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人的家里,真的有「东北大花布」吗?「东北大花布」的设计来源是哪里?

[复制链接]
查看8078 | 回复0 | 2021-12-11 23:56: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查了下,这种大花布,起源上海华东纺管局设计室,在1952年创作的。
6 D' Z3 Y& P- ~因为当时刚刚解放,布料都是黑白灰为主的色系,比较单一,不符合日渐丰富的人民生活,于是拥有当时最强设计力量的上海华东纺管局立即号召设计师下乡调研,发掘群众最喜爱的花纹样式,经过一波切实视觉市场调研后,设计室推出了百鸟朝凤,农家乐,鸳鸯戏水,孔雀牡丹等花纹,其中以张至煜的百鸟朝凤最受称赞!其后设计室又相继推出了李叔希的孔雀团花,张至煜的牡丹,汪楠松的锦凤,这就是大花布的原型了。0 K' Y) F6 E0 l, p0 U! n7 S: F
样式有了,颜色的选取就和当时印染技术有关了,当时的印染厂大多采用防拔染技术,具体的说就是先给布染上纯色,然后用印花机将还原染料印在布匹上,通过化学反应还原底色染料,呈现不同的花纹,而这种技术只能呈现五种颜色,所以往往是大面积的红绿蓝底,加上红绿蓝黄花纹。就这样所谓的"东北大花布"就出现了!
4 \3 \7 V* s" B8 f* P至于为什么上海做的大花布在东北开花呢?查到的原因是东北的审美深受前苏联影响,对于花的热爱远高于任何一个地区(比如当时最火的布拉吉连衣裙,所用的布料皆为小碎花),花布普及全民级别。再加上是东北农村地区的爷爷奶奶们,会把过时不用不能穿的布料缝成绵被!一到冬天还会拿出来,花布也最能代表当时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淳朴节俭的乡村文化。
  M4 J. u  @! q" w; v然后,最重要文化爆发的来了!已经马上快要退出乡村的大花布好死不死的碰上了蓬勃发展的二人转!当年二人转只能在村头火热,演员一直在琢磨怎么才能把最能代表乡村的形象融入到表演中,显然……他们一下就相中了大花布,这种炸眼的配色简直和民间二人转的表演完美契合!随着东北二人转从民间迅速崛起,花布就成了东北的文化符号了。
冬雷阵陈 | 2021-12-12 02: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查了下,这种大花布,起源上海华东纺管局设计室,在1952年创作的。$ N7 a4 g6 _/ b. D1 r6 J# r5 t3 t
因为当时刚刚解放,布料都是黑白灰为主的色系,比较单一,不符合日渐丰富的人民生活,于是拥有当时最强设计力量的上海华东纺管局立即号召设计师下乡调研,发掘群众最喜爱的花纹样式,经过一波切实视觉市场调研后,设计室推出了百鸟朝凤,农家乐,鸳鸯戏水,孔雀牡丹等花纹,其中以张至煜的百鸟朝凤最受称赞!其后设计室又相继推出了李叔希的孔雀团花,张至煜的牡丹,汪楠松的锦凤,这就是大花布的原型了。/ t* r$ N- F: E- ^
样式有了,颜色的选取就和当时印染技术有关了,当时的印染厂大多采用防拔染技术,具体的说就是先给布染上纯色,然后用印花机将还原染料印在布匹上,通过化学反应还原底色染料,呈现不同的花纹,而这种技术只能呈现五种颜色,所以往往是大面积的红绿蓝底,加上红绿蓝黄花纹。就这样所谓的"东北大花布"就出现了!; P/ I: P+ @8 |" v! {
至于为什么上海做的大花布在东北开花呢?查到的原因是东北的审美深受前苏联影响,对于花的热爱远高于任何一个地区(比如当时最火的布拉吉连衣裙,所用的布料皆为小碎花),花布普及全民级别。再加上是东北农村地区的爷爷奶奶们,会把过时不用不能穿的布料缝成绵被!一到冬天还会拿出来,花布也最能代表当时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淳朴节俭的乡村文化。, D0 a0 I' W( C
然后,最重要文化爆发的来了!已经马上快要退出乡村的大花布好死不死的碰上了蓬勃发展的二人转!当年二人转只能在村头火热,演员一直在琢磨怎么才能把最能代表乡村的形象融入到表演中,显然……他们一下就相中了大花布,这种炸眼的配色简直和民间二人转的表演完美契合!随着东北二人转从民间迅速崛起,花布就成了东北的文化符号了。
大唐女侠钨 | 2021-12-12 13:54:04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全国的被面都差不多是这种类型的。6 S. s5 W* K, D" A% @2 v/ o
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不知道被面是什么东西,就是图中老式被子顶上那块花布:
. [6 z: P' n2 {: I2 t% }# m$ Y# M3 E: p
东北人的家里,真的有「东北大花布」吗?「东北大花布」的设计来源是哪里?-1.jpg
8 K# D2 z: `6 C以前没有被套,被子是用被里棉胎被面三样东西用大针缝起来的。5 R# Q; Y7 w: W" _2 {- K
被面很花哨,做成衣服非常俗气,东北文艺上是用来搞笑的。* Y" Q/ a; H! e
但是现在的所谓“东北大花布”也有自己的特色,以前的老被面还挺精致古雅,做成被子并不难看,比如下图:$ I' C: A* |5 d7 e

3 R2 B8 m  M: S3 M 东北人的家里,真的有「东北大花布」吗?「东北大花布」的设计来源是哪里?-2.jpg 6 ^5 Y: Y% y8 t0 y0 k7 N3 e
$ G5 h- M8 N) `
而现在流行的东北花布则是下面这种:: H6 C9 @9 |" h% O9 A- h; G

4 N0 |3 R6 Z# U' B3 z/ i 东北人的家里,真的有「东北大花布」吗?「东北大花布」的设计来源是哪里?-3.jpg
像少年啦邪恶恶y | 2021-12-12 15:57:3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花布现在已经快成为东北的地域符号了,来吧,跟着我了解一下东北大花布的前世今生。4 a: Z3 W4 h/ k- Z3 }2 L

5 H& E3 @+ J: ~/ X* C' o' y2 p3 U8 O! S$ k
! h  c  g2 p/ w5 x; s' @
一、东北花布的源起——来自苏联的布料! I+ B. }5 C/ y9 p/ H0 p
建国初期,百姓的精力都放在了生产生活中,着装都是朴素简单,色彩都是深蓝、墨绿、黑色以及灰色。走在街上放眼望去都是一片暗沉的颜色。
1 u  K$ ~4 {: ]3 Z
. }4 A; G# e/ C
) O7 L) R; g/ ^. L* b/ g( ?* w第一次针对服装提出的建议是在苏联领导人来华访问时,认为这样的服装展现不出人们的精神面貌,希望女士们能穿上漂亮的花衣裙,而男士们则能穿上优雅的花衬衣。
1 C% W0 h- _) Y; B+ A刚好那段时期苏联国内花布生产迅速过剩,为了帮助苏联解决产量问题,也为了弥补我国棉布的短缺,中国便从苏联进口大量花布。% X- G0 g: A9 b: o! M
不过当时苏联受霍赫洛马装饰画风格影响较大,花布上图案繁复密集、色彩饱和度高。中国百姓习惯了单一色彩服装,一时难以接受这样的花布。
: y" n5 f6 C# C+ d7 f  c& t1 H+ B$ P4 ~

2 W5 a* g" g, g- x* {$ o; I!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号召干部带头购买,甚至提出“爱国穿花布”的口号。把穿着苏联大花布的衣服看作是穿爱国衣。尽管苏联花布既不实用,也不符合我国百姓的审美。但人们还是愿意在政府号召下做出尝试,基本上人手一件大花布衣料。! V) l5 v; \3 r; g
不过虽然花衣服遇冷,但用作床单被罩窗帘,却意外地收到中国群众欢迎。
  G, q2 Z; D- Y1 W+ r, A9 U- r7 e
6 O- T9 J/ h: J; p& T9 \3 D- S# W3 y2 Z& y' ~0 y( l
二、花布的国产印花——来自上海的设计
7 n: K+ m: s7 g1 J东北大花布最早是因为苏联的布料,但是东北花布本身,绝非苏联产物,它的设计者,其实是1952年的上海华东纺管局设计室!没错,这个从来没离开过土的东西,居然是来自时尚之都上海!6 Q/ L0 E* }7 ]" Q2 Q$ I
1952年,华东纺管局刚成立时便号召设计师发掘大众喜闻乐见的花纹图样。于是设计室陆续推出李叔希的「孔雀团花」、张至煜的「红牡丹」、汪南嵩的「锦凤」……5 y' Z3 @; Y4 B! {% V  X
* E; ~, ?& R  @

; z0 l& b+ v3 r- `2 h' _) D! U* T% K其中由陈克白设计的「牡丹凤凰」,便是我们最为熟悉的「东北大花布」经典图形。
9 J5 j% Z4 S+ z5 k. v
& A0 N% F- n! b( l* W- t/ [
/ X* C8 }# w6 G: `5 @3 p5 o7 z: Z至于为什么要选用如此值得吐槽的颜色,这不仅因为当时人们对色彩的迫切需求,更重要的是因为当时的染印技术的限制导致!2 R, d# b, S1 q- f7 n, E
当时上海的印染厂最先进的便是采用防拔染技术,即先给坯布染以纯色,然后用印花机将还原染料印制在布匹上,通过化学反应还原底色染料,呈现出不用颜色的花纹。而这种技术只能够实现四五种套色,所以我们看到往往是大面积红绿蓝底色,加上红绿蓝黄几种颜色合在一起。: C. L( E0 s. T6 |% h$ W
( Y+ L- U5 \. X' c8 R: n( d

. p9 {5 S5 v8 l9 D# R所以,虽然现在看来花布土味十足,但是在当时,无论是印染技术,还是大团的花纹,都是中国最前沿的设计审美和技术手段!而一切,都来自紧跟世界潮流的上海人民!- @# v# w: }" L  m- w; J( c) z, V
三、大花布成为东北符号,东北人自己“功不可没”4 u) J% L4 \( f5 H- O
印染的花布逐渐开始风靡全国,花纹也逐渐推陈出新。台湾地区、上海地区更是使用频繁,并不是东北的专属。
8 ?& O. N, t7 E, E( w  D真正让东北花布成为一个符号的,是大家平日里有意无意地强化,这种强化不仅来自外地人,更是因为一部分以表演为生的东北当地人。  W( E. n( ~2 d6 O4 s( ?8 P3 w
一方面因为东北地区冬季比较漫长,人们长时间见到的都是白色、灰色等比较压抑的颜色,这就使得他们格外热爱象征着生命力的红色、绿色; 另一方面,从色彩上来看,红绿的纯度都很高,两者之间会形成极为强烈的对比,给人个性张扬之感,与东北人热情豪爽的性格相似,在“红配绿”还没有被群嘲的时候,人们很愿意用这个颜色代表自己。. S2 i0 r- Y0 a3 ~( a) I* g; k5 a

) t. Y* d: q3 C& o. ?: U/ s+ m9 Z8 b+ W7 X% N/ C; t
此外,对比强烈的红绿两色,也能带来最强的视觉冲击效果,在人们心中就会产生“这个非常重要、需要格外注意”的印象,非常适合在舞台上展现,所以东北的很多文艺作品在演出时都会选择红配绿的花布作为道具。( M9 I  _$ G+ p' _
+ _4 [6 B* T1 W5 I5 b

/ W% }( w3 T# Y* B; {后来,随着春晚小品舞台渐渐被东北人占据,为了短时间塑造最鲜明的人设,创作者们沿袭了他们以往在演出中的习惯,直接选择了东北大花布的衣服。; s) W, H, J/ O+ Q
而且近年来,得利于刘老根和他的大舞台对东北文化洗脑式的广泛传播,大花布摇身一变成为了东北文化输出的核心视觉,和二人转一起走进千家万户,让你觉得只要看到有人穿了花棉袄,嘴里还一边哼哼:”正月里来是新春!” 东北大花布也因此得名!+ f) ?. c  V) b) X4 T+ G

3 s' R7 O# O2 a) m- _) I) }: P, J* W. A/ [! ^% K% |
如今占据直播平台半边天的东北主播们,也时常刻意地用东北花布达到搞笑的效果。5 T2 @1 u6 q. K: P& S( Z( [+ `
也正是由于这些由东北人自己塑造出的形象,不断加深人们对于东北根深蒂固的误解——在东北,人们最爱大花布。
3 D, m9 q1 s2 A3 |' l5 R/ s$ D
- L* h, V8 A  Q, _6 s+ u<hr/>彩蛋:花布土归土,现在却逐渐演变成中国的一个视觉ICON,毕竟是中国设计界的鼻祖级花纹,现代设计师们时不时就会把他拿出来演绎一番。) X0 w: @% d$ ]0 W6 |

# H' J% e& O  S0 ^3 l; m6 G& ^4 N9 z; w2 e

' x, }/ C/ k1 {$ C! x: Z
- E+ Z0 v; y4 G$ [2 w: I6 s1 d/ ?! a
8 J1 R  s. H8 \/ ^6 [( Q" B0 U0 m% F* D8 C

! n0 Q; w& J5 z! m% w0 m  s) V; E<hr/>国际彩蛋:2018维密内衣秀纽约上演!东北大花布霸屏,严重怀疑灵感来自东北大花布。来看看时尚圈的展示……
( p5 L# E* @: R: K
5 D+ ]6 }& {  q, U, O5 c3 O+ d4 v: s4 U9 ]( V
' @7 F9 i/ i* [! e& q3 z

4 K- z- Y+ [. T- D+ M) _: l6 j
6 Y0 l' f/ L/ T0 u$ ^1 |* W所以你看,东北大花布已然走向国际,走上了它的时尚路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2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12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