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现在很多女生号称独立自主,但提到爱好无非就是旅游潜水蹦极?

[复制链接]
查看2691 | 回复0 | 2021-9-28 04:54: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个成年人,是否 “独立” 的最主要标准,也就三条:
. p+ n, D; b+ B2 i- k5 S1,每年由从事合法社会化生产而获得的较为确定的收入有多少。(此处的“合法”+“确定”,可以粗略地以是否缴纳了个税,和/或是否享受了资本利得税收减免为判别标准)
& A- o3 Y; p$ m% T2,以1为主要来源,通过储蓄和合法投资所积累的个人资产有多少。' T& {- m% A$ G
3,1和2综合起来,是否能支持自己当下的生活方式,未来的重大支出,以及终生的财务目标。
1 y' i/ K2 x. m- @9 D0 A这与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具体是怎样的,与一个人的性别是男还是女,并没什么关系,不必把所有话题都性别化。
123473340 | 2021-9-28 07: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成年人,是否 “独立” 的最主要标准,也就三条:) W3 Q( i- L% U/ h, O2 x& d
1,每年由从事合法社会化生产而获得的较为确定的收入有多少。(此处的“合法”+“确定”,可以粗略地以是否缴纳了个税,和/或是否享受了资本利得税收减免为判别标准)
1 X' t' S8 N9 Z9 F# j3 V+ W& X* T2,以1为主要来源,通过储蓄和合法投资所积累的个人资产有多少。
* v2 [0 J$ A0 N: |3,1和2综合起来,是否能支持自己当下的生活方式,未来的重大支出,以及终生的财务目标。
8 V; J/ |/ H; k0 \+ W* S这与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具体是怎样的,与一个人的性别是男还是女,并没什么关系,不必把所有话题都性别化。
cigulc | 2021-9-28 13: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妈一直想去北京,因为那里有天安门和长城。外婆之前想去张家界,说在一张画册上见过那里的石头,很标致。最近两年,她身体不行,没再提想去哪,只担心药瓶里的药又见底了,什么时候能去医院续上。
1 z' l7 e$ U& I& Y7 }) K) u我大姐嫁人很多年了,一直想出去旅游,但没时间,只能出去打工时,就近逛逛公园,也算遂了心愿。我猜她应该想去海边,年轻的女孩都想去海边嘛。二姐跟我联系很少,不过朋友圈看她和二姐夫出门钓鱼,很开心,假如找到机会,她应该也会出去走走。我不知道她最想去哪,不过假如一定要问,我想她也必定有一个地方。
2 }* z2 Q( L7 ]3 `- d6 `/ L" R' w5 o她们应该算女人吧,我身边的女人。作为爱好,旅游太宽泛,潜水和蹦极相对细致,一说出来,旁人便可想象。我知道有一个论调是说,有的爱好是享受,比如旅游、美食、看电影,谁都喜欢。有的爱好则是创作,比如画画、音乐、跳舞。而只有后者这类能导致创作的爱好,才能算真正的爱好。, c& g- A" S% n5 X. C8 L* [
我不认同这种说法。爱好本就是指一种状态,形容人出于趣味和好奇,投入与生存无关的事情之中去,而非一种事先约束,要求人必须从一件事情中获得实在的效益,或者有所产出。强行以创作与否来划分爱好,无非是以看似实在的标准,分出爱好之高低。全然忽略了,爱好只是生活的附生物,精神在其中,只占很少的空间。换句话说,一种爱好,一种生活。人很少有腾挪的余地。
+ w! X6 A# o% j4 I+ t  O& ?4 x倘若只有包含创作过程的爱好,才能算爱好,那么许多除了生存之外,毫无力气剩余的人,恐怕连一项爱好都没有。可是,他们终归是有爱好的。不是吗?人其实不需要为自己的爱好作辩解,除非我们想认识自己。而解释爱好、分析爱好背后的动机,通常是当我们想去认识另一个人时,才成为可能。比如我们通常会试图经由一个人的爱好,观察其秉性和过往。* U0 O2 i1 ?% V8 D; |% E% v' E' V1 x
年轻的女孩,都爱去海边。这可能是受文艺作品的影响,可能是她生长于内陆,可能是她很喜欢蓝色。同样,一个女孩,喜欢旅游,喜欢蹦极,喜欢潜水,就算她做的事,确实与其他女孩一样,就算她想去各地旅游,仅仅是想占有一个地方,她的秉性和她的过往,也一定是与众不同的。$ N) m+ ?; Q3 L! @2 V5 P
属于个人的爱好,因为与群体相似,于是被捆绑成一个标靶,放进公共讨论区间,所得到,一定是索然无味的结果。就像一个人的相貌,脸上的疤,本事关童年,眉眼,本可以陈述经历。而一旦将这张脸,放上互联网,得到的评论无非就是帅或者丑,鼻头与哪一位明星近似。或者说这一脸型是某某种族的标准脸型。至于他是谁,他为什么长这样,他肤色黑是因为贫穷还是因为他喜欢晴天晒太阳,谁在意呢?
$ f9 F1 T3 g5 S5 `2 J( Y一个女孩说她喜欢旅游。如果你不是急着上知乎提问,那么你应该问问她,她最想去哪。以及为什么那么想去。如果她说她喜欢潜水,那也可以问她,她感觉最棒的一次潜水是在哪,以及潜水这一爱好,比较吸引她的地方,是哪些。这不是什么撩妹之道,或者交友之道,这仅仅是最基本的一个人与另一个人完成对话。  H7 K6 Y/ Z3 B. \+ K
当然,她可能虚荣,可能言不由衷,甚至可能撒谎。不过,以我的意见,撒谎可能才是人类最普遍也是最日常的爱好。许多谎言与生存无关,可我们还是会不假思索说出来。而偏偏就是那些谎言,有时比我们的真话,更能透露我们想象中的自己,以及想成为的人。那是对我们生活实在的补充。
  s- t5 e& V1 Z0 y$ \+ x我知道这是个设计好的问题,或者说,是个钓鱼问题。不过我还是答了。而且题主你看,哪怕是回答同一个问题,不同答主,也有不同的动机。我是明知上当,却还是要答。而我如此做的目的,是希望再有类似的问题,看过我这篇回答的知友,能更多地从个人,而非标签化的群体角度去思索。这既事关他人,也事关我们自己。7 |* H7 y5 J& g8 m6 T
. w8 l+ t) b( r1 A# l) u

5 [! O( D3 }3 B% ^, X. Q4 v谢谢。
abc393898 | 2021-9-28 15:59:21 | 显示全部楼层
放一下看到问题时的题述:. S9 j, d2 w% N: @6 J, U# D
. l) Z* u. g' j6 |
如何评价现在很多女生号称独立自主,但提到爱好无非就是旅游潜水蹦极?-1.jpg * ]8 o6 T" t& B+ {, k
这和沉迷有什么关系……
+ `3 U. X5 C% |+ d! q! q: `1 T) v还有题述里面提到的所谓“女博主”,其中很多人可不都是靠拍这方面经历的视频来赚钱,或者说,这些对于他们而言上工作,怎么就成过分沉迷了?
9 Y" v" D$ I% ^/ q# F再或者,如果不是靠啃老,能够自己经济独立,花自己的钱出去玩,有这个经济实力有这些爱好为什么不能出去玩?一定要陪你一起过低消费生活装穷吗?
) C, R( k3 m( k  Z, l: a  i) }- K建议哪天坐动车的时候跟商务座旅客说一下你这不对,赚了钱怎么就反手去坐个商务座呢?然后反手又跟二等座的旅客说你也不对,二等座也贵,应该坐普速。
; K% Y! q+ X" Y# o: J7 S, j0 }如果经济独立不算独立自主的一部分,独立自主应该包括哪些呢?! g3 W: v8 l, M' L- Y" p; n) C
21世纪20年代了,不是刚建国,穷还很光荣,现在在这无端“炫穷”不嫌丢人吗?全面小康在今年年底基本上要全面落实了,合着你这什么情况?4 _" ?: J+ p: e! n. B+ Z
我倒不是说没钱出去旅游就该死,倒是这个观念到现在需要转变过来了。
6 X: A  v. z* A想想一个场面:若干年后同学聚会,大家在聊自己的收入存款时,张三说我在×××置办了几套别墅,李四说:楼下那××车是我的;王五说咱整点实际的不吹牛逼,今天这顿饭我包了,吃完请大家去洗澡……轮到你了,你直接来一句:我很穷,啥都没有??
' t6 @" U4 L& ]# ?: z+ o# w* O" j有多少钱就干多少钱的事情,没必要刻意过分高水平/低水平消费。
3 }1 \) B" ?, [8 _1 J9 ?最后,根据你这样的“相亲”情况,我只能说再这么找下去还是找不到,找的都不是志同道合、价值观都不一样的人,人家即便和你在一起了,结果天天和你一起过穷酸日子,人家女方和家里能接受吗?人家找你是想你们一起过幸福生活的,合着你觉得这些都不应该有,有就是沉迷,无端带人家过苦日子受罪就值得提倡了?真心劝你耗子尾汁,好好反思。
为了沙发豪 | 2021-9-29 02:24: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思想独立的难度非常高:; r' n1 ?  Y5 e8 Q' [6 Y
首先,你要有一份衣食无忧且压力不大的工作,996的人,是没有时间去思考何为思想独立这一深刻的哲学命题的。
* u( l4 `* y# P5 C6 D其次,你得丰厚的知识储备来自我解答这一命题,对东西方哲学思潮和理论,要有一个起码的了解,否则你无法理解思想独立的含义。$ R/ j6 G* D" L9 U7 D
最后,你可能得放弃一些喝酒撸串玩游戏逛酒吧的业余爱好,静下心来去读书去思辨去思考你身边的一些现象乃至整个世界,这样你才能慢慢走向思想独立的道路。
; Q: `9 O) O! W& L1 _' p) \这也是为什么说搞哲学的人一般不正常,正常的人一般也搞不了哲学。5 T. \$ a, `/ e8 x
至于生活独立嘛,朋友圈一张旅游九宫图即可。8 _" W5 s  X$ l8 o1 R, @5 Z2 J( S
换成是我,我也选生活独立,思想独立多累啊,您说是吧。' x3 w+ p' Z2 e) j
世间男女,都是生活独立的多,思想独立的少,
9 V. d  Y- x0 n' i- [" ~' j3 q只是女人比较感性,喜欢发朋友圈罢了。
% I  V# B% q! W; I& x) y3 t毕竟走出卧室,你我都是独立人,独立魂,谁也别说谁。
记忆670 | 2021-9-29 12: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旅游”的确代表着一种心智结构和价值偏好,但不见得是“独立自主”。7 Z: P' r6 ^; }  r
N年以前还在上高中的时候,读过一篇文章,分析《西厢记》的,文章内容我基本忘却,但有一段话我摘记了下来:
) t% o# F% G3 e2 ^+ b- s# S7 |( x“居家总意味着一种安定,一种秩序,代表着现实主义;而旅行则意味着一种变换,一种解放,代表着浪漫主义。旅行使人心怀希冀,使人心旌摇动,使人心肠缱绻。”
) y$ c' `  s+ }) J  L% ?当然,那个时候都是家长带着出去玩,倒不觉得有多浪漫。. E  B' m) o1 |+ g' M- Q" L$ t0 Y: l
但年长自立,开始自己掌控生活的时候,却对那句话产生了更强烈的共鸣:变换,解放,浪漫主义,心怀希冀,心旌摇动,心肠缱绻……可以说,真正骨子里喜欢旅行的人,不分男女,灵魂深处都多多少少有这样的憧憬,身心的放纵感,对自由的渴望。(当然,很多人的“喜欢旅游”,其实是一种从众,装X,攀比,虚荣,以及“个人品味,生活情趣”的自我标榜)
" E8 ]9 Z+ k# U8 [0 c, B但是,相亲的目的,是“成家”;相亲对象的诉求,是找“居家过日子”的人;而家庭,是“安定,秩序,现实主义”,而不是“变换,解放,浪漫主义”,是柴米油盐、生儿育女、赚钱养家的责任和担当,而不是“心怀希冀,心旌摇动,心肠缱绻”的田园诗和狂想曲。! q$ o, n7 [* E, P% y$ R
这两种特质是有矛盾的。
; v1 O8 y6 g6 w: h自制力和分寸感强的人,能妥善地把握尺度和界限,处理好这个矛盾。但无论如何,“喜欢旅游”(特别是这个爱好背后的心智结构和价值偏好)并不是一个值得夸耀的婚恋市场“加分项”。2 b; A0 m5 {2 {/ B! d! }* ?9 P
理论上“喜欢旅游”的女生可以去嫁同样爱好的男生。但是,喜欢“变换,解放,浪漫主义”的男生往往不会去相亲,去相亲的男生,总的来说,还是“安定,秩序,现实主义”的偏好为主的。  b" E. S: e' H0 d2 B* d- N& d& F: n( u
但很多喜欢旅游的“X漂”女生,特别是那些出于从众的攀比心理和无厘头的虚荣,去标榜“个人品味,生活情趣”的,让自己显得“很贵”的,潜意识里确实有“加杠杆找接盘侠”的心态。——至少有某种“既要,又要”的心态,自己享受“变换,解放,浪漫主义”的快感,让对方去承担“安定,秩序,现实主义”的责任。
$ S1 `9 }- i8 Y  D. z7 s3 x基于前述种种结构性矛盾,基本可以推导出:“喜欢旅游”(以及其他一些“变换,解放,浪漫主义”的爱好)的女生,确实更容易剩下来。也正因如此,随着时间的推移,此类女生在婚恋市场上会随着年龄组别的增长,而比重不断攀升。就像题主所看到的一样。+ A& n, `  N/ J+ y) i
而在答主看来,婚恋也双方也不应该过度强调“独立自主”。美好的姻缘,往往是彼此间强烈的需求,迫切的渴望,深度的耦合,灵与肉的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 k1 N( Q" p. c* [$ K而PY之间,倒是很“独立自主”呢……
杜小薇妈妈 | 2021-9-29 16:03:53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一个见证过整个九十年代的90后,只能感受到国家的发展速度真是太快了。
8 w8 d( W8 s- l' u& s2 \! M: G5 A问一个欧美无脑中产青壮年,能说出口的爱好无非也就是旅游潜水蹦极。现在中国人也能跟发达国家的人一样装这个探索自我环游世界逼,那也不用去盲目崇拜某些白皮卢瑟背个包坐地上旅行乞讨的“勇气”和“追寻梦想”了。) o/ Q9 Q$ F; F- ?
如果一个国家的女性都能拿潜水旅游蹦极(和前段时间被黑的健身烘焙)来立人设,那只能说中国已经进入第一世界了。铁岭的翠花,杭州的子萱,香港的Vivian,内布拉斯加的cornqueen, 啊不,Penny和德文郡的Wendy都会在社交媒体po和海葵合影&把身体掰成诡异形状&面朝大海背对镜头举起一直手的照片来表示自己循规蹈矩的丰富生活,简直天下大同。8 o9 `3 n' `6 c& ^
至于为什么都“一模一样”,因为中产阶级本身就是一群批量化制造的标准生物。从义务教育开始,长大了“年龄到了”去相亲结婚生孩子,买个车买套学区房,当soccer mom带孩子参加各种早教班精耕细作,整个生活的目标就是“随大流”。即使不考美国大学,中国的孩子一样要学钢琴芭蕾,说不定碰到个英国法国意大利的同龄人也能毫无障碍地合作(是我,在夏令营被各种人抓着免费伴奏)。
5 Y" v* r2 v* k/ j* {; \! G如果想找不“一个样”的女生,那首先自己就要做不“一样”的人。不由得想起了很多年以前一个去英国学金融的体制内家庭男生抱怨只能找到无聊的女生。大哥都去学金融了难道还想找个整天跑古希腊遗址挖钱币的?这简直是乌鸦笑猪黑。" J: Z  O8 G( }- S- D- \. F5 K
顺便提醒一下男生,所有在刚认识的时候就说自己喜欢什么历史文学哲学艺术却没有达到专业水平的,一律按杀猪盘处理。真的想找“不一样的女生”,自己学个感兴趣的东西,刷到高级班,在那边把妹。如果自己不了解一个“爱好”,而一个女生见面就吹嘘自己在这方面多么热爱多么擅长并且能让男生不觉得无聊,那么就是在钓鱼。
我叫彼得辽 | 2021-9-29 23:38: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分男女,是她/他们多爱“独立自主“吗?
3 i# q" L- P3 t$ v4 j9 ~3 R
, l" z6 Y! T, _
) ?' R) S* B& _& @5 D不不不,误会了。9 U: g; {9 s! a: l
只不过“独立自主“这个符号所蕴含的意义,是他/她们唯一能便捷的,标定自我边界,保持自己“独特性”的方式了。
4 ?2 ]* ~* s; |4 q. ^* ^: z! `3 c
( A8 e% K) E, W6 u, l' X' G( Q5 x, R0 F% y8 }6 R5 R; I
我来捋一下这个动机的反应顺序哈:$ B4 P/ e2 o9 z
1.大家之所以害怕泯然众人,并不是“众人“有什么不好,而是在低层逻辑上,它意味着现有自我的消解和重构。) v. G" Z1 B+ e! W3 J
而其自身并不掌握重构的能力,也就是内驱的认识自我的能力,所以就得拼了命的去维持这个自我的架构。  ^" j, ~3 C2 Y5 u+ L

. Z: T$ x( q, e5 ]2.而由于架构能力薄弱,那么途径便是通过尝试与外界分割、驱离、反对,暨开展一系列的“用否定锚定肯定“的行为,来“寻找自我”。
% r$ O% s$ f5 A# ~) p, P
6 e9 F0 P5 [: d3.again,因为架构能力的系统性缺失,在这种情况下,他/她们就会被引导———“想拥有能与普通人拉开距离的符号,就要完成符号意义所“必须”的行为和活动。而一旦活动完成了,这个符号所代表的意义就能加诸在你身上。”(当然这种活动大多是强经济性的了)
( P, e, ^8 y  M) x5 V' @9 u8 c0 _6 d( t# o9 B( g2 c
4.很可惜,这种因“与人的距离感“而产生的独特性,并非自生,而是被赋予的。于是它就严重依赖于这个符号的维持。又因为这种维持需要特定的行为和活动来表达,因此就会对这种活动产生行为依赖,进而不停的repeat&aggravate.' Y9 P4 F( w# v& ~9 Q

$ d$ q5 K" k- c% F( z5.然而这要有用,就见鬼了。所以个体就会去尝试将之外显。假装我已经找着独立自主了,并疯狂展示,试图通过外界反馈来确认&强化。这也正是这类情况的讽刺之处:( S, I9 S: p# ~* J. V
以为寻找了自我,实际找了个寂寞。4 w' A3 ~9 K# a/ V9 o+ @
只被教会如何谋生,没学会如何创造生活。. u* G  [! E9 b" b' K" b. i! n

7 K4 X" `" x* P2 d/ {% ~6 ^! k
. T- P# h+ b/ R& V$ G2 D4 I. s  b————9 k/ E3 n6 m7 B& H/ K; F
就像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去纹身,说是为了艺术审美。但实质上只是为了拥有纹身所意味的“反叛、新潮、前卫、牛逼“的符号意义。$ W8 K$ S( U  M5 E6 J! L9 F, T
如果有一天,纹身不再蕴含这个意义了,剃秃头(举例)却蕴含这个意义,那么大多数原本纹身的人就去剃秃子了。
) R* o0 C* p% a. T当然这些符号的意义构建过程,还有更为细致的社会逻辑参与其中,以及复杂的文化再重组的形成过程,展开就没个头儿了,下次再说。: f' H! Q) }* u$ \( W6 F  ?

3 J4 w/ J6 `- E7 l
1 O: L, _1 E. K' C% d, h* b& N3 E——————
! Y4 d" m2 R/ c9 Q# H! Q聊独立自主,没法略过嬉皮士运动。
' n8 s2 w/ R0 X. I1 O0 G( N; @这个战后最大的,具有席卷性社会影响的,年轻人反叛标的,是如何结构性的结束的呢?  j1 p! _9 b; f: t

0 U) g- i+ [( Y" ^1.当嬉皮士们长大之后,他们其中的大多数人,抛弃了滥交毒品灵修共居。因为随着年龄和社会属性的改变,这些内容跟抚养一个家庭的角色需要并不匹配。- B9 ?+ G, h3 e
! S4 R8 O3 U8 t+ Z: U4 I, G
2.随着嬉皮士运动的发展,商业化和新生代不可避免的加速并破坏了嬉皮士的价值形象和认同。当它已不在承载反叛的文化符号,而被主流社会所默认和忽视时,嬉皮士运动也就随之结束了。
+ b# G9 F3 Z! k9 j/ l" Y) U" y

2 Z( \& }0 ]& m( G9 T9 A; i就像人过上日子了,通常就不瞎矫情了。
7 q' ]) ?0 F) H, z9 w3 c6 [  f就像西藏去的人多了,地儿还是那个地儿,但却没法“洗涤灵魂”了。/ o3 m$ t0 I1 r

% `, G5 h: m' k2 J: y
  y1 l' j. K- L. ^  M7 w——————
9 J* ^: d; ~$ U' d* P那么回到题主的问题,“这是否是她们剩女的原因呢?”9 b) T/ h; h' f+ j
首先,人家剩不剩,跟你也没啥瓜葛,我们可以分析现象但别去贸然指导某一个具体的别人的生活。
' P2 n! \  u3 v/ B0 T5 u其次,“旅游潜水蹦极“这种行为只是现象,不是原因。就像“看球打游戏玩手办“也不是剩男的原因一样,除了经济因素以外,其背后的同一性问题才是原因。0 I, d: v' p; c0 b9 H4 ?' y
我上面说的这类“寻找自我”的过程,实际上只是个体把同一性拒斥,搞成了同一性发散。' u+ p  ?2 p1 D- u+ D
拒斥的个体,因为过早地将自我意象固定化,没有考虑各种选择的可能,而停止了同一性的探求,仅满足于,一些特定身份群体所提供的同一性细节所营造的,虚假同一性体验中。0 F! D: r: x8 w$ ~) n! V
但这个同一性并不是他想要的,所以会随着成长逐渐被冷却消解,因此就形成了“无目的分散”。同时又对这种“分散“怀有极大的焦虑感。
+ X5 {) L1 H+ j8 \而在同一性分散的情况下,个体会呈现对亲密关系的恐惧和回避,且因为自身缺乏回馈爱动力和能力,因此无法承受“爱“的压力性。那么其在与异性建立亲密联系的过程中,就极难顺利开展。
$ }1 x  I) I( F7 Z4 y/ D4 u% |( s& a因为恋爱的过程,是两个人同一性相融合的过程。
" n! [) S; ?. L+ M- K* }, f4 M% W% w( ~
那你说每个人都是因为能有这么细化深入的认识,才觉的这样的女生/男生“不靠谱“吗?
: {& j% q' Z9 j1 k# J不是的,人具有根植于潜意识的天生的敏感性。于是就会像题主这样,不了解为什么,但就是觉得这样的人不妥帖。就像我们大概也能分辨,一个人是真牛逼,还是装逼。
0 q; U% t/ z& \) k& c9 B4 r; l
. }& O8 D! V0 a2 D. q# _+ t. ~
* E% b7 l2 J, q4 q3 N当然,这类社会问题的产生,不仅是个体原因,还有十分复杂的社会原因。/ ?% o5 T  r& M  R4 I3 V/ T7 L
年轻一代,生活在城镇化发展造就的独立住房和独子时代,其成长的单元就是孤独的。
# C. P+ U' ~4 p1 u+ I! m7 C伴随着难以回馈的,父母长辈压力性的爱,和学校的压力性的成绩要求。- E$ m9 f. k4 D, q# D: D
被包办了太多的生活细节和个人选择,在真实世界中的参与感太弱,又被他人分裂的要求去面对困难挑战。2 U$ a) _3 g4 K) ?1 K2 r1 x
等等等等等,我能列出来几十条,每一条都能足以筹一个专项的课题研究。1 o" Y& f$ |. S1 k( K( \! S/ g
但是这种研究永远是滞后的,并不能解决实际需求。所以最终还是落在个人的主观个体上。' I  W5 `1 S, F' l. G5 e  H' T1 F

0 `/ c: g% i2 S6 k# [; N6 J+ c# }( U) T+ w+ N+ H5 l0 [3 _
最后再说一句。4 Q" Y; i" P% Y; B
真“独立自主“的人,2 a# w; h! v4 \
不会去念叨和标榜独立自主。* s/ e$ `/ N) x# E

  \6 v( }# G& t
2 E, o$ ~. d' K( c! B1 p% K1 M' G今日份社科小知识1/1
# D2 x5 t5 B% c6 F* @3 H; N# i4 i
: E1 t) f4 Y3 E1 z1 ?6 z 如何评价现在很多女生号称独立自主,但提到爱好无非就是旅游潜水蹦极?-1.jpg
5 a) \0 x( Q$ F3 f& {
: d5 X2 M0 s4 h5 P/ [
123472959 | 2021-9-30 03:07:3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问题就离谱。
( O+ \3 s+ W7 y6 u) N什么叫年龄到了? 到了什么年龄? 上幼儿园小班的年龄?9 B$ O4 T2 e& Z' a/ G& t7 _  Q& [
还是到了自觉可以躺进婚姻坟墓的年龄?
: {7 m. j$ E; w9 _我是非常非常不喜欢双标的人,因为反对双标,号十五天放出来又马上进去了。
6 P. m" u, E2 }为什么要反双标? 因为双标是一切矛盾的根源。4 s2 x. r" h$ f$ ]$ ^
题主这口气也老大不小了,人家女性吃喝玩乐三四十岁,你躺着玩手机左右翻滚,也三四十了。那么其中差别在哪里? 都是一路人,谁都别嫌弃谁。$ |' S8 y9 S5 h( I
你要真有能力本事财产,娶老婆还用把目标盯准三四十的? 老婆还在幼儿园养着都有可能。( v; S) r7 s" Y' f' ?9 k
人家冲浪,你为什么不冲呢? 人家旅游,你为什么不旅游呢?
0 m: w; O" a8 V6 Z时间是你的,钱也是你的,人家怎么过是人家的事情。( t) K7 H5 M0 ], X% g5 A4 W7 a
人家乐意,明天卷铺盖上大街躺着,只要不妨碍我,不妨碍市容,那就是她的自由。
3 ^' Q/ R6 G6 l  g人家能玩你不能玩? 谁逼着你存钱娶三四十的了? 6 L( l+ d- [  {9 a
张三烫头蹦迪谈对象,李四老老实实读大学找女友,你在出租屋看艺术片,大家都有光明未来嘛。
2 n1 \/ u9 i4 _3 Z0 v* i& |6 \翠花喜欢离经叛道的理发师汤尼,桂花老老实实在农村相亲,你的目标对象喜欢旅游嗨皮有什么问题吗?
0 y7 Z0 j% K1 H" o5 q' R哦,人家还不是你对象。只是你一厢情愿的把人家纳入你的潜在择偶范围。1 H! U8 O, P4 i3 b- \. _
可能在人家眼里,根本没有把双方摆在同一个相亲市场哦,这个要提前搞清楚。
& Z4 b6 H! u9 J/ x我常说,国内的人不要钻牛角尖,要把做题思维用在正道上。
5 F4 [8 w' A1 A9 c. k- C: P( U1 A你在国内人下人,找个对象要半条命,何苦? ! O3 ]2 c# o* b
人家跟你不对标,你就不要自找没趣,不要幻想人家突然开窍,人家就是一个人自己过的很滋润怎么办?8 U. o' p6 s! X
人家快乐,你也要找到自己的快乐。0 j- M9 z8 N# y
为什么非要人跟你一样呢? 那些抑郁的、难受的、被老师学业逼到极限的。6 S) v( [/ A* n( E
我希望你们都能想开,背上书包,前往梦的彼方。
; J! |" Z8 ^2 r2 W3 Z应该不需要我挂直飞东欧和东南亚的知乎链接了吧?
2 ~) k8 E/ C( @+ Z6 \不会真有人找不到幸福之路的入口吧?
2 y8 S& [+ H: c. h; q" L+ V* M" v不会吧不会吧?
胡爱民圆 | 2021-9-30 05:44:27 | 显示全部楼层
那要不然呢?你还想怎样?( @/ l7 l1 w, m" N! j2 U0 P
总不能说“独立自主”是秋收起义,二七大罢工和参加妇救会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6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06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