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该如何高效学习?

[复制链接]
查看5194 | 回复5 | 2021-11-1 10:24: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我个人经验来看这里应该是出了两个问题。* T( F! B! S5 E: x# E) n
第一个是其他回答里有提到的语言能力不过关。阅读看得慢看得吃力,以及上课觉得教授语速太快都属于这同一个问题,阅读和听力都不过关。
5 ~9 H1 q: C+ u0 {5 Z我意大利语水平比你菜很多,顶多A2,我目前的主要学习语言是英语,但是用外语学习的方法是相通的。听力练习其实是相对简单的。上高中的时候被托福培训班按着一遍一遍魔鬼精听练习,努力分辨每一个录音里的单词听写下来,然后和原文对照。每周两次每次仨小时,基本上三个月出效果,去到讲英语的高中一个月内完全适应老师语速。现在大四,听老师讲课录像一般开二倍速,太慢了会坐立不安。& m- R. b; x# D/ {
阅读速度没有什么捷径,只能是大量输入,强迫自己习惯用意语阅读。我直到前两年英文阅读速度还很慢,比中文慢很多,用英文阅读会很失落(也有我中文阅读速度实在比较快的因素在这里)。我觉得主要要过心理上的坎,把自己对外语阅读的抵触磨平。这两年不光阅读速度上来了,而且发现用英文阅读会强制我把阅读速度相对放缓下来,反而有益于大脑慢慢处理和理解内容。( v5 V& H& o, v1 g1 s
第二个问题是人文社科独有的问题。你学习的学科非但不是没有任何基础上来就能学的学科,而且是门槛很高的学科,需要海量背景知识作为铺垫才能顺畅地学习。我不知道你知识积累功底如何,但是作为年纪不大的大一新生,而且会出现不认识术语而且一筹莫展的情况,一般情况下原因都是基础知识有巨大不足,脑子里既没有世界历史的框架,也没有学科脉络的大致轮廓。这里卡住了绝不是语言问题,你硬背下来每个术语的中意对照翻译也无济于事。
" ?0 a3 h3 F0 \/ r& a: |6 G这里没有太多投机取巧的地方,只能由你自己来尽快找相关学科的发展史和导读来迅速过一遍。针对哲学和社会学,推荐找比较好的思想史、哲学史(别看罗素那本,他死太早了,和现象学的诞生基本上是同时代人…)和社会学经典理论导读来尽快过一遍做好笔记,什么语言阅读速度快就用什么语言来。跨学科学习最好自己手动建立word文档拉一个大时间轴,把不同学科的笔记全部整理进去横向理解。找当代的、崭新的、权威的、完善的、简洁的教科书,越晚近越好,理想情况是出版于2005年之后。不要啃古早的原著大部头,这些东西在这个阶段对你来说没有任何用处。4 q7 t: X! n3 s
实话说我并不觉得现象学和美学是普通学生大一刚开学就有能力接触的知识领域。我觉得要开始学习这些内容至少需要一整年的哲学思维方式写作方式训练和哲学史课程,外加一年的艺术理论和艺术史基础,更不要提在这之前的坚实的欧洲历史基础。你入门需要达到的背景知识积累程度是看到一两个名词或者术语,三秒之内脑子里大概能粗略定位到年代,国家/地区,当时当地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艺术概况,相关人物和理论,相关作品,它们的之前的来源以及它们之后的影响。而且这种定位绝不能是机械的记忆,而必须是深刻、完整且多维度的理解才能支持你进行下一步学习。
6 k; u0 D( u1 `2 a9 O另外推荐和本地同学们多聊聊天,请教一下他们口试的考试经验和方法。他们从小到大经常考口试,包括高考也有口试部分,应该已经总结出来了一套默认的范式,这个对中国学生来说太陌生了。
* F, [2 G3 K3 Y# I: L2 j也推荐问问教授,他对于学生各种学习困难显然比我更有经验。顺便让他了解到你作为国际学生的特殊情况也有助于考试的时候他口下留情(。
Lyn180 | 2021-11-1 14: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我个人经验来看这里应该是出了两个问题。# f) V  z, ~$ t/ J
第一个是其他回答里有提到的语言能力不过关。阅读看得慢看得吃力,以及上课觉得教授语速太快都属于这同一个问题,阅读和听力都不过关。/ N# n2 ]1 b& O# ^( e9 m
我意大利语水平比你菜很多,顶多A2,我目前的主要学习语言是英语,但是用外语学习的方法是相通的。听力练习其实是相对简单的。上高中的时候被托福培训班按着一遍一遍魔鬼精听练习,努力分辨每一个录音里的单词听写下来,然后和原文对照。每周两次每次仨小时,基本上三个月出效果,去到讲英语的高中一个月内完全适应老师语速。现在大四,听老师讲课录像一般开二倍速,太慢了会坐立不安。
. u( w8 q! C- g' @8 j阅读速度没有什么捷径,只能是大量输入,强迫自己习惯用意语阅读。我直到前两年英文阅读速度还很慢,比中文慢很多,用英文阅读会很失落(也有我中文阅读速度实在比较快的因素在这里)。我觉得主要要过心理上的坎,把自己对外语阅读的抵触磨平。这两年不光阅读速度上来了,而且发现用英文阅读会强制我把阅读速度相对放缓下来,反而有益于大脑慢慢处理和理解内容。
' H$ ]& K% ^0 `1 r第二个问题是人文社科独有的问题。你学习的学科非但不是没有任何基础上来就能学的学科,而且是门槛很高的学科,需要海量背景知识作为铺垫才能顺畅地学习。我不知道你知识积累功底如何,但是作为年纪不大的大一新生,而且会出现不认识术语而且一筹莫展的情况,一般情况下原因都是基础知识有巨大不足,脑子里既没有世界历史的框架,也没有学科脉络的大致轮廓。这里卡住了绝不是语言问题,你硬背下来每个术语的中意对照翻译也无济于事。/ T2 K  N6 T4 T% l! Y2 O1 A
这里没有太多投机取巧的地方,只能由你自己来尽快找相关学科的发展史和导读来迅速过一遍。针对哲学和社会学,推荐找比较好的思想史、哲学史(别看罗素那本,他死太早了,和现象学的诞生基本上是同时代人…)和社会学经典理论导读来尽快过一遍做好笔记,什么语言阅读速度快就用什么语言来。跨学科学习最好自己手动建立word文档拉一个大时间轴,把不同学科的笔记全部整理进去横向理解。找当代的、崭新的、权威的、完善的、简洁的教科书,越晚近越好,理想情况是出版于2005年之后。不要啃古早的原著大部头,这些东西在这个阶段对你来说没有任何用处。( {  q6 E, l7 G, p: W
实话说我并不觉得现象学和美学是普通学生大一刚开学就有能力接触的知识领域。我觉得要开始学习这些内容至少需要一整年的哲学思维方式写作方式训练和哲学史课程,外加一年的艺术理论和艺术史基础,更不要提在这之前的坚实的欧洲历史基础。你入门需要达到的背景知识积累程度是看到一两个名词或者术语,三秒之内脑子里大概能粗略定位到年代,国家/地区,当时当地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艺术概况,相关人物和理论,相关作品,它们的之前的来源以及它们之后的影响。而且这种定位绝不能是机械的记忆,而必须是深刻、完整且多维度的理解才能支持你进行下一步学习。
" D+ q- _4 [, X4 N; y: W另外推荐和本地同学们多聊聊天,请教一下他们口试的考试经验和方法。他们从小到大经常考口试,包括高考也有口试部分,应该已经总结出来了一套默认的范式,这个对中国学生来说太陌生了。1 m. m* g7 u  {) E$ L3 Q) {. z: g$ [
也推荐问问教授,他对于学生各种学习困难显然比我更有经验。顺便让他了解到你作为国际学生的特殊情况也有助于考试的时候他口下留情(。
担双力架力 | 2021-11-1 17:35:37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录音,把听不懂的记下来,然后下了课之后,再慢慢听。
探索发现蒂 | 2021-11-2 04: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效率低是因为语言不过关   语言过关的前提是词汇量 词汇量的前提是时间
白跟另弄 | 2021-11-2 09:57:5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学习的时候会分为几个阶段的去学习:" Y% w7 p; P$ R( ^$ m2 m

8 A8 @: T" z* n, }5 f2 s$ @1.课前∶做好预习,尽可能多地熟悉自己的课程以及专业领域/ h- S0 V* S1 {( r- O( n* m0 z

, C! y- K. m, A% ?一般很多老师都会在每堂课开始的前几天就将课堂讲义(Reading List)上传PPT到 Portal(全英大学普遍使用的一个网上教育管理平台),下载并且打印下来。对你之后的考试和论文都很有帮助。当然了,打印以后请你从头到尾认真阅读。并且划下一些重要内容: ) D+ O1 x: p1 H* j# o4 G6 b
反复出现的生词(一般很有可能是全课的重点,多以名词形式出现)、定义(概念)、作者年份(作为以后写论文的参考)以及你读不懂的部分,这样之后上课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听一下老师的解释。
: {0 f# g2 ~1 V! R阅读完讲义的内容之后,你就要思考一下,在大脑里过一下它到底说了些什么。拿商科来打个比方,比如这篇讲义反复说到汇率,你就问自己:它说了汇率的哪些内容、是否提到汇率的概念、影响汇率的因素、汇率上升或下降对经济会产生什么影响等等。
, b3 G" W1 K% R+ K8 _6 J2.课中∶ 提高课堂参与度多问问题+ d1 A9 _9 F6 [8 d1 E: y- b

9 |+ A$ {3 O4 g# r. g) M
7 w8 o& Q1 B" a- G 留学生该如何高效学习?-1.jpg / z  S! ~3 }, X; Q
课前预习做好了,在上课的过程中就会更有信心了。在英国大学的课堂上,老师的授课方式一般相对轻松、幽默、诙谐,并且有些老师很喜欢和学生互动。大部分老师都经常在课堂上给学生抛问题,很喜欢听学生的看法和见解,也会参与到大家的讨论中。
/ z1 s+ I! `5 _  z* y+ ]# \# f+ g敲黑板:除了上课积极发言之外,大家还要牢记8个字∶勤做笔记,充实内容。
5 P1 C* A# v0 a3 j3 n+ S) p' ^在上课的过程中当然是要做笔记的!课堂上做的笔记以信息的补充为主。记得之前在预习的时候曾记录了重点和难点,这次通过在课堂上老师的讲解,你应该会发现这些问题相应都得到了回答。笔记具有针对性,它记录了自己不懂的问题,帮助你对课程内容进行理解。
; h& P" I' X" E9 R1 n做笔记的方式有很多,大家选用自己最为熟悉的就好,多多使用箭头、括号、不同颜色的Highlighter这些标志来帮助自己整理信息。1 z+ I$ }) C/ `+ w/ x9 k
3.课后∶ 懂得运用各种资源3 @7 F0 q4 N: a2 j  |' o4 R9 V

) W1 L5 v4 d! W4 Q5 j9 s5 _$ a8 U多运用图书馆、数据库等资源
( A% X/ B0 Y+ I- j
+ T0 N. b' k  Y 留学生该如何高效学习?-2.jpg
7 X, C* K2 A! m上完课最重要的还是学会复习。很多老师每周都会布置小组讨论作业,他们会针对每堂课的主题提出不同的问题,和大家一起交流。小组讨论最适合在图书馆进行,全英各大学的图书馆都高大上的,都会设有Study Room,专门为小组讨论的时候使用。大家要学会运用图书馆的资源。. F9 x: d4 l/ L3 l8 H4 h% E
另外,数据库也是必不可少的论文帮手。大家写论文的时候,搜期刊文章都在学校图书馆网页上的Database进行,既方便又迅速,比起去图书馆里面翻一本本纸质书来得更快。
0 u9 K$ S. r0 j4 i4.提高综合能力,参加社会实践
0 L+ q3 k5 b- j* w! O# N在国外,很多用人单位都很看重你为社区义务服务的经历。做志愿者不但服务他人,丰富自己的阅历,还能锻炼自己的交际能力。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如果大家课业负担不是很重的话,还是挺推荐这一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多与英国本地人打打交道,自己也从繁忙的学业中走出来,适当放松一下,学学生活上的技巧,对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还是很有帮助的。
鱼春虫虫 | 2021-11-2 19: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增加你对于时间的掌控感是比较重要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6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保密

新手上路

金钱
206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