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k$ o# d# k! X2 ^: s
编辑导读:最近,有小道消息称字节跳动的教育板块被全部裁掉了,经多方证实,这是个乌龙事件。尽管如此,在线教育的颓势有目共睹。正在经历一场行业大洗牌的在线教育企业,应该如何生存下去?本文作者对此进行了分析,与你分享。( y* J Q( ]0 R: q0 W
% T1 U( P; r o- E& L$ I
' v+ u' P5 i5 X
" R- \! K- {5 n$ S M% A今天,有认证为“字节跳动有限公司”的人士在社交平台爆料,“字节的教育板块,全部裁掉”。经多方证实,这是个乌龙事件,可字节跳动旗下大力教育裁员和业务调整却是不争的事实。
$ P+ C" X& [8 X9 a+ p/ ?6 Y) Z
0 W2 q6 @' l/ ]8 g9 z回首过去几年,在线教育发展火热,各种教育培训机构为此投入许多财力和精力,在线教育一度被认为有望成为下一个风口,但是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在线教育行业也陷入寒冰状态。
9 T: T% o/ p1 b' k3 N1 z- B I0 `9 X5 c$ v
短短时间就从云霄之巅跌落万丈深渊,堪比坐上“过山车”的在线教育也纷纷从“走出去”变成了“活下去”,而这背后映射的是关于如何生存和改变的本性考量。正在经历一场大逃杀的在线教育,又会用什么方式救亡图存?生存下来的机率又有多大呢?% A2 w) L' Y# O; m& Q
) \+ \- G" C% c I7 o
一、在线教育从“宠儿”变“弃子”1 x+ B5 V6 K; ~( s0 h0 y" S9 t6 R
. b0 k D7 r7 t" d/ g; [3 D9 T教育行业依托于国内经济、文化环境因素,趁着崛起的新中产对教育的“焦虑”不断扩张,教育培训的红利逐渐被挖掘出来,各种校外培训机构发展迅猛。其中,在校教育部分更是因着疫情这只“黑天鹅”的影响,迎来一波暴增。
% |6 K a& ~& T. [' J& _( S3 B: F H) Y# ~
天眼查数据显示,近五年为在线教育企业集中出现的时间,成立1至5年的企业数超过13万家,占比58.13%。而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在线教育市场规模达到2573亿元,过去四年的CAGR(复合年均增长率)为34.5%,由于2020的疫情冲击加快了在线教育进程,2020年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同比增长了35.5%。
/ F6 H9 v0 e" N1 P: y% a5 `; j7 c% G n" m: G
在线教育规模的快速增长,一方面,吸引了资本的关注,于是资本源源不断的进驻此领域;根据网经社电子商务中心数据,2020年中国在线教育领域融资111起,总金额超539亿元。融资金额创下5年新高,并超过该行业此前十年的融资总和,同比增长高达267%。
4 H. ^5 G$ M5 t/ `1 h" U# ~' Z, D
3 H5 k# F3 p0 X# o. u8 o7 ~! }另一方面,不少互联网巨头也按捺不住下场,字节跳动推出了“大力教育”品牌,旗下包括清北网校、GOGOKID、瓜瓜龙启蒙、开言英语、极课大数据等。BAT对在线教育的布局主要以投资形式进行。作业帮、新东方在线、VIPKID等K12独角兽背后均有BAT的参与。
" ]& @6 @$ x# A( l, f9 `% d) @" A. k4 S" B9 @1 ^( Y
然而,好景不长,今年年初,行业风向突变。3月5日,在全国两会上,多位政协委员提议对校外培训机构进行规范,甚至有政协委员直接提出 “彻底取缔校外培训机构”;接着,3月中旬,网上开始流传一份关于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试点座谈会的文件;4月中旬,中国广告协会组织强调要遵守《K12在线教育行业自律公约》,文案内不得包含“名师”“一线老师”“成绩明显提升” 等表述。在警告之后,是总额高达4150万的行政处罚,从2021年5月初到6月初,在线教育头部机构猿辅导、作业帮、新东方、学而思等教育无一幸免。
; l; u3 L. {( p# [. }$ k! q. r! P: C! b- d' n( ^- z" [9 g7 h# ~
接二连三的不利消息影响,资本也开始大规模出逃撤退。高瓴清仓了其持有的好未来、一起教育的所有股票;景林资产也大幅减持好未来,卖出257.1万股,占所持股数的77.6%;老虎环球基金也已全数清仓去年三季度购入高途的302.08万股。4 r3 v; M+ X( U% Y/ k9 \
% l+ t X- c* q2 \6 y/ w7 }短短时间,在线教育就从备受追捧的“宠儿”变成了“弃子”,然而还没来得及反应此前的一系列风波,很快就因政策的落地,迎来了最惨痛的一击,股价也随着这以致命打击而集体跳水。一时之间,在线教育成了烫手山芋般的存在。. E+ P" P1 t+ {/ Q# [7 g& f3 z
: {, o0 _/ J, g8 w9 r9 D& u
二、政策靴子落地,股价大跳水
- s" L% n5 _5 u, J W/ q/ \
7 h- A2 S6 l& M( [( E3 d虽然此前也多次传出收紧校外学科培训机构监管力度的信号,但仍有很多人认为消息还只是停留在传闻的层面,因而抱有侥幸心理沉浸在快速增长的美梦之中。而直到7月23日,媒体传出消息,“双减政策”已正式形成红头文件,发至各地教育部门,这才让那些做梦的玩家瞬间清醒过来。
# r/ y- {8 ?+ C/ {1 e6 s! D8 T/ |/ x' L
此次“双减政策”对于校外培训机构的打击范围之广、打击力度之大、打击内容之细,史无前例。聚焦到义务教育阶段,“双减政策”从资质、资本和业务三个层面,进行了极其严苛的约束。4 E5 s4 p! o j9 P* h" l
在资质方面:文件提到,各地不再审批新的义务教育端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对原备案的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改为审批制。另外,现有玩家的日子也不会轻松,文件明确规定,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这意味着,市场不再准入新的玩家。资本方面: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上市公司不得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投资学科类培训机构,不得通过发行股份或支付现金等方式购买学科类培训机构资产;外资不得通过兼并收购、受托经营、加盟连锁、利用可变利益实体等方式控股或参股学科类培训机构。也就是说,政策要直接切断资本输血。在业务层面:文件中也提出,严禁超标超前培训;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培训机构不得高薪挖抢学校教师;线上培训机构不得提供和传播“拍照搜题”等不良学习方法;确保主流媒体、新媒体、公共场所、居民区各类广告牌和网络平台等不刊登、不播发校外培训广告。可以看到,从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师资源、教学方法到广告营销,基本把培训机构的经营点都框起来了。2 e( w" p7 s# q% ~0 @' q
: u" ^& q3 W$ }, F6 @& u0 x# i同时,文件中还提到,要统筹做好面向3至6岁学龄前儿童和普通高中学生的校外培训治理工作。低幼业务一度是新东方、好未来等教育公司的新增长点,但自从《未成年人保护法》6月1日实施起,不少教育企业迫于监管风险而下架产品。比如,高途就裁撤了旗下3-8岁启蒙课业务“小早启蒙”,作业帮、猿辅导等也都传出下架产品等消息。
% l; c0 [0 Z4 W# L0 [5 a0 i. n$ U) n
靴子的正式落地,也引爆了教育股的大崩盘。8 @; p+ k7 Y- j
5 y0 }; q; y# h% z8 X1 m. v- c- A6 V在“双减政策”发布后当天,新东方-S(HK:09901)就暴跌40.61%,跌幅一度扩大至50%,新东方在线(HK:01797)则收跌28.07%,双双创下了上市以来的历史最低点;思考乐教育跌28.53%,卓越教育集团跌21.48%,好未来跌70.76%;高途跌63.26%。投行也迅速给出反应,好未来、新东方、高途三家教育巨头均遭评级下调。
' y9 n" j1 h7 l' h _8 p& m9 y
! s' i# b+ h5 D- r3 a4 I" q# H( P+ Y( C
3 X2 `+ X6 Y( `4 Q% S
( U$ x$ @5 C- b V3 Q据BT财经统计,截至7月23日,港股和美股的教育上市公司(不含民办学校),几乎无一例外,全员下跌。在统计列表中,年内跌幅超过50%以上的公司有15家(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华富教育为远程成人教育),并且全都距离历史最高点回撤超50%以上。7 ]+ _; P ~: u- W0 c: K
" A( H0 c) l% ^: ?% h' w
在线教育尽管昔日风光无限,但是在面对政策管控的时候,依旧显得毫无招架之力。窘迫的处境开始让在线教育的企业们思索突围之道,为“活下去”争取一丝希望。
& M4 v, s- @3 e- |
4 F% r! e( G3 l) d三、救亡图存,依旧难言未来, }4 V- n( C1 V+ Y/ u" t2 p
0 F. N' N' P8 Q$ W
强监管的高压环境下,在线教育企业被按下暂停键,于是纷纷开始寻找生路。总体看来,行业内按照相似的“危急三部曲”在进行自救。- s! O' b; [$ h1 N* R# q( r8 z
# W0 U4 |/ h- S# b+ I
第一,转变业务规避政策监管风险;及早转型,将重心从K12学科类培训调整为高等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素质教育等其他业务线,成为大多数在线教育的选择,头部玩家已经开始有所行动。2 x0 X$ M$ h. X( N
作业帮成立了独立品牌小鹿素养课,并把书法、美术等课程纳入其中,将与升学考试无关的素质教育类产品作为新的发力点。好未来推出轻舟品牌,宣告正式进军职业教育领域;同时还上线托管品牌“彼芯”,进军课后托管市场。高途的经营范围新增了“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人力资源服务”“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健康管理”“健康咨询”等。对此,高途方面表示,职业教育将成为高途的又一品牌主线。
0 F# S2 ~7 o- N- P
( b% T, y3 ]# n7 \- b# P: @5 ?9 N头部玩家这些做法都透露出了想要转型的决心,而转型的阻力也是很大的,学科教师和素质教师之间还是存在壁垒的,教育机构若想转型事必要调整师资力量,这对于其而言也是一个耗费精力、财力的大工程。教育企业期待用新业务以规避政策监管风险的做法,能否得到市场认证,还有待观察。 M, H: T2 e: V7 K4 }
+ _# T* l1 g0 Z. E8 L第二,裁员以节约成本;政策监管之下难以开源,就只能采用节流了,而裁员就是最为直接的方式。近来,在线教育行业裁员事件大规模爆发,掌门教育员工排队办理离职的照片在微博引起热议,职场社交平台脉脉一位认证为“掌门教育”的员工称,掌门教育裁员 70%。同样官宣开启大裁员的还有高途,“核心动机是活下去。” 高途集团创始人陈向东 7 约 30 日深夜的全员信上如此解释“裁员”。此外,作业帮、好未来等企业也相继传出裁员消息。据AI财经社报道,猿辅导去年巅峰时期的员工规模近6万人,但如今只剩5万余人。看来裁员已经成为行业内心照不宣的共同选择。( h( n# e* x9 H- r7 G$ J
* Z- J7 c. h" ]可是裁员的做法就真的可以帮助教育培训行业脱离目前的苦海吗?只能说是有一些效果的,毕竟员工的工资压力会小一点,但另一方面裁员赔付员工的经济补偿同样对企业而言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u+ @, b) s) U
7 f8 a @( n8 Q: N' u; j! M# g第三,削减员工福利待遇;7 月 23 日,“双减”落地前一天,作业帮人力资源部发布《关于取消读书福利健身福利的通知》,目的是“降本增效”。在去年的秋招宣传中,作业帮表示公司福利包括“管吃饭、管运动、管学习”等。目前,后两项福利已被取消,只剩下“管吃饭”,即三餐。此外,另有头部在线教育企业或将停止零食等员工福利。
! O- K% l- ^# }0 D, B& @# \( h
H) g9 Y7 a7 i: W: a此前,根据脉脉发布的报告,工作幸福度最高的三个行业分别为教育/科研/培训,可能并不单纯因为薪资水平高,还因为福利政策好,而随着福利缩减势,在线教育员工的幸福感势必也会降低。幸福感下降也进而也会影响品牌口碑,对口碑造成负面影响,这也会影响企业的招聘计划。 Q% X& E4 Y2 V. i _8 w
# R" Q( H/ l a9 b, Q2 q三条看似有效的“非常手段”都是困难重重,且暗藏危机。这种情况下,真的很难说在线教育有可以期待的未来。但世事无绝对,若如在线教育行业用更加科学、更加合理的经营模式,减少资本的色彩,回归教育工作者的行业初心,未来也有很大可能会迈上一个有序的新阶段。
6 C% e3 ^: I8 b% t( f1 Z$ i* r ?2 t# ^) M4 j
参考文献:1 C# Z, _; z: I9 o
7 B$ P* Q5 S! a
《在线教育不需要眼泪》——BT财经: c+ Q/ h c' G9 L6 o9 k
d* R, q, }" t9 Z# }, O$ T' T: ~$ t
《在线教育该转弯了》——野豹财经' M+ M' Z& {* K7 s/ O
+ W; Q1 C7 V) `- Z% y; U2 I) R8 S
《密集裁员、业务调整、投资人撤离:在线教育“大逃亡”》——第一财经
8 L7 o% I- F$ A _( O, R/ R* R- j* X& d
作者:浮零,编辑:师天浩,微信公众号:shitianhao01- r# `4 i7 H$ i& j }! \6 x+ F
* D( q! t3 f. A1 ?) o! M3 C本文由@浮零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5 r2 z5 y' k5 d; P( o7 a# j! K% g/ L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