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全球多国房价达 10 年最大涨幅?可能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

[复制链接]
查看3479 | 回复0 | 2021-12-12 11: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是一个很常规的操作。* l5 {$ W7 k9 z7 J/ N  x  R

+ ~4 U+ {# Y: ^经济不太好的时候,就开始货币宽松,释放流动性,印钱,目前疫情原因,所以印的特别多,尤其是美国。
7 X" K2 p# o+ d. U& E钱印出来了,就会开始增加流动性,个人消费这块消化的并不多。毕竟大量印出来的钱,大部分不会流向个人消费。  x$ p! ?  y# x# ?( X5 \
于是钱需要找个地方增值。1 O! m2 o! Z; t2 Q
两个地方是货币的蓄水池。
! o5 w6 I; e' [1.股市.2房地产。, [  H/ I& n* `( M
所以大多数情况下,释放流动性的结果就是,股市,楼市都会涨。
# f& f) {  [' v! H6 c8 `危机时刻为什么富人会更加有钱。?# j2 v. k1 _- L. s' u
比如,这段时间发生的一波骚操作。4 l% V# A/ ~8 p1 q9 W  d) e
前段时间,马斯克套现了不少现金。当时很多人很费解,套现这么多税太高了。当然套现的不止他一个,还有很多富豪。
) n6 T: ]4 d5 K. w2 K/ q结果就在上周,一个消息放出来了。
* s1 o% G! q) h! {新冠的新变种奥密克戎出现,消息一出,全球股价暴跌。5 N8 U) r8 u% S& i, N
看懂这波操作没有。
$ x+ q, X' z* ?$ e% f. x这个明显有些问题。, w& U& v. f- E9 i, }
1.奥密克戎只是一个变种,变种太多了,并且这个变种的致死率,症状,专业的结果并没有公布,只是怀疑刺突蛋白变异,可能出现有疫苗无效。还记得印度出现240种变异毒株吗?还记得和德尔塔齐名的那个什么毒株吗?其实变异毒株很多,但是大部分最终并没有大范围的传播,而消失,此刻全球大范围报告这个奥密克戎,就显的特别诡异。+ T/ s# C5 }/ Q2 a! }) J* w6 b
2,这个变种,并没有大范围的传播,还处于零星的传播状态。还处在传播的早期阶段。专业数据也没有公布。
- `5 H) E' b- d7 N) O0 x) F! A  V( R而诡异的是,资本市场反应明显有些过快了。' q* L% p( C: j# r
我们可以有这样一个假设,富豪们提前套现,然后全球大肆宣传,奥密克绒的消息,于是股价暴跌,而此刻富豪们已经离场,亏的是接盘者。富豪们完成了一次,高价抛售。
+ b8 a: a7 v) }' v1 n6 ?( P9 {而现在又开始放出消息,奥密克戎的致死率很低,只是一个大号流感,此时富豪们再低价入场。
* J7 b3 M0 E% r0 g  v股价开始复苏。  m+ D/ U" q* ]2 o+ e8 Z
于是资本又完成一波收割循环。* Z' m( `6 r: v8 N8 V
其实全球资本市场就是这样,以这种骚操作循环收割。
0 H- }. u. |5 l  u一个一个故事,一个个消息幕后都有推手。
掌心的沙够 | 2021-12-12 16:25:3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一个很常规的操作。% y1 B% w. |5 L+ M/ q9 T

# l2 s. g/ ^* T经济不太好的时候,就开始货币宽松,释放流动性,印钱,目前疫情原因,所以印的特别多,尤其是美国。; `. V6 D- X& Y! a& r3 r/ ?$ ]7 {
钱印出来了,就会开始增加流动性,个人消费这块消化的并不多。毕竟大量印出来的钱,大部分不会流向个人消费。
$ m( s6 Z8 ]/ ~" m' L- j于是钱需要找个地方增值。
+ H* b) a; g1 q) L' r, l# a两个地方是货币的蓄水池。
8 J3 z& M5 Q! w- V) B4 U1.股市.2房地产。1 W- N' X; Y* R. y) `
所以大多数情况下,释放流动性的结果就是,股市,楼市都会涨。
- p7 `  B8 Z9 L  {  e3 f% r危机时刻为什么富人会更加有钱。?3 n# X) W% u1 `% Q
比如,这段时间发生的一波骚操作。8 J8 H5 l9 X, `+ [9 l
前段时间,马斯克套现了不少现金。当时很多人很费解,套现这么多税太高了。当然套现的不止他一个,还有很多富豪。5 I$ i5 I- L6 g! D5 A2 J
结果就在上周,一个消息放出来了。
% t/ c& G, P! p, _  R: w新冠的新变种奥密克戎出现,消息一出,全球股价暴跌。' J) T+ m3 m6 k! k  B3 D. k
看懂这波操作没有。
* U6 ^' s: B5 e, ~/ j& A* C这个明显有些问题。
9 s, i3 @# j6 \4 E1.奥密克戎只是一个变种,变种太多了,并且这个变种的致死率,症状,专业的结果并没有公布,只是怀疑刺突蛋白变异,可能出现有疫苗无效。还记得印度出现240种变异毒株吗?还记得和德尔塔齐名的那个什么毒株吗?其实变异毒株很多,但是大部分最终并没有大范围的传播,而消失,此刻全球大范围报告这个奥密克戎,就显的特别诡异。
' C3 q& b$ d7 A" }, ^* V2,这个变种,并没有大范围的传播,还处于零星的传播状态。还处在传播的早期阶段。专业数据也没有公布。
' X' c* W. c( t6 E$ ~2 R; @而诡异的是,资本市场反应明显有些过快了。9 _3 E6 C' Q) S6 r% R. W, Q9 M/ |
我们可以有这样一个假设,富豪们提前套现,然后全球大肆宣传,奥密克绒的消息,于是股价暴跌,而此刻富豪们已经离场,亏的是接盘者。富豪们完成了一次,高价抛售。  L' n) a1 |( P; Z% ?
而现在又开始放出消息,奥密克戎的致死率很低,只是一个大号流感,此时富豪们再低价入场。/ u9 ~3 n  z8 c1 O9 V# @1 C# ^2 |
股价开始复苏。* S5 M1 i( Y+ W
于是资本又完成一波收割循环。" k) c' E- L, S3 n. ~
其实全球资本市场就是这样,以这种骚操作循环收割。
2 }6 Y, n- G+ z/ F: N- ^7 e一个一个故事,一个个消息幕后都有推手。
古今中外的 | 2021-12-12 23:03: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他们要防止被中国买走~~
啥也不行咋整琶 | 2021-12-13 05: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理是比较简单的,往宽泛说费雪方程式,往细的说是极致凯恩斯主义下的明斯基时刻风险。1 S5 j8 u" p  O
全球都在玩扩张性货币政策,货币供应超过市场商品和劳务产出所需求的量,超发的货币不去推高消费品价格指数,就是去推高资产价格。尤其是扩张性货币政策有很明显的边际效应,越来越多的钱流入了金融资产空转,自然会推高资产泡沫。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前,明斯基理论并没有那么被大众接受,而危机发生之后就被普遍接受了,金融体系会自发放大风险。
5 u7 V$ i) Y5 `从人性角度来说也能理解,人们更喜欢债务支撑的繁荣,也不喜欢市场自发地出清,出清都是痛苦的,都在用扩张性货币政策续命,也不知道危机什么时候爆发,08年次贷危机爆发前夕,西方媒体不也在鼓吹经济“稳中向好”,明斯基时刻可不管姓资还是社,扩张性货币政策强撑着阻碍市场出清,直至一些蝴蝶翅膀引发下一次明斯基时刻。
( s- c1 |7 `( Q& r5 R美联储规划收紧货币政策,等真的开始推进,会不会像日本当年一样从阻碍市场出清,转向政策加速刺激市场出清呢?0 m0 M& x4 k, k5 Y8 D
相关文章:" H. b4 F# X7 c1 V
选择的十字路口-沃尔克还是明斯基?
寂寞伴我行伺 | 2021-12-13 11: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简单的说,城市化超过了所有人的预料。
+ G, G' j  A/ _: e21世纪初的时候,几乎所有社会学家、经济学家、投资人等等都认为部分地区的城市化已经达到极限,包括法国、英国、美国部分地区等。# c; G: K+ y$ z' u
当时有个词叫逆城市化,就是大家觉得城市化到当时伦敦巴黎纽约的程度属于过度了,只是资源缺少的临时现实,随着生产力的积累,资源充足之后,人们会逐渐逃离城市,回归小城市和村镇。当时所有人都觉得德国的小城镇群才应该是富裕状态的常态。
8 ^3 h8 s) K: Y# O4 o结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城市化或许有终点,但是远远不是当时的程度。最近10年,城市化不但没有减缓,反而逐渐增速。
7 p. `* g# Z. I之所以社会学家经济学家集团失误,是因为这 一切完全是新技术导致的。经济发展根本就和经济学没关系,完全是科技导致的。而经济学家可能对物理或者数学一知半解,但是绝不懂技术,懂技术的也绝不懂经济(懂经济傻子才学技术)。
- {/ R3 Z6 ~' J! \6 @* O4 `' ~! z谁也没想到互联网、卫星、地铁、计算机,这些技术全都是利于城市化的。& X: O, f. `7 o# W$ e
我举几个例子。1 D! o* h- A2 d, z: n' P% M- [
大家知道中国最堵的城市是哪吗?不是深圳,不是北京上海,不是鹤岗,不是成都。是济南。
5 y. p  X1 O. S你没听错,济南。山东在过去的十几年可是城市群弱省会模式,为什么济南还会最堵?因为济南缺地铁(不是没有,是少,只有两条线。济南的地质不适合建地铁,导致城市交通堵到令人崩溃。如果没有地铁和轻轨,城市的规模上限可能就是济南。! w' x+ s6 x4 l( G  {) z
互联网,听起来很反直觉,互联网利于城市化?互联网企业不是可以在家办公吗?为什么一定要住在纽约?
4 O! x, p" O  I! |: C没错,没有导航大城市根本没人找得到路。只有数学家的大脑才能在上海开出出租车。
4 F/ ]4 }3 |! H% L  q; z, S: C3 v商场的商业模式成本来自地皮,越大城市商厂成本越高,而网购的成本来最后一公里运费,最后一公里越密集网购成本越低。
7 a  R; {) ?6 J# |# U/ `电动车(无论是几个轮的)相对于燃油车的低续航在小城市之间互通很糟糕,但是在大城市内就很方便。同样要从一个万人聚集区到另一个万人聚集区,超级城市预期距离要小的多。$ C; s/ U, r7 m9 M% O8 E
大城市的巨大优势,使得每个人都成为城市化的推动者和被推动者。你可能是一个喜爱小镇田园生活的互联网高人,你的初衷可能只是希望在你的小镇拿到最新款的ps。但是你写的一串代码为网购企业添砖加瓦,这个互联网企业又为打工底层居民降低了购物成本。这些底层涌入大城市后,你就发现你的小镇人去楼空。
# }0 H0 n" x- P2 y/ T2 B7 ]$ T+ [" m你买到了你的PS,但是你的小镇小学渐渐的只剩留守儿童,然后连留守儿童也没有。你的邻居大院有人打理的花圃变成了老头的菜地,然后老头走后长满荒草。
2 c3 m& C. `( K+ H7 n不是房价涨了,是大城市的房价涨了。而所有人,都需要大城市的房子。( ^' m) i3 i. W4 i
你怀念小时候。
- K- |  B0 Z1 I! }# B4 N1 h你怀念房子钱只是砖钱。你更怀念和村里的同伴玩泥巴、夜不闭户的国企大院、出差可以托付钥匙的邻居。有时候你也困惑,这一起的美好到底是不是童年的错觉。
3 |% @+ w$ c, _7 w不管是不是错觉,你都永远也回不去了
此绝境不俚 | 2021-12-13 21:59:4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是美国开始降准(放水)以及降息带来必然后果。
$ \. L$ w- E, b* l/ W为了应对新冠疫情对经济的强烈冲击,自2020年以来,美联储开足马力印钞。
4 _# d) \) N& r: K6 c! r短期内确实起到了稳定经济的作用,但“大水漫灌”,通胀也随之到来,美国各项通胀指标也是“一爆再爆”。
# X9 J! C; ~2 y. v- [11月份美国生产物价指数(PPI)同比增长6.6%,创2010年11月有记录以来最高同比增速;
$ t& Q% [- N3 i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增长5%,创2008年8月以来最高涨幅;
% P( R; s: ?# c  m% l同时核心CPI指数(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与能源)同比上涨3.8%,创1992年6月以来的最大涨幅。1 b6 J2 y0 d6 r" u) d
我们可以看到从去年以来,国际通货膨胀价格在快速上涨,包括粮食和工业原料的价格暴涨。3 Q2 J. ~8 {5 q; B$ J
而美国放水,推高大宗商品价格,就是把通胀输入到其他国家,尤其是对大宗商品进口依赖过大的国家,会最先承受到输入型通胀压力。
  q/ B: a9 L* Y4 \随之而来的是全球资产价格的膨胀,一些国家房价涨幅创出新高。
. S8 B- `$ z- {3 v  Y! o自布雷顿森林会议后,让美元成为世界货币,世界主要国家与美国的货币政策大体上是同步的,但是从2020年出的新冠疫情开始,彻底打乱了各国与美货币政策的步调。' f1 X  M' i5 \# k/ [! P
当时为了托底经济,中国的货币政策紧急放宽,同时期,美联储承诺提供无限的流动性,欧洲央行也紧急放水。
. u) E) c- k; P2 t5 q6 M但接下来中国的疫情被提前控制住,所以从2020年二季度开始,中国的货币政策就逐渐转向偏紧,比如五月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提到“不搞大水漫灌”,到了七月国常会上提出把好货币供应量的总闸门等。这些表态标志着货币政策再度转向紧缩,+ Z- b) e! V3 a) Z' j7 u; k
而欧美在对应的相同时期之内依旧维持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直到2021年11月,美联储才提出缩减宽松。而在前不久的美联储发布会上,鲍威尔的表述中去掉了通货膨胀暂时性的说法,暗示缩减宽松的力度还会加大!' a8 V$ p& H# j. L- E( M+ e
在过去的2021年,土耳其、俄罗斯房价涨幅均超20%;美国、英国、加拿大、韩国等国家的房价整体涨幅也超过中国。7 ~  o8 _4 u* U! p
* B$ J7 ^; j7 @; p; @7 Z2 t; v0 m
如何看待全球多国房价达 10 年最大涨幅?可能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1.jpg 7 T0 ?9 Q/ q' d3 U4 N1 u5 z$ N
根据凯恩席勒指数,2020年12月,美国20大城市房价同比上涨10.1%,创下2014年以来的最大升幅。自此,美国房价已经超越2007年次贷危机之前的水平,相比2009年的低谷,接近翻倍。: z# r( y5 T0 L; f' c) N
7 A+ h/ e" E6 h4 `, a
如何看待全球多国房价达 10 年最大涨幅?可能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2.jpg # A. T6 s, l/ e3 U2 P
再看韩国,2020年,韩国首尔的房价首次超过1200万韩元/㎡(约合7万元),过去一年间的房价上涨20%,自2017年以来上涨74%。与美国、韩国相比,土耳其形势更为夸张。2020年,土耳其房价涨幅超过20%,位居全球第一,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房价涨幅超过30%,在全球主要城市里位居前列。房地产咨询公司莱坊(Knight Frank)最新房价指数称,全球房价正以近三年来最快速度上涨。( f8 G1 v1 K1 {+ O
从发达国家到新兴市场,大多数国家最近一年房价的涨幅超过了5%,这也令2020年中国房价4.1%的涨幅相形见绌。; {* O6 m* W) I/ ]  ^3 |, {
美国靠着全球货币收割机的特殊地位,企图将放水的代价转移给全球来承担,各国政府迫于无奈也只能大开印钞机。
小嫚儿打糠儿o | 2021-12-14 08:31: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临界点到来-12、1、2、3月份数据将彻底决定最终明斯基时刻
5 q" f" D+ S, ~% o: V* B- P( E' D9 N9 {
& _* }9 S; l3 U- m8 t从2021年7月份开始,全国的新房市场商品房销售面积就出现了下滑,参考上半年火热的新房市场,7月份单月下滑情有可原,所有人都认为后半年的市场还会平稳增加的。
$ C& U5 F& {! f. s& [结果8、9、10、11月份连续四个月新房出现了销量同比下跌,7月份第一次降准,12月份第二次降准。9 r+ ?  G" {( X& e  G3 _/ B
那么12、1、2、3月销售数据如果出现继续下跌呢?直接占比四分之一GDP的房地产市场是否能挺得住呢?----* E/ Z. m: i2 G7 @. L
我们知道房企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两大块,销售收入和融资-自有资金两方面,而所有的融资的前提都是销售收入保持合理增速的情况下才可以获得,或者说销售收入保持合理增速的前提下,融资才是有意义的,否则这种融资就是庞氏骗局。那么销售收入同比2019年下跌20%,同比2020年下跌30%的情况下,加大融资还有意义吗?
  x9 j$ ]; U: f; R5 e1 w( s7 L现如今,市场认为销售收入下跌的原因主要是房贷收紧加实体经济紧缩造成的,而降准解决房企融资问题,也能解决实体经济的问题,因此销售收入必然回暖。
/ f& Y2 V, y/ H. [7 A7 f6 b然而我们根据投资者断层理论确定,决定房地产销售收入的因素,不是居民收入,因为房地产的购买者中绝大部分是投机客,而不是刚需,房价收入比来看,支撑中国房价的是收入最高的那10%的人群,而不是老百姓,这部分人群主要以师医公为主,而经济紧缩对师医公没有任何影响,不会导致其几十个月的社保排队资格消失。中国居民对于房地产的信心远大于国家和政府,也就是2021年居民比2015年还要看好房地产,主要愿意就是大家的信心被激活了,因此不是信心丧失、舆论低迷导致的房地产萧条。
: s6 Z9 e% G, }, @6 J实体经济能随着降准转好吗?3 e- _; Y" o/ \/ y  X
当然不能。实体经济的发展有两个指标,第一个是失业率,第二个是通胀,目前通胀不是我们考虑的,而失业率从上海前三季度的情况来看,中国最好的就业城市,失业率暴增,其他三四线城市可想而知。
7 A4 I$ C# ~1 g  z+ R! `# W上海是全国商业的总部经济城市,如果一个企业的总部都出现了裁员,那么各地的分支机构可想而知。
- h+ ?2 U4 l9 T: n+ d8 Y5 a* a3 d+ ~4 {  K% E* t6 ?: i
如何看待全球多国房价达 10 年最大涨幅?可能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1.jpg
8 I/ J( D/ u' L% C/ n我们以前做过一个分析,就是实体经济与房地产经济的临界点,目前进入的是第三阶段,炒房>开支,房租>开支,居民消费降低,实体经济负循环,失业率增加,收入减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目前增速是4.9%,这是在包括通胀的前提下的一个增速,去掉价格因素以外,实际增速在2.9%左右(有专家测算为2.6%),居民和住户为了自保,只能少生育、少结婚。而除了价格因素以外,还有一个居民消费贷增速,12家银行8月份的数据显示,消费贷增速为7.9%,也就是消费贷增速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出现了一个3%的差距,居民贷款出来了,没有全部进行消费,这个3%的差额很可能是借新还旧。4 g. N1 m( F! K
信贷刺激对于消费的边际效应会越来越多,直到最后所有的信贷都用来借新还旧,也就是消费贷增速为7.9%,而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未来增速可能掉到2%以内。
. O. d# ?, Y5 v" G/ N7 V: u
* r: C6 N9 Q5 f: l* V0 M 如何看待全球多国房价达 10 年最大涨幅?可能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2.jpg
% _% h& T& z( t" r6 _$ i; \2 y如果12月、1月、2月、3月房地产销售继续下行,4月初还得继续降准,之前我们建议第一次降准直接降1%,然而那些人抠抠搜搜的,降0.5%根本无法刺激购买力,降1%才能看出是否购买力枯竭,一旦购买力枯竭出现投资者断层,所有的货币刺激将毫无用处,而货币宽松的作用只是给房企是房奴续命,以防居民资金链断裂,然后失业率增加的情况下,这都是迟早的事。
2 n% {0 b8 E1 j5 i% j6 a% ~而5月、6月、7月份房地产销售收入继续下行,可能8月份就是最后一次降准了。自此以后房地产经济将退出历史舞台,我们测算TOP50的地产商合计有息负债为6.3w亿人民币,第三方机构测算TOP100的房地产企业实际表内负债和表外负债可能在10w亿人民币左右,其高估值的土储货值大概在31w亿左右。----
, p5 G, [4 G7 k& {: S  o有人说降低首付,可以刺激买房,其实很多房企已经开始这么做了,首付分期两年支付,甚至缴纳定金就可以买房,交房前付清首付就可以。因此降低首付是没有意义的。解除限购呢?而所有的二线、三线几乎是没有明确限购的,放松限购也是伪命题,一线城市的商品房销量相比二线而言少之又少,而户籍政策和人口规模都是既定的,一线产生的虹吸又对二线产生了致命的影响,因此限购本身对以后的房地产意义不是很大了。涨价去库存呢?6 m. B$ y( a1 {4 p& Q
连续四个月新房成交面积断崖式下跌,请问如何涨价?3 ^0 E3 I3 W; \
都在悄悄的降价,涨价去库存需要建立在房价低位阶段,现在涨价就是找死,5w亿平涨到10w亿平,换来的是更大的抛盘而不是买盘,银行金融机构好不容易从房地产撤离,根本不会再回去了。-----
% T" u* R$ c8 Z2 O9 g( T0 _$ k6 e处于破产边缘的僵尸企业,会虹吸掉大量的货币,为了崩而不溃,避免引发经济危机,一些要破产的企业往往不能有效出清。/ P9 q! P/ S) W( i5 ?! m% L: p
比如某大,1.95w亿的负债,5700亿元的有息负债,这些资产和债务占据了巨大的信用货币,导致上下游产业链的企业濒临破产,成为僵尸企业。表面资产是正数,实际上现金流为0,全部被拖死,而每次降准产生的货币优先提供给这些机构。
2 s* p* f4 e& n. k6 q; K, }, D; x' M9 @: ]* i0 Q

7 s3 A0 Y* O3 }: d 如何看待全球多国房价达 10 年最大涨幅?可能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3.jpg - O3 n+ B" X- s5 o
$ g1 @  o; E0 U( R
处于经营困难破产边缘的这些房地产企业,合计表内有息负债2.7w亿,这些企业不能破产,那就必须输血,这种情况下,几乎大部分的降准货币都被这些僵尸企业吸走了,其中不少僵尸企业还是国企,吸收货币的能力更强。" Q) \; @1 U) |# D* r0 j9 N

( q8 }8 S- @# b4 V5 d( x: L 如何看待全球多国房价达 10 年最大涨幅?可能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4.jpg
" W8 l8 T2 y' d% b9 p: F) u. C
1 {- S# A( H/ _1 ?, W8 [ 如何看待全球多国房价达 10 年最大涨幅?可能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5.jpg
8 a: o4 n' v+ C; Z; @不降准就嗝屁,明斯基时刻,崩溃,降准还卖不掉房子,吸血越来越强,暴雷越来越多,这可咋办。
6 p! @5 `1 c- F9 y. o
  {# C" _& N) O( `4 z( m$ e 如何看待全球多国房价达 10 年最大涨幅?可能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6.jpg
! s) ~$ G, w/ W9 t5 ^) W这是我们2021年中期做的存款准备金推理,之前我们预计2022年底可能收紧货币,但是从目前来看可能在2023年3月以后收紧货币(保汇率不保房价),一直会持续到2024年12月,也就是房价至少有一个长达2年的自由落体阶段。
) y6 b: q! N( L* S3 }3 R而一旦新房销售速度如我们所预料,明年某个时期发生断层,则明年的合计土地出让金可能降到6w亿左右,后年可能不足2w亿,也就是2022年底房地产税可能迅速普征。我们预计第一批的普征城市包括所有的一线和二线城市,预计达到 39个城市,2022年1月份税务局负责征收土地出让金,而2023年1月份预计也是税务局负债征收房地产税,2023年一定是房地产税征缴的第一年。届时二手房挂牌量一定是暴增,新房打折促销,最后二手房跌幅超过新房,彻底击垮房地产市场。. g' [# E& u+ G/ ]6 r( I1 X# L' \' H
房地产的第一个50%很可能在2023年年底出现,第一波抛售以后,多数房企资不抵债,银行开始清理坏账,国家开始清理房地产市场。
/ R" B9 V& h4 A! n, _' P! p; s房地产的第二波抛售必然是大量的法拍房集中处理,银行要么去做房东,要么就低价出清,很显然只有出清房子才能清理掉坏账,第三方机构开始着手接受开发商的房子,在特别贷款的注资下,这部分烂尾楼三年左右完工,三年后才能流向市场。房地产的第三波抛售主要是亏损累累的投机客止损出局,这个时段是极其慢长的。
; u- m  M3 }3 j8 |' V1 j+ n8 n7 U; b3 k0 D; w
如何看待全球多国房价达 10 年最大涨幅?可能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7.jpg
# G9 [# _- M5 n+ i: J; p工具箱:
( D6 C  ^6 u5 E降准、降息、取消限贷限购、二手房五年限售、取消中介报价;预计2022年底,这些工具箱里面的工具将全面失效, }) R) z8 F+ H8 w& B9 W" [" O4 i
[1]银行断贷一定要在房地产税推出后彻底的马上实施,保全银行资产,减少损失,除去师医公等体制内人,其余人群一律不放贷。
123465494 | 2021-12-14 11: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想象中的资本“收割”:
! D! l; E0 Q! c
" J/ x2 S! o3 q& _$ |, B 如何看待全球多国房价达 10 年最大涨幅?可能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1.jpg + _, r! l# ]* g
<hr/>现实生活中的资本“收割”:
7 n$ |. `+ J7 E% I3 V, i5 `1 s! `5 ?4 z- Y
如何看待全球多国房价达 10 年最大涨幅?可能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2.jpg
鸟大不足维奇维w | 2021-12-14 18: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房价的本质就是货币现象,理解了这点,就几乎可以把握所有房价大趋势。
. [$ G( @0 `9 c0 y* c, q) {; F90年代日本泡沫崩盘,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都是加息后出现的。; s: c8 J, i2 s  \$ c
2015年下半年,我们房价起飞翻倍,背后是1年内5次降准降息。
. r6 y/ x7 W2 Z而2020年,疫情爆发,全球都开始放水救市,美联储直接降息到零,而且开启了无限量化宽松,股市和房价都暴涨了。8 ]$ Y# I3 l& n# B) p( W8 u
这波放水,堪称人类史无前例的货币冒险,和以前的放水不同,美国这次通胀已经创30年新高了。) `+ z! B6 L% d' k, S- V
所以,转折来了。0 y/ R* |" s2 O
全球经济正在从滞涨走向大萧条。7 r* V- h1 n/ O
2022-2025年,繁荣已经耗尽了自身的力量,可是为了避免一次大萧条,它的生命周期被人为地延长了。
  n7 u7 L$ {6 `) p而现在,全球经济正在从滞涨转入大萧条,我已经听见了雪崩的声音。# t3 {4 ?& ?6 g: `4 y6 k2 M
全球经济在2020年,因为疫情的影响,开展了史无前例的大放水,从而也催生了史无前例的大泡沫:
3 r8 \2 T3 Q/ J6 `& \" A7 Q) d% `1、美国股市,按照席勒的市盈率估值,仅次于2000互联网泡沫顶峰,超过了1929年大萧条。. a7 C- c5 P) J$ o
2、全球的房地产市场在最近一年,涨了近20%,泡沫程度超过了2006年美国房地产泡沫见顶的时期。+ E/ G! r" z% _  L
3、而我国的楼市泡沫就不说了,现在,这个泡沫也开始破灭,房地产所有的指标,除开新房的价格,几乎全部都已经掉头向下,而开发商的暴雷已经成为了连锁反应。4 e) q4 n% a7 u: V- l2 n1 A9 o$ j
按照这轮泡沫的发展历程,我预测并总结为:
# z8 V' [/ o9 h; M+ z2 I1 u8 g- `& h- R1、年初认为美国会推动全球通胀,这轮通胀不同之处在于,美国自身的CPI将飙升。事实已经证明,美国各种物价指标创30年新高。* b2 q) t- G5 r
2、从6月开始,全球通胀转入滞涨。全球PMI数据开始掉头向下,各国的GDP增速开始下滑。  {% ^4 S1 O1 O2 g! [8 Y
3、泡沫加速赶顶。包括各种大宗商品和股市。' }  P5 d+ W4 ~, T" e6 Z0 ]" @: ^, R( K
4、资产泡沫崩盘,全球进入大萧条。
( {7 T7 T) m8 d/ X1 t其中的全球已经进入加息周期,美国预计11月开始缩减购债规模,发达国家G10里面已经有三个开始加息,这无疑压垮泡沫的最后一根稻草。
1 E% _. t  N3 T1 I* ~; `, m所以,2022年不仅仅是金融危机,而且极有可能是和1929年媲美的大萧条。
% g! Z7 p5 Z# [4 a! s1 c而应对最好的方式,就是开始做空。做空指数当然是比较合适的,当然杠杆不要超过2倍!
" @& W' e* @" R# q# L. Z% w6 y如果你不懂做空,那么就持有现金,准备抄底,预计2023年会有一个极佳的底部。' J. d; N" m9 {3 V6 |
最后,大家可以关注公众号额,和知乎内容不重合,凡是关注我的,都发财了。2 X8 |7 i) ]: h! k( y! B
我是时代之,一个独立投资人¥心理咨询师,关注金融投资及自我升级,更多干货,欢迎关注公众号jingji-xinli,或者微信搜索公众号“时代之”。
玄夜盼曦堪 | 2021-12-14 21: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不买有的是人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20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2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