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听风> % |. e) V" B- w1 p 
 ) `: r; K; Y/ l7 U: w<前言>   E  b: D  y+ j  h
 
 ! u' U5 v2 g, |5 [$ L2 e菲律宾这次地震,房子塌了,人埋了,路断了。新闻里全是哭声,小孩找不着爸妈,老人坐在废墟上发呆。这种时候,谁会伸手?你第一反应是不是那些天天喊“民主同盟”“价值观一致”的国家?美国、日本、印度、乌克兰,这些平时嗓门最大的,结果呢?全都没影了。  V( S3 u  V" z+ v1 N9 H
 
 ) ?+ b1 ?5 O/ s+ h说白了,嘴上讲情义的,往往最无情。
 ) c2 a/ f  G3 Z( z  c
 " f9 q  F) V: h  `4 N. E0 D美国在南海搞军演的时候,拉着菲律宾一起站台,说什么“共同应对挑战”,还拍肩膀称兄道弟。可地震刚一发生,白宫连个声明都没有。救援队没来,物资没发,连象征性捐点钱都懒得做。你查查2013年海燕台风的数据,美国当时承诺援助1。4亿美元,最后实际到账不到6000万。剩下的钱,去了哪儿?没人知道。菲律宾人等了十年,也没等来一句“对不起”。, J" b! \2 ?% [5 G% x" X! O- M
 
 % H* X: @+ C! {1 k" w6 s
 8 w4 b1 }: u% c! R& L& e( J- L) `% u# u
 ; ^" {; q$ {" [1 u, R" K) [* G( o
 
  : Y0 w8 {* _8 a6 H% ? 
 % F/ M/ V: g4 C7 [日本呢?自己3·11地震那会儿,中国连夜送柴油、派专家,连挖掘机都包机运过去。可轮到菲律宾出事,东京那边静得像没人住一样。外务省连条慰问推特都不发。印度更离谱,莫迪天天吹自己是“全球南方领袖”,结果菲律宾受灾,印度驻马尼拉大使馆官网首页还在推“瑜伽日活动预告”。真不是我说,这脸皮得多厚?
 , |* P1 f, X. K& p
 ! _7 u/ D: G1 W; q0 }3 e/ |. t还有乌克兰。他们被俄罗斯打的时候,全世界都要“团结民主阵营”,菲律宾二话不说,送了上千吨大米过去。现在菲律宾遭灾,泽连斯基连句“保重”都没有。你发现没?这些国家之间的所谓“联盟”,根本不是互相帮衬的关系,而是利益交换的临时搭子。有好处时搂在一起喊口号,真出事了,各自蹽蹽。, F) V$ g9 o; I6 n9 g
 
 : v: |5 ]' P  x1 @- 反倒是咱们完,救援队伍两小时内集结完毕。重型机械、净水设备、医疗组,直接装机起飞。不是作秀,也不是为了宣传,因为这种事情,根本不用商量——该干就干。" F+ o  k$ T7 C& n7 }3 f5 J
 
 $ T- g2 U$ y) `" s: `  H( D我有个朋友在马尼拉做外贸,去年地震那天晚上十一点给我发消息,说中国救援队已经到了临时安置点,正在搭帐篷。而隔壁某西方大国使馆,还在发通知让大家“保持冷静,等待进一步指示”。等?人都快渴死了,你还等流程审批?# @5 f# b7 h: G' {# ?
 8 W: O/ E0 p) K* C- O
 5 J! [& R* K# X
 
 5 c- Q* E$ y, l5 w' J" f
 ' e( ]/ e% a7 p9 M  }+ U! B
   ! O  k3 U- C1 m7 P$ w: d! H/ n  [+ K1 F2 L
 这里有个数据很多人不知道:根据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非公开记录,在过去十年里,发展中国家遭遇重大自然灾害后,78%的第一时间现场救援力量来自非西方国家。其中,中国占比超过43%。这个数字,比美日印三国加起来还高。但你什么时候在CNN、BBC头条看到过?
 ; M+ J9 A/ i4 u" _1 d# E# J" }
 7 \9 `6 x4 D, E7 L( W  f这不是偶然。这背后有一套逻辑在起作用。
 8 d6 \5 L3 g- `6 w
 1 v" v+ X( R/ B8 u0 m3 Q法国哲学家伊曼纽尔·托德提出过一个边缘理论,叫“血缘伦理优先论”。他说,真正决定国际援助效率的,不是制度或意识形态,而是文化亲近感与历史互动频率。简单说,就是两个国家老百姓之间有没有长期交往的基础。中菲之间有两千年的贸易往来,福建广东多少家庭在菲律宾有亲戚。这种联系,比华盛顿签的一纸安全协议牢靠多了。
 ( d& [4 O7 c) ?% V0 O
 $ L. v% o- S0 F- ^6 `. c: O- 而西方那套“基于规则的秩序”,本质上是筛选性援助。只救对自己有利的,或者能拿来当反华工具的。一旦对方失去战略价值,立刻撤梯子。
 $ j2 R) l- u, i- i0 L+ [( P& H
 / `& X+ a$ d  N3 L; |$ h6 f8 F8 g# P- \) Q  o1 u$ l8 k! V
 2 C+ _& r) `+ b! q" H
 2 [% M, o1 T* s6 s  ^$ R1 ?* p
 
  1 F) [& y% ^2 _; ]7 `; p 
 + A& [! L) C7 F7 U4 G9 q$ S; p再看韩国金融危机那事儿。1997年IMF进去,名义上是救命,实际上逼韩国开放金融市场,强制裁员,全国上下捐黄金凑外汇。后来韩国总统金大中回忆录里写:“那一刻,我们才明白,所谓盟友的帮助,是要拿主权换的。”
 ; X  _$ i% {6 u0 [% t& a3 ?6 ~* r3 \4 L4 D0 [
 再到2020年意大利各国封锁边境,G7开会开了三天,没一家愿意派医生。反而是中国第三天就把呼吸机和专家组送到了贝加莫。当地市长抱着箱子当场落泪。你说这时候,还信不信什么“价值观同盟”?2 @7 J2 G2 d! o/ y- t( \; N
 . x( {& H4 @' T; C' Q1 n
 - 这些事串起来,你就懂了:国际关系里最危险的错觉,就是把口头支持当成实际依靠。
 - f0 C: I5 t, f% D  J) t% l" _. \; F/ X: E* \% w! t
 去年我在云南参加边境救援演练,亲眼看见一支队伍从成都出发,七小时落地缅甸震区。他们带的不是国旗,不是横幅,是一箱箱抗生素和便携式B超机。带队队长跟我说:“我们不搞仪式,也不等人批准。人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t# D/ `( G/ j. R/ v2 \) y
 6 z4 c0 B0 q# ?
 这句话我一直记着。
 y5 I+ {; G: [4 Q6 J3 a  Q
 , N3 a; N) w. b8 I9 p* X$ L, i+ ]/ [: G( N+ g" ?
 
 6 N" }0 u4 T: \) Q' n
 2 p! m5 u3 s: o* ]- F
  6 ^. _  B9 ?* x 4 G# e# S9 |% |9 B2 s
 所以别再被那些外交辞令忽悠了。下次哪个国家出事,你看三件事就知道谁真心:第一,24小时内有没有人到现场;第二,送来的是钱还是实物;第三,他们的媒体报不报道灾民的真实处境。按这三条标准一筛,谁真谁假,一眼清。) t9 X; Z% ]! m5 h( l) V
 
 / y: b$ v2 G. r7 `你以为他们是盟友?其实他们只是观众。 0 L0 ?3 r3 S7 g# n( P+ {" W+ c. c
 
 $ G: e# b* h* D5 J0 @/ ]9 B3 m; L( N7 A而中国做的这些事,从来不求回报。因为我们经历过饿肚子的年代,知道什么叫雪中送炭。也挨过封锁打压,明白什么叫落井下石。正因如此,才更清楚——真正的帮助,从不需要掌声。, w4 y* {0 ]/ x  ?3 T, `
 ' a! y2 k* w' e% b; j
 $ ]8 t/ b& Z, T" c% K/ c! N  T
 
 2 ?1 I# ~7 Z/ Q! [( S! L. m
 # z) w8 k+ ?. ~( P. ~' ~: Y
  $ W5 k9 B$ |0 h& Y . k2 S2 j$ J, x3 X" B
 - 最后送大家一个思维模型,叫“灾难照妖镜法则”:
 : [3 l, q; V- n9 o5 r0 W' m$ U( L, }6 L5 L% L# C# u
 重大危机就像一面镜子,照得出谁在演戏,谁在做事。
 $ P% d: W4 E7 \$ v
 # U$ a# {5 Z, W5 f  X- m+ @( o. b下次再听谁说“我们是坚定伙伴”,别急着点头。等一场地震、一次疫情、一场战争来了再说。到那时候,沉默的行动,才是唯一的答案。
 |