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房地产拖累了中国实业有道理吗?为什么?

[复制链接]
查看6714 | 回复0 | 2021-10-8 18: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对。* H9 l% w. c& u! a: ^8 Q+ d
是官资的杠杆太大,为了避免系统性风险,
4 P$ z' z9 ^. p0 V+ N不得不以房地产为手段将风险转嫁到普通人手上。2 T$ {! |$ L2 {1 f$ e9 M6 u! g

2 @* ~) ?/ w' N2 h. f7 f3 f) H; X为什么官资杠杆太大?
2 ?9 A' ~4 y  D  x7 P/ O因为GDP是有指标的,在正常手段无法完成的任务面前,拔苗助长、杀鸡取卵就成了最佳方案。
1 X/ |3 R" \% n+ X2 `上一任可以欠一屁股债,做业绩,升迁;下一任屁股刚坐下,就面临一屁股的债,所以不得不将上一任的资源抵押,拿到新的贷款,才能做的了事……这就是个拆东墙补西墙的庞氏骗局,解局方法就是杠杆转移。* H4 d6 s1 n3 j: F% I
一切都是操作出来的,房地产企业哪里有这个宏观层高度?人家就是个做生意的,哪里赚钱去哪里罢了。
莫失莫忘5260 | 2021-10-9 00:48: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对。5 L6 x  F: I2 N& _9 e+ m$ ^
是官资的杠杆太大,为了避免系统性风险,, w* r* @3 W  n! P) ]! t( g
不得不以房地产为手段将风险转嫁到普通人手上。
8 p# x' l, g) v" G* w5 x& c9 J9 I8 \2 M2 L# w7 v8 v& G1 v
为什么官资杠杆太大?
% w! K* b- M! `. W2 _因为GDP是有指标的,在正常手段无法完成的任务面前,拔苗助长、杀鸡取卵就成了最佳方案。
) L+ ~. z/ }0 L) o: n上一任可以欠一屁股债,做业绩,升迁;下一任屁股刚坐下,就面临一屁股的债,所以不得不将上一任的资源抵押,拿到新的贷款,才能做的了事……这就是个拆东墙补西墙的庞氏骗局,解局方法就是杠杆转移。
1 M7 p- b8 |4 L0 ]1 J: ^一切都是操作出来的,房地产企业哪里有这个宏观层高度?人家就是个做生意的,哪里赚钱去哪里罢了。
香娘 | 2021-10-9 12:45:28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知道现在制造业老板聚在一起谈什么吗?
/ \* f3 R+ }4 t我刚从一次饭局回来,里面一桌全是中小企业的企业家。饭桌上谈的最多的话题就是房地产,每当某人谈到当年怎么英明地买下了一块地的时候,脸上洋溢着一种无比的自豪感和满足感。而在座那些没有买地的老板,脸上则呈现出来落寞后悔和失望。而全桌最夸夸其谈的人就是那些买地的老板,没买地的老板则大多默不作声,仿佛没有发言权。
2 h1 l2 E$ H" ?' t企业家,作为全社会最富进取心的群体,在圈子内认为当年买了一块地是自己一辈子最成功的决策,而生意上的成就感竟然连谈资都没有,可想而知老板们的心思会放在哪里?房地产巨大的泡沫和快速的财富扩张效应,让实业微薄的利润相形见拙,重房产而虚实业,企业家们埋头盘算的不是如何提高产品竞争力,如何提高员工工资水平,而是想着自己这块地已经可以让自己吃五辈子了,即使工厂明天关门也无所谓。这样的心态下,实业能不被拖累吗?群体中出现一两个投机者,没有大碍,但是出现一种群体共识,那就危险了。
清宝LOVE | 2021-10-9 20:26: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拖累了实业,是祸害了实业,太难恢复了。当其他搞实业的人发现,房地产的利润已经远远超过自己的老本行,你会发现,他们赚的钱会慢慢投入房地产,前几年炒房真的稳赚不赔的,而且是暴利。不劳而获比兢兢业业赚的多,你选哪个?我想大多数人都只会有一个答案。经典的案例,参考深圳疫情期间,为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的企业贷款,记得当时很多企业拿着这笔贷款买了房。
7 X! P$ W6 O7 N# y3 j# Q9 w实业最怕的是断代,因为实业是需要时间去沉淀的,不是喊个口号就可以开始搞。房地产劝退了很多实业创业的人,因为钱都到地产里了。没钱,实业就开始萎缩,剩下的就是一些垄断的实业,垄断就意味着毫无竞争力,对发展没有一点好处。
2 }+ S* S' Z# B房地产,要走下去,就必须涨!涨!涨!。就像股票一样,涨了,才会有更多的人买入。如果有一天不涨了,就要小心了。房子不同于其他投资产品,流通性很差,一旦这个区域人少了,卖不出去了,基本就是你的“不动产”了。试想,如果有一天房价的涨幅比其他的投资产品低了,谁还会把钱不断的投进去。不投钱进去,最后剩下的就是一堆钢筋混泥土。+ ?0 u' C/ e. K4 x( R: s5 w
国家这几年开始想产业转型,可是太难了。一线城市还好,至少还有其他产业;很多十八线城市,把房地产当成奶嘴了,实业也祸害得差不多了。我的老家二十线城市平均工资3000,新房平均房价已经12000左右,二手房平均房价8000左右,关键是物价还高,成交量明明很低了,打死也不降,不敢降啊!当然,前段时间的人口普查显示,老家的人口在急剧的流失。
木木32086856 | 2021-10-10 01:00: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专家的经济模型是,沿海房价上涨,工厂內迁,先富带动后富。然而珠三角工业迁移轨迹是改革之初的香港,到深圳,到东莞中山佛山等,到清远,到广西,到越南。
0 q# D1 [' [9 x/ l4 P专家的人口模型是,开放二胎,继续保持健康的人口结构,保持人口红利。然而,二胎之后开放三胎,人口出生率持续下跌。
. p/ m. J1 f* @. |. ?人都不傻。惹不起还躲不起吗?专家就跟自嗨网文写手似的,为了凸显自己高智商,并不着墨情节,而是选择配角降智。! O- {: r0 T& W! w/ Q
我的另一个帖子,贴过来
) O' x7 Q8 ^. h, ^' |$ o这个世界真的存在天命,我之前写过中国面对美国的制裁打压,每次都能化险为夷。
6 T' g# B' @) U庚子年疫情按照卢麒元大佬说的卦象是,门外全是尸体。
# F& `* }( u- o7 B" R* v) h在疫情之前,三星全面撤离中国。苹果逐步剔除中资供应商,改用合资或者港台资本。富士康逐步放缓国内产能,跟随三星苹果转越南。小米逐步实现印度市场全本土化。! y& `, p) j( ?) X( b2 w
这是川普中期的全面打压。然而到了末期疫情爆发。之前撤出去的,现在不得不依赖中国。这就是天命。5 ^2 o* e9 K' E' q- Z. |' ^$ z8 g
但是问题始终要面对,不能因为过去天命挂逼体质,就打算未来都依赖外挂。对吧。) t, N7 _1 K# w9 W& ]
补充,有的人私信表示不懂为什么开挂了。我简单复盘一下中国近30年为什么是挂逼体质。再往前是不能写的,你们懂的吧?我把能写的复个盘。, x2 A. A( U/ o* {8 z4 J2 {
。。。。。。挂逼体质一:克林顿时期。。。。。。。。% A) H1 Z5 f) i1 C) V7 C- k  O& j
' F: O' o9 G1 j5 M9 N
。。。。。第一,制造业成本分类之:房租。。。。
+ W, t  M3 \* t2 z+ X5 F制造业需要庞大的占地。仓储,设备,车间,研发实验室,员工宿舍。等。
- _& r1 E8 m- t) a5 Y; y7 `2 c深圳制造业外逃的原因是什么?房价3万的时候华为搬家去东莞,东莞房价八千。7 k# `: ~$ P/ \! X
现在东莞房价三万了,很多人搬家直接去广西边境,因为广西很多越南过来的工人一个月只要1200。
- v! `$ U/ G  x4 R+ _% {而真有实力的,大企业,以富士康为代表,直接去越南。越南尤其欠发达地区,只要解决1000人十年就业,土地厂房全送。
% J; m% B# U  Q房价是成本之母。今天你把这些人赶出深圳。你就得有心理准备,将来可能存在得反噬。* e7 J0 \- n; a! n! f5 [
我副业做耳机的。我堂弟老婆家开氧化厂。最初在深圳,之后在东莞,后面在东莞桥头。然后是惠州博罗县。现在是在清远做货,每天靠长途客车带货。下一步如果还被赶走,就打算转行了。, _) }/ X' d; M6 r
这是一个缩影。深圳最初承接香港制造业外溢。逐渐香港空心化,香港在改革开放初期,承接了全球70%的塑料花和50%的假发制造。可能有人会说,这是好事啊,西部大开发啊!
; o9 c$ U9 n% C你注意看。珠三角制造业的外溢路线是,广东,广西,越南。制造业很大程度上是跟外贸挂钩的。天然需要港口。% f, ]* v8 P1 t! k
港口,货柜车,工厂,这三个外贸元素东西是一个体系。铁路都不是这个体系的。
" \1 B% a$ f" Y那你会去西北做制造业吗?有高铁也没用。8 q) M# e& ]8 `! f3 C+ W& o
深圳广东今天做的事。就是香港80年代在做的事。香港随着房价的提升,主要业务是房地产,金融,服务业。这三个东西都算服务业,金融也仅仅是高端服务业。不再有生产型收入。只有服务性收入。
- K4 V: [/ V9 N: ^* C1 ^很多人沾沾自喜,深圳人均收入如何如何。我看到的其实是深圳香港化。90%底层从事低端服务业,10%从事高端服务业,房价收入比全国最高,贫富差距最大。这份漂亮的光鲜外皮,作为无产阶级,难道你不觉得满嘴不苦涩吗?
# r: O" X# j" I( r" a。。。。。第二,制造业成本分类二:人工。。。。。。
5 n. e+ G7 a5 X& y7 [2006年校招招聘。深圳企业,很少很少提供住宿。我在2004年在深圳同济人实习,住在白石洲农民房,地铁物业哦,房租才几百。在2011年仍然民治地铁口电梯农民房,我住的略贵一房一厅900,同事有住稍微离地铁远点的,一房两厅才900。+ K) O3 |, R: d7 ?, X# I
我在2020年去汕头大学做校招。所有人一看深圳公司。问,有没有宿舍。有的,大家聊。没有宿舍的,基本上第二句就问工资。
, l. j* {5 H1 b  K+ L深圳合租,一个屋住两个人。如果离地铁近,农民房,一个月房租押金水电费支出2000+很容易,电费马勒戈壁的一个月几百真的稀疏平常。小区房如果离地铁近,那得是有钱毕业生才住的起。9 v* m* J' V3 [0 [. H
看懂了吗?深圳公司校招。4500包吃包住宿舍离公司近,大学生很开心,因为4500是可支配收入。6000不包吃住,吃住交通干干净净。( H# l2 H3 _4 h, |1 o& }0 ?
这是我的校招经验。6000不包吃住,在深圳,毫无吸引力。6000块钱,企业支出在一万+。
  y- p: A# }/ s那越南呢?越南欠发达地区,解决就业送地,厂房成本抵税。人工600~800。而且越南是儒家社会主义,妹子其实跟中国妹子差不多。没啥明显区别。如果你是企业,在越南人工支出800送土地vs深圳人工支出一万交不起房租。你选哪个?
+ e+ K" e' _0 |" Z! S3 I3 C我有个建筑供应商。就是混子,活不下去的那种,送钱都竞标不上的水平。去越南做建筑施工脚手架。经常跟我吹牛逼请我去越南保健。说模特级别的一晚上也才800。他如何牛逼。我去了如何招待我。让我把几个同事都叫上。+ I6 K  D' ~6 c. z2 K7 j) X  f1 V
我明白他什么意思。他以前作为供应商,点头哈腰。现在可能有稳定现金流,想衣锦还乡一把。很有可能没啥钱,但是为了出口气。仅此而已。
+ A# V( \- b0 p% t0 m还有一些制造业的同行。在越南建厂。当地设计水平不行,不得不求我帮忙审图。实在搞不定的,我还得把平面图大概画一下,然后越南当地设计院照着深化。
1 m# k3 A+ [0 ~深圳正在香港化。越南确实分流了蛮多本该在国内解决的就业。
  q" J! m- r  f0 `& q! w+ m上个月我父母去重庆玩。我爸跟列车员聊天。以前重庆发广东的列车,车头挂十几节车厢,很多人去广东打工。现在只剩下7节。列车员的说法是,工作岗位少了很多,之前每个月奖金工资一万多,现在只有基本工资没奖金,奖金全靠车上卖货。当然,抬杠的会说,因为重庆牛逼了,不需要外出打工了。7 S5 U% y, F& R8 t
。。。。第三,制造业成本分类,税费。。。。。。, q; y5 r: ^' }) a" F
我有个耳机单元供应商。在横沥有800人的厂,已经很大了。为了偷税漏税,买钢铁公司的税票。% F' U0 ^9 E9 @7 M/ F
钢铁公司国企,管控不严格。税票面额也大。卖给民营厂。8 }, t2 l# B& m; }
然后2019年被抓,罚1200万。这个供应商直接找镇政府领导,要罚1200万我直接关门。我手上现金才不到100万。后来找关系,最后变成了x百万。) i) O8 E+ u3 T4 Y7 e1 q
这是中国制造业常态,制造业很多企业是亏损的,拿不出现金的。按照b站付鹏的说法,很多制造业上市公司只有资产(厂房设备),没有现金。整个公司在负债经营。现金只够付贷款利息。
* m: n0 N8 R" q. U整个发达国家,都在给制造业减税。耳机里头有个牌子叫歌德。雇员全是大妈。因为当地法律是,雇佣多少个女员工,减税。所以歌德的耳机,我们直接产好,配对好。然后到美国,大妈用铆压机,把头梁和耳机壳子,铆压到一块。就这。零技术含量。
9 h% t, m' o% v8 [% {  P是完全可以中国制造好运过去的。那为什么歌德要脱裤子放屁这么整一出呢?当地给制造业免税啊。
$ k7 \$ X1 y+ q! g8 `2 z2 i$ W。。。。。第四,制造业正在生育率化。。。。。5 v6 X: u% F, u: @
专家乐观估计,一旦放开二胎,显著提升新生婴儿数量。未来仍然保持人口红利。
+ ^& W6 l+ j0 r9 H后面的事,我就不说了。打人不打脸。没必要。对吧?9 R6 s7 S: q1 z2 G6 z; Z" f- ^
。。。。。第五,收入增长放缓的指标:二手货繁荣。。。。& {: }$ M6 K9 v0 U& h5 V. c" _
香港日本二手货保存的很好,很爱惜。很多日本耳机我拍过来,成色非常新。
) p$ \, d0 S* b8 Q6 n0 L  k很多煞笔会说这是国民素质高。去尼玛的。这是因为日本人变穷了,用东西爱惜。卖二手的时候纠纷少。懂了吗?' G7 f: c) b0 [* b
中国也这样。无产阶级要么拼多多,要么闲鱼。拼多多超过淘宝,难道还不讽刺吗?
4 x% U/ |; b  n: G6 e" n如果不是穷,谁那么贱。买拼多多三无产品?- m  |1 W8 B9 Q; i( ?+ P1 K
拼多多超过淘宝是种必然。杂牌子弄不死人=无产阶级的实际购买力。! P" }5 u3 X- ^. V+ y/ w
还没习惯拼多多的,请放下你可笑的尊严。早用早躺平。躺平不丢人
( g6 {- v0 h! P8 f! c" K总结:
4 g/ o2 }; W3 m( O现在的年轻人不好骗了。上海一月一号出生人口对比,这个乌龙,我写过一篇。等到电脑上我转过来。很多媒体辟谣说是假的。感兴趣的,你们自己查一下,后台说明还在,只是结果查不出来罢了。
+ K; a  {+ n2 J9 z; g# A不好骗了呀。
一生何求467 | 2021-10-10 02: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去年我曾经发过一篇文章,讲述广东中山,珠三角亡于地产泡沫的典型城市,引发当时中山房产中介的集体爆粗。今天在这里,我要讲述的是中山现在的境况:它是整个大湾区第一个明确走向扑街的城市。它的产业经济与消费均已陷入显著的萎缩。3 a8 y/ M  b; Y! E& ]. {1 D
在这里首先要说明的是:2017-2018年上半年,中山房地产市场经历了一波剧烈的上涨,由于横跨珠江口的深中通道在2018年初正式开工,在这个时间点前后吸引了大量外地(尤其是深圳)炒楼资金聚集,中山的房价出现猛烈上涨。2016年中山全市房价均价仅7000元左右,偏远小镇的房价维持在6000元左右。到2017年全市均价超过9000元,偏远镇区房价超过7000元;再到2018年中,伴随深中通道正式开工的消息,全市均价暴涨到14000元,偏远小镇的房价普遍过万。
. V, M8 {! m4 v& Z) G' Q然而2018年6月之后,纯粹依靠一条深中通道炒概念的中山房地产市场就丧失了增长性,并掉头进入了降价通道。作为深中通道出口的火炬开发区房价,从9000元直涨到14000元之后,到今年6月份已经降到了12500元;偏远镇区的房价则下降到9000元左右。
! y! O6 Q8 k3 l+ k$ x# o各位老读者都已经知道了,房价超越城市的可承受范围,将会极大的推高全行业的经营成本,给城市经济带来致命一击。中山本来是珠三角代工型基础制造业城市,主要从事服装鞋袜和灯具家私等产品的代工。代工行业的利润率非常低,因此承受冲击的能力很低。中山经济由于这一波炒楼资金的冲击,遭遇不可逆转的重创。
  a( Z1 m; X0 C- f1 H# ~- \1 l" B, L( w
2016年,中山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达到峰值的317亿元,此后伴随着房价暴涨而持续暴跌,2017年下降到256亿,2018年继续下降到220亿,两年的降幅就达到了31%。在中山各大产业园区,到处都是关门招租的厂房。
/ p7 D* i" M: _; b- v$ j, J
% p. Y4 k, z: r今年1-4月份,中山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亏损面25%,较年初的亏损面增加了5个百分点。这意味着今年每四家中山的工业企业就有一家处于亏损之中。而在2016年底的时候,这个亏损面数据还只有14%。在利润方面,今年中山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月的利润总额60亿,较2018年同期的76亿,降幅21%。这种持续三年的工业企业利润剧烈下降,是很难想象的,没有任何企业可以持续承受这种利润持续剧烈下滑的后果。: l  s/ V% q" v+ A& r( M7 o3 E" i2 z
在投资方面,2016年中山的固定资产投资额1149亿,其中工业投资额330亿。到2017年,中山固投总额1248亿,整体上还维持着增长性,然而其中的工业投资额已经微弱下降到327亿,这已经是很不好的征兆了。2018年,中山固投总额1116亿,较2017年的降幅11%,其中工业投资203亿,较2017年的降幅达到了惊人的38%。再到今年1-5月,中山固定资产投资整体降幅7%(344亿/368亿-1),其中工业投资降幅依然维持在32%(47亿/69亿-1)的高位。这意味着实业领域的资金正在夺路而逃。
' G+ x) ~- x* I0 s* D4 [0 b+ P+ c) D
$ N; R# d4 F3 V6 H0 Y在消费领域,2016年中山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11%(在这一段我就直接使用统计局的官方增幅数据了,虽然我们都知道这个增幅数据往往经过美化,不如直接用原始数据除一下来得精准),2017年的增幅为8.6%,也还过得去。2018年,消费增幅剧烈下滑到4.5%,这大概也就是个通胀率,算不上有啥实质增长了。好吧,接下来重头戏来了:今年1-5月,中山消费增速剧烈下降到0.99%,低于同期中山1.7%的消费物价增幅,这意味着中山的消费已经陷入整体萎缩的状态了。高房价必然吞噬居民的消费力,这就是贸然吹大房价泡沫的之后不可避免的恶果。
/ f! s6 j( k' Z* z9 J$ n9 C( c3 c, O2 J1 r
在对外经济方面,中山是港台企业的聚集地,甚至有港台后花园之称,然而外资也承受不住高房价的冲击。2016年中山实际利用外资4.7亿美元,2017年5.1亿美元,2018年5.3亿美元。然而到了今年1-5月份,其实际利用外资规模2.9亿美元,较2018年同期的3.6亿美元,剧烈下降19.4%。* ~9 W4 w- f- Z9 G/ R
从所有角度上看,中山经济都已经被高房价摧毁。除了房地产还在勉强支撑之外,这个珠三角三线小城市的实业和消费都已经处于扑街状态。对于这个结果,我们当然毫不意外。我现在的问题是:谁是大湾区被房价摧毁的下一个城市?是三线的清远江门珠海惠州?二线的东莞佛山?还是一线的广州深圳?且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在乎現在儋 | 2021-10-10 11:42:58 | 显示全部楼层
土地财政通过卖地实现债务转移来发展城市化,炒房子本质上是财富转移,我之前说了很多次,
% b% g1 m. W2 e: d" Y' N# h" M0 O3 T也许还有人不是很明白这个道理:8 i& O) z# a+ v  h! X5 C
比如成都小县城的房东把一套50万的房子抛售,然后贷款100万在成都市区买了套很普通的三环外的房子,成都的房东卖了这套房子后又贷款450万在北京通州买了套600万的房子。
) u' [* @) a3 K  G! h2 e通州的房东则在2015年拿着600万人民币接近100万美元移民国外买了大别墅享受香甜的空气。/ ~- R# Y& F& a  `
整个过程留在国内的小县城的买主负债35万加上20年的利息,成都的买主负债100万加上20年的利息,通州的买主负债450万加上20年利息。这些都是600万被掏空后普通人一起来承担地方债务和各种银行利息,炒房客抬高的价格成本等等。
; S4 |' ~: o# j1 p: A整个过程并不创造财富,居民存款被掏空然后集体透支未来债务来支撑起所谓的城市化,5 d  B7 X. K- s; f
但是这种城市化基建所带来的所谓优势和便利对于在国外享受香甜空气的人而言可以随时回来毫无成本的享受。' S7 n/ k6 x8 ?) P8 }$ g
这种基本上没有风险,获利颇丰的方式肯定比老实人去投资制造业好多了,
  x0 B/ ^# I8 J) e3 X聪明人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赚着白粉的钱而且一点也不操心为什么不去干呢?
  V9 D9 x% u- ]- F! }( v, H# K/ N而且这些被掏空的储蓄和透支的债务拿去搞基建可以迅速拉高GDP,让普通人很容易自我陶醉。0 Z- f: Z4 y3 W, |& Y
政府最初的土地哪来的呢?直接到成都郊区农村规划一大片地,几万块钱一亩先囤起来。, s/ x9 T. n6 E6 g8 E' w
然后几百万卖出去,这比搞制造业简单多了。政府愿意炒土地,富人愿意炒房子何乐而不为呢?
* \7 ~6 ?4 \) c炒土地炒房地产把社会炒成20%的富人拥有120%的财富,而80%的普通人财富为负的20%,但是大部分人依然对于未来信心满满。
往事如烟199 | 2021-10-10 15:33:39 | 显示全部楼层
何止是拖累,简直是致命打击好么。
  Y8 N, h9 V$ \$ B- z; Z在浙江、广东一些地方,一个开厂的小老板拼死拼活干一年的利润,还没有他老婆买的一套房的增值多。
  j' N4 T" W- f5 W1 b) s! M# E假如你是这个老板,你怎么选?继续苦哈哈的开厂,还是把厂子关了跟老婆一起炒房?
! l& _* }4 `$ ^自08年(4万亿)以来,“开厂不如炒房”成了全国的普遍现象,坚持从事制造业的老板,江湖人称“活雷锋”。你猜猜房地产对制造业的打击有多大?2 N7 H3 _# z) V5 k' _
这些年制造业普遍出现用工荒,招不到人,很多低端劳动密集型的企业不得不搬到东南亚去。而另一方面是大量年轻人找不到工作,年轻人失业率屡创新高。这种诡异的现象是怎么出现的?
, p; P% L, }4 w/ V; e答案还是高房价。! m2 H0 _2 r2 q4 O
房价太高会导致物价、各种服务价格上升,拉升生活成本。而过高的生活成本会拉高工资水平。因为工资低了根本养不活自己,谁还给你打工?6 o" E- V4 p3 w7 e3 h
但问题是,中低端制造业恰恰是一个微利的行业。我国的中低端制造业的净利率普遍在2%~4%,这么低的利润根本开不出高工资。工资低了年轻人又养不活自己。那就只好一边用工荒一边失业了。制造业要么搬到东南亚要么关门。
旅历拍责 | 2021-10-10 20:5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人毕业后先后供职于长城汽车和吉利汽车,国内两家汽车企业巨头,我记得在2017年的时候两家公司都提出了2020年产销两百万辆的战略目标。对于这两家从草根走出来的优秀企业来说,制定战略显然不是开玩笑,一定是经过了大量的数据调研得出的相对严谨的结论,当然,战略目标一定是具有挑战性的,但是到了2020年的时候,离两百万的目标差距巨大,吉利后来爆出裁员降薪丑闻,长城四年没涨工资,那到底是当初的目标定的有问题还是后来发展的问题,亦或是其他什么问题呢?+ p8 l" z% O' Y) R- l  Y, w. {
记得在2019年的时候,有一家比较优秀的汽车零部件公司出现严重危机,公司我记得是国威科技,网传当时这家公司引爆危机的导火索是吉利拖欠货款,但是真正的原因是炒房地产被套牢!- j- B& u. Q- k+ S7 v9 X$ w
以上三家公司为什么从之前的高歌猛进突然就到了悬崖边上了呢?
" f" ^; j& u5 {$ V8 I之前有专家预测放开二胎后,人口出生将达到四千万的峰值,而这个预测是2014年给出的。现实是他作为专家被骂惨了,而现实也确实狠狠的打了他的脸。那么这个四千万真的是预测错了还是现实出现了偏差呢?' o$ ?  ^& e- G
以上我提到的四点问题为什么会同时出现呢?8 e; @9 \, d4 z' x
我认为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房地产!2 l4 _# d+ c/ L+ }. F
2015年,是房价翻倍增长的元年,从2015年至今,从北上广深至十八线小县城,基本实现房价翻倍。而与此同时,居民存款被洗劫一空,并且倒赔三十年。在传统观念叠加房子疯狂增值的效应下,几乎所有的钱都进了房地产,不管有钱没钱,全部被迫上车,有钱人钱生钱,迅速完成阶级跃迁,没钱的只剩一套房子并且成为代价,或者挣着眼睛看着自己的钱疯狂贬值!当几乎所有钱都进入房地产的时候,消费只剩两个极端:奢侈消费和生存消费。这也完美的解释了为什么一边消费升级,另一边消费在降级。奢侈品消费屡创新高的同时,拼多多也崛起!
/ F+ A9 i; g) [1 P9 q国威科技,一个做汽车零部件的实业,为什么会去炒房子呢?我是完全能理解的。辛辛苦苦的干活,养活那么多工人,应付各种检查,年底一看,利润只有几个点,稍有不慎就赔掉裤衩。与此同时,房地产疯涨,经营成本暴涨,工人生活压力增大,自己辛苦一辈子挣得存款竟然买不下一套老破小,钱在账上眼睁睁的看着贬值,怎么可能能静下心老老实实为房地产打工?在这样疯狂的背景下还能静下来踏实做实业,怕不是个傻子吧!所以国威去炒房子就很正常的一件事!
  H) \4 K% s8 v当正常的生活消费被严重挤压,那汽车消费和电子消费,必然首当其冲,长城和吉利无法完成当初的战略目标,就顺理成章。以长城和吉利为代表的实业公司能挺过这几年,实属不易!虽然未能达成当初的目标,但好在活下来了!当实业赚不到钱,那依附于实业的工人就更惨不忍睹,更没钱消费,就此进入死循环。
% k& _! \- y' Q8 d& A1 p当实业苟延残喘的时候,我们再来看下房地产公司是怎么活的。中超这个烧钱游戏中,有多少房地产公司呢?恒大,富力,华夏幸福,绿城,绿地,万达,看看人家是怎么花钱的,大牌外援是怎么请的,工资是怎么发的?据说当初买孔卡的时候,对方俱乐部要价六百万美金,咱们的皮带哥直接拍出一千万,真是杀的一手好价!那这个钱是从哪里来的呢?2 Y# e( c6 I; s( R  m" p  t: D- {
如此一来,二胎出生没能达到四千万也并不一定真就是预测出了问题,谁又能想到世界会这么魔幻呢?!
( A1 H9 u. G" M地产只能拉鸡的屁,兴不了邦!
Samantha2017 | 2021-10-11 02:34:23 | 显示全部楼层
种地的都知道,修个蓄水池的确可以让农田在雨季不涝,而且村长还在里面养鱼,赚的盆满钵满。但是旱季的时候把水都放在蓄水池不给庄稼浇水。
8 K' a3 _; i) A/ S" p农民们拿着桶,瓶子去蓄水池要水。但看管蓄水池的村长说不行。给你们水太多了,你们都用来浇地把地给交涝了怎么办。水虽然多,但你们把握不住,我帮你们看着是为你们好。
$ R4 }$ N- Q6 j) T农民没办法,只好用钱换一点水用。那一点水刚好够,庄稼不渴死,和夫妻俩的日常生活。夫妻俩不敢生孩子,害怕多一张嘴现在的水不够喝,孩子到时候渴死。4 b' D1 {6 o9 [
这时从城里来了一种新品种水果,城里人都喜欢吃,种来可以增加全村的收入,但是这种水果耗水量比较大。! w" @  V. o' q* @+ u# u
这时候村长号召大家种这种新水果,但是大家还是愿意种原来的节水的高粱,玉米。而且村里的生育率越来越低,来找村长蓄水池买水的人也越来越少了。, U3 F( ~! P0 `/ U4 x
村长很疑惑,就在新买的苹果13的知乎上发文,为什么农民不愿意生孩子了?为什么农民不想产业升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11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11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