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给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复制链接]
查看5439 | 回复0 | 2021-10-5 16: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跟大部分回答的经历是相反,我是从美国来中国的。但是,我觉得我的最大收获其他人也应该体会到。- D- @2 I3 H- z+ C
作为一位在很多中国人的环境长大的华裔,我是比一般的美国人更了解中国,可是我来中国之前不断听到就是,“小心,中国很脏,很乱,很危险”,令我准备来的时候,心里做好一种貌似准备去打仗的状态。这也不能怪我身边人,因为我们一贯接触到的新闻都是讲中国最可恶的事。5 P* p. [" I$ D3 s7 E
! q' h- W2 b+ ^5 Q! P/ z
但来了之后我才发现我有多傻(我也告诉我爸妈他们也有多傻)。我打的那么多次还没被人砍过。我经常坐地铁也没被小偷偷过手机。哪怕我是吃了地沟油,我现在身体比以前更壮。最重要的是,我之间还遇到了很多好心人,让我在这边的生活过的很好。; u& ^/ d$ @2 B0 q9 ]

) _7 i( i5 v3 r+ I4 d同样时间,我在中国也遇到不少人问我美国生活是怎么怎么样(知乎也回答了几个问题)。这时候我也发现中国人也对美国有很多误会。
8 e5 ]: [8 f, i打个比方,我在quora今天看到这张图:
' B6 V4 ]3 H" z5 G; y- B* v( \6 i% _1 f  k/ _
出国给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1.jpg
* f/ ?8 ^1 \! y0 u2 R' q这种组合在美国学校(甚至平时生活中)是非常少见的。我高中虽然没有白人,但黑人,中国人,墨西哥人,东南亚人,印度人,都分得清清楚楚,来往多的都是跟“自己人”一起。我去到大学也是一样。这次白人多了,但事实证明他们除了礼貌上跟你沟通,但想进入他们的圈子还是有障碍。我们虽然都是同一个国家长大,但文化差距也是太大。(虽然也有例外,我也有白人的好朋友,但是少)% H9 T4 u4 l/ u" S0 O" f
但我还是回到重点吧:' t, d9 }* U- N( R, R$ N* B
两个国家都非常大,美国三亿,中国十三亿,但我们很多时候就凭一条新闻关于几十个人,甚至几个人 (或更可怕的一部电视剧)来判断整个国家的状况。这就让我发现媒体的影响力。每个地方都有它的好坏,很多情况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所以我就学习去思考,去怀疑,去了解双方的观点再去自己去判断真实。这就是出国给我的体会。
好哥很拉风 | 2021-10-6 02: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跟大部分回答的经历是相反,我是从美国来中国的。但是,我觉得我的最大收获其他人也应该体会到。
8 v$ V$ S+ I2 q0 i# P  U1 J, N作为一位在很多中国人的环境长大的华裔,我是比一般的美国人更了解中国,可是我来中国之前不断听到就是,“小心,中国很脏,很乱,很危险”,令我准备来的时候,心里做好一种貌似准备去打仗的状态。这也不能怪我身边人,因为我们一贯接触到的新闻都是讲中国最可恶的事。
+ F' D- g; }, w) k/ q, V
7 g0 n8 \! v9 x6 Z6 k但来了之后我才发现我有多傻(我也告诉我爸妈他们也有多傻)。我打的那么多次还没被人砍过。我经常坐地铁也没被小偷偷过手机。哪怕我是吃了地沟油,我现在身体比以前更壮。最重要的是,我之间还遇到了很多好心人,让我在这边的生活过的很好。1 R- K& g$ ]6 t* \
8 |3 y/ |# Z, ~9 v% b
同样时间,我在中国也遇到不少人问我美国生活是怎么怎么样(知乎也回答了几个问题)。这时候我也发现中国人也对美国有很多误会。
2 k: p* i# J( m8 ]: W打个比方,我在quora今天看到这张图:
6 L" F' ]1 u: Q8 c% Z7 ]" M2 `. m. C. i* g1 A
出国给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1.jpg
: x- j( {  e9 S* e) e这种组合在美国学校(甚至平时生活中)是非常少见的。我高中虽然没有白人,但黑人,中国人,墨西哥人,东南亚人,印度人,都分得清清楚楚,来往多的都是跟“自己人”一起。我去到大学也是一样。这次白人多了,但事实证明他们除了礼貌上跟你沟通,但想进入他们的圈子还是有障碍。我们虽然都是同一个国家长大,但文化差距也是太大。(虽然也有例外,我也有白人的好朋友,但是少)" k/ x3 W- o: {: j! K4 D
但我还是回到重点吧:) l& d# [3 u5 D" N8 t' {
两个国家都非常大,美国三亿,中国十三亿,但我们很多时候就凭一条新闻关于几十个人,甚至几个人 (或更可怕的一部电视剧)来判断整个国家的状况。这就让我发现媒体的影响力。每个地方都有它的好坏,很多情况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所以我就学习去思考,去怀疑,去了解双方的观点再去自己去判断真实。这就是出国给我的体会。
太阳爱糯 | 2021-10-6 12: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等我渐渐长大之后,
& Q" `) h; q& {) A# v- O1 z7 U/ }7 ?) H; Z  b
我发现原来出国、读名校、念博士、买房、泡美女、进大企业等等事情,) i& G- F$ N1 R& H
2 K+ a+ ?9 M: [( I" t! B
就像钱钟书先生所谓的“出水痘”一样,( Q: g9 \/ U0 @: z$ I; O1 h  u+ D

- [- ~* }4 ^/ g: b出过之后就产生了免疫力,之后便不再惦念了。+ V- A5 d! n7 T3 x& {& K# @; U
; |4 A+ k( g; K
这个过程其实是破除迷信的过程,/ j  \. H7 ~1 [- r% c: ]( p5 D- l/ @
8 C5 l2 G$ c" \  m( ~
你会发现,原来向往乃至崇拜的价值,其实也不值一提。; k7 t" b& U' A

& M( n$ i( \4 J7 ]9 f4 |4 S自信若建立在这些水痘上,真就成了自卑了。

. c+ \7 J: ^+ i* |. k- }* t5 G千言万语化为一句话:与君共勉
8 ]% u$ E. S/ _) b) T( z7 d& m8 G8 ~) b: }+ j' U* P* C4 h4 G/ ]
-----
* N2 J) h0 u) u: f附带网友评论:
3 _" a4 N' K" j! v$ |
感觉还是好多人对这段话的理解有偏差。这段话没让你不去追求这些东西,这些东西都是好的,你可以去追求,但是别太执着于这些东西,更不要因为实现了其中一样活着几样就洋洋得意,就想以此来证明自己的牛逼。这些东西都是好的,但它们只是你人生路上的风景,最多算个指示牌,绝对不是什么目的地,更不是你证明自己的凭证。
合肥老段 | 2021-10-6 16:4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山好水好无聊,想念煎饼和油条。0 k2 _' A$ t# R
买票不能微信付,购物没有万能宝。: {' b* ?" x  h% [  ?! a. i
周日超市都关门,夏夜无处撸烧烤。- n2 y' Q! d) x+ H/ `: @5 W+ @
做饭成为必修课,外卖想想看就好。
/ K  I$ }# U+ m9 e' ^日常生活贵上天,奢侈大牌便宜爆。
, a; S  i6 T# F, T纵然没有双十一,打折季来瘦钱包。% v9 C$ L8 {3 J
国内亲友太实在,免费代购别想逃。
. i5 ]) F1 J5 E3 K2 p帮姐买个驴牌包,给姨带块瑞士表。
1 T7 j5 p4 G( Q# w0 g聚会哪有K T V  ,群魔乱舞夜店闹。
: w; F$ n" C: Q) ~) L4 ?7 D. J: P本想约人搓麻将,哥们健身房中泡。
7 }5 [. Y! d# }, }1 k看病务必提前约,感冒自愈大法妙。
. \! U! `# A" G居留到期尽早续,身份合法很重要。9 ?2 s7 l: h  ~$ v* j
上车从来不检票,万一想逃风险高。3 x/ ~  K$ u$ x9 |9 ?" E
垃圾分类要做好,以防罚单吓一跳。
! X# H- V; P" t3 a空气确实很清新,随手一拍装逼照。
3 j; L7 n5 R% j/ ^0 G% V% b9 D: o' j食品安全也周到,生活态度很逍遥。
( a; J# p4 T. e% c7 k1 C& B3 e% v语言和钱太重要,掌握才能适应好。& F# A: T. O6 Q9 p0 M1 W
养娃观念冲击大,中文最好别丢掉。
; S( K0 h0 x, X& o3 V! c, n月亮不会更加圆,幸福伴随着烦恼。; d0 X0 E4 S4 d+ g; }7 t4 I  H
纵然惧怕雾霾天,此生最爱我天朝。0 H$ [" J( a' O2 p& ]- U5 R
" P2 P, l& \; c: m; F
刚出国读书那会儿觉得哪儿哪儿都美哪儿哪儿都新鲜,留学期间几乎走遍欧洲。等到后来定居了,才越来越感受到不过是换了个地方生活而已,而已。任何地方都有好和不好的,适应就好。
123460318 | 2021-10-6 19: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明是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的人们,所在的世界却有着天壤之别。你拼搏一生都未必能够得到的,却是他人与生俱来所拥有的。出国留学会迅猛而又剧烈地放大这种内心的无力感。* ]* O0 d( R. p. V7 B. P' l
当然不是所有出国党都会有同样的感受。因为许多出国留学的人来自一线城市或者条件优渥的家庭。对这些人来说,所感受到的差距并不会十分强烈。
5 S8 m3 D0 P& h  m我来荷兰的第一周的周末,去了阿姆斯特丹的科技博物馆。博物馆二楼是专门为孩子们开设的活动,有主持人全英文讲解,家长和孩子可以上台互动。三楼以上是各种科技体验,甚至设有实验室,里面有专门的研究人员和老师会去引导孩子做小实验。顶楼是咖啡厅,有的家庭带孩子在休息,有中年人在悠闲的看书,也有老年夫妇一边和咖啡一边悠闲的眺望风景。
1 K: \% v; W  f* J) _/ {我看到这些孩子,想起我出生的小城。2018年的现在,这个小城依然没有一所博物馆。没有双语环境的孩子们为了在竞争中不落后,在周末去老师家里拼命补习发音完全不准且并不实用的应试型英语。而年轻人为了寻找更好的出路纷纷去一二线城市工作,安家落户。留给孩子们的,是与十几年前相比,几乎没有太大提升的教育资源。5 m) B, s: {: C% |3 O, t
我观察过荷兰的中老年人,甚至是修马路的工人,坐在超市门口的流浪汉,他们并没有人如我在乡下的亲人一般双手皲裂或者布满老茧。在荷兰的绝大多数人都在悠哉地享受生活的时刻,我在乡下的亲人们大概在苦恼何时才能凑齐10万块钱,交上养老保险。
0 S2 `8 t1 K( R- W  W并非嫉妒和抱怨。从小城出国,到现在已有几年之久,我逐渐发现这才是这个世界真正的样子。大多数人,都生活在自己无法轻易跳出的社会框架下,都有自身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突破的天花板。, A1 f+ H% y6 ?  k9 v1 Z
我没来欧洲之前,一直在日本留学,而彼时这种无力感并没有如此的深刻和强烈。东亚文化下的中国和日本还是有许多共同之处。在日本,同样能体会到不小的贫富差距,能体会到底层人民为了生活而忍气吞声的压抑,和社会所大力鼓吹的卧薪尝胆式的奋斗和努力。
5 Y8 l$ T1 d9 Z上小学时,由于学校人手不够,英语课曾让体育老师代课。初中时的英语老师学的专业是政治。高中进步了许多,班级里分到了学校仅有两个过了英语专八老师的其中之一。而弥补教育资源不足的手段之一就是近乎残酷的管理,体罚和谩骂更是家常便饭,以此逼迫学生付出高强度的努力去参加这场残酷的竞争。但由此产生的最负面的效果是:学生并不享受学习,也往往不敢提问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6 A2 S, |5 S3 l  \) a即便后来我在早稻田大学读书,也并没有对这些问题进行反思。早大商科里最著名的恩藏教授,在课上对学生的发表不满意时也会毫不留情面的批评,怼到全班人集体鸦雀无声。我也很少表达自己的想法,因为怕被批判到一文不值,怕暴露自己知识的盲区而被训斥。0 e! g- m9 [' x8 K5 l: a; O
来到欧洲后,有一位教授看出了我的胆怯。曾对我说了三次同样的话:不要怕,不要担心。在我的课上,你的观点没有对错之分,只要是想法,都是有价值的。一定不要害怕去表达自己的观点。  I# |9 T. Z% Z; M% m
而我也逐渐发现,欧洲的学生也并不都是提出精明的问题或者观点。有些,是幼稚的,浅显的,但没有人会批判他们的观点是愚蠢或者可笑的。对于提问或者发表意见,他们并不会有心理负担。而我看到了更多的人,是发自内心享受学习和为之努力的过程。仿佛努力不是一个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过程,而是享受自己所做事情的过程里自然而然的附加物。; R3 C# b7 q* S- C9 f0 C

8 i4 H3 S; U* P+ i- {& I每年当我回到小城,以上种种反思所带来的无力感会格外强烈。, ^0 M% C9 b1 M, w
这么多年过去,小城学校里的操场修好了,教学楼翻新了,可资源和人们的观念并没有比之前有太多的不同。我在如今小城孩子们的眼神中,甚至看到了如我当年一样的恐惧,厌烦,和怯懦。回农村探望亲人时,他们有些也盖新房了。可平日的生活,依然是几十年如一日繁重的体力劳动。
" J# q+ P2 B! `5 k. r- V: b; h/ b5 M( B在这个星球上,我们都是人生这个游戏的玩家。我们背着降落伞跳到了这个地球,有的人上来就捡了狙击枪和8倍镜,而小城中的人们,大概捡了个平底锅,并且这么多年,依然只有这个平底锅。. r9 i: h& b+ `- w1 L
我想,可能有一天,我们不再会为生活所迫,不用再给自己强打着先苦后甜的鸡血,而是喜欢自己所做的事情,可以在平日闲暇时享受生活。可能有一天,小城的孩子们不再会因为抹杀个体差异性的教育而胆小怯懦,焦虑甚至抑郁,而是能发自内心的享受学习知识的过程。( d: r0 l( |( K! v
也许有一天,我不再如此无力。那时,我也应该可以为这些挣扎中的人们做些什么吧。
guhdihd | 2021-10-7 04:36: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去过近30个国家,最大的感触就是:
- _7 f) P- a/ N2 _7 [0 J这个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国家,也没有一无是处的国家。
. X, |. q1 J8 K( `( J* ?" i你只是依照自己的偏好,选择看它的美好面或阴暗面而已。1 G. Q4 `; `* h
但在任何地方的生活,都是同样的喜忧参半。
# C" t5 h- I% d) |& Y( J, x
6 a: S& v5 E- @! Y美国总被认为是自由和先进的代表。6 Y* g& A' D7 n+ u5 b+ r
自由,确实是学术自由和职业自由。你不用担心因为自己的梦想与别人不同而受到歧视,大量的人都是为了理想而选择专业。碰到多么特立独行的人你都不足为怪,大家都晒着阳光活得自在。! C% n) L% z( A- Y0 H8 n. f: |) n: f( O
但是先进真谈不上。几乎重要材料全靠邮寄,结婚证、车辆违章罚单,工作身份变更材料等,延期和丢失不知找谁投诉。移动支付仍未普及,出门不仅要带信用卡,还要带现金,不然真容易把自己撂半道上。看医生流程繁琐,报税也是一样,基本的生活总有那么点事情让你头疼不已。) K0 o( L6 I" H4 i9 t

$ [1 B1 _3 O' B: f/ M0 r+ r  \* Q英国也是传说中优雅贵族国家。( ?* [* j4 v8 m6 L# e+ ^- d8 L
看过《黑镜》后,更是被脑洞和严谨所吸引。6 d) @" Y- [0 I$ C9 p7 H
在伦敦生活了一个多月,确实处处都有绅士的迹象。所有人都非常重视个人信誉,因此一切的交易都会按照约定时间进行。大家一起维护公共区域的礼让和秩序,不排队的人会被鄙视。环保理念盛行,二手闲置的物品尽量送人而不是直接丢弃。
0 D% T; e9 g9 w5 o/ |但是伦敦的天气真的满是阴霾,可能整个英国都好不到哪儿去。好吃的东西又极少,导致我最爱的是躲在家里吃榛子酱配面包。效率令人发指,所谓的快递就是慢递,不以月为计数单位基本别指望收到。修路啊、公交啊更是如此。小偷文化盛行,出门就要小心。
4 i. h4 X4 a8 ?% j* x( G
. o  r1 `6 M( X3 y瑞士可是全球最富裕的国家,且风景美如画。) R; K) X- }( ^! Q6 C
在瑞士从来不愁去哪儿。坐火车任何一站下车,都大概率走进童话世界。冰山瀑布,雪峰湖泊,你想见到的美景这里都有。大家的生活非常闲适,工作和生活的平衡被最大可能性地尊重。在全世界最幸福的榜单中,瑞士常年排名第一。
3 D3 r9 U% S9 X* d1 `% T但是在瑞士除了出门远足,你也确实想不到去哪儿,现代化的娱乐场所几乎没有。网上购物还要蹭邻国的网站,不然自己就只能走线下了。物价高到令人发指,通常做法是坐火车去德国买完肉再回瑞士吃。尽管垃圾分类带来了良好的环境基础,但是如果你知道最小的垃圾袋都要7元一只,可能就笑不出来了。* S# {& R3 L! X4 C) h

8 r; Z1 r9 j# z反观那些发展中国家,真的有想象中那么差吗?
9 S2 R7 ?: o" P4 r我自己去了很多贫穷落后国家,感受就是善良的人真多。
8 E- C( Q3 n4 M# R% H+ ]: z, `
1 i0 O# f4 k+ u- v  C  B在柬埔寨,由于当地货币过度贬值,我付款的时候没有数清楚后面的零,就付了10倍车费。结果当我从景点转了一圈出来后,发现司机还在烈日炎炎中等着我,最后将我多付的车款如数还给了我。然后又自然而然地载我回了酒店,全程无言,但就让我在异国他乡觉得很温暖。
9 H. `) M( q0 I- o; I  C在越南,手机丢到了泥巴浴场的接送车上。半夜三更,出租车司机就驱车带我去山上的浴场,然后陪我一起和已经打烊的浴场的保安用当地语言理论。最后居然已经被偷偷关机的手机又被要了回来。然后,听着越南语版的伤心太平洋,看着像动漫里的午夜花房,我们一起跨越了N个城市。
% ?0 |! `0 x- Q  \1 {# d6 n& K在印度尼西亚,我和闺蜜在毫无人迹的大海上坐在一个当地小哥的小船里飘荡,用一根线钓各种颜色的小鱼。我们吃着东西,而他正在过斋月。不同的宗教文化在大海上显得那么和谐。他说他不羡慕任何人的生活,每天能在小岛间穿梭就非常快乐。$ ^0 L2 ^5 P/ r
在摩洛哥,我们的司机每天要开十几个小时的车穿过山丘与沙漠,路途颠簸,但他极度耐心。作为虔诚的信徒,他和我们分享了伊斯兰教五柱石,然后无论他有多累,都会在休息的时刻向麦迦的方向拜祷。他说施舍和捐献是写在教义里神圣的事情,因此心甘情愿捐出收入。
1 B3 H. r' F" i+ ^) F* w1 U- i在缅甸,尽管所有人都过着贫困的生活,但能明显感觉到大家知足常乐。五步一塔,十步一庙。人们每天几乎都要去佛塔前拜至少一次。而且对于男孩子的要求是一生要出一次家,时间可长可短,不然无法被人尊敬。在佛教的影响下,大家对于自己的物欲要求极低,很多人的愿望就是临死前捐钱修一座佛塔就好。" S9 @8 ~+ X  z( Y, |$ y' ?$ U
+ U# E8 T. J, Q+ q
所以可能国家确实是有很多能量化的地方,比如富裕程度、种族多元、和平状况等。% p& ]3 g) g! f! m
但是大部分的东西,都要在那片土地上才能切实感受到。而这也是出国的意义。
3 [, d7 O) @/ z) c$ E& e. F- S不要神圣化任何一个国家,也不要过度污名化。
9 j1 C% |9 x: {9 F: M9 g普天之下,难有净土。6 K7 k6 L6 @0 L: {2 r
但就是这善恶、美丑、快慢本身的交错才是人间。
* b# J& y  ]5 `( A; m8 |: {7 [! B7 V5 @6 ~# t+ S$ X& p
出国给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1.jpg - r1 _. N3 i8 F/ O' b' |
$ Z, R1 b; o7 {- t" a
图片是我在法国尼斯拍的,右下角的水印是因为发在知乎上的时候ID和现在不同
+ M/ C# S$ L0 {3 G2 p: h  K: D9 i- h
: k' X* {6 l7 ]! i9 _* N, Q+ v另外我看有同学私信问我如果想去很多国家旅行需要准备什么。实话实说,我认为最需要提前准备的就是你的语言能力。如果读写不行,但是口语至少要做到可交流,不然就会缺少很多和当地人面对面交流感受的机会,而你所能得到的也只能是二手信息。8 R7 N; G2 ?" h7 \5 ?
强烈推荐个英语口语APP,里面的老师都是英语为母语,这样的练习环境才能真的帮你张开嘴。免费下载试试,也许就不一样了呢:
3 o2 h6 W3 F! `( Z/ i" u如果对留学感兴趣,推荐阅读我的另一篇高赞回答:
' y$ b' M* x6 W! |<a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link-card"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830287/answer/1358981088" class="internal">出国留学的意义是什么?
斯嘉丽的后裔 | 2021-10-7 14:4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大的感受是,一切都没想得那么难。) d+ f% x+ ^9 q* i
+ t- N% F( p8 S$ U( Z' V$ I
1. 曾经觉得北大清华高不可及,常青藤更是遥远。出去以后才发现,原来除了牛人以外,还有很多普通人可以进去。到国外遇到很多广州的朋友,才发现广州留学风气比我们那里在很多。很多人高中开始直接攻SAT了。其实以高考的强度来准备SAT的话,应该是更加容易进好学校的。: t7 M2 h' {' Y$ H+ V) {6 _
而很多成绩普通的朋友,后来讲起来,一般先去美国一般大学,甚至社区大学,进去以后一到两年,有上进心一些的话,通过得到导师推荐,发表论文或参加公众活动经历,跳转到不错的学校,甚至名校。3 o- w$ W' v: }% W
另外,再不济的,有学渣朋友跟着父母入籍以后,去北大清华浙大拿个硕士文凭的线不要太低。
2 Z; S* n8 q5 v6 u% H1 @! R: d3 v7 D* z3 Y. x% W! }/ n. W! w
2.在国内觉得找一份好的工作很难,而在纽约时候,只是去参加了一个lecture和演讲人LinkedIn以后就得到去环球实习的机会。期间经手的包括当年霉霉,Jay C在内的很多歌手的marketing工作。4 S4 p' g$ X5 c9 I! N
实习期间遇到很多行业从业前辈,美式传统,参加各种social-networking, 而行业里的前辈往往会给予很多帮助。公司也有很多培训,比如安排NYC的职业课程学分,或者每周五pizza会安排一个部门的负责人来向我们讲述他们部门的工作,本周案例,以及回答我们的问题;和部门合得来的实习生可能就直接转过去尝试或录用了。还有一点是,这期间的职业社交,没有经历过职场性骚扰,而且虽然很多前辈,但觉得很收到尊重。
' B# |5 |1 E3 _  q5 o0 t在纽约期间遇到的很多朋友,有喜欢国际关系就去联合国总部实习的,有喜欢时尚直接帮忙时装周的,有学法律就在仲裁庭的,有做化学博的参加非洲水处理project... 这些还都是国内出去的留学生的平台,在人生地不熟的城市,没有关系和后台,也许还有深层次的语言文化障碍,但似乎都是很梦想的工作。+ i, x, A% _  K, g9 Z" L9 I8 W

+ d0 Z" k2 M2 K关于工作,另一个特殊的朋友,她是从小被领养的。长着亚洲脸但是完全是老美心。有时我想,要是她没被领养过来,可能就是乡村里被遗弃的女婴了吧?或是长大成为弟弟上学结婚早早赚钱的打工妹?她告诉我她在高中时就开始做竞选活动了,嗯,就是总统竞选阵营下做青少年选票,带着一个团队开着竞选车跑遍一个个states去扎营选点演讲做marketing的类型(天啦我的高中在干嘛?!)。至今她都是做event management,很有领导力。
- _' Z3 I1 `5 V$ ?$ F& ~2 O# q. X0 G/ @3 A6 b8 M9 |9 D$ Z0 ]
3. 上学时候学了那么多年英语,虽然成绩很好但是就是讲不出来,也读不了书。那时觉得,英语简直太难了。
# k' [* m% _! B1 }) ?现在会了英语,法语,西班牙语,才发现环境对了学语言就很容易。尤其拉丁语系通了以后,发现意大利语,葡萄牙语,加泰兰语,基本都能看懂读懂,因为太相通。
+ n0 W% j+ q- L5 L+ y. i& |呆久了以后英语反而变得像母语起来,能感觉到有时脑子思考是用英语进行,因为可以用长句子一直加限定从句,有足够的时间使逻辑和表达更加清晰?
* o! q6 t6 x# J/ [! ?3 P6 z9 J0 l0 q0 P3 U! D
这一点体会非常大。比如美国的法律写得很直白这样。近段时间回国参加一个汽车行业的内审培训,发现讲师夸夸其谈讲的很玄,下面一堆人做着笔记但根本听不懂。中文资料是那种你每个字我都看得懂但句子到底是什么意思的类型。事后找英文原版资料来看,简单清楚,其实每一个文件和表格要求清晰地列在那里。后来想想,大概是培训行业,总是要看着难一点才好意思开高价,而基本问了一圈以后发现,这些人参加培训以后公司还是会高价请老师回去做内审工作。/ G" J# h/ {" r! B( o: ?! S
国内很多事高深难做,有时候真的只是信息差吧。
, }# J. l0 c* c+ Z9 H1 b
0 s" o4 S( {: q4.同样是学一门技艺。
) m2 H( a# X) V- m: f  _3 f这是东西方差异,东方国家非常讲究入行辈分和时间,人不聪明更好,勤能补拙;而西方更在意天赋,才华。6 x- E8 N! r4 P8 ^! C3 N- s
6 m  a8 P3 v$ B, X5 K. b$ T5 v3 t
我一直想要画画但很多年都没有动过手,倒也不是懒,而是印象中,学画画必须正统地练习,需要练基本功,需要指导。小时候学过国画,记忆中很多时候就是在画线,偶尔画只小鸡或小虾,老实说我既不觉得像也不觉得有美感,但必须照着画很多很多,很快就厌倦了。
$ [5 P1 A# O) T! ~倒是来了法国,因为我婆婆是艺术家,被她拉去他们一个workshop画画。她说觉得人体线条更美,一开始就让我去画人体了。我就几乎没有任何素描基础下开始画,结果倒是出乎我意料,第一天就画得很喜欢(嗯,技巧肯定很烂,但是没有技巧反而有一些不错的感觉)于是开始喜欢时不时画画,按照感觉来。
' ^2 ^6 O% o" E6 D" V( w
4 k' X/ u" l9 K我第一次真正由心底感受到画作的美是在维也纳看到Klimt的展览,那副kiss让我站在那里久久震撼和感动。这些词以前美术课本里经常有,然而也只是假大空而已。我没想到自己真的会体验到这种感觉。8 d' v! s6 g! S9 b" ?
: U0 n: A3 d8 i  t" W, U: a
同样,出国后发现很多人有热爱的东西(大部分在欧洲),做衣服,做包,唱歌,画画,乐器,品酒,甚至是一种很古怪的棋盘游戏。
" j+ k/ M' `6 c7 ^# a$ {, l( C$ I% C
热爱为主,你自己喜欢最好,比较没有“一定要做到”或“必须按照...”这种条件,所以很多时候会很敢于尝试。4 x8 E( ]4 z0 I6 |6 `4 ?+ x
/ U+ c8 _6 }1 a% W% F" S: D
这里补充下:论点是“发现尝试和享受自己的兴趣 在西方想对其更简单一些”,是“更简单”而不是“更好”。东方的匠人精神也有其可贵的地方,只可惜对很多人来说,入门需要机缘,很多东西没有老一辈带路就算“不正统”,别说圈子,可能连门也入不了
( N: A" [- U# S: q5 {5 Q7 Q, n
" s7 j, R! p+ P9 @0 q# J5. 人际关系,无论是家庭,朋友,职场,陌生人都相对简单。
/ K+ ^" a1 f6 X% y4 p( ?: }* M
2 D3 o, B& R6 Y' ]$ k3 j7 I我家里从商,很早熟,十几岁就知道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知道怎样把话说好听,知道拉拢人心,小小年纪心里倒是算得很清楚人情世故,这种特性长辈反而夸赞不已,并以此为荣。" M  G) v6 W% D* o7 V3 L

/ I9 K* G: ~4 ~! o幸好后来改变了,越到后来反而变得越不成熟,开始珍惜自己身上真诚,纯真和信守的那些东西。; k/ q+ n' e+ L% a( `0 I% n

) E; X  |/ ~  t5 x快到三十的门槛,还是有能够交心的朋友,没什么好抱怨的婆家,信赖且仍旧心动的老公,仍能和陌生人微笑问好,对需要帮助的人不冷漠,不必掩饰发自内心的哭笑,不喜欢的人事可以直接说NO。相信人的善良。3 U: O; v# q) Z8 e& [) ?. d
8 ^' C/ r5 x! q
这样活着还挺开心的(嗯所以如果回国工作和生活会不适应吧,虽然有些偏见,但每次回国期间性格还是会不得不变一点)
3 z  c( O7 N+ G$ g1 i+ [2 Y9 ]+ `  \
4 U8 E% E6 a' H* u3 a/ _8 @3 R其他等想到了再说。
是非判断浪 | 2021-10-7 19:04:3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曾经是认为人类的未来必定在美国,也就是当时我写的东西都是自己写在纸上。要不然今天估计要被骂成狗了。
3 R4 U) Z/ h4 f+ s, M当然,因为有这种想法我尽管我的英语从高中就没及格过还是一遍一遍地考托福,GRE,最终还是来到了美国。- m9 q- i" c2 w* ?. `' V' T* R
到美国的时候我是异常激动的,传说中这是一个能够实现梦想的地方。我觉得自己肯定能从这里有一番作为。" q* l$ J5 }9 M0 s$ ], A/ F
不过随着在美国呆得时间越来越久,它许多光环也慢慢褪色。比如,我曾经认为美国是国际秩序的捍卫者,虽然有的时候也会做点小动作,但总体而言是维护国际秩序的。
4 U: m, e: p& [! }( m3 p可是吧,后来当自身利益跟国际秩序出现矛盾后,它竟然摇身一变,不是模棱两可,也不是暗中动作,而是明目张胆地就开始玩“让你不戴帽子”的把戏。这对我是非常震撼的!; A# p* s1 X0 @: M
而接触的人越多,发现的问题也越多,! [8 Y9 A, h) s+ ?4 @( Z* q
比如毒品问题,在8分的公立高中竟然有老师给学生卖毒品的事情发生;& p9 y( u! Q8 u, o8 G1 H/ {( w
比如性教育问题,14岁的女孩儿去看医生,医生竟然跟女孩儿说:“如果你怀孕了,你有权力不让父母知道,我会为你保守秘密”。
; D# h1 A% J" _# k比如种族问题,我本人被人说过很多次“f*** Chinese”3 V( Q& `: u0 T5 M* A+ l. X
比如贫富分化问题,私立学校竞争激烈严重睡眠不足,公立学校浑浑噩噩,完美杜绝了阶层流动。5 K% b3 H) M8 F! H
比如宗教问题,电视机整天要么是见到上帝了,要么是看到鬼魂了,还有牧师防疫等一系列骚操作……
+ r8 J/ K/ i- F" J0 u1 ~: j比如反智问题,有大姐信誓旦旦地跟我说,登月是假的,还有人认为地球是平的……% }, K: T- r, n) D
……
2 w3 W, N! a: L! _' U6 P光环褪去,我也奔着不惑之年去了。这个时候看很多东西慢慢也就更加冷静了一些。而冷静在现在这个时候可能并不是多么好的状态,因为中国人会觉得我不够反美,美国人则会觉得我太亲中。
7 V- |& K- r$ d% \  E& p不过于我而言,出国对我来说最宝贵的东西就是:因为自己经历过,所以不会那么容易被别人带节奏。
. V* s& `$ C$ d: J比如新冠疫情期间,去年(2020)一月份我就说过中国的抗疫是世界第一。那个时候正值《方方日记》在海外炒得火热,我被人一顿狂怼:; D; {  h) Z; X) C( g5 f, p
有说什么美国肯定做得更好的;& r2 C) D8 U, U. M
有说日本,韩国,台湾,新加坡也做得很好所以跟体制没啥关系,都是东亚文化好的;% F8 o5 d5 c1 Q/ a* C
还有说死那么多人,你还给中国唱赞歌,你无耻的……! Y4 d4 t4 \. ^: [9 M% C4 X- D3 p
最终,美国显然没有做得更好,台湾,日本,韩国,新加坡也逐渐破防。而中国死的所谓“那么多人”,到了今天如果按照比例跟世界其他国家相比而言简直就是九牛一毛。& g$ O0 ?+ [# O+ x
反过来,当我说中国在高科技领域还有巨大差距的时候,又被国内的人喷了! T' Y: U' q- Y, U6 H
有说我收钱做反华宣传的,( }( k+ g7 U# @- Z6 w9 H2 G
有反复拿两弹一星来带节奏的,0 \/ |! Y0 L1 Q! b
有怀疑我营销号骗钱的,
* h6 |" K9 W. f2 j0 r有骂我汉奸的……4 v: a' X. P  v/ I
当我说,美国的衰落并没有注定,美国还有机会的时候,好像又让一些人不开心了。
" V, `; c8 _) t: `( J$ v其实,美国依然很强大,依然很有活力,依然很有优势。今年美国房价已经在几轮放水下如此高涨的情况下,按照美国家庭收入的中位数,也就是六万美金的收入住上一套100平米的公寓,如果按照中国人省吃俭用的方式也不过是五年就能攒齐首付。跟中国现在年轻人加班又低消费,却30年乃至60年都卖不上一个厕所比,确实幸福了太多。
8 _" u+ }+ Y: K# b$ _+ Z这里我想特别强调中国人的省吃俭用,其实对于美国人看来这种省吃俭用简直就是自虐。
& j$ F+ Q! D8 `: ~你当然可以吐槽说美国的房子要交房产税,美国的房子隔音不好,美国的房子不如中国那么便捷步行几乎可以做所有事情,这些房子都是动辄几十年的老房子,贫民窟的美国人也买不起房子……但是至少普通年轻人能买得起。
! A  c( z% Q! v& y& t9 {/ @. e" {美国确实发展得慢了,问题也很多,可是,哪里就那么容易就崩溃了?哪里就那么容易就被超越了?0 t7 }- M: U+ P- @; Z
18年贸易战,20年疫情爆发,美国也有许多自媒体,疯狂地输出,非说中国崩溃就在眼前,现在回过头来看就是一个笑话。/ k) o+ V7 W$ m  N
中美这种体量的国家都不是一般的抗造,不要说中美,哪怕是伊朗,朝鲜,古巴也照样是能顶住一波又一波巨大压力几十年都活得好好的。局势不利给自己打气当然很正确,但局势稍有好转就太过乐观则很危险。' F1 Y9 U% r1 U) F; n
可以预见,中美之间的博弈是持久的,绝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甚至十年,二十年就可以决定胜负的。美苏争霸也足足用了44年才见分晓,就算以2018年作为起点,而今日的中国除了经济其他很多领域都跟昔日的苏联相去甚远。军事上当年的苏联可以跟美国抗衡,外交上东欧亚洲苏联也是盟友众多,科研上苏联有一套完整的工业体系哪怕是在当时的高科技领域也只是略逊一筹,15个诺贝尔奖获得者还有无数知名数学家,至于政治上在很长一段时间都以社会主义跟资本主义分庭抗礼。至于经济上苏联也长期达到美国的60%,而且是正当壮年工业产值一度占据世界一半时的美国。0 @" x8 w# a% R, t
在此,我还是想说,如果有机会,还是出国来看一看,然后就会有一个比较客观的感受。
* ?( M3 j$ c" B; S! \8 W今天回顾一下这几年发生的事情,其实呢有一个很明显的趋势,那就是谁更冷静,谁更客观,谁更能笑到最后。+ _0 g+ @- b9 m& H8 z' G
归根到底,世界不会因为一时的激愤和满屏的情绪就发生实质性的改变。特朗普以为“极限施压”,羞辱毁谤可以帮助美国获得优势,其实恰恰是这个丧失了美国的优势。
$ [& C& ?5 ~1 N同样的道理,羞辱美国,贬低美国,毁谤美国也不可能真正的帮到中国。情绪只能让人丧失理智,原理事实。一旦国民都被情绪操控国家的决策就会被情绪绑架而丧失弹性。. R9 c, m+ o1 u
今天美国的很多窘境很大程度上就是被情绪给绑架的结果。连戴口罩都不能客观看待,那么死60万人也算是自作自受。
( I$ H0 [% Z1 d9 O0 j1 @' P然而,若论情绪,想想40年前,中国何尝没有过四处都是情绪的时代,但那也并不意味着崩溃,相反是另一个涅槃重生。8 z( j. h# \1 b6 s9 D" z( g
今天,无论美国还是中国都喜欢把对方比作苏联,觉得对方会像苏联一样很快解体崩溃。然而,在整个人类历史上,苏联的崩溃才是特例。无论中国亦或是美国都不会如苏联一样,二者在未来的岁月里可能会长期的此消彼长,此涨彼消。时有摩擦,斗争合作。
! ]" t# p& q" J  R9 B+ x中国不是英国,不会走上全球殖民之路,因为已经过时; h; z4 V1 A$ q1 q0 p8 H
中国不是德国,不会走上军师扩展之路,因为这是死路
- g" {/ I+ j, G0 Z, C中国不是苏联,不会走上冷战对抗之路,因为注定失败2 B! u' X4 B8 o4 D
中国不是美国,不会占渔翁得利的便宜,因为无法置身事外6 t# [* @  \+ J
中国只是中国,克制冷静,和平崛起,这很可能是唯一的出路。
0 t& B) D2 [0 [基辛格在《论中国》里反复提到中国复杂的地缘政治,那么多的邻国,而且邻国又都不是泛泛之辈。任何一个邻国脑子抽风跟中国死磕就足以毁掉中国的发展。因此,他其实并不认为中国能够比肩美国,因为单单处理这些邻国就足够复杂了,而且美国还可以借力用力。) e- a7 h4 d) M- G/ o  u# n. A
但是,至少中国政府是有着清醒的认识的。朝鲜战争后,中国全面撤出,不仅仅是撤出部队还撤出了干涉朝鲜内政的所有势力。中印,中越战争都没有把手伸进他国政府,甚至在中方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控制战争规模。最近中印边境事件,更是连热兵器都没用。. P( |: x# S; h3 C+ k
看着憋屈,但却是中国当前复杂地缘政治的情况下的最优解。
8 c. Q' `8 _& [- \: _7 o因此,只有更冷静,更克制,才符合中国真正的发展战略。而冷静需要我们尊重客观事实,尊重我们的对手,尽可能对事不对人,论迹不论心。
9 f2 r* }2 \& {; [2 e0 ^7 B估计,汉奸的帽子已经在路上了。罢了,也不是第一次了。
一趣材 | 2021-10-8 02:27:55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劣根性是人类共有的,不是只有中国人才有
; Q7 D: X2 I: G- A0 f; G, F1 d( n& c# y& `2 O
柏杨你骗我好多年
Kimberly55240 | 2021-10-8 06:48:2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邀。人在美国,最大的感受之一是:
. G, V2 m& u- N4 `! B如果英语是一个人的第二语言,那么他也许能拥有五万词汇量和完美的发音,也可以毫不费力的用英语写博士论文,但他的英语交流却很难达到——也可以说永远达不到——所谓的“母语水平”。
3 q9 m. p& C2 B5 O9 d4 M( s6 r# ?0 i5 U0 i5 J

' [4 v' l4 v* j/ t就拿昨天来说吧,和五位朋友聊天。三个中国人和三个美国人都出生于1980-1985之间,中国人在美国生活并工作了10+年;三个美国人,A不会汉语,B可以进行流利的日常对话,C在15岁时随父母在北京住过两年,成年后为了追十六岁时爱上的中国妹子,又回到北京进修了两年汉语,妹子没追上,但汉语说的几乎可以以假乱真了。/ ]4 _. ]# n3 {0 B4 s; A& k
我们三个中国人和美国人B、C在网飞上看了两集新版圣斗士星矢,然后中国人就开始感慨:; u8 \* ?2 \$ Z7 G) e7 d
“我小的时候,大街上遍地都是小孩在打天马流星拳、钻石星尘拳、星云锁链、庐山升龙霸。”$ J8 D5 n0 K% M" M. g7 x
“哈哈,我们那儿也是;男生天马流星拳,女生美少女战士变身。”
# F) ]/ b  H) {* N5 d8 }“到了初中高中就是灌篮高手和柯南。日本动画还真是影响了我们的整个童年。”
6 p$ v& g  [$ ^' e3 D此时,美国人B揉揉眼睛,起身离去。# U3 q2 K- H/ `) V: @; m6 a. D
“日本动画影响的是我们的少年时代。童年是被中国动画影响的。我们小学看的动画片,不都是上海电影制片厂那些水墨和人偶动画?小蝌蚪找妈妈、神笔马良什么的。”
8 L7 s2 P% |* s2 r! e“我小时候最喜欢没头脑和不高兴。”3 q8 I2 b% _4 g( D2 x
“哈哈,我也最喜欢这部。想当初这个片子还是学校组织去影院看的。”  S/ n2 R& J4 u' R
“还有黑猫警长、葫芦娃。”
8 `; J7 \! E  ~! G, N8 G2 e6 k  L“别说葫芦娃了,那天陪我儿子看葫芦小金刚,突然发现葫芦妹真特么磨叽,以前怎么没发现,哈哈哈哈......”7 n6 j2 u3 r% u% m( v
整个谈话过程,C一直在沉默,因为他根本不知道我们在说什么。# q/ z+ Q( \$ M5 I, _* n

& H) s  @6 B, E, D, b9 V
" x! `# I6 r# D7 ^( J/ C  S过了一会儿上桌恰饭,A在谈及他一家人次日的加拿大之旅时说:“The apartment we booked this time is very elevated. That makes me nervous for them,” 伸手指了指他的两个孩子。$ j2 O5 y5 b6 p
B说:“Yeah of course. Tears in Heaven, you know?”8 C% d# L" x0 I" H5 ?
C说:“Oh my gosh. NO KIDDING!”- P1 Q* m$ }; S' X  O/ k
A说:“I can NEVER listen to it again. I don’t know if it’s because of my acrophobia, or because of my kids.”) K& g1 U5 q6 O) h4 V: i$ P( ~
C说: “Once you’ve got kids, it’s hard not to notice news like this anymore. Like Steve Curtis Chapman’s daughter. It happened on Abby’s birthday!” Abby是C的女儿。3 A$ |8 s* T6 y: F' B
A说:“Oh that’s horrible! By the way, the girl is actually from Tianjin.”
6 ^6 w6 S3 p5 @% u* sB说:“Was she?Wow. What happened to his son? Was he arrested or convicted or anything?”
" v4 H' T4 P. X1 D4 WA迟疑了一下说:“I don’t think so. It wasn’t his fault. I think the girl ran out to the car and the son didn’t see her. ”8 k9 G8 y4 m! e
此时,三个中国人摸摸已掉线半天的脑袋说:“哎?我们刚才说到哪儿了?哦对对对葫芦小金刚,咱接着说,接着说......吃菜,吃菜......”3 u5 C6 K( f, g! i6 b

% `+ X8 J1 H6 y$ J/ E1 i4 H0 V* N
! {4 M8 D& g7 q/ y, r7 Y一门语言承载的东西太多了,天文地理、政治历史、情感人文、科学宗教......我们总是强调“汉语博大精深”,其实汉语有多博大精深,英语就有多博大精深。英语再好的非母语者,在国外说的最多的也只是吃喝拉撒,这在英文中只能算九牛一毛。
* J1 }+ e/ C1 Y# d% ]3 ^7 ]2 j4 X' ^李玟的汉语粤语和英文水平够高吧。她在亚洲最红的那几年里,有一次听到一首由《满江红》改编的歌,忙问歌词是谁写的,被告知是岳飞。李玟激动的说:“那我也要让岳飞给我写词。”
3 \' i; ^/ Z+ m2 U
: x% c5 q" O3 R4 K) h7 O  |: l; D2 n8 g# g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英语学习正变得越来越方便,学习者们拥有几乎无穷的学习资源,使他们更有机会让自己的英语水平接近英语母语者。我妈那代人没人听说过披头士,我上高中的时候已经在听后街男孩和布兰妮了,而九零后谁不知道Justin Bieber和Taylor Swift?
( `0 ]: g8 x+ E0 Q& p1 F; g所以,对英语的学习,不必刻意追求那所谓的“母语水平”,能解决吃喝拉撒,能玩得转自己的专业,能搞掂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就已经很厉害了。
0 K. x8 l) v3 ?% r. F6 F+ A, {' _# U5 m- a; r( r  W6 I$ P& p

3 m5 _! Y2 Q" w/ Q2 R另:本文中美国人说的两件事是——, o- j  A( R' R5 ^: a

$ o/ b& }& J1 b6 k 出国给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1.jpg
- x" U2 i! w# D4 x2 X  s7 T2 T( p6 d" ]1 j- d8 A
1991年,歌手Eric Clapton的四岁儿子从纽约一栋大楼的17楼不慎跌落摔死。Eric于次年发布了一首歌Tears in Heaven / 天堂之泪。: l2 c- m  Q+ f+ F3 c$ u5 u7 |: c
( |( D/ M+ k7 d& T: a( E  _" e
出国给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2.jpg 5 u8 W  U7 r9 G! [1 o* p
2 I5 p8 R3 i7 r- j7 }- Q
歌手Steve Curtis Chapman从中国天津收养的女儿Maria在五岁时被正在倒车的哥哥不小心辗压身亡。2 }2 w# f/ ?! Y3 ~

' _; y3 o0 ?! b. l1 s, M! m' u<hr/>更新一点:评论里有网友说这不是语言问题,而是文化和知识面的问题——就算港澳台大陆同胞聊天、英国人和美国人聊天也会出现掉线的现象。这种说法我同意,我也没有说这是“英语水平”问题,而是“英语交流”问题。我的意思是,港澳台大陆同胞之间、英国人和美国人之间聊天时的掉线,和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之间聊天的掉线,不是同一个级别的掉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9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保密

新手上路

金钱
209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