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的文盲少了,人们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网友表现出来的思考能力却很弱?

[复制链接]
123459815 | 2021-10-14 02:5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日光之下无新事,这就是“现代化”病。日本有个畅销书作家早在十年前就写过一本《低智商社会》,说的就是咱们这种想象;看看美国的川粉、LGBT运动、欧洲的极端环保主义,这个想象是个世界现象。(其实低智商这个翻译并不准确,大前研一在书中主要提到的是,现代人不会思考,放弃思考,而不是说现代人智商低。), j" q- ~9 B( \( H
而导致这一切的,本质是个信息接收和处理的问题。
3 ]/ y( w2 c9 ^+ ]  q一、数据清洗
& y8 W/ O; X0 s' F% @/ t8 V数据清洗是个统计学的名词,我们在做金融分析尤其是量化交易的时候经常会用。说的是在做分析、价值判断的时候,要先将数据进行审查,把无效的、错误的、重复的找出来,让数据正确。这样从正确的数据中,分析出的结果才可能是正确的。错误的信息不可能得到正确的结果。% d! M" R9 H- g) ?  ^# f
而现代社会本质是个信息化社会,“信息爆炸”这个词人尽皆知。那么在信息爆炸的背后,必然导出我们每个人每天要接收无数信息,其中绝大多数是无效的、错误的。
( t3 ^8 }% g/ v; w; K5 X) u绝大多数普通人没有数据清洗的概念;每天被海量的数据冲击,不加选择的接收,沉迷于数据的海洋里面,自然就没有可能思考,就算思考也只能得出错误的结果。
5 j. c0 k" P) D1 u; i二、快节奏6 `6 j; J8 ~  s6 {$ u% G
如果我们能够了解事件的全貌,获取的信息足够多,哪怕数据中有一定的错误,也是可能得出正确结论的;这是大数据的思维,只要数据样本足够大,在统计学上就有意义,就有可能通过分析得出逼近事情真相的结果。# u" ?8 D5 s7 `. [7 ~7 m
现代化的特征是快节奏的生活,在信息化时代,这个节奏简直快的飞起。我们无时无刻都在接受各类信息,并做各类价值判断;而这些信息又没有进行清理,得出错误的结论是显而易见的。
* O$ h% ^- J( ]" K( ?1 t' k; P一个古代人,他获取信息的渠道是有限的,比如明朝的科举,基本信息就是四书,总共也不到六万字,当年的读书人可以研究一辈子。在这个过程中,可谓穷尽其可能,很多结论是错的,但是穷举法次数多了,总会有对的。' }. F0 Z# w: ?$ K8 h
现代人没有这个时间,也没有这个耐性,绝大多数时候需要我们立刻做判断。当我们看到一个热点事件的时候,我们热血沸腾;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往往会“反转”,之前的事件仅仅是“一家之言”,并不全面;当事件的全貌出现的时候,我们做的价值判断往往就不一样了。这是信息化时代的一个显著特征。
) V* p5 `$ Q# d% b三、教育习惯
- U& d9 |6 n! T# ~& i5 U无论中外,每一个现代化国家的人,都经历过教育的驯化。这种驯化在帮助我们去的适应现代社会所必需的的知识基础、秩序观念等等的时候,也会有副作用。教育让我们形成了一套固化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并不适合信息化时代。0 s/ a% F  m) u0 r; O4 a3 @
在任何学校教育中,信息传播是单向的,由老师到学生、由教材到学生;而且信息也就是教学内容是准确的、正确的、经过数据清洗的。或者说哪怕他偶有疏漏,在学生的角度也必须是正确的,毕竟考试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这是一个标准的单向度的数据接收和传播体系,有限且正确的数据信息、导向少数个正确的结果。而在其中的思考过程,是通过有限信息推导出确定结果的过程。$ \" ?$ R) C! J$ S
如果后期不加纠正,绝大多数人的思维方式就是这样的。
% Y  b. i7 J# n7 W但这和信息化时代的实践并不是很兼容。信息化时代是去中心化的,体现在信息的产生他也是去中心化的;不存在一个绝对正确的中心,来发布正确的数据。每个人、每个信息化的参与者都在发布信息。这些信息绝大多数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无效的;而学校教育又从来不会培养数据提炼和处理的能力,因此经过学校教育驯化得到的单向的思维方式、信息处理方式不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 G0 q% D1 ?# O8 e在互联网时代,有个典型的现象,就是多数人是接受了一些“片面”的信息,在其基础上“脑补”剩下的信息,进而得出一个确定的“真相”;绝大多数“反转”,都是这么来的。
! C1 k  A. Q% p4 X$ g6 U6 G. _当然这些还算是好的,是在思考的。互联网时代,还有个重要的现象是,“答案”触手可得。前信息化时代,信息的特点是经典、但是稀少的;需要信息的接收者通过学习、思考,才能够掌握信息、方法,进而得到具体问题的答案。信息化时代就不想要这个,绝大多数时候,我们普通人面对的问题都是共性问题,可以轻易的在互联网上找到答案。我原来喜欢和朋友们分享投资领域的见闻和见解,但是后来发现他们绝大多数并不感兴趣,他们只需要我告诉他怎么买、怎么卖。' t5 _0 P1 A, @/ }# c- K8 h/ R
长期缺乏思考,自然也就没有了对信息的把握和处理能力。学校教育在其中并没有起到一个好的范式,这也是未来教育需要变化的一个点。
, M: C: B% f7 d6 p; L/ x& C四、资本) e5 _% z$ G7 F7 n" s1 {2 V3 d; X2 {
在所有这一切的背后,是资本逐渐渗透市场的结果。“消费主义洗脑”是现代社会的典型现象;全世界都如此。美国人会相信饮用消毒水可以杀病毒;日本是各种偏方和保健品最大的市场和产出地;中国的市场乱象就更多了,以至于有“智商税”这样的词出现。6 h+ P& ^6 g  M
关于资本的产业链有一个著名的微笑曲线,是说在整个产业链中,只有最上游的科技研发、专利和最下游的品牌、服务有着最好利润率;中间的制造、加工是利润率最低的点。最下游的品牌、服务,其实就是以消费者为对手,发布信息、接纳信息、获得正反馈的一个信息散布系统。
5 E0 H! h: W: {: O& _: ]- V3 X  w品牌建设就是将信息输入到消费者的记忆里,最好能打上“思想钢印”。比如品牌界的神话戴比尔斯,通过常年在好莱坞电影里植入“求婚就要送钻戒”“钻戒代表爱情”这样的信息灌输,成功的使得送钻戒变成了一种文化传统,凭空创造了一个千亿规模的行当。5 A/ j3 [1 B1 P, ]
所有资本的目的都是占领信息输入的管道,一旦形成了单向度的信息输入模式,在下游有了类似“肉鸡”的输入终端(消费者),整个链条就有了价值。不同的资本在一遍遍干着类似的事情,信息领域绝大多数无效信息、错误信息、重复信息都是基于资本需求产生的。而缺乏思考能力的终端,恰好是资本需要的消费者;他们有意无意的鼓励、纵容类似思想的发展。
9 \" `' k; {& V& K7 `说白了,还是个启蒙的问题。“我是谁”“我在哪里?”,面对新的信息爆炸时代,我们要如何“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