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准确科学地发现孩子的兴趣和天赋?

[复制链接]
查看3890 | 回复0 | 2021-9-9 01: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俗话又说,天赋是上天最好的礼物。一定要善待。  A9 ]/ W6 D: |) ~: H
可是,如何发现孩子的天赋,又如何发现孩子的兴趣呢?孩子今天对着音乐拍手跺脚,明天对着蚂蚁发呆,真是搞不清她的兴趣在哪里?也不知道她会擅长什么?发现这个素质点,需要多久?需要多少工夫?
) y: P4 [* D) d--------------------
* J% B& w$ Q9 k4 q0 A2 [5 z1 E2 L/ _( m# J" n补充:有答主提到当今父母的望子成龙心态,这与本问题是两个问题。本问题是希望能让孩子按她/他自己更好的方式发展,而不是按着父母指定的方式去发展。比如,谁家的孩子会钢琴啦,自己家也要学。那得首先搞清楚自家的孩子适不适合,有没有兴趣。只有一定的天赋(70--100分)和一定的兴趣(70--100分)相结合,自家的孩子才能快乐地成长。
牧童哥泼 | 2021-9-9 06:56:12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才是发现孩子真正兴趣的科学方法?
8 P9 X# P! M' O; x  P* R
' B! i; F8 F7 j) W; Z# V/ d# T$ D1 B+ K+ Q  |/ o  g7 a
如何发现孩子真正的兴趣?如何避免埋没孩子天赋?如何科学地培养孩子的兴趣?你想知道的,全在这里了。

" O) u8 a; `* H4 h4 S2016年,美国有一位才上幼儿园的年仅4岁的小男孩Evan Le由于精彩的钢琴表演而震惊了全世界的父母,小家伙连钢琴踏板也踏不着,就能弹奏莫扎特、巴哈的音乐,还会自创歌曲。如痴如醉的弹奏,让父母们难以置信美妙的音符来自这样的一个小人儿。无数父母羡慕Evan的父母发掘了孩子的天赋,发现了孩子真正的兴趣所在。0 }$ y" b3 l, r0 K& k+ u

- Q, z3 U$ I6 ?. Y2 U1 {最近有一位妈妈留言说,给女儿报了芭蕾舞蹈班,觉得孩子喜欢跳舞,但是报完后她就有些后悔,家里人觉得孩子的语言能力不错,希望让孩子学语言类的兴趣班。她很纠结,总担心自己会找不到孩子的真正感兴趣的东西。很多父母在给孩子选择兴趣时也有类似的迷茫,常常担心埋没了孩子的天赋。怎么办呢?# j, v6 I5 `+ V8 F( L
1 f0 T5 k& c6 g) G
* ^  ^% I; |2 i
如何准确科学地发现孩子的兴趣和天赋?-1.jpg
7 h& b! S& T) |% Z( r
- g. C, D- Q) x( d. P" L' \天赋自测到底靠谱吗?0 u4 Y6 g% i5 p& A1 s2 G3 A
3 w# |9 H6 D1 h: A
▷先说说天赋基因检测1 @, z- N5 h) y1 l% j! `
  Z: y7 g& d2 y; e- R% m9 w0 c
去年有一段时间非常流行的基因检测天赋法,据说只通过检测孩子的唾沫或血液,便能得知孩子的天赋所在。靠谱吗?. f$ d$ {( t% @, O0 [& _
9 G9 j) ?; r; n/ }) x  C
美国认知科学家Scott Barry Kaufman在这方面是专家,他一直在尝试寻找到底人的哪些天赋和兴趣是由基因决定的。结果他发现,实际情况比这个复杂得多。决定一个孩子的兴趣的,有时不仅仅是基因,还因为这个孩子所处的环境,有时孩子的心理也会有影响,更复杂的是,环境也常常会影响孩子基因的表现。即使一个孩子天生携带画画方面的天赋基因,有时因为环境的原因,也会让孩子在心理上排斥,从而导致画画也不能成为孩子的兴趣所在。
% _1 O2 u2 T' x8 P8 v1 b; J, i7 Q8 f
& D* F7 K7 P/ J) L$ r, H; L' z所以,单纯通过检测孩子的唾沫或血液决定孩子的兴趣所在,往往只是顺应了着急父母的心态,相反还可能有害。倘若一对父母让孩子做了这个检测,发现了所谓的天赋,孩子打心底不喜欢,却被盲目崇拜的父母逼着学,那么最终结果很可能是悲剧一场。
( l8 N% k  o. }! i
: z7 k7 q, _& i' T0 g* O. F/ L* g3 L
如何准确科学地发现孩子的兴趣和天赋?-2.jpg ) P4 I& J6 N7 _2 C
, A; ~3 m9 A. A% A; l
▷耶鲁的一个天赋自测表1 W9 f1 [- Q& z3 |3 r* ]

  U4 R1 d# _5 D" X# q. N2015年,美国耶鲁罗伯特.斯滕伯格提出了一个儿童的天赋自测表,说通过观察孩子是否有相关行为,从而推测一个孩子可能的兴趣。由于文字较多,幼儿说把这个表格的详细内容以及自测方法放在了文后的“阅读原文”处,有兴趣的父母可以阅读,也可以直接回复“天赋自测”查看。  u. [4 z$ [* w
! ?$ E$ N( u7 i$ |
对于天赋自测表,幼儿说建议可以参考,因为心理学上对人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判断,也常常通过观察人的行为得出的,有一定的理论依据。但是不建议以此作为标准,把孩子限定在一个父母人为设定的小圈圈中,因为年幼孩子的兴趣常常是动态的状态,就像一个人的心理状况一样。
7 G. Z5 G* H4 I+ _  D# W# W* B* a! ~$ B+ R. S' Y
& W# _+ Z; ^& ]; t  k& `; N
如何准确科学地发现孩子的兴趣和天赋?-3.jpg
1 A2 q3 Z* U/ f3 g" D' _% e
7 t% q" D- z- ~% K英国著名数学家James Clerk Maxwell,小时候父亲一开始让他学画画,但是父亲发现,小家伙在画中,无论画出的花瓶还是人物都是几何图形,所以便直觉地猜测,孩子应该更喜欢算术。果然,孩子一接触算术便爱上了。
: q+ d: n/ M. q0 X2 r) j9 W
7 Z# R* f2 k; {又如美国华裔设计师吴季刚在小时候,作为小男生钟情于给芭比玩具娃娃穿裙子,被妈妈发现孩子可能对服装有兴趣。; t( W* E8 O/ u& l* i+ S- C

/ Q/ y. N5 N8 S0 s$ M' I/ Q所以,有时父母从孩子的行为表现也能发现孩子的兴趣所在。
& t# L+ ?3 G; d; q9 N7 c/ x- q$ T$ B# U
不过,这种“发现”也常常具有疑惑性。有经验的父母往往会有类似的遭遇,比如一个孩子看到别人画画,便跟父母说喜欢,结果父母高兴让孩子去学,孩子上了几次就说不喜欢了。这其实是正常的,大多数孩子都会这样,无数父母不知道根本原因,最终结果只是浪费了钱。2 G* b  h/ Y, ?
+ b3 F2 t( e% Z  F$ r' E! X
! M( E. E, C# n: u6 f+ `- X
如何准确科学地发现孩子的兴趣和天赋?-4.jpg 4 K. g& `- K/ }9 N( i$ f" N* j: Q

0 m5 {, e' H- Z. T3 @其实,科学的幼儿兴趣发现/培养有两种方式:% }* K$ K6 \  F

/ @  n2 a. j6 c1 |8 k▷第1种:让孩子多尝试、多接触! h0 X1 F" z) Z% Y6 r; s

, f9 [  w) d  ~8 }+ O5 o前面提到的钢琴小王子Evan Le也是相似的路径,凡是Evan Le喜欢的,父母就让他尝试,只要孩子提出,父母就会想办法完成孩子的心愿。, d, O! s+ V* N1 {: G

( n7 ]: M: G" x: g5 n美国心理学家Dennis Coon经过长期的研究发现,成功者们的第一步,都是童年时父母们让孩子们多接触,即使他们一开始表现平平,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浸,有些孩子会在某方面得到的进步非常快,这些父母便由此猜测孩子擅长这方面,或者喜欢这方面,接着便会为孩子找来专业的老师或教练。因为“进步带来成就感”常常是孩子内在驱动力的源泉。) S' z( c  Q4 a" n. W  K
1 |& L6 j) H0 _' G4 h- T3 Q" U
虽然这是个“烧钱”的活儿,有时候父母让孩子尝试了10个兴趣,也没能发现孩子真正的兴趣所在。但这不失为一个发现孩子兴趣的好方法。$ s1 A$ M, t* k- K) l8 Z
7 S& w  p* Z, G! t4 T6 }& X: ~/ Z1 e
值得一提的是,上面提到的耶鲁天赋自测表的最终推测建议也是多个兴趣的,所以父母们还是要让孩子先尝试。( I/ @; q1 F' D4 r0 z: ^- y3 c

& \4 `- J& C/ C) A" s( F9 M4 B0 ^; _3 ~, z5 B; c
如何准确科学地发现孩子的兴趣和天赋?-5.jpg
+ a4 y6 H% I8 K9 H) W6 H  f2 ^  s8 @) s% @
▷第2种:为孩子营造一个环境和氛围,让孩子喜欢上
5 M& T: ^6 H' G6 J/ w8 `7 c! S, H4 V' u* d
童年的莫扎特、阿法狗人工智能设计师Demis Hassabis也是典型例子,莫扎特的父亲常常在家创作歌曲和弹钢琴,Demis Hassabis的父亲和叔叔喜欢国际象棋,他经常在一旁观战。更让人瞩目的,当属匈牙利心理学家拉斯洛.波尔加特意培养出三个国际象棋冠军女儿,这位父亲对国际象棋只懂皮毛,但他会在孩子们小时候每周两次带孩子们到象棋俱乐部溜达。我们身边也不乏那些孩子幼年时期常年跟随父母进出画室或音乐厅的,继而对美术或音乐产生兴趣的例子。$ t# P+ i# u( C4 _' f1 u( @
% H# t, l/ g  _9 g2 Q
当一个孩子经常在一个特定的环境和氛围中,自然会对那个东西产生亲近感和熟悉感,然后孩子们的关注点就会更多地往这个方向转移。倘若孩子从中发现了有趣的地方,尝试后发现还不错,那么兴趣便培养起来了。
& k: j' C  C7 J+ I  h& t- e) h# y9 }% t9 W; R: ^
6 Z& b7 x( ]4 ]2 X9 A8 r) j
如何准确科学地发现孩子的兴趣和天赋?-6.jpg
; V* p% V2 [# w# w4 v& H
$ x/ i* D( ^9 ~. w1 @▷想让孩子有极致的优秀,为啥常常是兴趣驱动?
1 ^. l, V* d/ M/ |, _
0 v5 ^& |* [& s美国弗洛里达心理学家安德斯.艾利克森经过长期研究杰出人物成长的经历,发现这些优秀人物在童年时期走向杰出的第一个阶段是“兴趣”,所以想让孩子有极致的优秀,兴趣是根本驱动。因为任何一项学习,到了高级阶段常常是枯燥无味的。
: l( y( t1 Z* M) s6 J3 Z- O. P! y4 i
, j) K6 q, u# B4 L: j5 Z: Y美国一些专业的音乐学校,练习到高级阶段,总是不停地练习一些枯燥的音符,倘若让别人听出孩子正在弹奏一首曲子,这个孩子便会受到批评。如果没有兴趣,很难让一个孩子如此长期地坚持。
# k, R" V# f; D, ~% I+ u7 C5 A( e* s( }& M
美国有一位篮球教练这样回忆一个孩子:当时这个球队落后20分,离比赛结束只剩一分钟,其他孩子只是在“例行公事”,唯独有个孩子仍旧全力以赴,看出这个孩子对篮球发自内心的热爱,这个孩子便是迈克尔.乔丹。
) T9 C5 W2 i2 E6 c7 z; V- p3 M1 j# K1 p9 Y, s
2012年德国有一项针对孩子数学成绩的研究,研究人员通过对3500名孩子调查发现,那些高年级的数学成绩优异的孩子,常常是因为兴趣驱动,而不是智商。7 E( T6 E$ }1 Y; C7 T
+ C# E6 x& h" M) f- A0 r
0 n1 m! |, _8 O: ^/ k
如何准确科学地发现孩子的兴趣和天赋?-7.jpg
+ f; d; H* ]. N& c; l4 N: e! o
4 B- {" q  \+ m! ~4 Z所以,父母想让孩子在某个方面有成就,发掘或培养孩子的兴趣必不可少;如果想让孩子长期从事某个事情,那么先让孩子有兴趣,孩子未来才能把事情做到极致。倘若父母们说,什么也不做,让孩子“纯天然”成长,这种情况也不用担忧,因为很多例子证明,孩子们长大后往往也能自己发现兴趣所在。只要有兴趣,多晚开始也不算晚。
: G) E! Q4 t7 ~" M3 [
1 z, F8 s& ^% F; M* D. `不过,如果父母有“孩子喜欢啥便学啥”的魄力,年幼的孩子刚好又表现出喜欢,那么何乐而不为呢?再加上父母如果学会了上面的一些科学方法,事情便容易多了。
, A6 j2 i% m: W1 z/ H7 ~0 }3 O( i
1 P3 ^: W) T$ d. n本文关键字:兴趣培养、兴趣发掘、早期教育、母婴育儿、家庭养育
葱丝瓣酱 | 2021-9-9 15:50:27 | 显示全部楼层
Mission Impossible.
& i% w5 t! ?7 n. R) v  j, ]+ o& W+ L, c
能早早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的人是幸福的,不过晚一点知道也没关系。倒是这个问题折射出一种焦虑:万一孩子输在起跑线可咋办! 这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是平凡的大多数,那种听过一遍曲子就能拿玩具钢琴弹出来的天赋其实你很难“不发现”,不要担心错过了启蒙关键期埋没了天才,绝大部分孩子都不是天才。另外,过早的走上某种专业发展道路其实挺可怜的。所以,放宽心,让孩子高高兴兴的玩就很好了,尽可能让孩子多点机会接触各种不同的东西就行了。
火尖诳 | 2021-9-9 20: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知道吗?大名鼎鼎的科学家霍金,小时候居然是个「学渣」!
! q2 q" ]3 T1 d! u* \5 f9 v3 e他在班里的成绩从来没有进过前 10 名,作业总是「很不整洁」,经常把东西拆散又装不回去,老师们觉得他「无可救药」,班上两个男孩子用一袋糖果打赌,说霍金永远不能成才。
+ |+ z9 n0 Q5 W! R: N2 x他的父母并没有因此而责怪他,父亲看到霍金从小对万事万物如何运行非常感兴趣,就亲自担任起他的数学和物理学的「教练」。后来,霍金成了享有国际盛誉的伟大的物理学家。
4 ^; E/ m) o* k! I  z1 X$ j真正的赢在起跑线,不是赢在同一条起跑线,而是赢在选对起跑线。; B7 O; p' `$ F, B! J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小时候的学习成绩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未来发展,「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反之亦然。小时候的学习成绩评价标准比较单一,大家都要学习相同的学科、做相同的卷子。但是,到了社会上,大家却是从事不同的职业,走上不同的人生道路。如果父母能早点儿发现孩子的兴趣与优势,并提供足够的支持和帮助,就可以让孩子从小找到自己既感兴趣又有优势的「赛道」,这才是真正的「赢在起跑线上」。8 J7 J9 K1 I1 U6 A, s3 I' |: W' d0 B7 I
微案例:爸爸,我喜欢画画……
4 O( ^1 q- c# d& S! V4 T9 H, v9 o& F. a4 X: X
在爸爸妈妈推荐的几个课余兴趣班中,小米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绘画。小米不仅能很快完成老师布置的画画作业,还把画画当成了一种放松的方式。比如,每当她做作业累了,她就会在草稿纸上随意勾勒出一幅简笔画或者卡通漫画,让自己放松。
  Y  h7 A6 N+ L3 Y0 R6 b小米送给好朋友自己创作的生日贺卡,精美的画面、绚丽的色彩加上漂亮的文字,让好朋友爱不释手,直呼:「小米,你送的贺卡太好看了,是我收到过的最漂亮的贺卡!」* ?8 s4 h' }: u
7 h/ |$ ^- U' }: D! ~
如何准确科学地发现孩子的兴趣和天赋?-1.jpg + V; W$ q% m7 C/ z$ R
小米的手绘贺卡3 Q. N6 X. p7 ]/ _* z/ z: ?/ s
在学校,她负责班级黑板报的设计,为班级赢得过全校「黑板报设计比赛」的第一名。小米常常告诉父母和老师,自己的梦想是当一名时装设计师。- {0 A* l, d; |
小时候的小米对绘画就表现出了特别的「偏好」,所以小米父母对小米的绘画偏好特别重视,给予了强化培养,帮小米制订提高绘画水平的目标与计划。现在的小米,在绘画上已经小有成就,拿到了全国绘画金奖,她现在的梦想就是将来要写一本配上自己绘画作品的书。
- f- x! Q8 R* b6 A' o一张表帮你发现孩子的天赋点0 ^7 b$ R5 j" X6 N0 h7 c( r8 k8 u
. c. X/ \" H& m7 ]7 x4 b' m6 s
家长要想发现孩子在哪一方面更有天赋,可以用「兴趣—优势」对照表来观察。
$ G3 L+ d% E+ S% k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I: |1 a/ f( |
天使angel0 | 2021-9-10 05: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婴儿可以花一个小时玩弄自己的手指,玩弄一条绳子或者一个纸袋子。,我们经常会觉得他们很无聊、很乏味。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真的很无聊!
% s. p' I+ W4 b) H8 y, r' Y# G孩子本质上是一个学习机器——他们会不断的去寻找和探索未知,来收集更多关于这个世界的数据。- t9 U1 c* I3 l1 L% u$ {$ O! |3 k
5 N/ S2 r  B8 q5 F$ i

* W4 y! r/ ?0 b9 V
Celeste Kidd,伯克利大学的发展心理学教授。
她的一次研究表明孩子总是会去寻找对他们的学习来说最为有效的学习材料+ H2 g  `; G9 E$ C( ?
该研究使用眼睛跟踪设备来观察孩子在观看视频动画时的注意力分布。* o* C0 q3 G% ~0 u4 F4 J7 ?: e& L5 N
结果表明,当屏幕上显示的物体图案变得太容易时,这些孩子就会失去兴趣。而当图案序列变得太复杂时,他们也同样会失去兴趣。孩子总是试图去理解这个的世界,他们会去积极地从周围的环境中寻找“有用”的信息。
对孩子来说,什么是最有效的信息呢?" q* B+ v& c9 @' C% S) Q, z" M- w" _+ c
答案就是即不简单到另人无聊,而又不复杂到另人抓狂。3 J+ Y/ t9 f$ E4 o+ J" t- U5 e' [0 e
就像之前说的,孩子是一个学习机器,而这个机器有一个内在的机制。: \1 m, g: A: I" }7 B& G; A
这个机制可以让他们不在没有学习价值的东西上浪费时间和精力。0 f1 c8 X( o' l( z& B# F6 [
孩子天生就会去寻找新的、有趣的东西。1 J! ]3 c3 G) I5 W# s
比如,当他们学会爬的时候,他们会很高兴的爬东爬西,探索并寻找新的东西来摸、来咬、来摔、来扔。对于一个婴儿来说,有时仅仅只是看着事情的发生,就是他们学习和探索的方式。
: U$ x5 q0 W1 {! G8 j4 n2 J

; T( c3 j" S2 t6 d$ ?' H# r7 u5 \但是,如果他们遇到了他们已经无所不知的东西的时候,他们就会对它失去兴趣,然后去寻找其他的东西。
$ ?$ Q# c# v5 A! U- P
比如,如果我们把孩子一直放在同一个地方,他们就会开始觉得无聊。这就是为什么在美国,许多州都有一个叫日托法,规定婴儿一天只可以在婴儿床上呆多久。
不让他们去探索这个世界不利于他们的发展,同时也会导致他们很无聊,而无聊最终的结果就是哭闹。
; |$ J+ G  T( |: c& D! O$ T8 t+ ?4 B6 a如果一个孩子在同一个地方呆得太久,他们就会伸出手臂,向大人示意他们想去探索一些新的东西。
- Y& d) o! s, X+ z2 F" C! N- ?1 Y$ I9 {" B: A6 n
& e7 r) Y% {# `1 |$ X- v  \
9 a- d) m, k& J7 {6 v' R# T
好消息是,因为孩子经历的世界太少了,所以治愈他们的无聊相当容易。
: _3 ~( ^7 m! f但是,这并不是说我们给孩子任何他们没见过的东西,他们都会感兴趣。就像文章开始提到的,这个东西需要即不简单到另人无聊,而又不复杂到另人抓狂。  J3 j8 H* n7 [9 ], _! Z
也就是说,他们需要一些“背景知识”
2 J; P( Z8 ^. u; b* k' D
比如,勺子、碗碟这些东西,他们对这些东西有一些背景知识,但又不完全的理解。
这就是为什么一个普通的车钥匙会特别吸引孩子的原因。他们每天看到自己的父母在寻找、携带和使用这个钥匙,但婴儿自己还不能很好的理解它的实际用途,这就使探索钥匙对他们来说非常的有意思。
! K! B5 c( X5 b, k9 V! H
+ ~8 m' L2 q" j$ k
# }3 _/ @- F) N5 A# e/ [9 Y" ^! a8 k! l% C3 e# ~
以上提到的这些让我想起前一阵有一个妈妈问我为什么她2岁的孩子会很喜欢玩插座,应该怎么办?
$ Z3 t; l5 I- V0 Y3 A0 U家长都知道,插座是很危险的东西,我们一直在防止小孩触碰甚至靠近,但是不让他们玩他们就会哭闹,应该怎么办呢?! B5 B( ~' e: Y5 ?" f$ G" Q# s
其实用以上观点来考虑这个问题的话就会变得一目了然。% G# P( W6 @! j* z1 m' `. D+ V0 X
首先,孩子为什么会对插座疯狂感兴趣,那是因为插座进入他们感兴趣的范围了——即有点背景知识,但是又很神秘。
' Q9 E* Z; j9 P) Q每天看见大人们在插座上插个电源,然后又神神秘秘的不让他们摆弄。
" |# U, W: O5 O0 O" g1 a5 D) N
“这简直就是世界上最有趣的东西!刺激!”
其实,从孩子的角度来看的话真的完全可以理解。
- c, ~2 A- r6 `但是如何应对呢?就像之前说的,如果他们遇到了他们已经无所不知的东西,他们就会对它失去兴趣。
- x7 l& {- \7 E) w2 i& m0 G; t9 x! w所以,我的推荐是从某宝上采购一些插座给他们尽情享用,同时向他们来讲解这个东西的用途和它危险的原因以及后果。) A* h* D. W9 j) t* s  _
即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可以保证孩子的安全。当插座对他们来说不再神秘的时候,他们自然就会把注意力放到其他地方上去。
  A, ]6 i8 I1 m( \
8 L' _+ N( w# i9 @$ Y4 U
' u# \$ ^, z- n( X3 W" F/ K# l6 [
/End.- ]/ A7 ?$ k  k; e  j% h9 C

; ~$ X) ^6 \8 o, q3 k2 K7 T3 h0 H我是Jennifer,一位追求帮助孩子健康、茁壮成长的母亲
4 G6 B0 c0 ]  k' b欢迎各位关注公众号——儿童科研所
: G& _6 o$ K! [还有我的个人微博@牛燕彬_Jennifer
3 A% s1 g7 a- |1 b0 }6 y/ e
2 f" b5 O$ s: M1 j# x;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2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02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