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长沙2020年才回过味来:在土地财政这个玩时吃肉,收场挨揍的游戏里,你选择不吃肉的结果不是不挨揍,而是从头被揍到最后。
! }; H8 I! t1 K如果从城市的角度来看,土地财政真是一种降维打击的运行模式。一个城市执行土地财政政策,不仅意味着有更多的资金搞基建,而且居民获得感更强,更支持你的政策。而且哪怕别的城市呕心沥血搞发展,暂时超过你也没关系——群众赚钱的结果,还是到你这里来买房子。嫌房价高?正因为高才有人买。
# F" K4 t3 ?. X. e9 d" {8 n
$ H& A8 d6 a5 _! E6 Y0 G
2 Y* ~8 P8 S: L/ |- q# e
土地财政流行,本身就是张五常那个“县域竞争”理论的必然结果:比起竞争力压倒其他县域,不如产业链做到其他城市脑袋上,所以,正如一切网红尽头是带货,一切城市运营尽头就是土地财政,
# C; ?9 ?' P. r, c, b/ R! w$ Y只不过本来县域之间的产业竞争,带动的是全领域生产要素的发展:你和我产业重合,你搞什么政策促进产业发展,我一样照抄,大家互相学习互相进步,一起做大市场,哪怕你某个行业特别强,我还可以打不过就加入,给你做配套,或者找别的行业发展。但土地财政让县域经济变成了零和博弈,一个城市获益,是以别的城市受损为代价的。所以地价飙升,吸得不仅是吸打工人的血,而且吸其他城市的血。
+ w+ a; y Q7 X* x& H) W+ o F8 n
; D/ R* `5 s; N- b
# L3 n3 w: O7 e: U' j2 z7 B所以,最晚到2017年,大多数城市已经明白了:在零和博弈的状态下,自己想要发展,那就要用魔法打败魔法,用土地财政打败土地财政,于是大狗叫,小狗也要叫,大土地财政时代来临,结果如何我们都知道了——在某些正常薪资不超过3000的城市,新房价都好意思跟你要一万多。
0 T* ^5 |7 K2 L8 j$ r2 J$ k而长沙呢?一直到2019年都跟个做题家一样,想着“只要我努力建设宜居长沙,就能搞好经济”,土地出让金只有同经济规模城市的60%-70%。同时,经济发展速度也没有明显落后。1 i3 a2 Z4 C6 S6 J# Q
; T3 G/ J7 o: y) C+ q8 l
, }& p/ w& _# K/ `' ^ E9 }这是好事吗?也许,但是总体而言,当下土地财政刹闸,靠的是长沙示范不依靠土地财政也能增长吗?靠的是大量八线城市都加入土地财政行列,把这个游戏玩烂了,出生人口全面下降。如果所有城市都像长沙这么老实,那么某些专家计划中的“年轻人去一线城市奉献青春,35岁回家生娃下一代继续”真的可以实现。这对所有人都不是好事。* H/ N* ?9 Z) D4 w. `3 |" G" C4 u
幸运的是,2021年,长沙在经济动力不足,连建设女性友好型城市都被迫搞出来的情况下,终于想通了房价和城市发展的辩证关系。当我看到“长沙房价低宜居”的宣传的时候,就知道今年长沙房价要涨了,正如看到合肥风投好的文章的时候,就知道合肥房价要继续涨一个道理。这种听起来花好红好,实际上不太能当真的宣传,是城市营销的重要手段。 {/ f* h0 n- O9 e
唯一可惜的是,长沙醒悟的太晚了。 I, k# y6 G0 F
5 [, t* H. D, u% t
- M' V, c2 F4 u3 w0 a1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