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汉语方言: 花销只是打印一些资料,买一些电子书籍/论文/PDF文件,和其他爱好相比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但保证高端,小众,有格调!
8 f' \$ `4 ^/ h+ _8 o M+ ^/ T2 s6 `; z9 O- t2 i
从我出生到现在,我有过形形色色的爱好,大都是三分钟热度,有时纯粹是跟风,有时就是想显得自己与众不同,但我真正坚持下来并有所作为,且在圈内还算混的开的爱好只有一个:研究汉语方言! (其实我觉得研究这个词很不妥当,我们远远达不到研究的层面,但也只能用这个词)。我愿意为它花时间,它也是个值得我付出的爱好,是个健康向上能学到知识的爱好! 可能在有些人眼中它很low,毕竟它不是一个随时能拿出来炫的技能。但在我眼里,研究方言和跳街舞,弹钢琴,玩悠悠球一样,炫酷至极!
6 }, ?- _/ }$ h& m0 [! T
' Z- t t. D2 I R$ o2012年入坑,到现在整整7年,我对汉语方言一直无比的热爱,爱到发狂发癫! 在圈里摸爬滚打,受过地域歧视挨过骂,也会因为还有那么一点的语言天赋被人赞扬,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经历的太多太多,我觉得是时候总结一下,这几年具体都学了什么,做了什么,以后还打算做什么。
/ \4 i% k6 q8 v7 \9 L
! h9 d. P7 J5 K- s- G①学会了国际音标及五度标记法,能够通过方言词典/方言志自主学习当地方言。$ ]8 G8 _) d3 o3 w
" ~6 y$ s* ?$ i& k S8 Z; L②大致的了解中国有哪些汉语方言并能够自主分辨出大部分的方言的所属区域。提到中国的任何地名都能知道当地有哪些方言。8 l7 ]8 z q: P# [7 @
3 _6 _; @! M8 S* s# g( E③了解各大方言区的关系以及汉族各民系之间的恩怨纠纷。
2 d0 u8 O# q9 i: d3 N( u% Z, O/ P* d [8 f2 R9 Y3 h# F2 C
④将自己从小说的“乌鲁木齐话”和“上海话”通过词典的严格规范达到了较为老派的发音。 z* _/ I/ G4 M' L; P
8 `: R2 R$ j! \; \. M: w8 _
⑤努力学习了几种自己喜欢的汉语方言“南昌话,苏州话,常熟话,成都话,广州话,天津话,扬州话”水平参差不齐,但都是认认真真学过的。
/ U W0 ?1 a8 i8 U& m+ a# N* W+ Y4 E! V8 W- N2 y9 R+ G! Y
⑥知道一些基础的音韵学知识,能够分析一些简单的语音问题。+ C; D9 n' |' v+ B; f+ |7 B# y
/ x/ j/ m& H" @: l. W
⑦学习并自主推导了一些方言正字并运用在平时用方言进行写作的时候。
; X8 A) Z$ X6 ]9 `0 g8 ? {- }! O( h- a- Q& p5 o6 Z
⑧帮助朋友打各种方言的同音字表,制作网站" }1 ~$ D9 s8 f# e
% T, E. T' e" @4 g
⑨和大佬一起构拟出“古赣语” 分派南昌话
( S1 A6 B }; _( N9 J" z" K2 i3 v( x* a9 A
0 X' [2 e. s. s. y
上述每一项,都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脑力,但我无法控制我自己,汉语方言是多么优雅美丽而厚重沧桑的存在,是我们汉民族共同的文化财富! 它的魅力实在是太大了! 以至于我无法自拔!
- @! C8 {( r3 U% `. {( K) F$ w; I3 b# v+ h; e0 H
发布于 01:56・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