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吴钩随笔 % Z6 q2 V; l6 k' p( W<hr>教育孩子,有时真像是在黑夜里走一条看不清的路。
 3 Q' [' _: g: ]; W' O7 K* x你小心翼翼地铺灯、引路,以为她会循着你的光前行,4 L) e* T# D, R: t' B
 她却偏要踩在影子里,步子轻轻,带着倔强,不愿意看穿。
 2 l& R( j6 Q4 m; `% f最近,我和妻子常常被女儿气得发笑又发愁。+ h4 k9 j4 a( h4 ^- r
 大宝今年十一岁,正是“少年初长成”的年纪,) ]+ r9 ]' n* i6 t, f* K$ g
 却总在我们说话时反驳一句,在吃饭时甩个脸色,
 % p" x% N; M, L) C# `3 x: B4 N在我们想靠近时,转身走开。; X) [" }4 {- s! t7 l( J" K
 我们努力做“讲理”的父母,给她自由,尊重,爱与陪伴,
 / F! x3 y2 j- X: g可她却像一朵不合时宜开放的花,既不听话,也不顺从。
 ( ~3 r6 `* P/ w/ O$ O有时我们忍不住问自己:) d" x3 R2 \. L+ \2 W  M
 我们那么努力育养出来的孩子,怎么还不如别人家“散养”的乖巧?) s- P7 K& ^5 v8 `
 <hr>
 4 h% W8 x" p1 m+ b9 Z
 1 z/ Z$ E* _! v: x前几日参加家长会,遇上了一次“反转”。- K/ R0 U  R$ x" Q% J, g
 老师安排一对一沟通,每个孩子15分钟,
 " T4 w! x. T; ~大宝的班上有两个主课老师,一位是男老师,一位是女老师。( f9 E0 B/ k# w5 Y2 r  Y3 q# Z
 男老师是我家的邻居,女老师则是女儿好友的母亲,都是熟人。7 D  z( g- [2 c5 C, E& T
 我们本以为,熟人会“有话直说”。6 |& X( R) m# Y4 b& X
 没想到,他们对大宝的评价几乎接近“完美”。  `3 e$ t6 d' w9 l! ^7 n! Y1 f" |
 “她学习认真,理解力强,又特别会帮助同学。”
 2 W( W2 v( v; `: E, T9 O“课堂上总是有小聪明,还会开些不伤人的玩笑。”
 - I" V: u1 U8 ?+ j1 p: f“上次她悄悄在我PPT上加了一句‘数学就是艺术’,我反而当成了金句。”0 C) g5 c9 j, P* g: m1 m3 y
 看我们一脸疑惑,老师赶紧补充道:
 4 F, ]! U3 I/ q7 K- X1 y- A6 w! ?$ M“她课堂唯一的小问题,就是太爱看书了。
 % A2 s$ T9 O9 q' u' v# v有时会在我们讲课时自己看别的内容。”, z) J9 R; C. a8 |+ x7 F
 我心头一紧,还没来得及说话,
 # A# Z4 ^1 ?0 u  y0 x( w+ ]女老师笑着安慰我们:“她看的不是漫画,不是闲书,
 ! y+ M1 F3 H4 `% ]9 H3 e$ s而是我们班另一位老师自己出版的小说。”) A. N' z4 i' y* P7 V
 “所以我们也不好意思批评。我们会温柔地提醒她:
 . v+ k1 l  x+ G: Y! ?‘即使你已经懂了老师讲的内容,也要参与进来,和大家一起学习。’”3 n  V* B0 }  p5 Q$ L3 [" ~$ j) y9 P
 我和妻子相视一笑,忽然有点恍惚:+ u$ S- K9 b4 X  ?0 f
 这孩子,真的有这么好吗?& W0 J' h( e4 \  ?
 <hr>4 M9 h! b/ M( z) X5 k
 
 - Y  r. C7 R( A1 R回家路上,我试探着问大宝:“上课看小说,真的假的?”
 # p: m; _7 e( e4 y她理直气壮地说:“我看的那本书,是我们老师写的!# P9 R! f! d3 b3 D4 x+ g; b  E. [: v
 他们家全是作家,我当然要支持一下。”
 " u1 U3 u% J$ [这一刻,我没有批评她。反而觉得心里有点松动。  j* t# x! _$ Z# s' J0 A$ a
 或许,她真的只是,在课堂上自有一套判断,3 J! S9 `5 e4 j& a' E- {0 v/ e
 在家里,也只是更真实地做自己罢了。, S' ~6 K* v: G
 <hr>
 0 q  N) J; {4 L; W) q7 }9 N! W) |1 `" a- S
 我想起女儿小时候的幼儿园老师,曾经说过一句话:
 , c5 {' s6 F4 z: b# o; X- ~) l- V
 “有些孩子在家像 devil,在学校像 angel;也有些,恰好相反。”孩子从不是一面镜子,他们在不同的环境中,会长出不同的样子。! p) m9 H! R# t' j
 # ~3 k, e* N0 N9 j他们在学校遵守规则、保持礼貌、追求表现,
 4 {$ S6 c) ~" t# R8 ]0 i2 r回到家,才卸下伪装,释放压力,用最本能的方式与你相处。
 0 k9 I$ P+ {" S0 w3 W我们所看到的“顶嘴”,可能只是她心里小小的火花,( Y6 V! p- \1 D4 \
 那是孩子想要表达自我、测试边界的方式。
 3 l6 m( K/ v. A4 R1 \" ]3 A; z<hr>. \( @5 ^/ J; T, p% s& @
 
 6 o! b' _* X& _; D/ l如果你始终把“听话”当成好孩子的唯一标准," B2 o; H- t& S  Z( C6 k
 那你也会错过她成长中最珍贵的部分:+ `3 {" @; B$ T' q5 X
 她开始拥有想法,开始拒绝附和,8 i9 ]( ~) C9 Q  ^
 开始在爱里伸展自己,而不只是取悦父母。0 m% Z; T, {' k$ V8 ?8 j0 W  y  b
 就像她在学校看课外书——$ o: A) Q. @* x! i6 B( o- E
 你以为她在“走神”,其实她在用自己的方式探索;
 # o  H0 C4 M- m% e你以为她在“叛逆”,其实她在向世界发出信号:; W  s( X+ j9 j7 S, l" x/ F8 N
 “我在长大。”1 o# n6 _  R9 f* H9 d2 A- A
 <hr>
 ! \9 x% p$ b9 U! n6 j8 L, h# \& @2 F4 K1 P# u- d
 教育,不是要把孩子变成你的影子,0 J5 I2 b1 v7 }0 F5 {
 而是陪她走进她自己的光亮。7 I4 s4 ]: q; b# H. f
 让她敢于顶嘴,敢于表达,敢于做选择,& X- K, ]' N0 }; d- w( g
 更敢于,在犯错之后回头看看——你还在身后。
 3 o6 m. Z7 }' f* |<hr>0 Z* N$ e& q8 D# W( V8 \
 ' W) f# V9 g7 }0 D! K% l. W
 所以,别怕孩子顶嘴,怕的是她不再和你说话。
 8 H' ^3 S0 }& J/ q( L; i- b( s: `愿我们都能学会,在孩子“最不像话”的时刻,看见她最真实的成长。
 : w) @# Z. |1 ^' M那时你会明白:) i; t6 K6 S: l$ J/ Q! q* F% \
 孩子越“顶嘴”,其实越让人安心。
 $ f  L7 n1 n( j2 c+ |( \, d0 h: I
 & g. _: y  x" y! Z! d;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