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闽南“库区移民村”的沧桑巨变:台湾良种基地来落户

[复制链接]
查看1593 | 回复0 | 2021-10-1 22:49: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中国新闻网
% q: `7 B) p% {, m" p: t# V5 c. P' V/ g
中新网漳州8月29日电 (记者 张金川)在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龙山镇的坪埔村,一个占地80亩的台湾良种基地生机勃勃。当中新网记者走进该基地时,只见工人们正忙着辣椒、油菜、小白菜等优良品种的繁育工作。7 F3 u$ {9 k1 k

) v; L  ~9 C. W' N坪埔村外引内联,2015年引进台湾农友种苗股份有限公司,发展台湾蔬果花卉良种的引种、繁育、种植示范和推广。让坪埔村党支部书记张发明颇为欣喜的是,这个台湾良种基地的建设,每年带动村民增收120多万元(人民币,下同)。
& G9 R+ O1 U3 ?. S# O; p5 \3 F
, T& u& A8 j5 p/ p
一个闽南“库区移民村”的沧桑巨变:台湾良种基地来落户-1.jpg
, n/ u, K) w# d

; E' ~! ]$ o( K始建于清嘉庆十九年的八卦楼。 坪埔村供图) d4 V8 u, G/ `
  S% c) u2 E4 Z. x8 H: s% u0 G: L
张发明认为,正因为大量移民帮扶资金投入到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中,村庄变美了,才引来台资企业入驻。
  ]* s# N' V6 L+ Z* \+ {& E" R! ~/ i8 t, {* v- v( k; t
坪埔村内,庭院整洁,道路宽敞,房前屋后一片翠绿。白墙红瓦楼房矗立,小桥凉亭错落有致,点缀在繁花绿树间,一派田园风光秀美迷人。
" W; H  {4 v0 p: O7 b9 T) L0 ^$ z: ^
一个闽南“库区移民村”的沧桑巨变:台湾良种基地来落户-2.jpg

' `8 R9 j" N1 ~( c* |. }
5 m% n' n3 n& w" r& L坪埔村白墙红瓦楼房挺拔,一派秀美的田园风光。 坪埔村供图
) F% D0 p' w0 N. b. Y8 u; x9 m' q9 G+ F0 ]
坪埔村是因搬迁安置福建泉州南安山美水库移民而兴起的一个村落,如今已成为漳州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1972年,508名南安移民迁居于此。
+ @" o, h& d& ]! R7 `  Z- @* u" |2 x0 g  y
“当年,我们所面临的是一片尚未开垦的土地,一切都要重新开始。”谈及49年前的移民搬迁,现年73岁的村民李亚元不禁感慨道,“刚搬迁过来,暂时住在村里的八卦楼(始建于清嘉庆十九年),生活很困难;没有路,出行都很不方便,进出村庄靠摆渡船。”
: m  R+ {4 t0 w* s
* c9 I( h& N( l! A
一个闽南“库区移民村”的沧桑巨变:台湾良种基地来落户-3.jpg
4 B' ~- }5 T: ?! O
2 h: V. v7 v. B6 O9 T/ t
坪埔村的台湾农友种苗基地。 张金川 摄# K" ?7 Q4 a' R& x
& ?; q# D# Z2 t2 h6 D5 r* E
近半个世纪过去了,坪埔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李亚元和村民们一样,看在眼里,乐在心头。张发明告诉记者,坪埔村现有总人口260户1140人,已被评为福建的“全省十佳小康库区村”。
7 T2 ~% j, H+ H" y, J3 D# i& u$ ^6 w! ?( Y# r  H& C; t$ ^
当年仅4个月大的张发明,随着移民队伍来到坪埔村,2006年出任坪埔村党支部书记。“以前村庄脏乱差,2012年被福建省移民局确定为‘省级库区村环境综合整治试点’,先后投入了大量的水库移民帮扶资金。”张发明回忆道。
' ~8 d4 c: G3 f! N. K) ]" U9 R- P
( Z4 g( D! H* t据南靖县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县投入2.2亿元建设移民创业园标准厂房,进行市场招租,以“造血”代替“输血”,所得收益全部用于实现可持续扶持库区移民生产生活,进而保障库区移民安置区的稳定发展。# J. p5 L- X: y, b. |

- M! [: |2 M  Y, O, _
一个闽南“库区移民村”的沧桑巨变:台湾良种基地来落户-4.jpg
( i4 ]# ^: ]4 a- M3 L1 g( h

- `: z$ J( g3 _4 ]坪埔村的台湾农友种苗基地。 张金川 摄
; a2 N: z% }3 v* W' p6 E7 Z2 L: O' d/ s& @: I; }
近年来,坪埔村在相关政府部门的资金支持下,积极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初步建成“田园牧歌式”富美乡村,让村民们找到了家的感觉。
1 Q9 ~1 _5 t- p1 o( X+ [) o0 K5 _) _) M0 x  R
“村里1991年引种芦柑,后来又引种麻竹。现在,家家户户都有种麻竹,种植大户种有三四十亩,村民收入已高于南靖县人均水平。”张发明说,坪埔村还紧盯市场行情,陆续引进花卉苗木、四季水果等高优农产品,不断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 v& W) _( a( K# q7 W
' U, z- B5 p/ M3 K9 [4 D  v+ L
( u. Y9 D0 C/ R+ F' O) C& e2 f2 D0 _! ~4 x

" E4 i' U4 f% ^坪埔村的台湾农友种苗基地。 张金川 摄$ y* r; X1 b" d- R

( C- e- h% `  s) M/ V2 U8 r" A6 z在坪埔村,400多名村民已“走出去”,近的到南靖县城、漳州市区、泉州、厦门,远的赴新加坡、菲律宾等地,从事建筑安装行业。村里组建了16支施工队,年创收入可达4000多万元。
" k4 E: J; l' X9 p/ N
$ X1 l; A3 }5 [) C6 n) ~不少村民也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坐落于坪埔村的农友种苗(中国)有限公司南靖分公司现聘用20多位当地村民,台湾良种基地高峰期用工量更是超200人次。在该公司工作人员陈复兴看来,村民在家门口就有份固定工作上班,还能兼顾家人,可以说是两不误。: @2 H6 C7 [* V4 K2 X

" K0 i* X3 q& |% H4 ?) M陈复兴表示,公司以农业高新技术为重点,增进海峡两岸农业科技交流合作,促进漳州现代农业、南菜北运基地发展。(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3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03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