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业者去新加坡工作的前景怎样?

[复制链接]
查看10153 | 回复0 | 2021-12-1 20: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已经在新加坡呆了快8年,大学的时候试着做过个小IT创业公司,然后做了两年多的IT猎头,对新加坡的IT行业有点了解。% z+ N  R1 _& Y5 _3 O
我主要想对前面对新加坡现在IT行业不够发达,技术氛围不够浓以及由此决定是否来新加坡的观点谈谈自己看法。这些的确是事实,现在的新加坡本身的IT市场,技术环境都不能跟国内或者是美国这样互联网发达的地方相比。但是在做职业决定的时候还有两点我觉得要考虑进去5 |1 a1 \0 ?% G6 [# Y
1. 以上的这些情况是现在的现实 而不一定是3年5年后的现实6 v. i+ q" D' H* u( q1 L* f5 `0 G
新加坡传统上来讲是没有什么IT行业的,所以会有现在的情况。但近些年来IT氛围,政府扶持,人才流动都是在不断向上发展的(可以看看google这个报告2 i+ `$ N* _. h8 n( U1 b1 i
Report: Southeast Asia’s internet economy to grow to $200B by 2025。)越来越多的IT创业公司创立,越来越多的外部投资进入(前几年哪听说过有千万美元以上的融资,近几年基本都有千万以上或者上亿美元的融资而且数量和质量都还在增长),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IT机会和人才需求,上面答主已经具体讲了就不赘述。
( R/ V% {3 ]) B+ P( a/ I: }; z2. 来新加坡工作看到的不应该只是新加坡的市场而是东南亚
# s, S7 r2 r2 w4 g5 V7 a: l# z- V上面有人评论说去新加坡工作跟东南亚的市场有什么关系我不太同意。因为科技巨头们(比如google facebook 阿里)来新加坡建分公司不是因为他们看中了新加坡市场而是为了东南亚市场。创业公司也是一样,现在东南亚成功的创业公司(Garena, Grab,lazada等)基本总部都在新加坡。而东南亚人口巨大但是发展很滞后,但也是潜力所在,谁能抓住风口发展起来谁就能得到巨大回报。5 m6 m7 S" H! P' U- D
这伴随的也就是对加入这个增长趋势的人的回报。
7 {2 q) W' C5 I$ y* ?, ]选择职业应该更看重的是未来能给自己提供什么而不是过去是什么样子,个人觉得新加坡(东南亚)的IT处于高速上升期,本地人才又缺乏,所以对国内的有经验的技术人才来说还是很有发展空间的。
9 y2 n( W: D- |7 e/ o最后,我觉得小坡上的生活环境,出去玩的机会等等的都是很不错的。
8 C0 w. a: y7 j3 S8 }-------------------------------------------------------------
) K1 G9 R/ w0 a8 d回答下面匿名用户的评论
) J8 o5 F( ^% k9 `, U* Q4 k2 M首先我想说,个人的选择无可厚非,因为每个人的情况都是不同的。能不能融入环境,耐不耐得住寂寞,拿不拿得到pr,愿不愿意长期留下来这些都有很多的因素左右。但是大环境是在不断变好的。下面回复评论, S  }) i& n& M! G* Y1 Y0 L
“楼上有同学说到「Facebook、Google、Airbnb 这样的巨头将亚太总部落户在新加坡」的事实,觉得很兴奋,但我觉得实在是太天真了,首先,这些公司几乎没有把研发团队放在新加坡,大多数都是销售和市场;”  再次,以前的确是这样,现在已经开始发生变化。google今年年初就开始在新加坡招核心技术人员,已经收购了创业公司pie,其实就是为了他们的人才。也可参见; m$ ?: U! F1 U$ |7 `2 D
Google on hiring drive to set up Singapore hub, Tech News & Top Stories。据我在google工作的朋友说,现在新加坡技术人员的招聘上不封顶,而且做的项目是他们都不知道是什么的新项目,先招进来再说。可以预见如果东南亚市场继续快速增长,其它的巨头们也都有可能发展在此的技术力量。  P% K! y; ^4 A, E  l
”风暴来临了,跟你又有什么关系,你在新加坡只是一枚拿着EP小小的程序员,一个可能还不受待见的外国人,连一个志同道合的人都找不到,五年后你完全没有机会弄潮儿。“ 在哪不是这样呢,留在中国,去美国,个人的发展还是要看自己的努力,对机会的把握,对环境的融入。如果决定到新加坡或其它国家那就会遇到文化不同等的问题,肯定比在国内这是额外的困难,但是同时你可能也会能学到不同的技能,收获不同的视野,这就看你自己想要什么,对自己的定位了。
% P2 I- Z8 V4 E- h/ X3 `; W最后,一个建议。对于想要来新加坡或任何其它国家的程序员来说,说好英语还是很重要。技术是核心,但好的英语对未来的职业发展会有很大的帮助。
Cherry95 | 2021-12-2 07: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已经在新加坡呆了快8年,大学的时候试着做过个小IT创业公司,然后做了两年多的IT猎头,对新加坡的IT行业有点了解。
( P7 H$ c1 x$ o: [" D* @8 y* x我主要想对前面对新加坡现在IT行业不够发达,技术氛围不够浓以及由此决定是否来新加坡的观点谈谈自己看法。这些的确是事实,现在的新加坡本身的IT市场,技术环境都不能跟国内或者是美国这样互联网发达的地方相比。但是在做职业决定的时候还有两点我觉得要考虑进去
( n0 Y  H# Y$ I" P4 f# {! t1. 以上的这些情况是现在的现实 而不一定是3年5年后的现实
+ q+ c6 n  W0 @. ?' G% e" q$ Y" O新加坡传统上来讲是没有什么IT行业的,所以会有现在的情况。但近些年来IT氛围,政府扶持,人才流动都是在不断向上发展的(可以看看google这个报告1 A! `3 `. _- O  C1 F
Report: Southeast Asia’s internet economy to grow to $200B by 2025。)越来越多的IT创业公司创立,越来越多的外部投资进入(前几年哪听说过有千万美元以上的融资,近几年基本都有千万以上或者上亿美元的融资而且数量和质量都还在增长),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IT机会和人才需求,上面答主已经具体讲了就不赘述。  [- n) `, \0 a% ^5 ?3 `
2. 来新加坡工作看到的不应该只是新加坡的市场而是东南亚
! v$ [+ n, v. y# Z; G6 h* w上面有人评论说去新加坡工作跟东南亚的市场有什么关系我不太同意。因为科技巨头们(比如google facebook 阿里)来新加坡建分公司不是因为他们看中了新加坡市场而是为了东南亚市场。创业公司也是一样,现在东南亚成功的创业公司(Garena, Grab,lazada等)基本总部都在新加坡。而东南亚人口巨大但是发展很滞后,但也是潜力所在,谁能抓住风口发展起来谁就能得到巨大回报。; Z. l! F' S% p
这伴随的也就是对加入这个增长趋势的人的回报。, w0 v; k* N& a$ G$ ]/ O- U
选择职业应该更看重的是未来能给自己提供什么而不是过去是什么样子,个人觉得新加坡(东南亚)的IT处于高速上升期,本地人才又缺乏,所以对国内的有经验的技术人才来说还是很有发展空间的。
  r1 v# i6 z* F0 K! @最后,我觉得小坡上的生活环境,出去玩的机会等等的都是很不错的。$ V8 h( I8 Q7 P! \
-------------------------------------------------------------; J( }8 u! ]& f+ g: p/ c  G
回答下面匿名用户的评论5 E' E9 C) [8 |( T, X# u
首先我想说,个人的选择无可厚非,因为每个人的情况都是不同的。能不能融入环境,耐不耐得住寂寞,拿不拿得到pr,愿不愿意长期留下来这些都有很多的因素左右。但是大环境是在不断变好的。下面回复评论
+ m( s! t# I! U2 S# f“楼上有同学说到「Facebook、Google、Airbnb 这样的巨头将亚太总部落户在新加坡」的事实,觉得很兴奋,但我觉得实在是太天真了,首先,这些公司几乎没有把研发团队放在新加坡,大多数都是销售和市场;”  再次,以前的确是这样,现在已经开始发生变化。google今年年初就开始在新加坡招核心技术人员,已经收购了创业公司pie,其实就是为了他们的人才。也可参见
- B: R( i3 d/ u: |Google on hiring drive to set up Singapore hub, Tech News & Top Stories。据我在google工作的朋友说,现在新加坡技术人员的招聘上不封顶,而且做的项目是他们都不知道是什么的新项目,先招进来再说。可以预见如果东南亚市场继续快速增长,其它的巨头们也都有可能发展在此的技术力量。
) U+ u1 d. M4 r: j”风暴来临了,跟你又有什么关系,你在新加坡只是一枚拿着EP小小的程序员,一个可能还不受待见的外国人,连一个志同道合的人都找不到,五年后你完全没有机会弄潮儿。“ 在哪不是这样呢,留在中国,去美国,个人的发展还是要看自己的努力,对机会的把握,对环境的融入。如果决定到新加坡或其它国家那就会遇到文化不同等的问题,肯定比在国内这是额外的困难,但是同时你可能也会能学到不同的技能,收获不同的视野,这就看你自己想要什么,对自己的定位了。" @/ y1 C$ @1 m% M! w
最后,一个建议。对于想要来新加坡或任何其它国家的程序员来说,说好英语还是很重要。技术是核心,但好的英语对未来的职业发展会有很大的帮助。
袖矜 | 2021-12-2 18: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前言
7 x% Q8 X$ e. \& z; c5 n
3 |+ r% @+ G( x' F  B8 y6 F; x为什么会写这样一篇长文记录和分享自己在新加坡的工作生活,主要原因是我在2018年6月9日前需要了解新加坡的时候网上的参考信息屈指可数,出于这个问题我决定顺手记录来新加坡的经历方便自己回顾也方便他人参考。非常感谢在2019年出现的996.ICU,让更多人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里面也有很多朋友分享了新加坡的生活经历。不管你现在的生活是996还是669,我都希望大家可以从电视剧《都挺好》里发现那个最真实的自己。如果你只想了解我是如何来到新加坡的可以直接跳到最后一章。
. F& q. q! ~5 N3 A
为帮助大家玩转新加坡,快速适应当地生活
更新历史
  Y! I& S1 ?) I; [0 `5 h1 g+ Y* k" ?2 u. L  C
2019 年 06 月 09 日 - 更新新加坡一周年经历
6 u2 ]; l! G+ D8 p: O2019 年 02 月 14 日 - 更新半年的经历以及 PR 申请流程 + P3 V7 ?2 ]& A  I
2018 年 09 月 09 日 - 增加新加坡 3 个月工作生活感受
4 e8 ?( ?2 f) s: t% r2018 年 08 月 01 日 - 更新个人经验
8 ~+ N5 F' _. I, G; @' f  g) U$ N2018 年 05 月 15 日 - 初稿
9 D2 I4 P' @7 a% j/ l: H! d- F, E* P阅读原文 - https://wsgzao.github.io/post/singapore/
7 e6 c* z5 p9 f- H! i扩展阅读
& L- h  u" v9 k! i" M" L逃离996 - https://github.com/623637646/996.Leave' l/ ?8 l0 B4 U! T" h

) Y7 x- E/ k1 G+ Y: _<hr/>
* A/ g( k; m! o8 M& Q4 p认识狮城2 Y+ N/ P, P# v( c, P* E
  H6 U2 `& ?% U- Z
姓名:新加坡
+ _" V1 p. k; F& x1 l: G; z3 z# J年龄:53 岁(成立于 1965 年,国庆日为每年的 8 月 9 日)
+ R  e8 r" Q9 C- G  }4 z( X, O4 [9 h家庭住址:北半球赤道地区,位于马来半岛最南端 (北纬 1°22′,东经 103°48′)
" G. W: X! N9 H/ n  e/ Z$ \, z住房面积:新加坡国土面积 710.3 平方公里 (新加坡面积是上海的 1/9,北京的 1/23)
1 A3 ]5 [  Y# W/ n. \家庭成员:人口约 520 万,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 7700 多人(排在世界前列), @( s4 z* c  c2 R
相貌特征:新加坡多元种族和文化的相互融合是其极具魅力的原因之一,由华族(占全国人口约四分之三)、欧亚族、印度族、马来族、土生华人构成。. D5 ?$ h% }2 M" a# ]  [6 d
性格特征:新加坡以实行严格的法律和制度著称,无论是居民还是游客,都需要予以足够重视,否则可能会被课以重罚。当然,如果您遵循当地法律规章,也不必过分担心。0 k5 S& p+ n; {# S0 I5 k/ Y
所获荣誉:或许这些荣誉只属于过去,我们更需要关心的是现在和未来会怎样
让人最想移民的国家全球排名第一 全球最具竞争力国家排名第一 最适应亚洲人士居住的地方全球排名第一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全球排名第一 全球化程度最高的城市排名第一
/ E5 p; {  s* v' a# W4 D, N0 [( x& N其他方面:http://www.visitsingapore.com.cn/travel-guide-tips/about-singapore/6 u2 \$ H; v8 W) Q4 H
旅游出入境+ F/ b3 Q( @% W* K3 ?, |
8 O$ Y5 f* e2 ~4 J1 u- {
签证
中国公民去新加坡须提前申请有效签证,不可以落地签。. y8 V8 V2 H( u) v: P  b) s
中国公民申请的新加坡旅游 / 商务签证为电子签证(e-Visa),在获得签证后,建议上网打印多份有效签证以防遗失。签证费为每人 SG$30。- k$ G) @0 F: U! t5 M
新加坡签证可多次入境,有效期分别有 35 天 / 62 天 / 2 年,由签证官根据申请人资料而定。逗留时间则由入境官决定,通常为 14-30 天。从 2015 年 6 月 1 日起新加坡将给予符合条件的中国公民有效期长达 10 年的多次入境签证。
( w: S' w% U! r( v  P1 Mhttp://www.visitsingapore.com.cn/travel-guide-tips/travelling-to-singapore/
- X# S2 k/ e9 z. v+ ^- u6 v
申请途径 How to Apply
2014 年 12 月 8 日起大使馆及各领事馆停止接收签证申请,可登录新加坡外交部官网,查询中国国内官方指定的签证机构,办理新加坡签证。$ k3 y& O) d3 \( o4 `, m8 f- O: B
所需资料 Required Information

    " `3 T, T4 H" J( Y$ e$ [% W4 n& ?
  • 个人信息表(登录新加坡外交部官网下载表格,链接:www.mfa.gov.sg)
      ]: T! P; m) Q1 o
  • 户口本(原件或扫描电子版,户主 + 个人页复印件)
    % z) N  I  b( X
  • 身份证(原件或正反面扫描电子版,正反面复印件)1 ~  G. b* J8 h! k) F
  • 护照(原件或个人页扫描电子版,个人页复印件,有效期 6 个月以上)9 C3 ~. a( r( O. G" Q
  • 2 张 2 寸白底免冠照片
    " J. g4 `, ^7 w. G
  • 在职证明原件或相关职业证书
    6 u0 j/ s6 I) D" _5 L& S! H3 B
出入境
从 2018 年 10 月 4 日起,新加坡纸质入境卡(人称 “白卡”)即将走入历史!取而代之的是电子化入境卡。
6 J: M3 o# t7 O; h- k! Y访客可通过移民关卡局官方网站 https://www.ica.gov.sg/ 或下载手机应用程序填写资料。通过手机填写资料还有自动储存功能,以方便下一次入境时使用。而与家人或小组团体同游新加坡的人,能够以团体方式提交入境资料。* T" [* L  E0 X% J3 t
离境前别忘了退税,在附有 “退税” 标志的场所消费满 100 新币以上,即可退回 7% 的商品及服务税,退税时需出示购物发票或收据。具体的退税要求,可咨询工作人员。
6 R( p% n/ V3 j+ @9 `: O) W& Q
其它注意事项
电源插座:新加坡使用的标准电流是 220-240 伏特交流电(50 赫兹),在这里,您可以使用三眼电源插座。1 {+ a) q3 {3 Y' D0 s* m. b- c  a- z
http://www.visitsingapore.com.cn/travel-guide-tips/
% x  y- A6 i" W, j2 E
3 s$ j- y8 [0 f8 J4 g8 q5 a) u
IT业者去新加坡工作的前景怎样?-1.jpg
$ ?& s  l4 o6 w4 j, k3 F  q$ }- L- P& I: B* `" b
新加坡工作准证& W' F& ~! |0 g9 h0 N3 F

4 h$ X5 N* Z+ P" b3 t/ @
关于工作准证的最新信息请以新加坡人力部 (MOM) 发布的为准
https://www.mom.gov.sg/
9 i2 r* N9 @  V4 Z在新加坡工作,新加坡人力部 Ministry Of Manpower (MOM) 是最常打交道的政府部门,工作准证不仅是由人力部批准和颁发所有文件提交最终也是到达人力部
& O/ I6 m0 j( j( U注意:所有提交给 MOM 的资料原件,都需要在入境的时候随身携带。以便在去人力部办卡的时候,让长官核实和查阅。
2 Z2 s" \+ M$ Q2 F1 j: ^0 L$ D9 {. [: ^
    7 U7 R8 A5 p) f; |& r2 z( d
  • 新版卡片上将不再印刷准证的到期日期,新版卡片会印上二维码(QR Code),下载 SGWorkPass 的手机 APP 后,可以扫码查看持卡人的职务、证件是否有效等信息
    6 n: X0 n( A5 _$ h  u) f& c: T! ?
  • 如果过海关或签合约等需要核对卡片截止日期时,不再可以只看卡面信息,还需要扫码或在线上核对截止日期等,建议保存 SGWorkPass 截图至手机
IT业者去新加坡工作的前景怎样?-2.jpg
IT业者去新加坡工作的前景怎样?-3.jpg
IT业者去新加坡工作的前景怎样?-4.jpg
IT业者去新加坡工作的前景怎样?-5.jpg
IT业者去新加坡工作的前景怎样?-6.jpg
IT业者去新加坡工作的前景怎样?-7.jpg
海的感受刂 | 2021-12-3 04:29:33 | 显示全部楼层
仅说我知道的银行IT好了。
4 M; M7 X. f$ x( _1 y" p8 N新加坡的金融机构多但是IT HUB放在这里的却没有几家,趋势是迁移去印度或者马来西亚,除了财务报表好看各种坑爹不谈。经过几轮大转移大裁员,现在剩下的基本都是实在挪不动的。8 V5 |2 _  `" A6 {/ G/ e) j$ K
个人职业发展的话,具体要看什么技术方向,就我感觉大路货的技术就别考虑在新加坡工作了,分分钟能在印度中国找到替代的人,除非你真的很强,一个人能干的超过其他地区整组人,决不夸张。不过混资历求升职的话,就和楼上说的一样,你不在新加坡混过就是升的慢啊。你天天都跟CTO上一个厕所,鬼知道哪天能混个脸熟呢?
6 z* D0 v: E$ m( u具体要不要到新加坡工作?反正最近三年我认识的都回国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9

金钱

0

收听

2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09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