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专业或是摄影专门学校的学生都在学些什么?

[复制链接]
查看8037 | 回复0 | 2021-9-12 05:05: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已经毕业一年多。留美摄影专业研究生。
" H7 ^5 o- T4 T! e" ^我们学校摄影系的国际学生挺少,大部分是美国人。本科生拍商业作品的居多,研究生以纪实或实验性影像为主。我本科是读传播学的,读研时跨了摄影这个专业。读得很累,也挺开心,以下仅做一些个人经验的分享。* U* H3 u; c2 J' o
2 {1 k2 y# y/ l6 s6 ^: `6 W5 Y
在这里,每个人的拍摄风格、内容、表现手法都不一样。其中包括但不限于纪实、景观、纯艺术、虚构叙事等等。! x2 u! L; B# j; C. M
技术方面的授课,在研究生时接触得较少,多为选修。具体使用的媒介完全基于个人选择和拍摄项目。比如,我有同学始终使用8x10的大画幅拍摄作品,有同学使用扫描仪进行影像创作,也有同学使用大量的装置、录像、声音等来呈现影像(或与影像结合)。  j1 W) D5 r! H& L
虽然大家各自的摄影项目、风格内容都千差万别,但我们仍旧非常尊重彼此的作品,在一起讨论时,也能汲取到很多有用的建议
2 o  @6 I; l' M2 d- C
% z  v: a0 q& m- k7 n( R  g
$ w, B* s  i) \) t! s  @- K↑帮同学的毕设布展' l% x' d- d9 z3 K: g  x
/ m' X! L& U. f
我们学校为季度制学期(即10周/学期),每学期可以选2-3门课。在我看来,摄影系的节奏比较快,压力也很大。不过,也是在这种高强度的学习过程里,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发展。不断完善自己、认清自己的方向,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能做什么。5 u- w5 [( |$ ~2 ^8 h! h
以下列举一些我曾上过的课:4 n' f0 Z8 \. c9 a
    世界摄影史摄影技术与意义摄影作品集流程研究生学术研讨数字工艺I:技术与概念数字工艺II:超越视觉限制自1945年以来的摄影理论和批评方法:当代艺术中的问题摄影的推广和营销色彩管理摄影艺术I:思维能力与实验艺术微喷及其他数字印刷方法摄影研究生最终作品集5 c5 l  q- W! P/ W) J8 O
其中,Lecture的课占1/4(偏理论,以听为主,论文多),Studio的课占3/4(偏实践,以出作品为主)。
9 t% i; a( x' b) x% Z「摄影批评」(Critique)则始终贯穿在我这两年的学习之中。顾名思义,即大家一起对彼此的作品进行讨论、批评、评价。其中,课堂讨论形式的批评占了绝大多数,偶尔也有书面作业,相对来说则更为正式严谨一些。
' _( x9 W$ s3 E9 l0 s7 r: |
5 T* A. w, Q/ R" _% U) C1 W
1 D3 x# g3 M- l: f↑教授亲自示范印刷方法7 A% P5 x* ~$ e! K8 @3 V

9 }( v" l5 l: p7 F0 V% e9 d拿我们某个Studio的课来举例。' o" q1 V" a9 Z# D8 F& s
学期开始,教授要求我们每个人分别自我介绍、简要说明过去拍摄的作品、正在进行的项目等,大家彼此都会有一个初始印象。
, H) G( [* V" k3 Z) }& r* @. w然后,每人写一篇短报告,即把这学期想做的拍摄计划、拍摄目的、期待结果等进行简单的说明。教授和同学会以对你作品的基本了解和报告的内容,提出一些疑问和建议作为参考。
) C- p) S/ E. s8 q4 C" Z各自开始拍摄后,根据教学提纲上的相关日期(deadline)来进行作品展示和讨论批评。每个人使用的具体摄影工具、输出流程(数码、胶片、湿版等)、纸张选择都不相同,但展示时,都需要输出(打印)成纸张展示作品,贴在墙上,然后开始讨论批评。  J) P6 X8 ^- t
一般,摄影师先会对自己的作品做一个简短的陈述。其中包括:* K5 i0 X* `6 O9 z. Q
    描述自己的拍摄过程后期制作过程和其中有趣的经历媒介的选择和具体原因是否有影响此次拍摄的其他因素(如个人经历、相关摄影师作品等)个人项目目前拍摄进度、状态的描述和自我评价
    . U( c/ Y" B& |1 c, I6 q
摄影师陈述结束后,教授和同学们则会参与进来,先后发表自己的观点,形成讨论。
& T- E6 k4 d7 ]+ E" b$ S) U3 G( q
& N# x- v5 [* g- D! q- n
/ Z3 \" E# z4 E7 z) H. t0 a2 V, T* K↑正在进行的作品讨论
! Y! R3 ^; E3 E8 A! H  w
9 G, L3 d* E& @# }+ G+ e% C7 k讨论的话题主要集中在以下:
  E" v2 ~2 @+ [. O* F( g4 _
    你在照片中看到了什么作品传递给你怎样一种感觉、你觉得这意味着什么你觉得摄影师在拍摄项目的进行中作出了怎样的决断你的感受和摄影师本人有何不同摄影师为何会做这样的材料(媒介)选择、这种选择是否符合作品的表达你觉得作品的艺术或社会价值在哪里、并解释原因(情感上的共鸣)你觉得这组作品的重要性是什么说出你认为作品的长处和短处、即需要改进的地方并提出可行性的建议等等6 F; U3 P- q8 t5 O7 |1 K
以上讨论的过程中,大家也会根据自己的观看感受,再进行一些延展性的提问和沟通。
: [! N5 F. U1 c2 W9 Q- A6 l那种交流的氛围是很好的,能感受到每个人都很关注你在拍的东西,他们会在尽力理解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想法,因此总是能得到“fresh eye”所带来的新思考。大家都非常努力踏实,乐于彼此分享和帮助,也很互相尊重。
3 r) K* X2 J4 B' T
+ k7 d) t9 k' v3 m3 I; L% L' K9 b/ `9 w3 X) ]9 f
↑和教授、同学互换个人作品留念
* p* _2 W9 H% U" g3 t
# j3 D& E3 q: ?0 i摄影在某种程度上非常主观,每个人的审美、阅历、生活环境不同,造就了他们看照片时的角度和切入点不一样。; i6 x$ L0 w  q0 w" e: p  }
当他们提出反对、疑问、不解时,会让你思考是不是哪里出了问题、哪里需要改进。有争议从来都不是坏事,能得到不同的评价也是一件很难得的事。但与此同时,也不能盲目地听从别人所给予的论断。& y) \+ h5 p% T' G
我的教授这样告诉我们:作为作品的主人,摄影师最重要的还是跟着自己的心走。只要你清楚自己想表达什么、确定自己要怎么做,那就继续进行下去。因为只有你才最明白这个作品有着怎样的意义,只有你才是最在乎这个作品的人。作品是属于你的,而不是任何别人。有些事,还是需要坚持自己。
/ K1 h' X& T# z1 W! f- p0 o我觉得,在我们摄影系里,除了有世界上最好的设备和教学环境,还有教授们所给予的足够的个人成长和发展空间。学生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而教授们要做的,则是确保学生们在通向梦想的路上走得更好。6 e0 T& Z2 F0 l
$ k+ ^: w' [9 C
, I9 J2 u( |% m2 p
↑教授请我们去他家里一起看他收藏的摄影书
2 q* i8 a( @% e' m! s
. }% l+ @2 d  M: W5 \2 S# K1 U摄影的理论学习有时候还是挺枯燥的。之前也挣扎过,很不解,为什么一定要学摄影史?拍照就好了啊。还有那么多资料要看,那么多论文要写,一下子让我觉得摄影不快乐了……
1 S- p- H0 e( T# H这种想法也是在我上了世界摄影史的课之后,改变了很多。通过摄影史,我清晰地了解到摄影发展的脉络和进程,更加贴近那些传奇一样的大师们。这丰富了我的思想和认知。
9 l# V$ v# C% e; m% ]. x/ V) T; C' A  o8 P$ q  |
8 A" s5 q% q0 z+ c
↑在Inkjet Lab做输出' U! @1 A' x% c5 @& R8 q

2 K9 {/ ^3 a! C  P! R) c我开始读摄影后,对其历史背景的匮乏,导致我暴露出了许多“短处”。主要体现在:摄影语言的表达、读图能力、评价能力等等,都显得力不从心。
- a1 N) m0 [9 @我一共上过两节和摄影史相关的课。其中所读过的大量史料和相关文章、写过的图片评论、做过的研究等,都对我帮助很大。它开拓了我的思路和眼光,提高了我对于作品的理解和感受能力,也激发了我的创造力。
# u3 U9 `) J% Z8 p3 D" t4 M$ C
0 f/ V8 L$ w, f. S
8 N# K6 U  L* s( ]↑教授给我们带来了他过往学生制作赠送他的手工摄影书
! ?. D- T5 f/ r- K& ^. y7 q& ~0 D% }0 d( z! c
举一个例子。
1 l- N; B1 P! m' M% t" v! b( \4 t上过一节世界摄影史,网课。除了课本以外,还有大量的额外阅读材料。每周要写两篇短论文、四篇评论。期末要求的研究项目内容是“一个当代摄影师+一个具体的研究主题”。) Y2 G: D9 B! J: K" E
我选择了Alex   Webb(最喜欢的纪实摄影师之一)。内容上,我先简单介绍了摄影师的背景、作品特点、色彩和用光等。
% E$ H0 Q- w$ B在教授的启迪下,我还加入了更多思考。比如:
8 L) @1 S3 F% Z+ \6 @5 U
    谁是这种摄影类型的先驱?所谓的“纪实摄影转折至艺术领域”代表了什么?为什么如今的纪实摄影与艺术的关系要比以前紧密许多?为什么Webb的作品有着史学的重要性?还有哪些跟他风格类似的摄影师?……
    ( T( A' S2 v1 k% s6 h- B" \
一切都与历史紧密相连。当结合历史看问题时,也就不知不觉更为深刻和全面了。
+ U2 w1 C+ v1 q" ^
$ E6 Y3 ?" r$ O5 c! ]0 T% F
7 V$ O& z% a# Z/ |+ q, y$ J  g  v↑徐冰老师的作品2015年在我们学校的艺术博物馆里展出2 q; q6 v  ^. k

7 Z& A2 m& z$ k+ Z) e还有一些我认为可以帮助提升摄影感受和认知的方法。比如,多看优秀摄影师的作品(包括他们的作品陈述、相关访谈等等)。大多数摄影师的个人网站上,都会罗列着自己的主题性拍摄项目,并以系列组图作为展示。
+ `6 o% c0 I  R7 M  W0 ~1 c看作品需有“全局意识”,从整体去体会。如果喜欢某个摄影师的风格,初期可以在构图、用光、拍摄对象上有一些模仿,但同时请想想自己为什么要去进行这样的“模仿”,通过这样的“模仿”能带来怎样的启发和帮助。带着思考去练习,慢慢就会形成自己的风格,就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那条路。" s, O% A, _& q) e$ X
阅读摄影师的作品陈述和相关的专访等也是很重要的。# u9 P# t9 E* c+ ^- o: |/ w  D
一般来说,摄影师网站上的陈述不会过长,但他们会写明创作动机和背景、意图表达的理念和信息、所做的相关研究调查等等。" N1 B% Y3 Z- d9 Q2 t
对于摄影师访谈来说,我觉得会更接地气儿一些,更容易让观者通过问答形式而贴近摄影师,也让观者可以对作品有更深入或全新的认识。
" q7 z1 r6 Y! }) m- c9 I
  j1 \4 x% ]. I1 B
$ O, t5 ?& }4 l- m- A3 ]↑摄影群展(学生作品)6 U7 F: Z4 \+ b4 y

, A$ \0 H5 x) A4 n/ w; B4 g( w同样,看展览、听座谈分享会、参加Workshop和相关活动等等,都可以帮助自己开发更多的思考空间和角度(这也是摄影系学生的日常娱乐活动之一啦)。也许并不能彻底领会摄影师的表达意图,也不一定完全理解作品。但带着一些思考去看,仍旧会得到收获、增长见识。如果不去看,未知的永远只能是未知。0 s' F. j4 {/ P' }$ c  b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对于生活的见解和思考也会更加深刻,这一点,同样会体现在摄影上* g0 [" l- K5 }7 M; R
摄影并无捷径。​" g5 L( J! M! R  j3 I5 l) T

" K! M' P" ~& I: a. ^! Y' ?' |9 x* R* e5 J% r6 _
↑做艺术微喷,比较不同纸张的输出效果$ ]4 \( R4 ~4 Y, k6 \; X+ L

4 V% A9 B7 Q( {8 ?最后,分享一句我们教授在我毕业前最后一堂课上说过的话:( A, Z  ]* k* F0 E, q* {
列出在过去十年里,你最喜欢做的5件事情,然后围绕着它们来生活。$ v3 ^0 d& c4 F1 L  d8 p
按照你们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生活,去做你们所热爱的事情,你们才会觉得快乐,人生就应该这样。

: W  t8 S7 D/ ]
! X' q5 \5 V7 c& M7 d7 @/ I4 m- b- O# w! E$ V/ z! I
↑正在用铂金印相法冲洗照片- P+ H/ k) G/ G; g" e

4 g0 f% v1 {/ G& A5 g+ \: I
5 p4 a+ c+ {* F. A↑一堂传统摄影技法的选修课,有研究生也有本科生
6 a6 z9 C6 `4 `" H: q3 _4 e( e
6 u2 b5 C/ U; {  m  x9 B0 ]3 [# a5 Q2 e
↑显影啦~- m  Z: Q7 z" r+ R% Q5 g3 `

% Z! [1 d9 X. H4 r0 \7 e! S# C* @1 ~  ~! `% z# T7 y* j
↑院系鼓励学生多参与摄影比赛、展览,参展之前需要来做收藏级装裱4 R& D' j3 J% q" w! ?; l7 ~4 w

+ X1 K8 u4 \' m) a! ~& J5 u
% H& F1 _; U3 ^# Y( T& t↑艺术家主题分享会  i" l3 f6 |& _$ D( Y5 f

9 W. Z! H$ ?: \" O% ]% L0 J; T* p3 o' `1 r9 x3 ?, A: i
↑每学期期末最后一堂课基本就是high high high,一边吃东西一边聊
/ [% w4 x* c6 n1 K/ C; Z* n+ u; w2 D) Z/ U
2 B' ]: ?0 P8 x$ s4 d3 z! c
↑摄影系的师生小聚会
  v8 l, {3 A9 [! ?( ?: a+ i9 o; a

+ }- D" R; d4 t' h) |↑摄影系的师生小聚会6 ]! o$ A, s* \  Z4 e6 d
2 N6 _- ]( T6 ]* O* I; B, a
微信公众号:hsyphoto
. f8 X5 I! Q( `& x* M2 o' W6 O微博:Sina Visitor Syste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11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11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