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国考唯一「三不限」岗位超 2 万人报考,意味着什么?对冷门专业考生有何启示?

[复制链接]
查看8352 | 回复0 | 2021-12-15 23:46: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问题咋还突然上热榜了?完全是偷换概念概念呀!: T- c3 v* N6 S3 h6 F  d
这对冷门考生有什么启示?
9 j, d3 C7 h6 l冷门专业本来就不适合考公务员,什么生化环材,音体美艺,地理物理等等各种专业。管哪年国考还是省考,除了环境工程类还能有几个岗位外,哪个不是大概率报考三不限?如果是双一流学校,最多就能报某些省份不限专业的定向选调生。其他还能怎么办?还不是凉拌呗?卷三不限的街道、乡镇。
+ \; X6 ~& b# s& x' \% p: E% U: f最大的启示不就是,考公务员,赶紧转专业。法学、文学、财会类、计算机类这四大公考王牌专业。赶紧转,不转你就等着哭。
# n1 }% d' c( v4 F5 P2022年最热门西藏阿里的岗位,又不是被这些冷门专业炒起来了,它是被广大报国无门的35岁以下普通青年给炒起来的。因为这是2022年国考唯一的真·三不限岗位。广大考生要想体验一把国考,只能报这个了。) P8 H! D$ ?4 R- B5 @) X( r* y
国考最多的岗位是税务局,而税务局也是专业限制最宽泛的部门。不信请参考深圳市税务局的各个岗位,全是大类可报名,一看,十三个一级学科的大类,基本上都能报名。. d: t8 g0 `* e2 Z- M( r# b
为什么税务局这么任性?啥专业都能报名?因为最基础的坐窗口办业务的活,真的是高中毕业的都能干,有啥难度吗?可是你见过公务员考试有高中生就能考的岗位吗?我猜你没见过吧,嘿嘿,我见过,在黑龙江哦,只不过压根就没几个,并且你看看都是什么偏远单位。! F8 P% p% q7 k! T5 w/ N/ w# ?7 \" ~2 f
深圳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城市,按道理应该也是各种经济情况最复杂的地区。这样地方的税务局招生,没有什么要经济、审计类的研究生,而是本科以上,各大类专业都能考,不就很能说明问题吗?基础公务员岗位,真心的没有什么技术含量,那搞那么多专业壁垒干什么呢?还是深圳税务局大气实在。可是深圳税务局,大气归大气,基本上全部限制了2022届应届生,这一棍子就把别的考生几乎全部拒之门外。大家不妨想想,如果深圳税务局,只要取消应届生这个限制条件,就凭那十几个大类专业,本科即可报名的条件。2万人报名?你太小看中国人了,10万人报名争一个岗位你信不信?
; R4 X+ E" S; I: S- E1 p- Q你不信?我都信了,你为啥不信,你要不信我讲讲,深圳有多少人年薪30万以上?不少吧?有多少人年薪30万以上,还能朝九晚五周末双休,955的工作状态?你告诉我哪家大厂有这个作息?哪家外企有这个福利?除此之外,请假方便,没有中年危机,不会被辞退。这样的好岗位,就叫深圳市国家税务局。
. J$ X, Y. J0 f% u$ h你说说,如果放开了应届生限制,这样的岗位破两万人,是个事嘛?! _/ l0 V$ P& b: S) E2 S
说完深圳,我们说成都,2022年国考,我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是,为啥成都市内五区的税务局,只限制了环境工程类专业?
# {' ~) A- N7 t9 L喵喵喵?为啥税务局只招录环境工程类?因为成都有环境税要算?还是有资源税要算?还是说有什么别的萝卜坑的想法,我们就不得而知了。8 m! |8 _* z" x  P! d7 l) N
反正我是很费解。不理解,为啥只要环境工程类。。。然后还限制应届生,那你说说这应届环境工程类考生,不得睡觉都乐醒了。6 R" k* {/ z% B5 b* O) Y2 o6 z
要说我,为啥国考限制那么死,很多岗位留给应届生。应该是上面再下一盘大棋。就是想一解决应届生就业问题,二来压制住公考的热情。
2 n! J8 m9 e  n/ `不过要我说,国考应该扩大一下四项人员的比例,比直接招应届生要强的多。因为只要这样,就可以扩大四项人员招生的比例,引导大学生去西部、去农村工作。参加三支一扶、特岗教师、或者服役满五年,才有资格考像深圳税务局、深圳海关、广广州税务、珠海税务等等岗位。
3 w# [& \1 a+ B) J" G5 U你想有机会报考年薪30万,朝九晚五的大城市公务员吗?没问题,请先去西部地区服务个五年再说。而不是像现在,搞得应届生军备竞赛似的。大一开始就准备内卷,疯狂练习准备公务员考试。。。* O4 L5 |, Q% O3 W% k1 r3 {
这么好的岗位,全部让给毫无社会贡献的应届生,我觉得才是真的浪费。
2 t4 U; @' f1 E! |) a1 j2 p  H. n要我说,3.12万个岗位,留10%给应届生,基本都是西部偏远岗位,给补贴,给遴选的机会;留40%的中西部普通岗位,比如说三四线一直到十八线小城市的税务局等岗位,限制个两年基层工作经验,如果你在大城市奋斗个两年,发现自己就是一个普通人,那就回家考公务员,建设家乡吧!东部地区优质的国考岗位,全部留给四项人员,那些服务基层或者服兵役满5年的人,为国为民都做了贡献,如果你还想考公务员,那最好的岗位欢迎你,比如说,深圳税务局!比如说一线大城市的岗位!
8 I1 D2 X; [# ?& N( m5 n/ |可惜,这些都是我的空想而已。
123459769 | 2021-12-16 06:42:1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问题咋还突然上热榜了?完全是偷换概念概念呀!
% f0 D% i9 p5 e; a; ?; ?1 C这对冷门考生有什么启示?2 I! N- X+ ~( d- c- Y
冷门专业本来就不适合考公务员,什么生化环材,音体美艺,地理物理等等各种专业。管哪年国考还是省考,除了环境工程类还能有几个岗位外,哪个不是大概率报考三不限?如果是双一流学校,最多就能报某些省份不限专业的定向选调生。其他还能怎么办?还不是凉拌呗?卷三不限的街道、乡镇。& J( a6 d" D& l0 o! d
最大的启示不就是,考公务员,赶紧转专业。法学、文学、财会类、计算机类这四大公考王牌专业。赶紧转,不转你就等着哭。
, o2 X2 \$ j# s" I2022年最热门西藏阿里的岗位,又不是被这些冷门专业炒起来了,它是被广大报国无门的35岁以下普通青年给炒起来的。因为这是2022年国考唯一的真·三不限岗位。广大考生要想体验一把国考,只能报这个了。8 w) m, j% }2 X) D4 j. k. d, `3 Z
国考最多的岗位是税务局,而税务局也是专业限制最宽泛的部门。不信请参考深圳市税务局的各个岗位,全是大类可报名,一看,十三个一级学科的大类,基本上都能报名。
( d3 j4 m' m+ R5 R. O为什么税务局这么任性?啥专业都能报名?因为最基础的坐窗口办业务的活,真的是高中毕业的都能干,有啥难度吗?可是你见过公务员考试有高中生就能考的岗位吗?我猜你没见过吧,嘿嘿,我见过,在黑龙江哦,只不过压根就没几个,并且你看看都是什么偏远单位。+ R+ F& Y! ~$ I
深圳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城市,按道理应该也是各种经济情况最复杂的地区。这样地方的税务局招生,没有什么要经济、审计类的研究生,而是本科以上,各大类专业都能考,不就很能说明问题吗?基础公务员岗位,真心的没有什么技术含量,那搞那么多专业壁垒干什么呢?还是深圳税务局大气实在。可是深圳税务局,大气归大气,基本上全部限制了2022届应届生,这一棍子就把别的考生几乎全部拒之门外。大家不妨想想,如果深圳税务局,只要取消应届生这个限制条件,就凭那十几个大类专业,本科即可报名的条件。2万人报名?你太小看中国人了,10万人报名争一个岗位你信不信?
; q. l+ z! e3 \9 w$ {' A! N你不信?我都信了,你为啥不信,你要不信我讲讲,深圳有多少人年薪30万以上?不少吧?有多少人年薪30万以上,还能朝九晚五周末双休,955的工作状态?你告诉我哪家大厂有这个作息?哪家外企有这个福利?除此之外,请假方便,没有中年危机,不会被辞退。这样的好岗位,就叫深圳市国家税务局。7 t9 i) j+ ]. T2 B4 R3 M
你说说,如果放开了应届生限制,这样的岗位破两万人,是个事嘛?
# S6 }% ]; t# t# O$ r说完深圳,我们说成都,2022年国考,我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是,为啥成都市内五区的税务局,只限制了环境工程类专业?7 {5 C5 A0 e+ Y+ p; C
喵喵喵?为啥税务局只招录环境工程类?因为成都有环境税要算?还是有资源税要算?还是说有什么别的萝卜坑的想法,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6 H: v  B; O- I反正我是很费解。不理解,为啥只要环境工程类。。。然后还限制应届生,那你说说这应届环境工程类考生,不得睡觉都乐醒了。9 v$ h# U: b* }; D& D
要说我,为啥国考限制那么死,很多岗位留给应届生。应该是上面再下一盘大棋。就是想一解决应届生就业问题,二来压制住公考的热情。
& c: e, o/ C, f3 Z$ `不过要我说,国考应该扩大一下四项人员的比例,比直接招应届生要强的多。因为只要这样,就可以扩大四项人员招生的比例,引导大学生去西部、去农村工作。参加三支一扶、特岗教师、或者服役满五年,才有资格考像深圳税务局、深圳海关、广广州税务、珠海税务等等岗位。2 k& M. M6 b. K6 V; Z/ z4 M
你想有机会报考年薪30万,朝九晚五的大城市公务员吗?没问题,请先去西部地区服务个五年再说。而不是像现在,搞得应届生军备竞赛似的。大一开始就准备内卷,疯狂练习准备公务员考试。。。' ]7 C( V9 }3 X2 B0 ?. e
这么好的岗位,全部让给毫无社会贡献的应届生,我觉得才是真的浪费。
. n4 L6 Z) i, r* Z0 B% a要我说,3.12万个岗位,留10%给应届生,基本都是西部偏远岗位,给补贴,给遴选的机会;留40%的中西部普通岗位,比如说三四线一直到十八线小城市的税务局等岗位,限制个两年基层工作经验,如果你在大城市奋斗个两年,发现自己就是一个普通人,那就回家考公务员,建设家乡吧!东部地区优质的国考岗位,全部留给四项人员,那些服务基层或者服兵役满5年的人,为国为民都做了贡献,如果你还想考公务员,那最好的岗位欢迎你,比如说,深圳税务局!比如说一线大城市的岗位!1 s) \' X1 U* W/ D
可惜,这些都是我的空想而已。
你东我西兆 | 2021-12-16 12: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们想多了,不用分析那么多原因,什么公考热啊、年轻人想开了啊等等唯一的原因就是因为它是唯一的『三不限』岗位。
& v5 A8 L; |1 Z* U' S绝大部分人都是花100块钱买一次实战演练而已。( b6 y% b4 X2 [. `1 b7 w9 u
冷门专业的考生如果想练兵,只能通过三不限岗位,而三不限只有这一个职位,你该怎么报?
' H* _4 v3 E: Z& {; b7 e反正考试只需要报名就可以在当地考,又不需要跑到西藏考。& e7 `( T5 [8 m& w5 s; d
所以这2w人里,真正想去这个岗位的人寥寥无几,60%的人是刷实战经验的,真考上了也不会去;25%的人会弃考;10%的人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考上了再说;只有5%的人也许是当地的,真心想考过去的。
: G8 T. J: m: o( a8 i- x: T& b! i所以能有1000个实际考生就不错了。
; F' d1 q+ ]& o/ u' o: J另外说一嘴,现在如果还没有复习好的同学,就不要买书、看视频了,直接掐时间做真题,保证一天一套。' J1 X7 h/ Y% Y) B0 h0 e6 e
但是真题卷子是很珍贵的,不要做了一半就到放弃了。
4 o; Q- y2 s! I" F. H$ G$ ]有其他问题也可以问我。4 d4 Y: k# ?% y: ^* `% j
<a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ad-link-card" data-ad-id="fee_a2238c70bc5e2d2ad34f34efe00a4bc6">每年考试都有大量用国考练兵,专心准备省考的人;同样的,也有省考练兵,专心准备国考的人。
! `* A0 `" F. s9 Y6 x  Q5 T别想那么多了,不信你们分析一下这两万人的专业?
京东小哥 | 2021-12-16 17:54:38 | 显示全部楼层
先说结论,这个岗位大概率是公考机构培训老师和其他考生为了体验真题把报名人数推上去的。该不会真有人认为2万人都想去西藏阿里地区邮政局吧?
  r* `7 T% a% \# d( S, f2 u看看下面这张西藏地图地图,阿里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北部羌塘高原核心地带,平均海拔4500M以上,年平均风速在每秒3.2米以上,大风频率高达8级以上,年大风日数在149天左右。年平均气温0℃。# S5 y. |. r5 Q+ L7 N5 Y
这条件,放在西藏也是最不发达地区了,要按照目前我国外交部驻外艰苦地区分类标准,可以和玻利维亚并列最艰苦地区,拿着最高一档的艰苦补贴。
+ v7 N$ h6 o9 P& t: a9 T" K2 U3 N9 \! ]- W, _8 m  E& l
2022 国考唯一「三不限」岗位超 2 万人报考,意味着什么?对冷门专业考生有何启示?-1.jpg
  r0 ^# b7 Y0 ^为什么报名人数多,因为这个岗位是真正的"N不限"。除了要求本科以上学历,不限专业、不限政治面貌、不要求基层工作经验。/ m4 O( D( U! m* Y- w
国考的一个特点就是,全国各个城市都有考点,不管你是报的中央部委、上海国税、阿里邮政局,都可以选择在目前居住的城市参加笔试。" F+ G: D2 B2 X
对于今年报名参加国考的考生,别被媒体这些炒作新闻影响心态了,距离考试也就1个月时间了,多刷几套真题比什么都强。3 x( i6 W  D! I4 c% W) ~8 i
对于冷门专业想要考公考生,有以下建议:
. t  H* m1 N  r; y' @1、在能报考的岗位中,尽量选择一个发达地域,层级较高的单位,就别挑挑捡捡了。即使是比生化环材还要坑的农学,今年也有3个部委的岗位可以报考,其中外交部的岗位还招10个人呢。
. W+ o( V! v( ?- F) M7 `: v" ?, a
2022 国考唯一「三不限」岗位超 2 万人报考,意味着什么?对冷门专业考生有何启示?-2.jpg
% [% w7 [$ G; R) o  |' g/ [  W* l% z2、如果本科是冷门专业,能转法学、中文、财经、管理等专业就赶紧转吧,本科转不了那就努力考个双一流学校的研究生。
" O- K* B8 p! z' m) n  z# a) U: S3、如果研究生是冷门专业,在能考的岗位中选个发达地域层级高的岗位,先上岸再说。或者不差钱的去国外读个一年法律、经济等文科水硕。# J1 B- r1 U! ?5 c" V; P# S; }
报考部委的同学,如果通过了笔试,面试准备环节欢迎来撩。
$ I5 J' i+ K- Y3 y<a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ad-link-card" data-ad-id="fee_81f41db5856e113443c868266fbc88f5">
夜无十年睹 | 2021-12-16 21:32:54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们这些人啊。
+ N& G8 I* k; ?不讲武德。, G- @; U) k! U2 U: X+ x
话说人家阿里邮政管理局,好不容易空出一个编制,终于可以招个大学生,想到年轻人在办公桌前办文,在泥结石的邮路上检查,在牧民的毡房前征求意见的样子,局长的黑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 ~1 ^* P  [' b0 X' F- c- o“咱这里太艰苦,三不限,愿意来的都是好同志。”他说道。) n0 G5 Y) v6 F
“快来呀这里有个三不限,不用真去,去试试罢,快去快去。”培训机构大声喊着。4 l& u+ L% z  y& c2 m
前三名的笔试成绩巨高,但没有愿意去面试的,邮政局写请示换成第四到六名,没人要去面试,邮政局写请示换成第七到九名,没人要去面试,以此类推,多少圈之后负责写请示的同志忽然一动不动,又空出一个编制,明年必须再招一个人。7 D9 H7 ?4 j! @; `: g1 {
这个事件对冷门专业考生毫无借鉴和研究的意义:成因就是这三条—一是国考三不限岗位少(要求应届的多),不消说没有合适岗位,练兵都几乎没得选;再是培训机构没有廉耻;三是国考给的岗位,要不是太过艰难(比如部委),要不是不如省考,比如税务系统改革之后太多税局谁去谁科员到天荒地老,有超多人将国考当模拟,摩拳擦掌向省考;尽管是规则设计的原因,有的地方不是特别妥当,但我还是期待大家做个善良的好人,别弄得明年更多单位都不敢招三不限了
' N2 `2 U1 c) Q7 u- a; ~不能以欺负弱势单位为乐。
: ]/ q0 c6 Z4 g' }" I6 N在此期待诸君凯歌高奏不慌张。
599471651 | 2021-12-17 07: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2022国考最有话题性的,就是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邮政管理局招1人,最终报名人数破2万。
" @' o  e8 S+ |) ]1 |为什么这么多人报名?无非是阿里邮政局这个岗位专业不限、应往届不限、户籍不限,也就是俗称的三不限的岗位。
6 P; N% C' j! a其实,绝大多数人只是报了练个手而已,根本没打算去。2万多人报名,真正想去的10个人都未必有。毕竟这不是杭州阿里巴巴公司,这是祖国西南地区边境,平均海拔4500米的小城的邮政管理局。
& t  F: {% i% v
6 q$ Q  t- v: ?7 r* K 2022 国考唯一「三不限」岗位超 2 万人报考,意味着什么?对冷门专业考生有何启示?-1.jpg ) O3 R* A' r: i" S6 s# E

5 l3 [0 A4 f6 K4 O8 Z0 R# P1 d说到对生化环材农工矿机的冷门专业学生启示?
3 z3 i8 w3 @/ S抓紧换专业啊!3 a% G# N) D2 ^+ b" p" z# v3 e; ]" e

$ B: f6 u* T/ H1 @* J# M- E抓紧换专业啊!
! ]$ y4 M! ~( v( l4 ~
' D. q7 c1 K8 o; c抓紧换专业啊!4 Q% b% T$ S) l! K, i$ Q

3 u0 a7 G0 T4 ~- `7 h+ R' Y重要的话说三遍!
- ]7 I1 D7 Q% e3 J2 R在校生能转专业抓紧转!
" }; f" x  \% h" D& Q转不了的辅修(注意必须是学信网学位网可查的真家伙,不是骗钱的自考或者学校发证)。- y2 K6 ~7 U* T7 a) {8 D( A
都搞不定就准备跨考研究生。8 T7 B2 P  m. f& `8 M* x$ W
以考公进体制内为目的,考研目标院校应该怎么选?考不上研究生就必须硬拼三不限大坑么?1 ]8 _, e3 `! W% b
还有第二学士学位扩招,再读两年本科,拿全日制学历和应届生身份。不过这个2019年被教育部取消,2020-2021因为疫情临时恢复,2022年有没有还不好说。2 F- A* k, d1 P$ R6 ?
这些都没有了?
1 G) t5 {3 [* d8 \7 Q" N还可以自考、函授成教开放大学等等非全日制学历换专业,很多人通过这条路上岸。
5 Z4 H& s- k" V有人会蹦出来说,不是说函授成教自考不能考公务员事业编么?
9 D# u  [4 N/ q- E+ S  X听化肥哥的,谁这么给你扯白,大耳刮子抽死丫!
! H. D+ ]& b" j- f. A! u# `咱们随手找个《2021年广东公务员考试公告》看看:( c) Z" r. t5 x2 h: h, X
二、招考对象
  K& A5 e6 e+ Y( c! l" e2 l% K% k1 A5 c! Q% C
招考对象为普通高等院校2021年应届毕业生(非在职)和社会上具有国家承认学历的大学专科毕业以上人员。其中,国内普通高等院校2021年应届毕业生(非在职)须于2021年9月30日以前取得相应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在境内就读的中外合作办学2021年应届毕业生须于2021年12月31日以前取得相应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其他报考者须于报名首日(即2021年2月1日)以前取得相应毕业证书、学位证书。
具有国家承认学历啥意思?函授、成教、自考什么学历都可以,只要是学信网、学位网可查的正规学历就行!
7 T) K0 ?# R! R6 D9 R' S/ Q  e只要你别拿个XX网认证的民办文凭之类假文凭,都是可以考公的!" p# k% X: K, _/ Z- H
当然注意,这种文凭使用也是有限制的:. Y: }- c' Q- F0 V, }0 O
4.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非广东省常住户口(生源)报考者限普通高等院校(非在职)本科以上学历并取得学士以上学位的人员(报考“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和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门职位”的除外)。
还不信?
& n1 Q. d7 j$ y看看上岸的拟录用公示:& V) m* ?- _, D* _1 {, Z
% L) @- s* B# ?
2022 国考唯一「三不限」岗位超 2 万人报考,意味着什么?对冷门专业考生有何启示?-2.jpg
$ a. a$ a# @- g. _& c$ B/ Y
7 C4 d0 X0 W. Z4 V; j0 }1 S 2022 国考唯一「三不限」岗位超 2 万人报考,意味着什么?对冷门专业考生有何启示?-3.jpg - d2 _4 s- s( N7 q2 q0 A
我是化肥哥,一个靠谱的 考公/考研 类答主,欢迎关注我~觉得我的回答有道理记得点个赞哟~喵喵~' I: t( O# u" j" Q' {* v; K5 h! V! M
公务员考试的知识,欢迎看看我的 公考回复 收藏夹。专栏 体制内入门指南 转载了同名公众号部分文章,有兴趣也可以读读。高考考研类问题欢迎关注我的 高考考研类问题 收藏夹,这些都是免费的。
8 K! x4 n( J) h1 B7 Q9 b# I: s
2022 国考唯一「三不限」岗位超 2 万人报考,意味着什么?对冷门专业考生有何启示?-4.jpg ! S" ]3 C2 i% \& D" N) i
如果你是知乎会员,想从0开始全面了解考公,9.9元听个LIVE也是不错的办法:
0 W- P1 t7 Q/ D( G$ P' d2 p公务员带你从 0 开始了解公考​想有深入了解可以看看我的专栏(更新中):9 a6 p/ l3 h- Z+ F% h; s+ s
我适合当公务员吗:公务员的选岗学问与自我匹配指南​如果需要个性化建议和指导,可以走 付费咨询, 3700+次五星好评,职场类排名第一的答主哟~
何兴 | 2021-12-17 16: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们可能不知道这种三不限的岗位% h1 S3 h6 Y% G7 e/ s/ S
我们称之为什么! t; h) _& J, X* f3 Q" k
我们称之为
+ W6 o6 H! \% }  z  Q$ F* D/ L1 _诸神之战
围观的群众焊 | 2021-12-18 02:36: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更关心的是总报名数,常年关注公考,相比于国考。我们很清楚这几年省考的报名数增加的非常快。4 y  x, C6 X, H- d0 L4 s. {
而这些增加人数还是在国考和省考招考岗位要求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产生的,比如去年的江苏省省考就有大量的岗位限制基层经验和应届毕业生的。也就是说十年前的国考省考,很多的无专业限制岗位,到了今天这么多限制,但是报名人数比过去多的多,比例没有变化,难道还不能说明内卷加剧?: |9 p* `5 C' k. w0 g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像新疆省省考过去无人报考的岗位现在也有大量的报考了。当然,你可以说是去试试手的,但实际上,过去连手都懒得试的岗位,现在也变得很热门,这种情况是真实存在的。具体原因我说过多次,就是地方经济比较差,很多地方除了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已经提供不了具有竞争力的职业。而去北上广深打工,又没有在当地安居乐业的可能性,这种两难已经是90后和00后普通人群最大的麻烦。
; A& F5 e  ]: D- J当然,现在中产阶级家庭和许多小企业家后代非常热衷于公考,过去这些人是不愿意考公的,但是现在却是年年考公的主力人群之一。我之前的文章中举过例子,现在长珠三角地区许多小资家庭的后代不参加工作,在家考公的。这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群人资产足够了,家庭开始有一定的社会需求,或者说ZZ需求。$ [& P" i7 J+ ^- A! b0 |; y+ y1 I
而普通家庭考公,则是由于市场提供不了好的就业机会,经济比较糟糕造成的。特别是人文社科生不好就业,这个已经成为了一个比较麻烦的问题,文科生就业在于市场赋能,受市场周期影响很大,当市场偏弱的时候,就会出现不少文科生失业的情况。唯一能给学校档次比较低的人文社科生保障的依然是公考岗位,这种问题几乎是不可逆的。
& ^" z4 P* }% ^' O/ l当然,选专业这个事情是个值得慎重的事情,比如十年前考公的王者之一新闻相关专业,现在岗位比例下降了非常多,基本上被法学和经济相关专业填满了。公考的需求是什么?是政府对于人才的需求,十年前的公考满屏幕的中文和新闻专业,现在再去看它会产生很大的变化。还有一些变化是可预见的,除了依法治国提升的党建和法制需求。还有随着产业升级不少新兴理工科专业也会有政府监考需求,比如计算机和电子类专业。5 j& W* H/ B, C$ {
还有一点,通过考公骂生化环材的朋友,请把环剔除出来,环虽然难就业,但是考公比之很多专业要好不少,起码每年还有稳定的岗位输出。你再看我诟病已久的热门专业英语,无论是考编还是考公都是老大难的问题。( B8 J1 E7 Y# J
最后,因为市场波动造成的就业难,如果你对市场有信心,熬过去了收益不见的会差,因为过度焦虑而年年考公并不是明智之举。
洄忆刪除谎 | 2021-12-18 11:0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先说结论。
* y  _) t; e# C( X) q有一句话叫你赚不到你认知以外的钱。这句话改成你也做不好你认知以外的事情也同样适用。2 y& ?+ O# Q% U4 B8 K
第一部分我们将论述冷门专业。第二部分是讨论冷门专业的成因。7 k/ P6 a8 C  q4 P, n5 z
除去珠三角地区以及东部几个经济水平较高的省份,大多数公务员的工资其实都是在几千块钱浮动的,但也不耽误大家想挤破脑袋进去。其实就是图个稳定,至少不会在你35岁的生日的时候因为左脚迈进公司大门而被开除。
+ E. ~/ Q! \# ~. v<hr/>对冷门专业考生其实没什么启示,因为我本科的时候也是环材化生大军的一员。本科毕业的时候国考省考连岗位都没有,我也没什么启示。如果说有的话也是早点做出打算,当你意识到是冷门专业的时候已经晚了。我不太喜欢知乎全面劝退的风气。虽然考研考了CS相关,但我跨专业来的确实差了不少。现在从事的也是互联网教育这块,跟代码基本上没什么关系了。不过我还挺愿意从事这个行业。我国人口红利肯定会导致未来所有学科天坑化,只不过是坑的程度不同而已。
$ V; _. Q5 k9 Q# X  u5 m: E! |" Q就好比所有专业的人都出车祸了。有的专业的人去医院贴了个创可贴就OK了,而有的专业得拿着勺子从车上往外抠。8 ?7 J1 B2 L4 w+ h6 J3 I9 Y  M
而且我现在越来越觉得坑是一种源。源自本心。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我本科的高分子就有同学每天以做实验为乐,以大G宫酱为毕生追求。那高分子对他来说是个坑专业吗?我觉得不是,至少对他来说不是。我在这里还是要私心推荐一下,觉得自己专业坑的人都应该去看看 @弗兰克扬 扬叔的文章。环材化生的话必读白非立上进记。我觉得做完这些之后,你向着月亮奔跑。哪怕到不了,也会成为星星之一。
& `' y0 O7 c, o9 s  Z6 p其实我身边很多考公务员的朋友,除了这几年因为就业环境不好考进去的。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父母或者家里有其他亲戚从事公务员行业。他们家里对这件事真的是从娃娃抓起。: k& E" Q" }  o; t
这些家庭选专业的时候都毫无例外地选择了法学,金融,会计等等这些公务员绿灯专业。反观我这种三代贫农,专业是家里一拍脑袋想出来的高分子。其实排除那些从小就特别有主见的孩子,大多数人真的什么都不知道自己的兴趣点在哪里。更何况是选择专业这件事情。/ N' q. d: u: x  N1 f
就我本人来说,我是来自一个北方六线小城市。我们高中那一届大概是980人。而且已经十多年没有过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了。这对于我来自省会重点高中的大学室友来说是无法理解的,因为他们的高中老师经常指着我们大学说咱们学校最不努力的才会考去那里。
6 B& T& M0 B2 H6 v: K我的高中母校能考上稍微有名一点的学校的不过20人。状元去了人民大学。我至今还记得非常清楚,我刚过一本线20多分的成绩排在了全校64名。
3 ^9 @6 B9 S/ y所以选专业这件事对我们这些不努力连学都没得上的人来说是很难有时间考虑的。更不会想到毕业之后就业的这些事情。所以我的建议还是,尽快找到你的兴趣点。直接选选不出来,可以用排除法。至少你要动起来。
' Y0 h+ O# I1 J* {6 e$ f5 S3 d当时每个人每天的想法就是考上好大学。我记得我在微博上看过这样一段话。
' V5 U$ _' {+ E+ `我一直认为个人成长与人生选择过程中有三个悖论:16-18 岁在对学科与知识一无所知的时候就被要求选择自己的专业;22-25 岁在对商业世界运行规则毫无概念的时候就被要求选择工作方向;25-28 岁在对自己和人际关系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就被要求确定长期伴侣;这样想来,其实人生出问题是一个大概率事件。
4 y; z1 b; Q. j3 \8 J- Y3 u# o
# t# k# u" D8 r6 |( k: N+ T" o9 | 2022 国考唯一「三不限」岗位超 2 万人报考,意味着什么?对冷门专业考生有何启示?-1.jpg # S8 l/ E1 x4 x& N9 ?8 ^
不过很高兴看到现在的信息壁垒越来越低,至少现在的年轻人有各个平台可以了解信息。
6 i  B0 R* F! ?' y. ?" ]信息的闭塞是其一。
( U, t  T& P! `& z4 m其二是血缘关系。; G* o% w; |, s2 N% u4 Z
缺乏变动的文化里,长幼之间发生了社会的差次,年长的对年幼的具有强制和权力。这是血缘社会的基础。/ K/ T5 m, l3 q! m; K  p6 }
大城市我们找人办事是看你和这件事情的一个匹配程度。而缺乏变动的文化里,办事靠的是血缘。比如你二大爷是老师,让他帮你报个志愿。这就导致了很多学生都是被家里报的志愿。如果你的长辈比较了解这个行业,那你是比较幸运的。总结起来这句话就是远离那些不靠谱,愿意指手画脚的亲属。不只是专业这一件事,我的建议是一辈子。9 e5 Z+ h- ~# A; B4 G
其实年纪越大越能想明白了。可能我是比较悲观的,人生这件事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大概率出错事件。就像你是妖姬,出门买了一把长剑加三红。除非你是showmaker那样特别有天赋的选手。不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出错装了。等你换成法强装备的时候,对面已经出来大件了。
朗姆酒日记 | 2021-12-18 15:0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冷门专业考生的启示就是. u" u1 {7 g$ K! n' I
你的专业的专业度越高,其就业适应性越差!
8 ^# H7 N4 v& w比如四大天坑 生化环材,越往高学位攻读,专业集中度越高,思维、人脉圈、其他方面的能力约容易受限,导致转专业或换行业难度越高。
  M9 @9 m  r& j个人建议:
& c  n+ p' A% p1. 高中阶段就需逐步建立对于不同专业学科的认知,结合个人兴趣点及能力早期定位,而不是以所谓的“热门专业”草率定位之后的人生。6 S6 K2 T3 M* o, A' Q8 d, \& J
2. 再次强调,致力于在生化环材领域内有所建树的,一定要做好最后被割韭菜或无法成为人尖的心理准备。5 L- V) R" s6 K+ |
5 名博士、 14 名硕士竞争 4 个武汉社区干事岗,为什么该职业竞争如此激烈?<hr/>更多留学、硕博士、教育类干货请关注:1 ^! d! y  L5 N( |4 j3 t4 K
知乎专栏<a href="http://zhuanlan.zhihu.com/c_176960624" class="internal">牛津公派博士小课堂2 Y" g& R& o# C2 R5 A2 g+ R. n
知乎企业号九牛问津留学 - 知乎" T1 {" N$ t2 G) F$ M
喜马拉雅号牛津学长说留学+ o# d& k1 H5 v" I# O* x! L+ i
微信公众号九牛问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9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保密

新手上路

金钱
209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