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小学生的题目,竟然难倒了两个家长!甚至连评论区的网友看后都是一脸懵——这还是小学题目应有的难度吗?关键是大人做不对的题目,小学生竟然能做对。/ K( b" I1 e2 b6 l5 E# l
( e6 R G( Z0 A* b
这道题目的问题很简单:“点燃9支蜡烛,吹灭3支,最后还剩几支?”这是一道选择题,答案有4个选项,分别是:A.3支;B.4支;C.5支;D.6支,而小学生给出的答案是A.3支。
" }) p) ^3 [( r/ l" h7 U+ Q
" l, V. _4 l0 ?
2 ]. U. J0 Z6 d# ~4 H |; }小学生写下“9-3=3”,妈妈怒斥:答案明明是63 f! d7 [3 J9 f+ {- f6 j
: W+ l6 P4 J* E; V2 P
妈妈看到这个答案当时就怒了:“9-3分明等于6!你怎么能选3支呢”,按照正常的加减法逻辑,这道题的答案理应是“9-3=6”而不是“9-3=3”,因此妈妈理直气壮地怒斥儿子:你脑袋不好使,给你换个不锈钢的。
6 m$ A2 ?) _1 F% q. y
# \7 `* g9 a- [1 f, ~没想到儿子却反驳说:“人家问的是最后还剩几支蜡烛,吹灭的3支蜡烛难倒长腿跑了吗?”妈妈听后一脸懵,但也很快反应过来,这个答案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不是单纯的数学题,而是数学跟生活结合的实践应用题。: d, y. _( `8 D% E0 w7 ~& B5 t
. N V, b. H" ?7 z7 F. W& h( `( l" M. b3 b) Q% @5 R' A
5 m0 o' u. E$ d8 s于是妈妈想了想回答说:“那也应该是9支”,可这道题不是填空题而是选择题,选项里根本没有9这个选项,可见妈妈给出的答案还是错的,而爸爸的一句话,直接将妈妈的言之凿凿给打脸了。% h% ]' D. M- N0 n" v) k& w
. \; m" {4 ?- B4 [
围观了母子俩关于作业的修罗场,这位爸爸终于看不下去了,直言:这是思维题,你仔细想想,吹灭3支蜡烛,而没被吹灭的3支蜡烛最后肯定被烧完了,那到底剩几支,答案不是很明显吗?
, X( l+ e+ e0 L! @( Y
* m. o- Z, _+ d5 J- i0 J5 e/ m6 h* d3 u
. d2 h0 E: u; Q! M
- S2 A* c* V+ X( \6 w/ ~4 N这个时候儿子也忍不住回怼妈妈:“到底谁的脑子该换成不锈钢的?”简单的数学题一旦结合生活实际,就变成了所谓的“思维题”,可这种思维题对于家长来说,跟脑筋急转弯也没什么区别。
7 _' n* q' N# \, s7 ~ F4 X
j3 t$ f3 n! h! n事实证明小学生给出的答案才是对的,答案应该是3只而不是6支,这道小学生数学题目让笔者想到了另一道题,也曾经难倒了不少家长:“教室里有11盏灯,如果拉灭了4盏,还剩几盏灯?”
+ h4 Q; P- h* p
$ W0 y6 k3 d8 ?! D7 m' k6 ~8 T9 z6 i
小学设置思维题的初衷是好的,但应与正常数学题目分割开/ b1 }6 n3 X: L- ]
* q X& p: A5 ]- k4 U而这道题如果只按照数学思维去处理的话,答案应是11-4=6,而如果仔细思考一下,就会意识到,即使把教室里的4盏灯拉灭,那4盏灯也依旧存在,因此正确的解题思路和那位妈妈第二次的思路是一样的。5 x) y3 `3 [0 Q L8 A8 P: h4 x
只不过蜡烛那道数学题比台灯这道数学题更复杂,因为蜡烛是消耗品,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烧完,但台灯不会,因此最后剩下的反而是那3支被吹灭的蜡烛。
% t& p) b* M* n1 A% o5 I2 U* X; F) e
0 S' k0 W6 r" }( K
$ I9 |3 ~( d' ?1 F2 B# R
这样故意挖坑给你跳的小学生思维题,已经让家长们叫苦不迭了,说好听点是思维题,说直白点更像是“钓鱼执法”的题目,可偏偏这种题目又经常出现在作业中,让辅导作业的家长防不胜防。8 v% E! a" a7 G _3 m }8 }2 K
+ h. o+ ]/ Q) r
在经历过一次次自信给出答案又被孩子打脸后,家长的心情已经从最开始的羞愤慢慢发展到了如今的麻木,现在家长们对这种类型的题目已经见怪不怪了,只希望这类“思维题”尽量不要出现在试卷中,打击孩子们考试的自信心和学习的积极性。
: ?# J( m& X/ _5 [, {! M& o
. F Q4 G( P% @) P( Q' ^+ k" n; q; s" g- _" c
思维题目的本意是希望扩宽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结合生活实际去思考题目背后的可能性,这类题目设立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最好还是把这种思维题和正常的数学题分割开来。
* D8 D2 [5 q( [4 x# ]) U否则学生一旦陷入这种思维题的误区中,很容易在做正常的数学题时也导致思维发散、无法相信自己做出的正确答案,影响了考试答题的节奏和最终的成绩。
" F% V5 d" i: C" K- d( r, B z! F) X1 W% N
- E4 h. l. O; z& x(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7 f& l8 S& l7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