作里面很多办公软件都用过,聊天模块是我用得最多的,大家也知道,沟通工具最重要的点不是在花里胡哨的功能,而是在于「降噪」。1 r; j) z+ p- |' `! v; c9 s
我个人最烦的就是老板在微信群里面发信息,下面一群人回复收到,经常刷半天都看不到老板到底说了个啥。3 @) I# e) J: N4 P7 j
而在飞书里面,一方面是可以采用表情回复,可以对信息进行收纳,不占阅读空间;另一方面是信息是有层级的,不是所有信息都会显示在时间流里,这样从员工的角度,就很容易抓住重点。
. X2 Z# ^( h. U6 Y8 @而开会大家都知道,是很容易「只出声音不出结果」的人类迷惑行为。
2 z- h$ z. Q7 I6 n8 G小范围的会议,往往是需要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要在会议结束的时候形成结果型的文档,飞书算是我知道的唯一的一个可以在会议的同时在同一个界面内进行文件修改的,这样就能边开会边一起做事儿,会开完了事儿也就成型了。6 }; O3 k) _( Z* l- p9 w7 p, i2 R
所以从这些具体功能设计思路上就可以看出两层。
5 y+ g# x& M8 l% x5 y如果看第一层,那就是屁股没有坐歪、不是光跪舔老板的体现。
5 ?( V, G0 k: X7 ^如果看第二层,那就是真的搞懂了企业用软件的核心,不是让老板看热闹,而是员工不抵触,最后能给管理者看到切实的效果。3 M: d$ l3 K) {8 u
<hr/>所以现在蔚来、理想、小鹏先后迁移至飞书,我觉得是对中国互联网行业从以前核心放在ToC现在转型到行业互联网的一个肯定。
/ I" d- A, B0 T& q N3 `" f以前我看到很多企业在升级管理的时候,都像欧美看齐,甚至以削足适履来强行上外国模式感到骄傲。
5 e* ?+ R; N4 F- E* P; c现在大家心态平缓了,自信心起来了,开始更多的选择契合自己组织架构、行业特点、员工习惯的工具,而不是强行扭曲组织架构和工作模式来适配系统。
+ g4 R' d% Q$ Z1 x6 | m$ s+ D; d在大家用爽了之后,再慢慢用工具创新来带动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知识创新。
" @0 F P: g! k% h) O/ ]这样挺好的。# ]3 H% g% A. K1 w m
还是那句话,国内市场足够广大可以支撑起大体量的公司锻炼好筋骨以后走出去看看。' T/ ]5 L+ x1 d3 e* j7 Y
我现在期待的,不光是国产造车新势力能混壮了以后出海去闯,也期望看到国内产业互联网企业能把自己研发的系统给卖出去。' P2 v5 i+ y% @* a Y& M' r: c
下载飞书-联系试用-字节跳动旗下先进企业协作与管理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