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你好,强悍的分析能力都是建立在强大的逻辑思维能力上的,而强大的逻辑思维是需要超强的知识储备去支撑的。三者互相关联,更需要日积月累的经验加成和不断练习,绝对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变得厉害的。
2 C) X9 S0 l1 N7 U) p- ]2 p, Q: G6 T1 ]! W5 ^% X
所以分析能力背后都是来源逻辑思维的推倒,逻辑思维不单是日常生活中非常核心的表达沟通能力,也是职业生涯中成功的核心能力。
8 I# ~3 q4 w8 r" ~( n; V' w1 z% o& B, M" t% ~
. l9 n6 L) e3 m9 p8 I* Q( F
2 f) F4 O- ~' m, L$ |5 t% k
" h# H4 I6 H. M( q. q- q
第一,关于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不足:
" q; v# J4 w; M我们在谈逻辑思维能力前,首先先来明确逻辑思维的定义是什么,狭义讲,逻辑就是我们常说的“形式逻辑”,其实就是归纳和演绎两类,大家应该都学过。所以逻辑的起点就是形式逻辑,然而很多人觉得如果一个人逻辑不清逻辑混乱是因为在逻辑思维不够,是归纳和演绎过程中没有分析到位。8 {4 l. r3 S* f7 j: a8 Z# ~ \. z
但是我们都忽略了一个事实,就是其实形式逻辑之前还有一个前提,或者说更起点的,就是“知识”knowledge,所以真实情况是,大部分逻辑问题其实是因为缺乏知识,而不是逻辑学没学好,归纳演绎没用好。8 s, R. T+ \# Q5 ?- d, r
7 u! p$ I' R' p$ w例子: 小王是金融专业的学生,在得知央行宣布降低基准存贷款利率后,她决定将大量资金投入股市,因为根据金融学、货币银行学原理以及形式逻辑,降息后市场资金流动性会增强,因此判断股市会涨,但她的分析和决策极可能是有问题的,因为:
! [! w" _8 S8 [; z7 \% I7 v* g7 q. f' |$ o& N" x
a. 资金流动性释放后,除了股市外,还有楼市、汇市同样是资金的流动去向,国内楼市持续火热外加人民币对外贬值预期下,反倒可能导致股市的净资金流入减少从而下跌---缺乏房地产、外汇以及高阶投资的知识 + U! S5 ~( l: r4 v
! G r1 t) {5 A2 i0 g) W
b. 虽有利率下降是利好,但国内其它状况诸如失业率不断升高、经济增速放缓、上市公司监管加强税负提高等使得实体经济整体带给市场下行预期,股市极可能下跌---缺乏宏观经济和财政知识,以及对政策信息的把握 ! F/ y: W6 p+ v
9 b' l* T+ {7 r( W% q' Zc.央行的降准降息的信号已经发出多次,实质上市场已经充分和提前消化了预期,大部分资金已经提前进入,正式消息释放后股市反倒可能下跌---缺乏投资实战经验
/ `- ?2 e4 A% \' w4 A由此可见,小王此次投资分析和决策中出现的问题并非因为她的形式逻辑有什么问题,而正是因为他缺乏相应的各类知识和经验。5 x' {2 K4 x; F' Y$ ]* w( V5 R0 o
/ o& m" P+ d) H7 eP.S. 特别说明:以上例子仅为称述在缺乏知识和经验的前提下,逻辑思维和逻辑分析的严谨性和合理性也会降低,以小王的知识储备及相应的逻辑能力,股市获利是小概率事件,并不是想说通过a, b, c三点的知识掌握来投资就一定可以让小王故事获利。
+ K4 J7 y# ^# S. ?( t4 U想说明的是,如果小王掌握更多知识和经验,并相应地完善自己的逻辑分析与投资决策方案,可以使得投资获利可能性提升。
- G- s7 h( C6 k7 I
+ m: ~) C. ]) l8 Q u+ z# A9 f上图是我做的一张简易思维导图,所谓逻辑思维能力:4 a0 @* f. x0 ^: t$ k4 H
首先是知识/经验的积累,再有形式逻辑的形成,最终通过系统性思维和结构化思维的练习,产生更高阶的批判性思维,再衍生出创造性思维。最终达到批判性思维阶段后,很多问题在分析过程中还会得出更优化的方案。! u8 N. R0 ?* N: n1 P' \. f9 ~
8 Y X5 C. G" c( e) G* }
第二,关于形式逻辑能力、系统性思维和结构化思维能力的不足:
5 w& O. k+ T1 x F! `/ F- f, i形式逻辑能力中结构化思维能力、系统性思维能力是两个升级版的衍生能力,通过足够的逻辑思维能力训练,熟能生巧,加之适当的方法,是可以逐步提升的,只要能够坚持,相信以半年为计,你会看到自己的变化。 " j6 K3 n2 P$ O# Q2 p& _3 _
我在美国留学的时候发现自己的这两个能力比较差,在同班同学的比较之行自惭形秽,但我不断努力在面对并试图提升自己这方面的能力,我写近十万字的文章,梳理其中的逻辑;
+ y- `5 x" m7 s我在美国每周六早上六点半开始给在中国的学生讲职业规划一直讲到下午两点,一年多下来我的PPT精益求精优化了数十次;
, v. O3 K3 ]& [% @+ z1 _我留学回国后刚开始工作前三个月中每天深夜我都在编辑我要出的第一本书《方向的力量:商科职业规划》,在出版社编辑老师的指导下努力梳理脉络提升可读性;3 u5 J g9 b3 b$ w* J: L) K0 i
读麦肯锡工作法《金字塔原理》吸收严谨思维方法的要义;9 b" w$ C( g% P
通过读各类适合精读(至少不算纯泛读类书籍)的书籍的时候努力寻找清晰的全书脉络,并经常整理读书笔记进一步强化理解和思考。通过这样几年的努力,我发现自己在这两方面的能力上已经比身边的大部分人好了一些。 ; X* c5 X$ I# K, K; O2 |: r
! L( G! r" _7 D2 G$ g
例子 结构化、系统性的思维能力在我们的工作中也是至关重要的,曾经给一个同事布置一项工作,要他就“留学申请过程中邀请推荐人技巧”的话题准备一下拍摄十分钟视频所需的内容,一开始他提交初稿给我看的时候我吃惊得发现居然里面连提纲都没有,甚至连一些基本的帮助我了解内容大概逻辑的记号都极少!自然在我读到一半的时候(我还比较有耐心,也抱有一些侥幸心理—说不定逻辑在内容中还可以,只是没列提纲吧。。。),我意识到了许多严重的问题。第一部分写的是推荐人要求的时候第一步要做什么工作,然后遇到被拒绝的时候怎么做出调整,第二部分写推荐人分为几类,在职场中该找什么样的推荐人比较好。。。却从来没有想过面对这样一个话题(事实上很多话题):/ G0 `8 ^) `$ C( q$ E3 b
) u& p8 J. f. g
第一步我们应该先认清问题本身,我们应该确认,对不起,题目里所谓的推荐人指的是什么?题目涉及的只是邀请推荐人的初期过程,还是在后期推荐人帮忙提交推荐信之时、以及推荐人在后期被部分学校联系前后等环节都要涉及?. t: N p8 `* E- a S" ]3 ^5 r
3 A% s3 {, _6 [2 ^& ?: v* L$ K
第二步我们应当明确解答的这个问题的前提是什么?要讨论邀请推荐人的技巧,是不是应当向学生们阐述和定义清楚推荐人是什么?推荐信的意义是什么?然后才是去讨论推荐信的要求是什么,其中的数量要求是什么?质量要求是什么?了解清楚这些之后是不是才轮到我们考虑根据这些要求和目的什么样的推荐人是最合适的?推荐人当中分为学术推荐人和职场推荐人分别的选择标准是什么?等等等等。
. ? r& N8 _' ?6 }
' X% `' M+ e4 ]0 x8 _2 z8 W第三,批判性思维
# {7 o( s$ |4 I7 c( u比如上面的例子,拥有批判性思维的她便会质疑:
8 j# t& B: P M" c( l$ k$ i-降息是否能增加足够的资金流动性?
3 b4 u& t, \, V6 W1 Y6 [-降息后资金是否会流向他处?
1 ~4 u% T; N1 i$ {6 } R0 x-实体经济下行趋势下,降息的利好对股市低迷的走势影响足够大吗?
' {1 t' Q! b% u+ E-哪些行业的宏观经济面是相对好的?比如失业率是不降反升的?行业整体市值是逆势攀升的?因此要选择什么行业的股票来投资呢? 2 o1 z/ L3 j$ ^# p. q5 l
-选择哪些具体的公司股票来投资呢?
/ p" o: K# L/ f8 n) @" ]6 M小结:很多所谓的逻辑混乱,本质是知识储备的不足导致的。
; G8 ?7 V& h S) {+ J, M当代思维大师爱德华•德博诺曾说:如果知识是充足的,那么思维就是不必要了,如果常规思维充足,那么创造性思维也就不必要了。
- q5 _- k" Z T5 y7 k% K0 A7 |: c
* N5 _" x! f+ j. \6 e/ k: u$ o* c. e0 g0 U8 f
第四,如何高效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有效提升系统思维、结构化思维、批判性思维能力
$ L6 b+ ^; K% s7 {+ T1 g: z( T
4 |' d! s4 Z h9 I关于如何提升知识储备?除了大家能想到的多读书,多读书,多读书外,还要注意:6 T4 f1 s2 v+ Y/ m) [
1. 养成读书习惯!定期读书! L, }, n8 \8 l
2. 每个周期内都定计划,明确读什么类型的书,什么比例! , p+ f+ z; y2 N* i6 E
3. 基本的阅读技巧,扫读、略读等技巧 / ?/ u s* t+ P" ]
4. 不同的书按照不同的方式阅读(涉及阅读技巧)比方说适合泛读的书和适合精读的书要分清,但适合精读的书也并不是每一个部分每一个段落都必须精读,拎逻辑抓主干精读泛读切换使用。
! h- K1 ^8 v, `7 C 5. 不同意义的书放在不同的时间读(有深度的需要集中精力在整块的时间里阅读)
! s5 T9 E/ \2 w/ M- v) Q/ W5 [8 i* h8 ~
那么如何提升自己的系统思维和结构化思维能力呢?5 E4 a, s) V: ?# I
——多读,多问,多表达!
' l: Y7 c6 b3 g6 m- v2 Q( v
7 ]0 C( k" U4 y" o7 {6 r1. 多读
$ C# B& U- q- M& Q) V6 c- ]2 e% R
8 w4 Z" v9 ]) E+ }5 [% w读书过程中除了以上,还要结合以下3点! o/ ~6 b# [* ?2 w0 D( w' \
a. 带着尚不成熟的“结构化思维”来读非娱乐类别的书籍,对于需要深度学习的书籍,习惯先从目录看起,学习作者的结构化思维系统性思维 ' n- v- r, _' S, r6 B5 H+ r' S7 l
b. 读有深度的书籍后习惯性绘制思维导图辅助系统性思维的练习,并积极完成读书笔记和读后感,以锻炼自己的批判性思维。现在有一些思维导图的软件非常好用,运用思维导图是非常棒的深度学习的必备工具:
" [! U& u8 H, X. _c. 归纳总结:梳理逻辑脉络,增强消化,在此基础上,插入批判性思考在对应每个逻辑点
0 W6 }' Y, Q! v g" g* u1 [, _) L: i5 W! ?1 E
2. 多问
; o$ u! Q2 Q; `8 F, z# S( s, M( s Q' U& W! {1 I# y4 o* F
a. 平时工作只知道自己在做什么,那就是What,这样当然是不够的,还要常问自己,再来一遍what(我做这的这个到底是什么?),why(为什么要做,为什么要这么做),how(怎么做比较好),why not(为什么不能那样做呢?) & u; v9 \7 A; E3 o8 E9 g- j& g
b. 甚至通过这个,可以为自己定制出自己的课外阅读学习书单,举个例子:
6 U+ a2 b+ M- w2 h2 I5 S9 U: F( Y( B# ?* A A/ p/ b) g/ D
- what?--我的职业目标和规划是什么?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是什么?
X a) ~8 h: M. X - why?--我遇到困难是什么原因?工作效率不高是为什么?+ C. ~0 N3 @2 `, V
- how?--回顾我是怎么做的?别人是怎么做的?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y6 ~7 `* ^+ P/ K2 V7 g, e9 k: |
- why not?--为什么不能那样做来提高效率呢?别人为什么不这么做?1 p$ y+ o4 z ^3 P) }$ s+ F
- how?--有了好的idea,那接下来怎么实现?怎么落地?只是空头支票没意义
; ^% e$ t# \7 b4 f* K8 b9 | - why?--如果实现不了,又是什么原因呢,是不是自己知识技能不够?缺乏哪方面呢?是不是自己人际关系处理能力方面哪里不好? L: |" V7 s+ Z. R! S6 `
- how?--找到了一些原因,怎么解决?学习一下人际关系方面的书?(定制书单)不断这么循环去琢磨,精益求精,成功离你不会太远。- ]# A9 X/ [8 z3 `0 Q; W( S
8 h, J2 S1 _' l+ ?
3. 多表达
: y2 r$ N; q5 L" b: D# ]3 Z* S3 G* S7 ]
a. 写:写文章、做PPT
0 N5 z/ L5 {: I我在美国留学的时候发现自己的这两个能力比较差,在同班同学的比较之行自惭形秽,但我不断努力在面对并试图提升自己这方面的能力,我写近十万字的文章,梳理其中的逻辑;
: E3 ^% ^: c ^, |( ~. g+ w. S我在美国每周六早上六点半开始给在中国的学生讲职业规划一直讲到下午两点,一年多下来我的PPT精益求精优化了数十次;; P5 F( p& d8 q; D
我留学回国后刚开始工作前三个月中每天深夜我都在编辑我要出的第一本书《方向的力量:商科职业规划》,在出版社编辑老师的指导下努力梳理脉络提升可读性;3 ?& t6 r, m4 o1 ?8 v4 n, S" D* j
读麦肯锡工作法《金字塔原理》吸收严谨思维方法的要义;
1 P: C |6 O2 }8 t* y9 v通过读各类适合精读(至少不算纯泛读类书籍)的书籍的时候努力寻找清晰的全书脉络,并经常整理读书笔记进一步强化理解和思考。
* Q% l0 S W9 m) R通过这样几年的努力,我发现自己在这两方面的能力上已经比身边的大部分人好了不少。0 P. m% I. J' L4 Q$ y p
+ w; v. t4 a6 h, `% `7 M' G
$ y( `& l% N% R2 ub. 说:分享、演讲、辩论 q' t/ i# \; n# K
与人分享自己的读后感,能否一口气讲下来?以此可以判断自己的吸收和消化,如果是按照系统思维、附带一些批判性思维来读完整本书的话,相信一定是可以做到的。# G2 u7 S: ^2 y6 O1 q, @
分享过程中还可以听取别人对同样这本书的心得体会,思考相互之间理解和思考的差异,进行更深层次的批判性思考
( g3 s& K8 l5 e5 G W# L7 X! G) J" L, m, O& R* v4 g8 Y
通过以上训练,熟能生巧,加之适当的方法,每个人可以逐步提升的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只要能够坚持,相信以半年为计,你一定会看到自己的变化!$ {: b! E/ C; g
9 h. S' D: g e. P2 `# Q- B! _
总结:4 \' [' F% G, V, v0 [, ~- R9 K, l
( o# @. \4 n) `' q$ N% A) M
1. 逻辑思维能力不行大部分情况下是因为“知识与经验”不足;- `; T+ N6 I8 ]1 Q) {
2. 解决知识储备提升自己形式逻辑能力,通过科学方式多读;/ K6 _+ F5 D0 E5 O5 z0 s7 |: u
3. 提升系统思维结构化思维批判性思维能力,多表达;" S7 x# a) j0 D
3 p: E* v! X/ Z% |. H) k+ _7 R* m$ C) z8 o$ m: T$ U/ q2 k
附我个人阅读时用于提升对所读内容吸收、提高逻辑思维的系统思维、结构化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所绘制的部分思维导图: ' W+ F) u; s9 Y& N
+ A' Y. Z4 j" v, }8 p5 U1 M) j6 F5 Q& @, D7 b0 t
3 C Z6 j7 l2 x- F9 I- N/ C
5 x6 \& ?1 ?8 l u; B. ~8 t❤️如果觉得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想邀请你帮我做三件事:, Z6 }1 |1 K/ ^3 ~
2 @, Z% d( L" ~0 U# S& Q/ ?
- 点一下「赞同」让更多的人也能看到这个内容【收藏之余不要忘记点赞哦】5 \* X ?% c4 ~8 o5 P; ~
- 关注我 和 我的专栏,持续关注职业规划、职业发展优质内容4 Q4 r3 ]% h- e1 B
- 关注公众号「知己职彼」(搜yourcareer), 首发干货等你来学% j ?3 t+ \2 _! Q9 \/ w4 C) h
感谢支持!' j$ ]5 f5 Q2 s1 m j
9 ^$ ]7 ?* C' y+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