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学习,目标是考上大学,若孩子没考上,教育是不是失败了呢?

[复制链接]
查看211 | 回复0 | 2021-12-6 05: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X% Y$ y! U# `4 B9 V# Q8 w3 j  ?! R! L1 I: k2 B
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像箭靶子,如果连箭靶子也找不到的话,你每天拉弓有什么意义?——电影《银河补习班》
送孩子去学的时候,经过了高三的教学楼,扑面而来的压力让离开学校快20年的我跟着打颤,莫名紧张、激动。高三四合教学楼里挂满了励志条幅,每一句都像一把利剑,悬在头顶,让人时时保持高度清醒,知道自己的责任所在。. Q8 @+ F0 h" O4 ?: ~
孩子今年上初二,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刚上初一时,就让孩子们给自己定目标,好多孩子的目标都非常远大宏伟,不是清华就是北大。群里的家长纷纷点赞、赞叹,这些梦想是清华北大的孩子简直就是别人家的孩子。我也是这样认为。
/ ^4 a8 T. o* E但今天看了电影《银河补习班》后,我的想法变了。剧中有段父子对话,是这样的。) M- O1 C! J) @( w

; \% G+ ^0 r+ u1 b/ k/ D/ T* { 教育孩子学习,目标是考上大学,若孩子没考上,教育是不是失败了呢?-1.jpg
2 O) @; x, b. ?! B. d% H$ S! L邓超饰演的父亲问儿子为什么学习,儿子说:“妈妈说,为了考试清华、北大,要么就得上街上卖煎饼果子。”
" \2 U6 I4 S2 q' c听完这个说法,邓超紧接着问:“考上清华、北大,然后呢?”
9 l8 Q6 ^1 i/ M" [  y/ C孩子迷茫了。1 Q, ~/ \8 k1 q
我也迷茫了,我居然没有想到这一层。太恐怖了。( h0 i3 q+ r6 g: p7 b" x- u  p( Q6 f
因为也在这个月,中华网上有一个新闻被刷屏了,“38岁985硕士失业后开摩的”,这个新闻出来之后,当事人回应称自己是人生迷茫找不到方向。
+ L" ?$ ]+ _0 O! V; f是啊,考上清华北大、然后呢?“没有方向的人生,就是流浪。有方向的人生才是远航。”从这个角度看,教育的重点不是让孩子都以清华北大或世界名校为目标,而是帮助孩子找到他们的热爱所在,让他们找到自己的箭靶子。就像片子所讲:“清华北大不是目标、只是过程。”
; `9 u# u3 L+ t% [8 e  x( f" Z, J. b
教育孩子学习,目标是考上大学,若孩子没考上,教育是不是失败了呢?-2.jpg 5 z! u" }/ T: I; y& _

9 W3 \1 S% j  ~' R3 j
, G9 K1 g5 e0 I* n: u4 B7 c; t让孩子养成成长型思维
) O9 Q% {0 g7 i' y《银河补习班》里有两对父子,除了邓超这对父子,还有一对父子。父亲是校长,领养了一个孩子,父亲对教育的高度重视,主要重视成绩。他的办公室挂满了历届学霸的照片和各种旌旗,这些学霸都是他的荣耀。他领养的孩子在他的教育方针指导下也是不负所望,一直成绩优异,可是后来在一次重要考试上,居然考了53分,对这个成绩校长不满意,他拒绝见孩子,拒绝跟孩子交流,孩子受不了打击,最终精神失常,成了疯子。! Y# {& h! F0 g# M) r2 }
这位父亲的唯成绩论本身就是错的,可这个孩子的受挫能力也堪忧。8 ]6 c9 \( G. u" q3 q
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但现实往往有时候比剧情更残忍。今天上班听同事说一网红直播喝农药,把自己喝挂了。我当时就很震惊,怎么有这样的人呢!回家后上网一搜,是真的。看了她当时的直播,失恋加抑郁。1 }  t% @9 l8 M
真是可怜的孩子,可于此同时,这个社会不应该反思吗?家长不应该反思吗?反思我们的教育,我们让孩子上学学知识,可谁给孩子上过情感教育课,谁给孩子讲过面对挫折该怎么办?
5 w/ a/ Q* W; O作为父母,我们首要的重点就是先对孩子进行情感教育,其中就包括培养孩子成长型思维,我们都会遇到挫折或困难,但那又怎样?挫折困难就像我们面前的一座山,挡住了我们眼前的路,但我们只要继续向前,攀过山顶,我们还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4 G& `3 v0 ]3 R9 |9 I" P' ~, h7 k4 }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就是让孩子知道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就是我们成长的时候,人就是在经历中成长,那也只不过是我们的一次经历而已。
6 k+ e; l5 I: b; ~$ I9 X  _9 N
0 U3 I, j( y0 X* ? 教育孩子学习,目标是考上大学,若孩子没考上,教育是不是失败了呢?-3.jpg ! G8 m% Q1 o# m: U9 M; [

3 R. j3 G" v9 `* G2 q4 @1 r* f/ v0 r4 a" r! l, \/ h
幸运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家长要给孩子坚定的爱。聊起这个话题,就会想到原生家庭,讲到原生家庭,想到的基本上都是孩子对原生家庭的不满、控诉。
& A  R9 E, W+ p3 P* @所以,请家长好好爱孩子,不是爱孩子的成绩、不是爱孩子的听话,而是真正爱孩子本身,认真倾听孩子诉求,及时回应孩子,孩子遇到问题,跟孩子站在同一战线帮孩子解决问题,而不是只想搞定孩子。孩子需要的是无条件、坚定的爱。+ |/ S( a* w0 B- M3 L8 {' i6 M
只有自己的童年真正被爱充盈,孩子才能自爱,才会爱别人。
4 E# Y9 Z7 A9 t1 u0 ]1 d之前看樊登的《陪孩子终身成长》里面讲了教育的方向:
. p+ p' v& g! j: r1.给孩子坚定无条件的爱。
9 t: r) Q4 u9 h) E; n2.帮孩子找到他自己的热爱(价值、使命)。* g4 Z- ^' G. S1 [5 y7 |
3.引导孩子养成成长型思维模式。9 _3 f! e9 e1 `. S5 p
而《银河补习班》里传达的教育理念不正是这三点吗,至此,我对教育这个事情也有了清晰的认知,也找到了今后的教育方向
" ], Y9 @& [! c, R7 C5 A% H总之,“认知越清晰、行动越坚定”,面对孩子的教育,找到正确的方向才能成就更好的教育。
显店张修命 | 2021-12-6 12:25:21 | 显示全部楼层
7 W9 m& [  j) Y- ~* p; Q; q0 H
8 R' M3 t2 J9 |3 ]  [3 n1 V% T; Q
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像箭靶子,如果连箭靶子也找不到的话,你每天拉弓有什么意义?——电影《银河补习班》
送孩子去学的时候,经过了高三的教学楼,扑面而来的压力让离开学校快20年的我跟着打颤,莫名紧张、激动。高三四合教学楼里挂满了励志条幅,每一句都像一把利剑,悬在头顶,让人时时保持高度清醒,知道自己的责任所在。5 k0 j. w) S8 S/ H8 f
孩子今年上初二,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刚上初一时,就让孩子们给自己定目标,好多孩子的目标都非常远大宏伟,不是清华就是北大。群里的家长纷纷点赞、赞叹,这些梦想是清华北大的孩子简直就是别人家的孩子。我也是这样认为。1 s4 X5 x& C8 e1 R3 x. P
但今天看了电影《银河补习班》后,我的想法变了。剧中有段父子对话,是这样的。
/ j7 G% }  B$ ^
5 ?5 `0 {# K' a 教育孩子学习,目标是考上大学,若孩子没考上,教育是不是失败了呢?-1.jpg   k% v' v& \  a( n! X
邓超饰演的父亲问儿子为什么学习,儿子说:“妈妈说,为了考试清华、北大,要么就得上街上卖煎饼果子。”' Z: z8 ~' v1 n. p) |
听完这个说法,邓超紧接着问:“考上清华、北大,然后呢?”6 k* p- V$ A# G$ p5 B6 c6 }; @
孩子迷茫了。
" _( e* {8 B: }9 _# }. S0 t! r我也迷茫了,我居然没有想到这一层。太恐怖了。
5 x" ?# _) L2 \( c因为也在这个月,中华网上有一个新闻被刷屏了,“38岁985硕士失业后开摩的”,这个新闻出来之后,当事人回应称自己是人生迷茫找不到方向。8 ^/ X; i$ w6 k; H4 C. w# R/ v5 U% i
是啊,考上清华北大、然后呢?“没有方向的人生,就是流浪。有方向的人生才是远航。”从这个角度看,教育的重点不是让孩子都以清华北大或世界名校为目标,而是帮助孩子找到他们的热爱所在,让他们找到自己的箭靶子。就像片子所讲:“清华北大不是目标、只是过程。”- c: S+ N& p; ?- T& {) m* z
* t# L, o% m, W3 G
教育孩子学习,目标是考上大学,若孩子没考上,教育是不是失败了呢?-2.jpg . p  D2 V; ?: K! e0 ^/ d8 z
% z4 H. j6 |! B- N. P

' Q+ F1 {9 E. d0 r1 z, ?/ X1 B让孩子养成成长型思维
+ K1 r, d, [  e6 Z, A4 D《银河补习班》里有两对父子,除了邓超这对父子,还有一对父子。父亲是校长,领养了一个孩子,父亲对教育的高度重视,主要重视成绩。他的办公室挂满了历届学霸的照片和各种旌旗,这些学霸都是他的荣耀。他领养的孩子在他的教育方针指导下也是不负所望,一直成绩优异,可是后来在一次重要考试上,居然考了53分,对这个成绩校长不满意,他拒绝见孩子,拒绝跟孩子交流,孩子受不了打击,最终精神失常,成了疯子。* w- T# c9 T% P4 s8 G6 L
这位父亲的唯成绩论本身就是错的,可这个孩子的受挫能力也堪忧。
& [+ K; S, ?" R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但现实往往有时候比剧情更残忍。今天上班听同事说一网红直播喝农药,把自己喝挂了。我当时就很震惊,怎么有这样的人呢!回家后上网一搜,是真的。看了她当时的直播,失恋加抑郁。
3 A$ @) A" w$ ]( Q( [8 [  {' k1 u' l真是可怜的孩子,可于此同时,这个社会不应该反思吗?家长不应该反思吗?反思我们的教育,我们让孩子上学学知识,可谁给孩子上过情感教育课,谁给孩子讲过面对挫折该怎么办?8 G/ s- Q+ d0 o7 v' G
作为父母,我们首要的重点就是先对孩子进行情感教育,其中就包括培养孩子成长型思维,我们都会遇到挫折或困难,但那又怎样?挫折困难就像我们面前的一座山,挡住了我们眼前的路,但我们只要继续向前,攀过山顶,我们还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d$ G2 W: [8 M4 N* _
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就是让孩子知道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就是我们成长的时候,人就是在经历中成长,那也只不过是我们的一次经历而已。/ k& `' |0 M, G+ |) z, `

; u- \( ~( ?3 z; G 教育孩子学习,目标是考上大学,若孩子没考上,教育是不是失败了呢?-3.jpg . c; `, ~- M2 w

6 O4 W; L: W# y* F; m- r3 F
* d; y6 L4 a, I) p
幸运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家长要给孩子坚定的爱。聊起这个话题,就会想到原生家庭,讲到原生家庭,想到的基本上都是孩子对原生家庭的不满、控诉。" |( a1 M) a. f' ?& A$ R
所以,请家长好好爱孩子,不是爱孩子的成绩、不是爱孩子的听话,而是真正爱孩子本身,认真倾听孩子诉求,及时回应孩子,孩子遇到问题,跟孩子站在同一战线帮孩子解决问题,而不是只想搞定孩子。孩子需要的是无条件、坚定的爱。
& Q& [6 Z. M- P6 j: n  P& a只有自己的童年真正被爱充盈,孩子才能自爱,才会爱别人。( H! U% D/ `, N8 D; e  V" V" `+ Z! p! a
之前看樊登的《陪孩子终身成长》里面讲了教育的方向:
# l0 y, Z4 _2 [1.给孩子坚定无条件的爱。
  @5 |8 A% Q! _- }7 {3 L2.帮孩子找到他自己的热爱(价值、使命)。; d, v: H2 j+ f+ y# t: ]7 u+ }
3.引导孩子养成成长型思维模式。
+ |6 B6 }0 u0 k( S% F8 r而《银河补习班》里传达的教育理念不正是这三点吗,至此,我对教育这个事情也有了清晰的认知,也找到了今后的教育方向
8 D2 P- O% n: _7 B" s' ~0 L- W总之,“认知越清晰、行动越坚定”,面对孩子的教育,找到正确的方向才能成就更好的教育。
盖茨缺钱花缺j | 2021-12-6 16:35:06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我觉得题主的目标要调整一下,教育成功的目标不能只有上大学一个衡量条件。
6 y1 F, \' u* k; `* M8 I) d我问题主,如果孩子虽然上了大学,但有几下几种情况中的任何一种:
% j/ r2 J5 p. _' |% R1、人品恶劣,打爹骂娘;
0 y$ q. f! d; d: C3 _6 i2、毕业后不能谋生,啃老;$ R2 l; P2 T+ s' L
3、有抑郁症,不能正常生活;/ T3 X& x" ~/ r
……7 n9 l4 F- ~4 u. U
题主觉得自己教育成功吗?
! x, [2 M) e- _相反,孩子虽然没上大学,但身心健康,有一份能自食其力的工作,人际关系和谐,尊老爱幼,生活幸福,题主还觉得自己教育失败吗?
2 w9 K) E6 X2 q% i- b3 ], ?所以,我觉得,教育成功不能只以上大学来衡量,教育成功可以包含上大学,但上大学真的不等于教育成功。反过来说,不上大学不代表教育一定失败,每个孩子的成功定义都不一样。
平淡744 | 2021-12-6 18:54:5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赞同要有真才实学,考大学只是学习的一个评价方式。没有考上大学不代表没有真才实学更不代表教育失败,只是在“考大学”这个评价方式下没有表现好只是“考大学”失败罢了。
. ?$ X" m2 _2 g人生远比“考大学”范围广。需要学习的也远远比高考多得多。
3 f- ^5 [5 E2 }. G; \7 e, B0 g6 n) \# G* n. t& ^. a5 _: U+ ^" m: S( M  z
教育孩子学习,目标是考上大学,若孩子没考上,教育是不是失败了呢?-1.jpg 9 r6 g" M7 _2 W0 u+ b

0 e! F1 e' m' [! s! A! K6 W/ P# {图片来源网络5 d$ l4 P5 @/ ^) E- S1 V- i. `! s' L

8 q+ s: E( Z5 h9 m8 i) z如果你是家长或者教育者:
2 s- Z' R* y/ W6 |1 x教育孩子不要以考大学为唯一目标,因为这是外部动机。但只有“真正对学习感兴趣”这样的内在动机才能持续更久,更有利于孩子终身成长。# j( O% ~# |, M( {4 z( S, E
如果你是学生:: ?% L  D# t0 h6 b3 c
要转变思路,努力去发现学习的乐趣,体验学习的成就感,真正热爱学习。学习不光是为了高考。高考失败不代表学习失败更不代表人生失败。打起精神,重新出发,大好的前途等你去创造。
3 J$ P0 @3 v5 |4 J祝好。$ p7 ^2 f+ ?$ Y" F" b/ i
我是 @燕掌门AngelWu ,每天和你讨论儿童教育话题。
词霸啊啊 | 2021-12-6 20:31:36 | 显示全部楼层
都什么年代了,怎么还是如此单一的培养目标呢?( y+ {4 h4 b+ W- h
教育的成果不是考学,虽然大家最后都会归到这条路上来,但我建议大家最好认真思考下:孩子不是你的附属品,他独立于你存在的个体,人生路上,不止于知识教育,还有更多更多的社会教育。( V) \( w! j) F. w, }2 |* B6 i
教育失败的是,你让孩子没有了自主思考能力、没有抗压力、没有品格和自我超越的内驱力,那才是最大失败。
枫随月舞匾 | 2021-12-6 23:02:19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才实学,考上大学。) ^8 [( t5 l) q0 o
二者并不矛盾,可以兼得。6 s6 {8 y  J0 A! M% P1 b5 H
学习目标是大学,没完成只是没完成这个目标。很多地方可以复读。6 T8 A+ d2 ]4 s6 D  M
学习的过程是珍贵的,是美好的,能用没考上大学这一件事去说教育失败吗?# ~6 X  y- ~" Y! [' r$ Q
那我反问,难道你觉得教育孩子考上大学就是教育成功?
枫随月舞匾 | 2021-12-7 10: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客观来说,如果我们把教育的目标定位为孩子考上大学,那基本上可以说这个目标从一开始就是错的。
" w! t. D9 W1 f$ _教育是什么?8 \, o( K9 B5 ?2 X9 y' G
教育(Education)狭义上指专门组织的学校教育;广义上指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常说的“教育”一词来源于孟子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而拉丁语educare是西方“教育”一词的来源,意思是“引出”。
) _6 r/ Z9 h2 Y' v! u: o教育的本质:
) |% M9 y0 p. G4 j+ O# @苏格拉底说,教育的本质是唤醒,是开发你的内心。如果用一个比喻来形容,教育不是把篮子装满,而是把灯点亮,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形容教育工作者为“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
& D, L! E7 S' _. T. J学校教育,无论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都只是教育在特定阶段的一种表现形式,表明受教育者在这个阶段里,可以了解、学习和掌握与此相应的知识、能力以及思维的提升。所以如果单纯地把教育的成功与否和是否考上大学画等号,那就是对教育本质的一种曲解和狭义认知。( K3 |) `9 J! O" @, q. H

: c* u9 T, O4 b. X7 T6 B1 _2 R" Y, J% {  c& s! Q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只有将课堂上所学的东西全部忘记之后,剩下的才是真正的教育。2 Z, `5 A, T9 ~0 H
对老师来讲,教育不仅仅是在课堂上给学生们讲解一道道的例题,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找到这些例题背后的“道与术”,这才是关键所在,才是教育最根本的任务。4 V1 j6 }8 D6 q: F
对我们大多数的人来说,考上大学,意味着就可以进入到更高一级的学校进行专业系统的学习,但如果仅仅具备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而没有任何实践经验,那即便拥有再高的学历,也是很难应对社会的上的竞争和选择的。对于一个优秀的孩子,不仅仅要学好学校里的知识,同时也要寻找机会去积累社会经验,这样才能真正的面对走出校园之后的生活。) Z3 a& ^2 A  V* h+ n, ]
所以教育成功与否,并不是考上一个大学就能说明的。孩子拥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面对社会上的激烈竞争,是否可以正确面对,这才是成功教育的关键所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0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保密

新手上路

金钱
20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