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前阵子发了一条朋友圈:
' Y$ F3 n8 B! ^7 D" q“供孩子上大学的钱,像往深井里丢硬币,叮一声没了。”
0 ^' b/ ]( _: w2 J, R s下面一堆人跟帖,调侃、心酸、感慨全都有。有人说上大学不如去当网红;有人说学历贬值了;也有人说“读书没用,但不读更没用”。
h6 L- }% E$ }! u9 [: I看完我沉默了半天。你会发现,那些嘴上喊着“读书无用”的人,最后都还是把孩子往学校里塞。
1 P6 L( C" @" P; u7 I不是他们变得矛盾,而是被生活打过的人,最明白知识的分量。) W) e1 i( q3 B/ W+ F) f' w* R5 B
6 ]6 ~# s% k4 J$ E
9 n \5 v l: g8 G8 s父母那代人,很多人没上过大学。+ ]7 K9 t5 @( u4 x2 ]+ g! J
他们年轻时最常说的一句话是“读那么多书干嘛,能赚钱才是本事”。可等自己真的赚钱了、扛起一个家、熬到人到中年,他们忽然醒悟了:8 ]* B$ m* @' N0 [8 |. M& _
学历不是万能的,但没它,很多门连把手都摸不到。
. n$ k# a% u. V一个朋友跟我说,他当年成绩不行,初中毕业就去打工。二十出头的时候还觉得自己挺潇洒,现在一身力气干不过年轻人,一份工作随时能被替代。2 }8 e4 z; _6 u# u" A8 w
他说他怕了。
" D$ S# |9 w+ w( {# s. P怕被世界淘汰,怕孩子重蹈覆辙。' m1 D$ }4 i1 @
所以孩子要补课,他一声不吭掏钱;孩子想上大学,他砸锅卖铁也要送。不是因为他突然开窍了,而是他明白了现实的秩序。
2 e: I u) k& z0 ^知识不会立刻让人发光,但它能给人一点被世界温柔相待的底气。
# z6 B/ n1 Y6 f: F4 Z
% V' [# X: P" K4 I
! f: B0 D+ J# d上大学对一个普通家庭来说,是场奢侈的赌局。" d( {2 b; _7 q% J
学费、生活费、补课费,算起来都能顶上一辆车。但你仔细想想,父母之所以愿意咬牙坚持,不是因为他们有钱,而是因为他们知道“没学历”意味着什么。4 r6 ^% Z1 u% ~- Q+ O2 z
那种感受,不是道理能说服的。
6 }0 B" S- k! v2 j是他们在面试时被拒绝十次之后的落寞,是在工地上被晒得头晕眼花时的无力,是在孩子问“爸爸,你为什么不坐办公室”时的沉默。
( ?) a- o. {, d2 e$ M9 ?你问他们为什么这么拼命让孩子读书?
# ^5 B# ^4 h! x答案很简单——他们吃过生活的苦,不想孩子再尝。
; R/ O! v1 @3 t8 l6 d5 U) v6 s9 a) ]) Z5 c( J" W6 \" B# c& |& u
; u8 k! x# R" k+ w% \( O# B# d8 ?& r
有些人说,读书改变不了命运。
. u5 K6 Z" ?3 g6 b$ t& v但命运这种事,不是要一次翻盘,而是能不能少输几局。/ |! i1 @4 h0 Q5 o6 w8 l6 L+ B
穷人家的孩子上大学,不是为了立刻成功,而是让自己在下一个十年里有点选择权。如果你不读书,你能干的工作几乎都一样:累、穷、没有未来。6 \4 c n+ d o4 E2 Z
但如果你读了书,你可能还是普通人,只不过普通得体面一点、轻松一点。
) I' i: d$ I. a t) A你可以不去改写人生剧本,但至少有资格挑一句对白。
9 A( ?" y0 n# V: {" w4 ]我认识几个四十岁的朋友,孩子马上要高考。/ {* _% A5 x1 L
他们都曾是“不信教育”的那种人,干着体力活、靠经验吃饭。现在一个个开始焦虑,熬夜查高考政策,研究志愿填报,生怕自己错过什么。
- [# d/ d5 L, V; B有人买了老破大的学区房,只为那张好学校的入场券。有人干脆停下工作,陪孩子复读。他们嘴上不说,心里都明白:
$ e% ` K2 C( j9 R1 R7 ~) {$ J孩子能不能读出来,不只是成绩问题,更是家庭能不能托得住的问题。* t" J+ c8 t3 w2 c
教育从来都不是孩子一个人的战斗,而是全家人的修行。1 M2 N" Y3 U, ?. j- I$ \- z
. K; S1 j, f; ~0 ?. g9 P9 v6 q, y& l
但我也见过另一种家庭。: y8 C# _* l- h
家里经济一紧张,第一个砍掉的就是孩子的教育。补课太贵,兴趣班太累,读书看不到回报。
0 m( g" A ^+ K& x+ ]& Y0 ^( s4 P于是让孩子早点出去打工,帮忙贴补家用。
8 M. B3 U4 E: U) r他们说自己没办法,其实是没信心。
) Y3 R0 F, V+ \0 T, o9 t7 h/ S% A他们觉得孩子读书没前途,却没意识到,孩子不读书连前途的门口都到不了。嘴上说“读书无用”,心里却偷偷羡慕那些读出来的孩子。) E- I5 w9 _& n: R1 o, l& j
再看到别人家孩子在体制内有个岗位、买了房、带着父母出国旅游,他们开始叹气。叹自己命苦。# G$ b6 P% s3 E0 U& _' \
可命哪有苦甜,命是选出来的。% b j; j# m; z# ~$ V7 ^" M3 Y0 `
有人问我:上大学真的有用吗?我不爱讲大道理,就说句实话。1 K, k( |1 Q% V6 V+ Q3 C
如果你家境不错,父母身体健康,你不上大学也能混个安稳生活。但如果你家穷,靠父母那点工资过日子,那你除了读书,就没别的路。
$ K+ u' S, R% ~$ O$ i你可以不聪明,但你得有点韧劲。/ |; A8 Z( K+ g/ w( m; y# j p
你可以不喜欢学习,但你得知道靠什么出头。( `* Q$ H! h: j, T
因为对于底层家庭的孩子来说,学历是最便宜、最干净、最可能翻身的门票。5 I+ K4 O( K9 y d4 l/ C2 i' j1 t
( e: v7 f5 X$ T2 m1 M
: j+ R& {) \6 W2 L% @2 W+ }7 z1 ~+ \. f
有的人觉得“反正我不上大学,也能混得好”。
+ G" g# G2 R+ x* a G确实,能。但问题是,那样的人太少。你看到的都是成功的样本,看不到的是成千上万在工厂、仓库、路边摊打拼到腰疼的普通人。
+ ^' L+ H' v0 {% f: E/ p我见过一个理发师,手艺极好,店里排队都要半小时。
" Y+ w% C1 v6 a3 g [* f他每次提到徒弟都叹气:“现在的年轻人,学三天就想赚钱。没几年磨练,能剪出啥好头?”说完他自己去看线上课程,研究怎么设计发型、打光、定价。
8 o1 Q0 d8 g. y* r7 h他说人活着就得学,停下来就废了。8 Y9 h9 z4 V5 V6 O2 [; n
这句话,我一直记得。# _4 P5 h/ c: ~! h! X7 n: e6 K. S
所以别再嘲笑读书无用。
9 w! ]) y- B. b9 ? d那句话本身就是个陷阱。真正的聪明人,哪怕不读书,也不会反对学习。真正的笨人,哪怕花钱上了大学,也只是在混日子。
3 o% l, k) M% @6 \) l你以为教育只发生在课堂,其实它藏在一个人面对世界时的姿态里。- a! Q1 D/ [0 c! @- p
是他愿不愿意改变,是他能不能静下心去琢磨自己想要什么,是他被生活打倒后还能不能重新爬起来。4 [9 e2 n# y% e9 \; c
学历是表面的门票,学习力才是终身的底气。9 l0 F6 ]4 g! J# Y( I
) E. w2 H% @. V0 Y% D$ \
$ \1 Z% ^' v6 j2 O6 X/ X' `6 R* V
想起一句话:“父母能给孩子的最大财富,是相信读书有用。”
4 _7 U/ Z3 j0 e$ L0 o# G* |% j( z, u ~# U那种相信,不是迷信知识,而是尊重成长。! i. U1 A9 k c# T
它让孩子在最迷茫的年纪,有方向、有希望、有动力。它让一个普通的家庭,哪怕没什么资源,也有机会靠积累去慢慢改变命运的轨迹。1 c8 S8 x5 t7 e( o3 S+ L
教育从来不是一场比赛,而是一场接力。父母的信念,是孩子的起点。
& c `7 W7 k$ c+ L结尾我想说句朴实的话:$ A4 \4 f- U) m R3 y+ C
我们这一代人,可能没有改变世界的能力,但至少可以让孩子少吃点我们吃过的苦。读书不一定能让你飞黄腾达,但能让你心安、体面、有选择。
9 B5 @5 U* ?, W2 @& B9 H在这个世界上,最贵的东西不是房子车子,而是“没文化后的无力感”。& X* K3 d- V D
你不信?6 D5 H; x6 E7 b# `5 P' J4 Q7 F
等有一天你发现自己听不懂别人说的话,连抱怨都找不到合适的词,你就知道什么叫“学历的红利”。
, q$ Q$ A+ K- e( f& x8 A9 u$ a所以啊,穷人家的孩子要争口气,不光是为了出人头地,更是为了在这个世界上,能够更从容一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