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孩子做作业急哭,这不是个别现象,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普遍现象。
4 B6 O9 G, |4 T6 z+ h( b* D0 S很多父母可能都觉得是因为自己的知识点跟不上,所以才发生这种情况的,但这是一位博士妈妈,为什么她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呢?
$ K% A$ F+ N% j1 j: s3 Z孩子做作业为什么那么难?; ^- b3 F0 R# k
社会问题
, j) q4 |: C& B- z& j
, g. I( }) A2 P3 S6 y$ e& @# e从幼儿园开始到高中,学校教给孩子们的太多、太深的内容,远远超过了孩子年龄段所应该学习的东西。
2 u8 V. M6 E- L8 k# m例如,有一次看到一部电视连续剧里面就说幼儿园的小区朋友要学习逻辑思维。可是,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还只在形象思维阶段呀,你要教他去学逻辑思维,那太强人所难了。8 U" \" s* {3 N1 s4 P
家长焦虑
. y( g! z2 m2 y/ `- C o# D/ J8 }+ K, F7 \2 H$ n: v
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所以,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送孩子去送上各种各样的学习班。从英语、写字、绘画到舞蹈、钢琴等等,不一而足。当父母给予孩子过高期望的时候,孩子就会觉得有非常大的压力,而且很多孩子会把这种高标准内化了。将来某一天,当他出现问题的时候,父母说,我现在对他没有要求了,是他自己的要求高。真的是这样吗?那孩子对自己的高要求,又来自何处呢?夕阳
$ Z e3 k6 \; u; R由于家长和学校过高的要求。所以很多孩子都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学习习惯:
0 n% C2 l3 H- e. u6 z, k+ ~. a拖延
: h% _9 V3 L$ f# b% D1 |
4 ^& D7 L; _. n+ F5 |" x( |# a0 |
. P; g, t F: ?, \- l( h
6 h: ~8 ]! t0 k这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很多孩子说:我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了,妈妈又会拿出一张课外卷子来让我做。反正要做到那个点,才能让我玩一会儿,或者才让我睡觉的,那我还不如慢慢做,在做作业的过程中我偷偷玩一会儿。渐渐的,习惯性的拖延就这样形成了。. L0 E3 w$ L% m* u& U
一旦拖延变成习惯,要想改掉它就非常难了。很多孩子,在年龄稍微大一点的时候,也意识到拖延是不好的;特别是在作业交不了的时候,他们也非常焦虑。他们也想早点完成作业,可是,此时的他们却推动不了自己。有的孩子完成不了作业就一直哭,但又下不了笔,往往哭到深夜。家长让他们不要写作业了,他们又不干,因为他们怕第二天无法向老师交代。
, M2 C8 y5 x: L6 ~6 _% @0 [' L这样的场景,在许多家庭里反反复复的上演着。有的家长,甚至因为孩子不写作业,而用刀砍了孩子的书桌、床、家具,但也解决不了问题。
$ s& M5 l6 x0 _" F$ z4 i注意力被破坏& \4 V3 }: i6 Z `5 C* w. z
9 l |8 n4 k2 j5 h
由于家长过分焦虑,很多孩子的注意力在小时候都已经被破坏了。例如,孩子们正专心的玩着积木,父母非得要拉他们去玩海洋球;等孩子很专心的玩海洋球的时候,父母们又拉着他们去玩滑滑梯。因为父母们觉得孩子来了一次游乐场,就应该把所有的项目都玩到才不吃亏。可是父母们却不知道,在自己不知不觉的行为中,已经把孩子的注意力给破坏了。8 I. ]2 }+ G ~
当注意力被破坏之后,孩子们在课堂上就很难集中注意力,没有听到老师讲的,或者没有完全听懂老师讲的内容,那他们又如何能够很好的完成作业呢?
/ ?/ u/ x* P# p: g畏难: b# c. e ^/ G" c; R" r
8 z* w" J1 `' S+ I由于现在的教学方式多数是填压式的,而不是启发式的。所以,如果孩子做的作业,是他曾经被指导过的,已经会的,那还好一些。一旦碰到他们不会做的题目,他们往往就会非常退缩,不愿意动脑筋去解决问题。或者说,他们动脑筋的习惯,早就已经被消灭掉了。
) M7 i- ^# f8 j有的孩子已经不仅仅是不做作业了,甚至连学校都不愿意去了。
^% @2 X) }" D3 W2 ` r( ? S0 z2 t问他们为什么不愿意去学校的时候,他们说,因为作业没有完成;
" L# @/ c$ U7 E# p* g- k为什么没有完成呢?因为不会!
$ o! S6 C" [, I5 i那不会去解决啊!解决不了。
9 t4 C3 a3 ^% {- |; J; I) b为什么?因为没有人教。
0 B$ |4 V& b6 H9 w$ t我都不知道,现在的孩子还知道举一反三吗?
+ e4 i. o) m) `% V4 v8 }& s. p, t最要命的是,这些孩子不仅仅是对于学习畏难,其实对所有的事情都畏难。在小时候,妈妈承包了他所有的事情,除了学习。但是稍微大一点之后,学习上的事情妈妈无法再帮他解决了,所以他只能停在原地,不能前进!
. f% a9 d3 R+ M0 N* m& B9 t- ~$ t这样的孩子是最麻烦的,因为他们在舒适圈呆惯了,根本不愿意走出来。' x. d9 o" Z' o% F4 q' a5 Y& N- C
被动学习
9 R0 `3 J4 t% m s) Q$ \7 L# A1 P" p) k" K, c" H2 X
学习本来就应该是孩子的主要任务,孩子也可以从学习中获得快乐的,但是现在还有几个孩子能够从学习中获得快乐呢?
2 N, N2 b% z6 \- f我不知道现在还有多少孩子的学习是为了自己而学的。当很多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时候,我们再带他们回过头去看,他们才意识到自己之所以一定要考第一,是不想让妈妈失望。虽然每一个妈妈让孩子学习的目的,都是为了让孩子将来有一个更好的未来,更好的生活。但是在很多情况之下,因为妈妈过高的期待,让很多孩子的童年失去了学习的快乐。也许,某一天,突然考了一个好成绩,获得了老师的表扬,父母的称赞,那时候他们会开心几天,然后呢? [* q' `% L0 W/ t4 X& f
学习方法不对
; k* n$ Z# O$ F* T4 _$ B6 [
3 c* H9 U- G1 a) F4 b1 l有一次,跟一个朋友聊天,我们说到,当初我们学习的时候为了解一道题目,甚至可以花上几天的时间去思考。一旦把题目解出来,那种开心快乐,真的是从心底里面发出来的。
% p. @# c) w1 b. C G但是,现在的孩子有这样的机会吗?他们是被拔苗助长的,在填鸭式的教育中长大的,所以他们根本没有这样的机会去沉淀,去掌握自己的学习方法。甚至现在出现了,比如作业帮这样的平台,当孩子有题目不会的时候,就去平台搜一搜,然后照葫芦画瓢,胡乱完成作业。所以他们很难自己真正的掌握解题的方法,而只知道做出这样一个答案来。
3 t2 I) F. t+ M l# _$ h高知父母
' u/ f) v# R6 e& Y y* S' E/ Z6 q. _" @3 [8 D8 B" z9 }; S
对于一些高知父母来说,他们觉得学习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所以,他们对于孩子的学习如此之难,根本理解不了,也就更焦虑。
% A' _/ r+ m8 C6 w这些高知父母曾经对于自己的要求高,对于孩子的要求也就更高些。再加上他们所处环境,比较也多,也要面子,所以,给孩子的压力也更大。1 A7 U Y1 `$ F1 H3 l
这样的情况下,孩子怎么可能很快完成作业呀?即使完成了,也不是他自己的,除了成绩,还有成就感吗?
5 b2 g L: K$ S& Y' m1 a情绪出现问题) s, x+ c- `! P0 l' F, X( w8 Y
" N4 k% c) M4 `8 a0 ^9 K当孩子的情绪已经出现问题的时候,他们是很难按时完成作业的。$ n O; a, g# E
一旦人陷入抑郁情绪当中,孩子们会很不开心,对什么事情都不感兴趣,更别提做作业了。而且有些孩子的睡眠、饮食、记忆力、注意力都已经出现了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他们又如何能够去好好完成作业呢?
; f: b- i& Z% H1 p9 ]: w7 K很多父母可能觉得孩子的自卑是后期产生的,其实在很多情况之下,甚至从孕期开始,母亲的情绪就已经在影响孩子了。所以妈妈的身心健康,对于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 d2 b! B: k5 j
那如何解决这个困境呢呢?
7 D+ `! d$ k* N& ]5 M$ r/ N/ e$ t! l2 k
1,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 J; }5 u% i, {# _. z0 ^) W
很多父母都是在发现孩子的学习不行了,甚至直到孩子不愿意上学了,才注意到问题的严重性。说实在的,这个时候发现真的已经比较迟了。
1 Y) z; P1 y$ p那什么时候父母应该介入孩子的学习呢?
& `& |$ Q# `* y( I, j从孩子出生开始,父母就要多多陪伴孩子。在与孩子的互动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教给孩子一些东西,包括知识。而不是把孩子交给什么辅导班。
( [# b% } U3 r; `; D' d* }7 g在快乐中学校的效率是最高的,而且,在孩子们不知不觉中所学到的知识,将存贮到他们的潜意识里,这将为今后的学习打下非常良好的基础。* E$ v5 S; Y7 v2 c6 N
如果家长们想辅导孩子的学习,那么就要一直跟随孩子的学习进度。你要知道孩子们哪些已经学过了,哪些知识还没有学过。而不是用成人的思维告诉孩子,这个你就是应该会的。不知不知。. E- @$ l' a. G6 h0 o5 h) T
0 r l. @! {+ U2 u2 u
2,用对方法! D! u: M, ~9 L" |' K1 w
尽量不要用成人的思维去跟孩子沟通,因为孩子的思维跟成人是不一样的。对于孩子来说尽量用一些形象的。花语去跟他们进行交流,这样孩子才更容易接受。
# U6 I4 c2 _, z" C; Q不要说是小学生以下的孩子了,即使到了初中,如果能用形象的方法去跟孩子沟通的话,效果也会更好。例如,有一位初二的学生,她的语文和英语非常好,但是数理化却要欠缺一些。那次在咨询的过程中,我们聊到了这一点,我问她究竟觉得难在哪里呢?然后,我们细化到物理,她说她对于液化、气化、升华等等的观点不太能够理解,因而使得她不教对物理产生了畏难情绪。
- p- d4 e$ h; E+ N0 t# c& Z我觉得这很好理解啊。但我没有抽象地告诉她,液化、汽化和升华的定义是什么?我只是以水为例子,告诉她,在什么情况之下是液化,就是说,当蒸汽变成水的这个过程就是液化;水变成蒸汽的过程就是气化;有些物体不需要经过液体,直接能从固体变成气体,那就是升华。
3 f# K4 n7 S, n这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姑娘,我们只用了几分钟的时间交流,她就完全掌握了各种概念。3 V& a: \8 ~' s+ _& D6 l
3, 把学习变成孩子自己的事情
4 I+ d( ] r2 [8 w因为现在多数孩子还是独生子女,所以父母们已经习惯性的帮助孩子包办一切。有些家长是一直陪读的,就是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妈妈一直陪在旁边,有问题了随时解决。可是随着作业难度越来越大,妈妈们往往也会感到力不从心。) W3 s: H2 s8 @, C+ q7 ], g+ R! X
而且由于家长一直督促孩子的学习,孩子往往会觉得学习是为了父母,而不是为了自己,这也失去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这也是孩子们做作业拖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7 j& B4 R3 [. b7 U! z
所以,父母们要学会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而不是总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4 R2 j( Y+ H1 a! b申明一下哈, 本人也不是只说不练的把式。家有博士两枚, 一枚是我生的, 另一枚是娶的。我生的从小是放养的, 当时也有家长择校和找家教, 但我家的这个基本是靠自己, 一路到博士(直博)。娶的博士, 她家长无暇管她, 她靠自己倒也发展得不错, 也是直博的。8 e1 j% H7 V e) M2 U
对两博士的娃, 我所能做的就是, 坚决强调三岁以内不允许上任何什么班。强调父母一定要多多陪孩子, 让孩子的天性尽可能发挥, 在玩中完全可以学到许多东西。孩子才两岁多, 什么动物、颜色、水果的英文名字,英文数字都已经会了不少。
0 @' U' k9 l$ _: M# l9 _. W其实, 家长完全没有必要对孩子的学习和未来过分担心。. t% G4 h+ V t; s* x
*****************
- O$ @7 C, F& r7 j' ]0 O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我更关注的心理层面的现象。3 L( }1 i( e* O: Q/ k. v, A* U! m
# h5 p5 t9 B; o$ `1 ~$ B& S( D原帖之中,并没有说明这位妈妈为什么哭。大家可能都会猜测,是因为教不会孩子。但是我注意到其中一句话,那就是"我不想做她妈了"5 S+ v) c4 d% a+ e% c& K$ H$ `- T
' V$ J) o% o! [
1 a6 q! T5 {* |很多妈妈可能都意识不到这句话带来给孩子带来怎样的影响。即使有些母亲不说,如果在心里面有这样的想法,对孩子的伤害仍然是非常大的。孩子们会因此而产生内疚、自责、害怕、恐惧等情绪。帖子中的孩子眼睛都红了,就是最好的写照。5 Q& o0 E% f0 A- Y
而这种情绪会给孩子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他们会不知不觉的讨好妈妈,而这种讨好会增加他们内心的焦虑,他们不是不想很快写好作业,只是焦虑情绪减缓了他们写作业的速度,因为他们注意力很难集中在写作业上。
' u# e1 p$ s) y( ^; l# t而且,这些孩子们到了青春期之后,会比较容易出现一些心理问题。& ~6 q( D) Q2 [3 [% Q
现在大家的心理健康已经非常成问题了
' S4 n: {# L% |2 ]1 k1 ~4 j+ M0 |5 A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达到 24.6%,为什么青少年抑郁的这么多?受到哪些因素影响?其实,现在家长和孩子们中,抑郁的比例都已经相当高了。而且家长的情绪对孩子的影响也是特别大的。所以,不教如果家长真的想帮助自己的孩子,那么先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吧。6 ~% w$ j# _, [- m# }
其实,不仅仅初、高中生抑郁人数增加了,现在已经有些小学生已经出现自残现象了,非常希望家长和社会能够引起足够的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