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热播的综艺节目《婆婆和妈妈2》中,黄圣依和杨子两夫妻的一次讨论引起了广大网友的争论。2 w1 r; \, D% ^4 g( ` 
 % k1 R. l* i1 ]+ ]4 _
 0 b+ n& m5 x$ S, \8 A/ B0 `7 j2 k节目中,黄圣依主张孩子的兴趣班要多报、多试和多玩,让孩子去发掘自己感兴趣的项目。而且她还罗列了一张时间安排表,规划着各种兴趣班和补习班,安迪(她儿子)的课余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周末也没放过。! P- t6 f$ I1 O8 l# H0 w% J. ~
 * K2 r. T+ F$ P6 P# J' H  R- T
 - T5 @$ U, l& ?3 m7 e2 C+ ]
 而杨子的观点恰好相反,他反对孩子在这么小的年纪就报各种学习班,兴趣班和网课。他不希望孩子在玩的年纪就背负着各种压力,所以主张给孩子减负,不浪费时间在没有天赋的兴趣班上。6 g6 M) z1 T2 v8 H5 T6 q
 其实,黄圣依和杨子是中国大部分家庭的缩影,一般的家庭的教育模式也分成了两类。8 I; t# |) x* q, y6 o
 
 % [+ ^, i7 U0 t9 E1 Z' v/ X/ D0 D* D: u$ ?9 ~" W9 ]
 一类家庭觉得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从孩子几个月开始就上早教班,孩子大一点就报名各种兴趣班,上学了还有补习班和培训班。总之,以各种学习班填满孩子的课余生活来满足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
 * {, F6 M+ _# U/ c5 k5 q; N3 l. b4 Z. r
 % [$ ~$ B4 c& ?5 E- H$ W) g* T
 另一类家庭则提倡孩子应该有个快乐的童年,反正孩子上了小学以后每天都在学习,那在学前就让他愉快地玩耍,减轻压力,实行放养政策。
 + j) e' H  e7 t/ b; Y
 ! P( H$ ]1 W0 r* u" S
 , j$ ~+ z8 i' z* ?* B- w
 1、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盲目跟风。别人家的孩子学英语、画画、舞蹈、乐高等等,那自己的孩子可不能落后,也跟着报名。  {3 i1 c" S+ E* L/ K% J; [5 G( O+ X0 w+ k7 K
 那么,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家长们是基于什么缘由要给孩子报兴趣班呢?- v  b/ ?1 ]$ z$ h* ?3 ^3 a; B
 
 ! A& e! c1 M* i0 n% j: Q* b& W' A0 f+ N3 F
 2、不希望孩子把时间浪费在电视、手机上,还不如报名一些兴趣班让他们消磨时间。5 h8 f( m- Z- p1 U+ e
 3、希望孩子有一技之长,以后参加演出之类的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甚至可以成为以后谋生的手段。
 7 ]8 {6 [+ A- o- J0 C; F 4、父母自己小时候有遗憾,没有什么特长,就把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让他们学习父母所想要的兴趣爱好。6 i3 b1 w7 C6 H, I1 H3 y- [& W
 
 9 l  C# @. b* y) e; o, r1 G) t# u9 a4 n6 L6 U+ N6 k
 前几天,一位朋友在群里抱怨,她的孩子最近在叛逆期。大人说东她偏往西,爱生气,而且排斥上兴趣班,一到教室就哭闹。细聊下来,才知道这位妈妈竟然给孩子安排了4门兴趣班和2种网课。平日的晚上就上数学思维网课和AI课,周末被舞蹈、画画、英语和跆拳道占满了。
 5 Q- z- x5 I1 v# b/ I- x* H群友哗然,纷纷晒出自己家孩子的兴趣班安排表,大同小异,有的上的还可以,有的也在遭遇孩子的叛逆期。
 " P' ~2 u+ E, \0 P2 }: f2 k) F3 P他们不明白,自己明明花了这么多金钱还有精力在培养孩子的各种兴趣,可为什么孩子不领情?
 z5 C& F6 r4 c6 L( X1 z: k( t0 Y9 _1 I) ]! _
 5 y. M, l/ W' g1 I5 A
 其实,如果这些父母能够做到倾听孩子的想法,那么他们就不会焦虑了。孩子不是学习的机器,也并不是孩子学的兴趣班越多就越聪明。被迫接受这么多知识对于孩子来说无疑是一种压力,孩子没有自我表达的能力,只能通过一些情绪发泄出来,这就是家长所说的“反常”。那么这种“反常”带来的后果就是孩子排斥学习,学习不主动,甚至亲子关系也会恶劣,那岂不是得不偿失?0 G* M1 r4 l& Q( d) ]
 那么,是报兴趣班还是让孩子自由成长?应该如何正确报兴趣班?成了家长们最关注的话题。6 y+ G/ |  V# q+ t( h9 o5 [/ T! \& `
 0 H* m. N- @, I1 T
 ; `+ Y( i/ o9 O0 P3 D/ Y" G' e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班只是辅助手段。如果孩子对画画感兴趣,那么即使一把笔,一本画册在大自然中也能挥洒自如;如果孩子对舞蹈感兴趣,那么她在家里听着音乐对着镜子也能翩翩起舞;如果孩子对乐高感兴趣,那么家里的积木也能让他建筑起高楼大厦……兴趣班只是能让孩子的这些兴趣爱好得到更系统,更专业的培养。7 [: W4 t3 ^* \0 i9 R$ `5 L5 G# U! g
 8 k0 i* r) y* L
 
 2 X# k( C- }+ t9 O6 \ 兴趣班不是越多越好,但是也不是说都没有用。亲戚的女儿就是在自由和快乐中度过的童年,亲戚的教育理念就是快乐学习,不报任何兴趣班,孩子也没有学习任何特长,她一度很认可自己的教育方式。8 A4 p  G) i9 J; J) c) }
 可是当孩子进入初中的时候,差距就出现了。学校会举办各种活动和比赛,有书法比赛,文艺汇演等等,很多孩子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会书法、舞蹈、唱歌、乐器等等,她却一个也不会,只能默默看着别人。逐渐的她开始自卑,不合群,连学习成绩也下降了不少。亲戚开始察觉不对的时候已经为时已晚。
 % p, H/ O2 K3 @/ ]+ E% U1 J9 x( R% D
 , z' s, O+ m3 v7 [8 P- {- N* {0 D" `3 P
 
 1、尊重孩子的选择,以孩子的兴趣为主。2 E+ }4 x, F# B2 w1 S. h# o
 应该如何正确为孩子报兴趣班呢?4 ]( o9 a4 _; c% q
 . I* p8 O- a! ?( X8 Z5 J- {刚开始选择兴趣班的时候,很多家长的做法和文章开头的黄圣依是一样的,多报多试。浅尝即止是可以的,但当孩子显露出兴趣的差别的时候应该及时发觉。如孩子明显喜欢跳舞不喜欢画画,排斥画画,那就应该学会尊重孩子的选择,孩子不感兴趣的兴趣班,不见得有效果。多多倾听孩子的心声!
 . |8 z5 D; h8 n9 `5 u! I2 C- m: B" b! e
 
 . u3 w! N" z+ f& M1 t8 I7 e2、选择兴趣班,一定是正规的,老师是有教育资格的。
 : Y1 F- g: y/ x4 ~很多家长贪图便宜或者一些小区里的没有资质的教育机构,觉得离家近,没有考察就报名,孩子的兴趣萌芽一定要专业的老师带领才能开出美丽的花朵来。, j- O1 R9 e7 P" T6 V$ S5 G% x! W: P0 Z
 3、合理安排兴趣班时间,让孩子也有亲近大自然或者玩乐的时间。, Z+ P3 C0 `7 `' l- i
 兴趣班不是越多就对孩子越好,孩子需要陪伴,需要有户外活动时间。兴趣班宜精不宜量,留下一两个孩子最感兴趣的重点培养,比广泛撒网效果更好。
 ; L& R- h0 j  p3 h" x
 6 ?* q0 P/ t# T. V+ F, [
 9 m3 p! k& d% E3 R( v* F# \4、在兴趣班的学习上,让孩子学会坚持。4 Z2 h3 b* e6 Y( [3 q
 之前见到一个家长在几个月内频繁给孩子换兴趣班,从舞蹈画画又换成了跆拳道架子鼓了,问其原因,说是孩子学一段时间就不感兴趣了,吵着要学别的,时间精力花费了不说,还浪费了很多金钱,有些课程还不能转让,只能留着给二胎了。
 . \% E* E/ Z: q5 L很多家长也有类似的苦恼,其实孩子坚持不下来是常事,家长需要做正确的引导,可以鼓励,可以奖励,也可以给他们举成功的例子。任何成功都不是偶然的,是需要一点一滴积累的,逃避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只能产生更多的问题。& `) T' X6 V  F1 e+ w- e
 E2 R1 v( r4 W5 i  [' o
 
 * g% j% N/ O" k3 H4 G9 ~& r 总之,适当地上兴趣班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和特长,也能交到很多有着共同爱好的新朋友,父母不用太焦虑。每个孩子都有自身的闪光点,父母细心和耐心地发掘和引导很重要,培养兴趣爱好更是离不开父母的陪伴和监督,父母需要做的就是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Y" J2 y- F' J0 `% I/ Q  e
 
 $ v( |3 a- X  D1 s0 z2 J' W1 i+ f3 k: }$ w: F* M0 K+ H- j8 s
 
 作者:等风来1 N$ j2 R+ |# V(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两个孩子的职场妈妈,左手执笔右手带娃,喜欢读书、写作、画画,左手执笔右手带娃,坚信即便生活一地鸡毛,内心也要拥有自己向往的诗和远方,关注我,持续给您提供更多育儿干货。
 7 \+ I) E7 X4 q0 h) j3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